第106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

沉樹人一邊吩咐護具改良的事兒,一邊脫掉鹿皮手套,擦了擦自己手上的黑灰,隨後又好整以暇地補充教訓:

“還有,這些士卒之前的基礎訓練太不全面了,就算不瞄準、隨便估算一下打,也不至於歪那麼遠。以後要加練憑感覺腰射!

咱軍中的火槍手,最多的已經入伍三年了,三年下來、好幾場大規模的實戰,還沒找到感覺麼?”

左子雄和盧大頭等軍官,對這個批評當然只能全盤接受,但也委婉地表示、他們也有難處:

大量實彈訓練太費錢了,不遇到實戰,誰能這樣浪費彈藥去找槍感?能把如今的瞄準射擊練好就很不錯了。

沉樹人想了想,嘆了口氣。他也知道這是事實,他不可能讓部隊把大批銀子和物資浪費在打靶上,寧可大浪淘沙實戰中磨礪手藝,那樣好歹打出去的彈藥都是能殺到敵的。

於是他補充說:“那就從現在開始吧,先在軍中挑選擅長騎射,有馬術基礎的士兵,然後每人打三到五槍,優中選優、挑出其中槍感最好、腰射天賦最好的。

以後單獨成軍,組織一支可以在衝鋒中腰射開槍的部隊。好在我軍如今短管後裝槍數量也不多,只練幾百精兵的話,花不了多少彈藥——

還有,高強度訓練的時候別用蠟殼彈!記得用紙殼彈或者散裝彈藥,反正訓練不怕裝填慢,用便宜彈就好了。

讓宋應星那邊再做一批樣子、長短跟雙管後裝槍一樣的前裝槍,尾部不會漏氣那種,專門用於訓練。這樣沒有蠟殼彈,也不怕槍尾漏氣冒火太嚴重燒傷人。”

左子雄和盧大頭等人聽了之後,也是欽佩不已,立刻意識到撫臺大人的規劃就是井井有條——訓練成本高,也是可以想辦法的嘛!專門造一些低成本的訓練彈、再專門配合訓練用的槍,不就可以練習射擊精準度了。

沉樹人吩咐完之後,就讓各部繼續演練。

短管後裝噴子演練好,就繼續讓轉輪手槍隊上前演示。

又是一陣火藥轟鳴,兩百名手槍手各自陸續打完六發子彈。沉樹人在旁邊仔細觀察,手槍兵都可以確保單手舉平手槍、大致瞄準後射擊。

二三十步內的精度和命中率還是非常可觀的,至少大方向不會有明顯誤差,再配合上這些手槍也是噴子,也有好幾發彈珠,覆蓋火力非常兇勐。

所以沉樹人也沒有對手槍演練發表什麼批評,也不需要再專門精選士兵組建手槍騎兵隊,他今天主要的意見都集中在後裝雙管噴子上。

看完後,沉樹人拍板道:“行了,手槍騎兵就用這些士兵了,先組建二百騎,好好加強一下馬術。至於雙管槍騎兵,還是要優中選優,各營可以自薦精銳,覺得自己槍法好的,都可以試,每人試兩發子彈,不許瞄準,就用腰射,成績最好的編練出來。”

左子雄立刻開始執行,吩咐下去各營毛遂自薦,把自覺槍法最好的士兵挑出來——

當然,也不能白試,如果挑出來的士兵,最後連平均水平都達不到,基本命中率都無法保證,那就得扣幾天的軍餉、外加體罰。

同理,表現好的,可以直接編入新的部隊,軍餉也會增加,伙食標準也會提高。

否則人人都過於自信,這得選到猴年馬月去,短時間內也沒那麼多蠟殼彈可供浪費,得等將來廉價的訓練彈、訓練槍都到位後,才能低成本敞開選拔。

一聽這個命令後,各營果然都非常振奮,一些覺得自己槍法好的士兵,乃至把總、隊率級別的火槍隊基層軍官,全部自告奮勇來試兩槍。

左子雄把這些人編成兩百人一隊,對着前面各自的靶子開火,然後數靶垛上的彈孔,比武有條不紊地進行着,還真就選出了一些腰射槍感不錯的精銳,讓沉樹人也挺滿意。

看來用新武器的部隊,很快也可以正式形成戰鬥力了。

不過,看着看着,他忽然發現了一些異常。

隨着演練過半,雙管火槍兵也已經挑選出大約三四百人選了,隨着又一隊火槍手上場、開火、統計結果,數據明顯拉高了一截,讓沉樹人都有些意外。

“這是誰的部下?哪一營的?腰射槍感很不錯嘛,要好好總結操練方法!把負責軍官給我找來!”沉樹人很重視總結經驗教訓,一看到有值得挖掘、推廣的,就立刻刨根問底。

不一會兒,還真有一個形貌略微怪異的二十多歲軍官被擁了上來,對着沉樹人行禮。

“你是……遼東當地人?”沉樹人上下大量一番,不太敢確定。

對方自報家門:“末將李愉,原暫充朝鮮鳥銃手營都監,一個半月前,在筆架山海戰中帶隊棄暗投明。家父爲朝鮮兵曹判書李時白。”

沉樹人聽說他就是那個朝鮮降將,也禮貌的點點頭。沉樹人對朝鮮高層現狀也有所耳聞,但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他現在急於挖掘鳥銃手的訓練方法。

於是他也毫不客氣地直接問:“那你倒是說說,你營中這些鳥銃手,爲何不瞄準腰射那麼準?本官看了統計,平均每槍的靶垛上,都能多一到兩枚彈珠。你們是怎麼操練的?”

李愉也有些尷尬,他來大明個把月,對於大明的實力還是挺崇拜的。

明末的朝鮮人可沒有後世的韓國人那麼狂妄,他們還覺得大明是天朝上國,什麼都牛逼。

所以李愉很謙虛地解釋:“我朝鮮軍中,對鳥銃手確實重視,不過操練上似乎也沒什麼秘法……可能是我們對兵源的篩選比較苛刻,都能精選獵戶從軍任鳥銃手,而這些獵戶常年使用弓箭、鳥銃,射術也就精良。”

沉樹人聽了前半句,還不覺得什麼,他在黃州的時候,也儘量挑選獵戶募兵擔任遠程兵種,獵戶有弓箭基礎,改用火槍也會比農民和礦工兵精準一點。

但李愉的後半句話,讓他發現了一個盲點:“你是說,在朝鮮,普通獵戶在沒有從軍之前,也能接觸鳥銃?還有很久的日常使用操練?是用來打獵麼?”

言情吧免費閱讀

李愉一愣:“獵戶用鳥銃,自然是打獵了……末將不明白大人的意思。”

沉樹人:“我是說,你們朝鮮國主,不禁止民間持有鳥銃?”

李愉這才知道對方的關注重點,連忙解釋:

“我朝鮮原先民間鳥銃也少,但自萬曆時倭亂以後,四十餘年來,我國兩次抗倭、兩次抗韃,官軍皆不堪戰,屢屢需要淪陷區的義軍殺倭殺韃,於是民間鳥銃氾濫。我國大王見義軍能驅除韃虜,也就樂見其成,沒有再嚴加管束。”

沉樹人:“朝鮮國主便不怕民間鳥銃過多、有人篡逆作亂?”

李愉懵逼了一會兒:“……我三韓之地,自古沒有民間造反成功的,自漢土南北朝以來,我三韓之地,一共只有三個主要朝代、一些零星割據,前朝不是被外敵攻滅,便是被藩鎮撥亂反正,從無庶民造反成功——

何況,我朝鮮此前不過是大明藩屬,如若真有篡逆,自然會有大明幫着平叛,我們只需以對付外敵爲先。對付倭寇、韃子都唯恐不力,提防庶民有什麼用?

就算要提防內部,其實也都是提防宗室旁支……而宗室旁支是否‘清君側’、能不能成功,與民間庶民有沒有武器,毫無關係。”

李愉這番話,不僅聽得沉樹人打開了新的視角。旁邊一羣不怎麼懂歷史的老粗武將,就更是刷新了認知。

如果說曰本的歷史,相當於0.2倍速的華夏史,那朝鮮半島的歷史,怎麼着也是一個0.5倍速的華夏史。

中原漢朝以前那些箕子朝鮮、衛滿朝鮮且不去說,漢朝的時候中原統一了朝鮮,漢亡於魏晉之後,朝鮮半島才重新全面建國,從此也就高句麗、高麗、朝鮮三個朝代。

高句麗等於中原整個南北朝時期加隋和唐前期,高麗等於唐末五代十國加宋元,朝鮮則對應明清兩朝。

一共三個朝代,兩次改朝換代,平均中原兩個長期大統一王朝的時間、對應半島上只換一次,這就導致他們壓根兒不用擔心農民起義。

那邊沒有陳勝吳廣張角黃巢李自成,農民活不下去最多抗抗稅自行割據一下,最後還是上面換個人後來詔安。

倒是大明這兩百多年裡,朝鮮人對於李家王族內部的篡逆政變提防得很,老是宗室互相亂殺,因爲那纔是統治最大的威脅。李舜臣當年就是因爲姓李,是王族旁系遠親,擊退了倭寇後大受猜忌、被罷免了好幾年。

“唉,看來這是各有國情了,這招還真沒法學。總不能讓大明這邊也解開鳥銃禁令,允許民間用鳥銃打獵吧……這大明不禁弓箭,但鐵甲、弩和火器卻是不能開口子的……”

沉樹人思之再三,覺得還是不能隨便模彷。

這可是華夏大地,要是在禁止槍方面鬆口,麻煩就大了,以後還怎麼收得回來。

而且如今崇禎還沒死呢,還有一年半多陽壽呢,就算崇禎對地方的控制力下降了,可如果沉樹人敢在湖廣放開火器禁令,絕對會被天下人彈劾到萬劫不復的。說不定其他地方軍閥也會覺得他是反賊,直接對他討伐。

這個問題對於流賊基礎強大的中原,還是不能嘗試。

不過,思想肯定要解放,不能因爲朝鮮是東夷之國,就覺得一丁點借鑑的地方都沒有。哪怕別的方面都遠不如大明,這一點上有可以借鑑的,就要師夷長技以制夷。

最後沉樹人只好去蕪存菁、選擇性吸收,吩咐左子雄:“以後生產訓練彈的時候,可以生產鐵彈,不許用鉛彈,然後組織火槍隊用鐵砂彈越野、射獵。

鉛彈易碎,殘留也有毒,打的獵物得割掉很多肉,處理不乾淨容易危害身體。鐵砂射殺獵物就無所謂了,把鐵砂取乾淨就好。

一味靠花銀子白白訓練,沒那麼多槍彈浪費,還是要寓教於用,一邊打獵一邊找槍感——當然,只針對需要大強度腰射訓練的部隊。對於瞄準射擊的老式鳥銃手,可以不用越野打獵訓練。”

左子雄盧大頭等人琢磨了一下,無不心悅誠服,覺得撫臺大人想得周到。

當天的火槍隊演練很快也就結束了,後續都是重複的比武篩選,很快選出了一千二百名適合用雙管後裝槍的士兵,以後保持輪番操練。

經過重新選拔後,這一千二百人裡,居然有不少是遼東撤下來的老兵,而原本的黃州軍比例則進一步下降了——其實也正常,因爲沉樹人是準備把這支部隊作爲騎射部隊使用的,要衝鋒前開火,馬術也很重要。

遼東大浪淘沙活下來的老兵,很多都是騎兵部隊出身,甚至有少數是關寧鐵騎出身,騎術基礎自然好,如果槍法原本也有基礎,很容易入選。

因爲戰爭這個月內可能還打不起來,按照一個月的餘量算,到開戰時可能沉家軍還能再有六百根這種新式後裝槍。新裝備昂貴置辦不易,所以只能人等裝備,不能裝備等人。

……

完成對軍隊的操練、檢閱之後,整整半天也過去了,原本在旁一直靜靜跟隨沒有干涉的鄭成功,也恰到好處過來提醒,勸沉樹人要不要安排午膳、休息後下午再看別的。

沉樹人也非常親民,與士卒同甘苦,表示就在軍營裡吃,順便趁着午飯的時間,去探望一下遼東撤回來的傷員。

如今這些部隊也才靠岸休整了半個月,就算加海上和長江上漂泊航行的二十多天,距離傷病們在筆架山戰役受傷的時間,也纔過去四十天。

海上那段時間,康復效率還比較低,一直顛簸,營養也跟不上,很多人傷勢甚至加重了。到了靠岸住下、醫療條件升級、營養也跟上後,才快速恢復。

傷筋動骨一百天,對於有筋斷骨折和臟器內傷的重傷員來說,四十天最多也就恢復了三分之一呢,很多人都還不能下牀。也就那些皮肉傷的輕傷員恢復好了。

今天在校場檢閱時,也只有那些剛恢復的輕傷員,和正常士兵一起參加,重傷員全部還在臥牀。

沉樹人作爲後世之人,思想肯定比明朝人平等得多,也人道注意得多。後世隨便一個國家的總統,到了打仗的時候還要做做樣子探望傷員呢。

所以沉樹人對傷兵的關心程度,當然也是其他明朝文官武將不能比的。

這都不用僞裝,只要拿出後世電視上首長視察的經驗,直接就能碾壓。

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184章 請陛下因功賜國姓,不就不算贅婿了(六千字大章)第33章 孫武再世第77章 沈道臺手下,只有文武平等第126章 一直這樣也不是辦法第58章 殺了沈狗官,搶光蘄州城第235章 不是國姓爺不給力第65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第1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56章 抓住的細作先不要殺第89章 戶部侍郎有所不如第2章 剛來就被逼到了死角第21章 走了還要陰敵人一把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199章 接手爛尾貨,當然要先算清楚賬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5章 見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152章 李自成之謀第37章 先給我憋着第173章 早打早痛快,晚打打折賣第355章 河北大決戰,五十萬對三十萬,優勢在我第161章 諸葛難得不謹慎第10章 刺槍法:從入門到入土第152章 李自成之謀第7章 南京事,南京畢第266章 兩百日皇帝第300章 閻應元 撞牆也是一種剎車的辦法第228章 陛下之壯烈,臣素來佩服第310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第43章 何必當面裝逼打臉呢,悶聲發大財就好第59章 劉希堯入侵第33章 孫武再世第97章 挖新坑填舊坑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第367章 滿人種田也是幫大明種的第53章 心有猛虎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該收割了第343章 中央突破,兩翼齊飛第34章 被皇帝罵也是一種資本第132章 打流賊就該瞭解流賊的心態第381章 鄭成功滅絕長州藩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389章 工人的人頭稅,當然找老闆代扣了第78章 借點關寧鐵騎當死士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來,地肥肯定招蒼蠅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沒動力第281章 徹底打服阿濟格第363章 北方重建計劃最近更少了,說聲抱歉,解釋一下(感言)第68章 一槍一個小盆友第315章 炮決尼堪第385章 大明新時代第92章 功勞全部歸活人,罪責全部歸死人第228章 陛下之壯烈,臣素來佩服第42章 塵埃落定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358章 滅國之戰-上第70章 周延儒:賢侄,你這事難辦吶,你和馬士英都看上了史可法的位置第40章 管殺也管埋第210章 多加了八百個心眼子纔拿下重慶(六千字大章)第392章 有人阻撓變法就放酷吏第6章 天下英豪盡入吾彀中第2章 打折只會剁爪更狠第87章 小宛紡紗機第324章 改土歸流第309章 陛下的底氣都是國姓爺給的第47章 我講完了,誰贊成,誰反對第316章 光復二府(六千字大章)第162章 李自成用計第381章 鄭成功滅絕長州藩第66章 無能狂怒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21章 走了還要陰敵人一把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第110章 轉戰湖南張獻忠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第239章 走到歷史岔路口的吳三桂第44章 你們有點追求好不好第90章 逛搖子也是官場鬥爭的一部分第41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59章 戚少保能幹的咱也能幹第56章 風水寶地第94章 一波又起第47章 我講完了,誰贊成,誰反對第193章 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矣第74章 分紅一年就得死第305章 十四萬人齊廝殺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謀過蔣幹,智勝郭圖第374章 活捉豪格,覆滅僞清第61章 先生繆矣第14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07章 兵臨重慶第347章 狐假虎威的衣錦還鄉第148章 人心自有不同第216章 饅頭吃到豆沙邊第337章 這可不是淝水之戰(八千字大章)第247章 塵埃落定第84章 惹火燒身
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184章 請陛下因功賜國姓,不就不算贅婿了(六千字大章)第33章 孫武再世第77章 沈道臺手下,只有文武平等第126章 一直這樣也不是辦法第58章 殺了沈狗官,搶光蘄州城第235章 不是國姓爺不給力第65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第1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56章 抓住的細作先不要殺第89章 戶部侍郎有所不如第2章 剛來就被逼到了死角第21章 走了還要陰敵人一把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199章 接手爛尾貨,當然要先算清楚賬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5章 見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152章 李自成之謀第37章 先給我憋着第173章 早打早痛快,晚打打折賣第355章 河北大決戰,五十萬對三十萬,優勢在我第161章 諸葛難得不謹慎第10章 刺槍法:從入門到入土第152章 李自成之謀第7章 南京事,南京畢第266章 兩百日皇帝第300章 閻應元 撞牆也是一種剎車的辦法第228章 陛下之壯烈,臣素來佩服第310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第43章 何必當面裝逼打臉呢,悶聲發大財就好第59章 劉希堯入侵第33章 孫武再世第97章 挖新坑填舊坑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第367章 滿人種田也是幫大明種的第53章 心有猛虎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該收割了第343章 中央突破,兩翼齊飛第34章 被皇帝罵也是一種資本第132章 打流賊就該瞭解流賊的心態第381章 鄭成功滅絕長州藩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389章 工人的人頭稅,當然找老闆代扣了第78章 借點關寧鐵騎當死士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來,地肥肯定招蒼蠅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沒動力第281章 徹底打服阿濟格第363章 北方重建計劃最近更少了,說聲抱歉,解釋一下(感言)第68章 一槍一個小盆友第315章 炮決尼堪第385章 大明新時代第92章 功勞全部歸活人,罪責全部歸死人第228章 陛下之壯烈,臣素來佩服第42章 塵埃落定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358章 滅國之戰-上第70章 周延儒:賢侄,你這事難辦吶,你和馬士英都看上了史可法的位置第40章 管殺也管埋第210章 多加了八百個心眼子纔拿下重慶(六千字大章)第392章 有人阻撓變法就放酷吏第6章 天下英豪盡入吾彀中第2章 打折只會剁爪更狠第87章 小宛紡紗機第324章 改土歸流第309章 陛下的底氣都是國姓爺給的第47章 我講完了,誰贊成,誰反對第316章 光復二府(六千字大章)第162章 李自成用計第381章 鄭成功滅絕長州藩第66章 無能狂怒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21章 走了還要陰敵人一把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第110章 轉戰湖南張獻忠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第239章 走到歷史岔路口的吳三桂第44章 你們有點追求好不好第90章 逛搖子也是官場鬥爭的一部分第41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59章 戚少保能幹的咱也能幹第56章 風水寶地第94章 一波又起第47章 我講完了,誰贊成,誰反對第193章 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矣第74章 分紅一年就得死第305章 十四萬人齊廝殺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謀過蔣幹,智勝郭圖第374章 活捉豪格,覆滅僞清第61章 先生繆矣第14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07章 兵臨重慶第347章 狐假虎威的衣錦還鄉第148章 人心自有不同第216章 饅頭吃到豆沙邊第337章 這可不是淝水之戰(八千字大章)第247章 塵埃落定第84章 惹火燒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