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管殺也管埋

憑心而論,朱大典這番話雖然屁股不正,但也不是完全沒道理。

只可惜,崇禎這人的脾氣,是典型地先閉門造車出一套治國原則、然後宣佈“原則高於一切,不允許根據實際情況實事求是”——

實在萬不得已,那也得有大臣願意背“破壞原則”的鍋,事後斬了血祭。這樣說起來皇帝始終是堅持原則的,是某些奸佞欺上瞞下、隨機應變了。

而且這大臣級別還不能低,不借個閣老級的項上人頭一用,還想指望“永遠正確”的崇禎陛下通融?做夢呢你。

果不其然,崇禎聽完朱大典的話後,立刻就是勃然大怒。

“放肆!朱大典!戶部制定方略,自然以儉省開支爲先!如今爲了練兵剿賊、驅除建奴,又加了近八百萬兩練餉,要是沈卿剛纔說的數能實現,省下來的錢也有小半個練餉了!

難道在你眼裡,那些漕丁的命是命,那些被練餉壓得衣食無措的天下百姓就不是命了!人浮於事,就該另想辦法找出路,而不是讓冗員趴在朝廷身上吸血!”

說句實話,崇禎內心至今沒覺得他當年裁撤驛站、或者是嚴厲軍紀有什麼錯。

不能因爲吃財政飯的人縮編、出了李自成,就否定裁減冗員。也不能因爲挨軍棍的張獻忠懷恨在心投賊,就否定執行軍紀。

朱大典剛纔也是一時情急,現在聽皇帝這麼說,也是口中發苦,知道自己已經說錯話了。他自問真不是爲了全家的錢,而是爲了這幾十萬靠財政養活的人。

他心思飛速運轉,終於意識到此刻必須稍稍認慫——如果皇帝殺了他,能夠阻止漕運改海,那還能青史留名,被史書認定爲仗義執言的諍臣。

關鍵是崇禎現在殺了他,鐵定是要繼續強推漕運改海的,那就白死了,青史留名都換不到。

他連忙跪下叩首謝罪:“臣一時失言,請陛下恕罪,但臣所言也是爲了國家,陛下非要強推漕運改海,至少請沈廷揚拿出一個安置冗餘漕民的策略來!

如果他拿不出來,那就是管殺不管埋、陷陛下於不仁!陛下非要嚴懲臣,臣無話可說,只要陛下同時也嚴懲這等陷君之賊,臣死而無憾!”

朱大典這一輩子都跟漕運利益綁在一起了,當下他也是熱血上涌,覺得只要誅了沈廷揚這個壞祖宗法度的國賊,一命換一命他也幹了。

反正自己都六十歲了,沒多久好活了,對方纔剛剛四十,換了他也不虧!最好兩人都死了之後,家族和身邊門生幕僚整個利益集團的好處還能繼續、國家舊法也能穩住,那沒什麼大不了的!

每年幾百萬兩銀子的財路,就是能讓人如此瘋狂,賭命都在所不惜。

崇禎聞言不由一愣,他沒想到朱大典忽然變得這麼誠懇、讓步那麼大,還以退爲進到連死都不怕了,看上去似乎真是大忠臣。

崇禎也難免出現了動搖,覺得確實不能管殺不管埋,就算要實施變法,也要做好更多後手準備。

他沉默許久,轉向沈廷揚:

“沈卿,朱大典的話你也聽到了,確實不無道理,有些事情就算是對的,做之前也要思慮周全。你堅持漕運改海,要導致多少漕民失業、又該如何安置,你可曾想過?”

沈廷揚剛纔一直在看朱大典和崇禎表演,眼看問題在逐步向着兒子之前和他演練過的方向靠攏,他內心也是又緊張又期待。

還好自己悲天憫人、兒子也思慮周全,這個問題他竟有提前準備過!

沈廷揚立刻抖擻精神:“陛下,臣算過漕運改海,會對多少人的生計有影響。如今朝廷漕運總費用,每石漕糧成本超過一兩五錢,不到二兩。按照四百萬石的量計算,徹底改海運之後,可以節省三四百萬兩,相當於練餉的一半。

如今全國依靠漕運的民夫,約有數十萬。衛所巡防護軍編制七個營衛,每衛編制三千五百人,總計兩萬四千士卒負責巡防運河,但實際上據臣所知多有吃空餉,有些巡防營衛,那是兩千人都不到!

除了民夫、巡防漕兵之外,還有承運衛軍,涉及沿河府縣三十餘處衛所,累計運軍編制十餘萬人,但實際也多有空餉。

漕運改海之後,臣粗略估算,既然能省四成費用,按每個人丁所耗錢糧相等、粗略平均估算,擠出的冗員大致也有四成。主要集中在山東臨清、南直隸淮安兩府。

總數大約是巡防兵丁一萬一千人、衛所運軍六萬人、民夫五十餘萬人。這部分人中,巡防兵丁和衛所運軍,是全年全額靠朝廷撥款養着的。五十萬民夫,則是閒季另有營生補貼家用、忙季爲朝廷所用。所以這六十萬人,才能只靠三四百萬兩銀子謀生。”

沈廷揚一口氣把他能省的錢、要安置的人口數量,都分析得明明白白。雖然還沒說到具體解決方案,但至少問題是調研得很清楚的。

以明末的物價,如果六十萬人都是全職脫產爲漕運服務,那當然不可能三四百萬兩就夠了。

那等於每個人每月才五錢銀子。這些人還是壯勞力,還要養老弱婦孺,五錢銀子根本不夠全家人吃飯。

此外,沈廷揚這番話裡還把要解決的問題的地理範圍,給限定得非常清晰——主要是臨清和淮安,其他地方不影響。

這一點崇禎一開始沒聽明白原理,又追問了一下,沈廷揚也就深入分析,說得很清楚:另外兩大漕民聚集地通州和揚州,都是可以簡單消化的。

通州作爲最後的漕糧接收地,影響本來就最小。就算升級了碼頭裝卸設施、生產效率提高,多出來的人也可以挪到天津衛去,搬遷距離也不遠,成本也不高。

改海之後,天津需要的勞動力反而是上升的,剛好要通州人過去補足缺口。

揚州的情況比通州稍微複雜一點,但也可以解決,江南地區因爲漕運改海也會創造出新的勞動力缺口,安排得明明白白。

這些點搞清楚之後,崇禎心情大定:這沈愛卿想事情還是很慎重的嘛!對於自己可能惹來的長遠後果,這不算得很明白,還解決了至少一小半了!

沈廷揚看皇帝高興,連忙繼續趁熱打鐵分析:“陛下,何況臨清、淮安的六十萬人,也不是一下子要解決的。如今臣的船隊數量不足,其他各家海商能爲朝廷所用的,也需要時間調度整頓。

漕運改海,今年只能涉及全部運能的兩成,剩下八成還是要走運河。此後如果一切順利,每年可以增加兩成,所以需要五年的時間,循序漸進把這個改革完成。

這五年裡能爲朝廷省下的銀子,按每年八十萬兩遞增,五年後才達到四百萬兩。需要安排的冗員,也不過是每年十一二萬,五年之後才把這六十萬人全部擠出。

細算下來,只要每年給臨清、淮安周邊各安排五萬多勞力的出路就夠了。如果當地不便找到出路,還可以移民一部分人。”

沈廷揚的賬做得非常細,崇禎聽到這裡,已經願意了七八成了。

而且沈廷揚做規劃時,沈樹人顯然沒把歷史的先知先覺告訴他,所以沈廷揚是按照“五年徹底完成改革”的進度算的,他並不知道崇禎還有不到四年就要死了。

但不管怎麼說,就算改革沒法徹底完成,未來四年裡,分別每年節約八十萬到三百萬兩,也是好事。

錢省下來能練更多兵、減輕更多百姓的負擔,這事兒哪怕皇帝死了也得幹。

崇禎越想越振奮,忍不住刨根問底追着多想一些細節:“沈卿,還有呢?快說,這臨清、淮安兩府每年五萬壯勞力,如何安置,具體可有想過?”

沈廷揚看了一眼在旁邊做書記員的兒子,頗有底氣地說:“臣倒也設想過一些法子。首先,運河巡防士卒,是可以直接轉爲地方剿賊兵丁的,如今楊閣老在中原各省作戰,本就缺乏兵力,這些人嚴加訓練管束後,可以作戰。

衛所運軍,可以調往南方和天津,負責港口建設,雖然也要花錢,但這個錢花了後,可以實打實留下更好的碼頭、機械,不像每年運糧,運完後什麼實物都沒剩下。

最後的普通季節性漕民,可以把大部分人遷走,剩下的小部分人就地耕種遷走者空下來的佃租田地,也能解決一部分。他們本就是農閒幫工補貼家用,只要人少田多之後,就地多種幾畝就行。

被遷走的這部分,也是人數最多的一部分,每年每府應該不超過三四萬人。臣近年來與犬子以及江南一些開明士紳覈計、應對災荒,想出了一些法子,可以讓現有田畝、桑園更加精耕細作、吸納更多勞力、總產出也更加高產,應該能吸納每年六七萬人。”

說着,沈廷揚拿出提前準備好的一些圖紙,給崇禎講解了“在蠶桑行業發達的府縣,搞桑基魚塘”的辦法。

原本只能種桑養蠶的地方,增加一點土地整備的開挖工作、尤其是利用沼澤溼地比較多的地區的天然資源,堆高挖深,又可以讓田地增產,還能多產一茬魚。就算不放飼料,一畝魚塘一年也能自然產出幾十斤到百來斤魚。

歷史上桑基魚塘在晚清和近代出現,倒也不是在蘇州率先搞的,而是在廣東那邊。但沈樹人現在提前開了點技術上的掛,讓單位面積田地更高產吸納更多勞力,先從蘇州開始也沒問題。

第191章 論功行賞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14章 絕知此坑要躬踩第207章 兵臨重慶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171章 勝負提前揭曉第31章 拉攏關寧軍第194章 放在大明這得凌遲(七千字不拆了)第81章 買紀錄片送遊戲的好處第90章 逛搖子也是官場鬥爭的一部分第50章 大言不慚第211章 對張逆的最後一戰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進第101章 好事多磨第265章 李定國大戰李自成第339章 血戰克敵(六千字大章)第233章 進犯京城第325章 得國本第2章 剛來就被逼到了死角第298章 江陰圍城第313章 多鐸:終於從既生又死的疊加態,坍縮回純死態第34章 被皇帝罵也是一種資本第315章 炮決尼堪第376章 大明版闖關東第348章 朝鮮投明第160章 吹響反擊號角第178章 李自成:命中註定獨眼龍第307章 身中百彈豫親王(六千字大章不拆了)第317章 多爾袞的應對之策第271章 堅壁清野,東攻西守第104章 瘋狂備戰第149章 迎擊李自成第93章 瘋狂升官敵84章 偉大的撤退第68章 一槍一個小盆友第85章 阿濟格到底有什麼陰謀第84章 惹火燒身第109章 假消息滿天飛第68章 哥就喜歡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滅通匪豪紳滿門第166章 無巧不成書第5章 雙線操作第370章 清堡宗順治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236章 千里救駕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32章 幫過鄉試的神秘力量第40章 李自成歸左良玉,張獻忠歸沈樹人第341章 孤可以假裝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384章 終戰條約第217章 親征收尾(五千五百字)第318章 范文程:活不下去不要怪朝廷!要怪南方狗終止了漕運!第197章 有始有終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85章 阿濟格到底有什麼陰謀第42章 同知黃州兼團練副使第198章 領旨第197章 有始有終第371章 鄂王爺想的,都不是他活着時候的事兒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別走了第36章 別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節操,賞賜再高他們也只想補刀搶人頭第27章 終離苦海陳圓圓第50章 整軍備戰第39章 百萬漕民衣食所繫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5章 雙線操作第309章 陛下的底氣都是國姓爺給的第194章 放在大明這得凌遲(七千字不拆了)第306章 全部籌碼都堵完了第372章 豪格: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383章 一個不留第171章 勝負提前揭曉第126章 一直這樣也不是辦法第273章 先殺他一個梅勒額真祭旗第82章 新年計劃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最近更少了,說聲抱歉,解釋一下(感言)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51章 不要做重複發明車輪的傻事第107章 原來不是天朝上國所有地方都有那麼好待遇第82章 新年計劃第311章 賞罰分明第192章 公地悲劇第23章 左金王之死第187章 拉幫結派非我本意第247章 塵埃落定第56章 抓住的細作先不要殺第244章 兩頭吸血屬於基本操作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369章 兵臨瀋陽第334章 多爾袞:你知道這兩年半我怎麼過的麼!第10章 刺槍法:從入門到入土第389章 工人的人頭稅,當然找老闆代扣了第174章 給我往死裡激勵士氣第79章 大別山根據地第307章 身中百彈豫親王(六千字大章不拆了)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362章 收回拳頭是爲了打出去更疼第336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
第191章 論功行賞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14章 絕知此坑要躬踩第207章 兵臨重慶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171章 勝負提前揭曉第31章 拉攏關寧軍第194章 放在大明這得凌遲(七千字不拆了)第81章 買紀錄片送遊戲的好處第90章 逛搖子也是官場鬥爭的一部分第50章 大言不慚第211章 對張逆的最後一戰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進第101章 好事多磨第265章 李定國大戰李自成第339章 血戰克敵(六千字大章)第233章 進犯京城第325章 得國本第2章 剛來就被逼到了死角第298章 江陰圍城第313章 多鐸:終於從既生又死的疊加態,坍縮回純死態第34章 被皇帝罵也是一種資本第315章 炮決尼堪第376章 大明版闖關東第348章 朝鮮投明第160章 吹響反擊號角第178章 李自成:命中註定獨眼龍第307章 身中百彈豫親王(六千字大章不拆了)第317章 多爾袞的應對之策第271章 堅壁清野,東攻西守第104章 瘋狂備戰第149章 迎擊李自成第93章 瘋狂升官敵84章 偉大的撤退第68章 一槍一個小盆友第85章 阿濟格到底有什麼陰謀第84章 惹火燒身第109章 假消息滿天飛第68章 哥就喜歡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滅通匪豪紳滿門第166章 無巧不成書第5章 雙線操作第370章 清堡宗順治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236章 千里救駕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32章 幫過鄉試的神秘力量第40章 李自成歸左良玉,張獻忠歸沈樹人第341章 孤可以假裝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384章 終戰條約第217章 親征收尾(五千五百字)第318章 范文程:活不下去不要怪朝廷!要怪南方狗終止了漕運!第197章 有始有終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85章 阿濟格到底有什麼陰謀第42章 同知黃州兼團練副使第198章 領旨第197章 有始有終第371章 鄂王爺想的,都不是他活着時候的事兒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別走了第36章 別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節操,賞賜再高他們也只想補刀搶人頭第27章 終離苦海陳圓圓第50章 整軍備戰第39章 百萬漕民衣食所繫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5章 雙線操作第309章 陛下的底氣都是國姓爺給的第194章 放在大明這得凌遲(七千字不拆了)第306章 全部籌碼都堵完了第372章 豪格: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383章 一個不留第171章 勝負提前揭曉第126章 一直這樣也不是辦法第273章 先殺他一個梅勒額真祭旗第82章 新年計劃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最近更少了,說聲抱歉,解釋一下(感言)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51章 不要做重複發明車輪的傻事第107章 原來不是天朝上國所有地方都有那麼好待遇第82章 新年計劃第311章 賞罰分明第192章 公地悲劇第23章 左金王之死第187章 拉幫結派非我本意第247章 塵埃落定第56章 抓住的細作先不要殺第244章 兩頭吸血屬於基本操作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369章 兵臨瀋陽第334章 多爾袞:你知道這兩年半我怎麼過的麼!第10章 刺槍法:從入門到入土第389章 工人的人頭稅,當然找老闆代扣了第174章 給我往死裡激勵士氣第79章 大別山根據地第307章 身中百彈豫親王(六千字大章不拆了)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362章 收回拳頭是爲了打出去更疼第336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