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你說什麼?”

韓長策忍無可忍,憤然起身,大踏步向徐佑走來。空曠的宮殿裡只能聽到咚咚咚的腳步聲,每一下都似乎從心底深處炸響,讓人不寒而慄。

徐佑根本不睬他,仍舊維持着跪伏的姿勢,一字字道:“萬乞天師恩准!”

“林通,你不要得寸進尺!韓元忠有何過錯,你就要取他的人頭?”

韓長策揪住徐佑的法服衣襟,將他從地上拖拽起來,硬生生的舉到了半空。徐佑一邊奮力掙扎,一邊悄然瞄了瞄孫冠,只見他饒有興致的看着眼前這幕,既沒有出聲阻止,也沒有絲毫不悅,彷彿遊離在這世間之外,一切貪嗔癡怨都動不了他的道心。

察其言,觀其行,只看韓長策的舉動,要麼他受寵太深,可以恣意妄爲,不受約束;要麼天師宮內像這樣的座前爭執不是一次兩次,孫冠包容大度,大家都習以爲常!

“夠了!”坐在最前的一人緩緩起身,轉過來斥道:“韓師弟,你身爲大祭酒,可還顧得些顏面?林祭酒初來,若是韓元忠不欺辱他,怎敢冒着得罪你的風險乞求天師做主?是非曲直,自有公斷,你還不撒手?”

這人三十多歲,目若晨星,斜眉入鬢,如刀刻的輪廓透着堅毅和威儀,身子修長如竹,卻挺拔似鬆,給人的感覺只有氣宇軒昂四字!

韓長策手一緊,神色略顯猶豫,數息之後,乖乖的放下了徐佑,衝着那人滿懷冤屈的解釋道:“範師兄,林通狂妄之極,開口就要一個靈官的人頭,我只想問問他:憑什麼?”

徐佑認認真真的整理好法服,眼眶泛紅,泫然欲泣,道:“憑那韓元忠先阻我登山,後辱我父母。阻我登山,是忤逆天師,不尊法諭,我無權責問,但辱我父母……範大祭酒,韓大祭酒,我雙親慘死在白賊之亂中,大水埋身,死無定所。爲人子,止於孝,可我欲盡孝而親不在,此心之悲,天地可鑑!”

他俯首於地,雙手捶胸,痛哭長歌,道:“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穀,我獨何害?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榖,我獨不卒!”

姚際恆曾在《詩經通論》裡說:“勾人眼淚全在此無數‘我’字。”作爲悼亡詩裡最具有感染力的一首,《詩經?蓼莪》將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悲痛欲絕寫到了極致,堪稱聲聲血,字字淚,結合徐佑服藥後很是滄桑嘶啞的嗓音,更是讓人忍不住感同身受,悲從中來。

歌聲漸消,大殿內已有半數站在了徐佑這邊,殺人不過頭點地,可辱人父母,還是慘死兵災的亡魂,顯得既下作又可恥。

徐佑猛然擡頭,目呲欲裂,眼光裡說不盡的恨意,狠狠道:“慢人親者,亦不敬其親。像韓元忠這樣不孝之禽獸,哪裡會有對天師、對道門的忠心?今日殺之,既爲雪恨,也爲永除後患!”

“韓元忠只是酒醉妄言,絕無……”

韓長策還欲爭辯,範長衣瞪了他一眼,望向殿門口的西北方,道:“班雨星,林祭酒所言,可是實情!”

班雨星應聲出列,他心裡惶恐之極,可又不能說謊,硬着頭皮,道:“是,韓靈官醉酒後出言不遜,曾辱及林祭酒雙親,還出手差點傷了林祭酒……”

範長衣轉身,雙手交疊胸前,道:“天師,現已查明,韓元忠擅自阻攔林通登山在前,後又差點傷及林通,更曾辱罵其過世的雙親,但事因酒醉,並非本意,諒他也絕沒有這樣的大膽。依道戒當奪其靈官神職、鞭打五十、逐出鶴鳴山,責令再從籙生做起,以觀後效!”

孫冠沒有說話,似在思索該如何決斷。徐佑再不遲疑,當即三次叩頭,次次有聲,道:“事,孰爲大?事親爲大;守,孰爲大?守身爲大。我退不能事親,進不能守身,徒留鶴鳴山,也不過木頭人而已,請天師去我祭酒之位,允我回會稽爲父母守孝十年,再爲道門效命,爲天師效死!”

衆人齊齊側目,對林通才學之外的做事風格多了幾分認知,這樣的猛人,要麼輕易別得罪,睚眥必報心眼小,得罪了就是禍害;要麼就得罪到死,窮追猛打,絕不能給他死纏爛打、反咬一口的機會!

韓長策之所以陷入了被動,就在於最初兩人爭辯時主動退讓了一步,結果落到現在這樣進退維谷的境地。

若是真的讓徐佑在韓長策眼前逼死了韓元忠,以後誰還會盡心盡力跟着這位大祭酒做事?誰還會不計生死的他拼命?

韓長策頓時急了,徐佑這是徹底不要臉了,將他和韓元忠放在抉擇的天平上,賭誰在孫冠的心裡更重!

值此佛道輪論衡之際,答案不言而喻!

“林通,別以爲道門離開你就輸定了,沒了張屠夫,還吃帶毛豬不成?佛門那些禿驢又不是真的……”

“衛長安!”

孫冠的聲音響起,韓長策馬上閉嘴,撲通一下,和徐佑並排跪在地上。

“弟子在!”

“去取韓元忠的人頭!”

“諾!”

衛長安的身影消失在大殿門外,韓長策臉色蒼白,知道韓元忠從此刻起,已經是個死人了!

自孫冠登上天師之位,御下溫和,極少殺人,衆弟子可以在他面前不講尊卑禮節,有話暢所欲言,有氣傾訴爭辯,只要不動手不傷人,都在允許和縱容之間。

但天師畢竟是天師,言出法隨,至高無上,沒有人真得敢做出忤逆之事,韓長策仗着年紀最小,又頗受孫冠寵愛,平日裡行事過多張狂,不知收斂和退讓,連帶着門下部曲也都沾染了幾分囂張氣焰,終日橫行無忌,沒想到啃到了徐佑這塊硬骨頭,不僅崩了牙,還丟了命!

半柱香的時間,衛長安提着紅線木匣回來覆命,韓元忠的人頭放在裡面,雙目圓睜不閉,臉上凝固着驚恐的神情,可以想象的到,他在臨死時是多麼的恐懼和難以置信!

徐佑合上木匣,嘆了口氣,對韓長策道:“韓元忠固然該死,但人死怨消,我將爲韓靈官誦四十九天《太上玉華洞章撥亡度世昇仙妙經》,願其早離幽府,往生仙界!”

韓長策哪裡聽得進去,還當徐佑得了便宜賣乖,牙齦咬的格格作響,雙目幾乎要冒出火來,要不是身在天師宮,真的要將徐佑碎屍萬段!

“此言極是!人死怨消,你們兩人不可因此生了嫌隙!”

韓長策冷冷道:“元忠死了,可我還沒死呢……”

“胡鬧,還不回去?”範長衣目光如電,盯着韓長策回原位坐下,又和顏悅色的誇讚道:“林師弟侍親至孝,奉道至忠,尊師至上,待人至誠,實爲我等表率。你還有什麼困難和要求,當着天師的面儘管道來,只要不是上九天攬月,我定可爲你辦的妥當!”

徐佑惶恐道:“範師兄折煞我了,想我年前還是錢塘一介流民,居無定所,食不果腹,現在卻成了益州治祭酒。全仰仗天師厚愛,纔給我這般的榮寵,通感恩不盡,就算赴湯蹈火,也不能報之萬一,豈敢再得隴望蜀,貪心無厭?”

範長衣適才的判決不可謂不重,也給足了徐佑面子,但徐佑死不鬆口,又得到孫冠的首肯,判決被不留情面的駁回,他倒是坦然,並不因此患得患失,立刻順着孫冠的意思給了徐佑更大的選擇權。

用人之際,有要求,就滿足,至於會不會秋後算賬,那就要看徐佑的這種重要性能夠持續多久。

不過,徐佑此時的戰戰兢兢和適可而止,讓範長衣心中那一點點小小的不滿也隨之煙消雲散。

畢竟,爲孝殺人,誰也說不出一個不字,更何況因此得罪韓長策,其實還有幾分讓人佩服的勇氣。

殿內的明爭暗鬥暫時告一段落,孫冠對弟子們的各懷心思視若不見,溫聲道:“林通,你遠來勞頓,今夜好好歇息,明日我派人送你去成都赴任。益州治諸多教務,可慢慢熟悉上手,當前緊要,還是那《大灌頂經》……”

這下所有人都看的明白,爲了對付佛門,誰敢對這位新任益州治祭酒不敬,韓元忠的下場就是前車之鑑。

也有人覺得徐佑太過驕縱,敢這樣要挾天師,日後一旦失寵,立刻就是被圍攻分屍的結局,說不定比韓元忠還要悽慘。

徐佑當然明白這一點,但他要的只是佛道論衡期間別人的敬畏和奉承,從而狐假虎威的得到某些便利去打探道心玄微的消息。至於日後如何……日後林通都他媽的要消失了,管他們去死!

“是,弟子知道輕重!”

徐佑低垂着頭,道:“天師,弟子今日將韓大祭酒得罪的狠了,若去了成都,人生地不熟,又無心腹部曲護衛,恐怕尚未找到對付《大灌頂經》的良策就一命嗚呼……”

韓長策覺得快要被徐佑氣炸了肚子,屁股剛剛沾住蒲團,就跟火燒一樣再次跳了起來,道:“你,血口噴人!”

“當然,我相信韓大祭酒不會如此不智,可六天仍舊在逃,我在揚州時他們還多次刺殺寧祭酒,賊心不死,昭然若揭。若是得知今日這場衝突,會不會故意栽贓嫁禍,殺了我來污衊韓大祭酒,也未可知!”

這番話合情合理,別說範長衣,就是陰長生和張長夜也忍不住點了點頭,六天麾下的風門無孔不入,誰也不敢說天師宮內就沒有他們的耳目。以對方的狠毒手段,極有可能殺一人誣一人,讓天師道發生內鬥。況且人人皆知林通乃對付本無宗反擊的不二法門,爲了起到打擊天師道的目的,六天很有可能把他列爲了刺殺的目標。

這不是虛言恫嚇!

就連韓長策也愣在當場,不敢再出言反對。

“不如暫時讓弟子留在鶴鳴山,一來可以心無旁騖,思謀對策;二來也可避免給六天可趁之機;三來能夠洗脫韓大祭酒的嫌疑,避免兄弟相殘的悲劇。望天師恩准!”

偷經第二步:賴在鶴鳴山不走。否則話,去成都掘地三尺,待上十年,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去哪找靈寶五符經?

所以自韓元忠攔路伊始,得知他是韓長策的心腹,徐佑在剎那之間準備好了之後的計劃,要以韓元忠的人頭來造成徹底得罪韓長策的既成事實,然後以怕六天刺殺挑撥爲由,說服孫冠賴在鶴鳴山。

只看衆人的表情,就知道計劃實施的很成功!

孫冠連韓元忠都殺了,自然不會拒絕徐佑這種看似絕對合理的請求,道:“也好,益州治教務繁雜,你暫且不要去了,留在鶴鳴山,專心對付佛門!”

第九十八章 六字之師第七十五章 此恨不關風與月第九十一章 火上澆油第四十七章 喪盡天良第一百五十二章 男兒合當沙場死第二章 清樂難清平第二十三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三十四章 勝負誰知第一百二十七章 青鬼律第七十章 故燒高燭照紅妝第六章 宴無好宴第三十三章 大言炎炎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簡之內,音韻盡殊第二十三章 箜篌引第七十八章 知人未易,相知實難第二十九章 太極殿夜話第五十四章 居心叵測第六十二章 爲國不惜身第十九章 心若磐石第八十一章 對手第六十三章 文武第九章 葉仙芝第十章 秘府初成第七十九章 如鹿在園第八十六章 火燒滑臺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第三十三章 破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吃玉第四十七章 喪盡天良第四十九章 紅衣紅馬第六十六章 蒼老的郭勉第一百章 謀在局外,人在戲中第一百五十四章 搶客第十三章 江東獨步第六十二章 再會第三十六章 再遇佛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言不虛,天大雨第十二章 揮手道別第一百三十六章 言不虛,天大雨第八十七章 意亂第十六章 旁門入府第五十七章 春酒一杯,請君入甕第一章 老聃瘦金書第十七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三十五章 水仙兵解第三十二章 飛卿第一百三十六章 言不虛,天大雨第八十一章 折梅一刀第十九章 道心玄微第七十二章 遊說第一百五十二章 我們中 出了個叛徒第九十七章 借你頭顱一用第七十五章 大典第四十八章 自食其果第二十六章 王道霸道第五十九章 泉井第十八章 寧玄古第九十八章第一百一十章 軼事第一百零二章 無漏第三十一章 人間多苦楚第三十七章 尋故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湖八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吃一口陰差陽錯的醋第一百零四章 清談細腰臺第八十五章 人頭第三十六章 賜你名姓第六十四章 觀石鍾而遇故人第六十三章 推心置腹第八十章 紫花樹下,阿彌陀佛第三十五章 紅紗步輦踏月來第七十章 故燒高燭照紅妝第十三章 天聖法難第四十章 有美相約第三十七章 君刀太利第九十六章 照罪天宮第四十七章 宮中府中第一百零六章 玄機書院第三十六章 再遇佛子第六章 生而畏死,死不可畏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第二十一章 晉陵城外五更鼓第四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五十五章 受命於天第十二章 女兒心思切莫猜第二十五章 流言四起第八十七章 奔者不禁第四十六章 香消玉殞第十四章 神品書第五十三章 授籙第七十二章 畫眉墨第八十七章 奔者不禁第一百六十八章 五月鳴蜩第九十五章 鶴鳴驚天下第二十二章 門閥第六十五章 宮商角徵羽第三十八章 禮物和禮物第六十一章 背叛第十七章 一語道破百將身
第九十八章 六字之師第七十五章 此恨不關風與月第九十一章 火上澆油第四十七章 喪盡天良第一百五十二章 男兒合當沙場死第二章 清樂難清平第二十三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三十四章 勝負誰知第一百二十七章 青鬼律第七十章 故燒高燭照紅妝第六章 宴無好宴第三十三章 大言炎炎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簡之內,音韻盡殊第二十三章 箜篌引第七十八章 知人未易,相知實難第二十九章 太極殿夜話第五十四章 居心叵測第六十二章 爲國不惜身第十九章 心若磐石第八十一章 對手第六十三章 文武第九章 葉仙芝第十章 秘府初成第七十九章 如鹿在園第八十六章 火燒滑臺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第三十三章 破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吃玉第四十七章 喪盡天良第四十九章 紅衣紅馬第六十六章 蒼老的郭勉第一百章 謀在局外,人在戲中第一百五十四章 搶客第十三章 江東獨步第六十二章 再會第三十六章 再遇佛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言不虛,天大雨第十二章 揮手道別第一百三十六章 言不虛,天大雨第八十七章 意亂第十六章 旁門入府第五十七章 春酒一杯,請君入甕第一章 老聃瘦金書第十七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三十五章 水仙兵解第三十二章 飛卿第一百三十六章 言不虛,天大雨第八十一章 折梅一刀第十九章 道心玄微第七十二章 遊說第一百五十二章 我們中 出了個叛徒第九十七章 借你頭顱一用第七十五章 大典第四十八章 自食其果第二十六章 王道霸道第五十九章 泉井第十八章 寧玄古第九十八章第一百一十章 軼事第一百零二章 無漏第三十一章 人間多苦楚第三十七章 尋故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湖八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吃一口陰差陽錯的醋第一百零四章 清談細腰臺第八十五章 人頭第三十六章 賜你名姓第六十四章 觀石鍾而遇故人第六十三章 推心置腹第八十章 紫花樹下,阿彌陀佛第三十五章 紅紗步輦踏月來第七十章 故燒高燭照紅妝第十三章 天聖法難第四十章 有美相約第三十七章 君刀太利第九十六章 照罪天宮第四十七章 宮中府中第一百零六章 玄機書院第三十六章 再遇佛子第六章 生而畏死,死不可畏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第二十一章 晉陵城外五更鼓第四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五十五章 受命於天第十二章 女兒心思切莫猜第二十五章 流言四起第八十七章 奔者不禁第四十六章 香消玉殞第十四章 神品書第五十三章 授籙第七十二章 畫眉墨第八十七章 奔者不禁第一百六十八章 五月鳴蜩第九十五章 鶴鳴驚天下第二十二章 門閥第六十五章 宮商角徵羽第三十八章 禮物和禮物第六十一章 背叛第十七章 一語道破百將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