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國子監
臨江樓的雅間關着門,隔絕了外面大堂的大部分喧囂,只有齊政的錯愕在房間中迴盪。
你問他想不想當文宗孟夫子的關門弟子,他當然想了啊!
甚至剛纔在姜猛說起那位北地第一才子很是難搞的時候,他心頭就曾升起過念頭,要不要自己毛遂自薦一下去幫忙搞定,然後讓姜猛幫着舉薦一下。
但沒想到自己還沒來得及說,姜猛直接就提出來了。
這可真是慧眼識英雄,英雄所見略同啊!
心頭臭美一下,齊政的面上嚴肅道:“姜兄的意思是,讓我去阻止那位北地第一才子?”
“你要這麼說,倒也沒問題。因爲如今家師放了話,要公開挑選弟子,即便是有我推薦,但你若是無法公開贏了那位,也成不了家師的關門弟子。”
姜猛緩緩解釋,然後笑道:“不過我相信,以你之才,應該是沒問題的。”
齊政苦笑一聲,還沒開口,有意探探齊政心智的姜猛便又接着道:“其實不止是他,你知道家師爲何要提出這個公開收徒的請求嗎?”
齊政和周堅登時面露好奇,對這種大人物的事情,誰都會有幾分窺探欲。
“是因爲,他已經有個心儀的人選了,也正式那個人讓家師動了收個關門弟子的念頭,所以,纔會搞這麼一出。他很有自信,他選定的那個人能夠在大庭廣衆之下,贏得大家的認可。”
姜猛看着齊政,笑容玩味,“所以,你的對手,不止有那位北地第一才子,還有家師已經心儀的準弟子。”
周堅聞言登時面露濃濃憂色。
政哥兒雖然厲害,在蘇州城的那場文會上也拿了文魁,但比起這等人物到底能不能行,那還是不好說啊!
就像自己,那是才華冠絕周家一家三口,誰都比不過,但出了周家,那就是跟盲流一般,同樣誰都比不過。
齊政卻反而笑了,姜猛若是隻希望自己介入此事幫忙,就絕不該在這時候提起那個更厲害的孟夫子心儀之人。
他這時候提了,分明就是想試試自己的心態。
同時也是真心實意地想推薦自己去做他的小師弟。
“那姜兄是希望我知難而退,還是迎難而上呢?”他笑着開口。
姜猛微笑道:“這取決於你自己。”
“按照姜兄的說法,這兩人應該都稱得上天才了吧?”
姜猛挑眉,“怎麼,齊兄怕了?”
“這倒沒有。打的就是天才!”
齊政嘿了一聲,“不是天才,贏了有什麼快樂呢!”
姜猛挑起大拇指,“佩服!你也放心,家師絕不是那等徇私之人,你若真能表現出高人一等的本事,他也會認可你的。”
既然事情說好,齊政也沒磨嘰,又問了一些可能的情況,比如屆時會考較哪些東西之類。
但姜猛也不知道詳細,只能按照一般天下大儒們收徒的情況跟齊政說了。
周堅在一旁聽着,忍不住開口道:“這哪兒用得着這麼猜啊!姜兄你當時是怎麼拜入孟夫子門下的,把那門道給政哥兒講解一下不就行了?”
姜猛笑了笑,“我啊,就見了個面,便拜師了,沒啥可聊的。”
這就是天才的世界嗎.想到自己拜個程夫子都那麼艱難的周堅嘴角一抽,“好了,不許說了。”
齊政輕嘆一聲,“如果照此看來,在下這些日子,還得多學習一番纔是。”
姜猛想了想,“來路之上我已經給你想好了,如果你沒有合適的人請教,可以去國子監申請旁聽,只要通過,就能去聽大儒講課,而且只要遵守他們的規則,來去自如,正適合你。”
齊政一挑眉,他還真不知道這些東西。
臨江樓的情報裡,也沒寫。
“如此說來,這國子監倒是個好去處。”
齊政對自己的事情拎得很清,如果要走正道,科舉這一關是必須要過的。
雖然殿試的文章他有把握,但春闈那一關,還是艱難,他必須要把基礎打好,像孟夫子這種,能讓他名實俱得的通天之路,他是絕不想錯過的。 更何況如今還有了姜猛的幫忙。
對現在的他來說,國子監沒開這個口子或許不好辦,但只要有這個政策,進去旁聽一下,應該不是什麼問題。
聽齊政做了決定,姜猛也點頭,“我此番下山,主要是找你,順便也是聽說明日那位大才子要現身,先去看看。左右要等到明日,稍後便陪你一道去國子監。”
齊政連連點頭,“好啊,堅哥兒一起,若能暫時在其中旁聽,你也無需整日在府上看書了。”
周堅嗯了一聲,小聲提醒道:“政哥兒,你別忘了,還有跟咱們一道進京的好些個人,沒安排呢!你是答應過的。”
齊政一愣,還真把這事兒忘了。
當初投入衛王麾下那幫年輕人,在經過篩選甄別之後,能力合格又願意跟着衛王入京的,也有七八個,如今秦先生暫時幫忙安置着,得空還幫衛王處理着中京府衙的公務,沒出什麼亂子,但終究和當初的規劃有些小差距。
“看來,這國子監,還真得去走一趟了。”
都是年輕人,說幹就幹,匆匆吃過飯,便離開了臨江樓,直奔國子監。
至於說臨江樓那令人咋舌的飯錢,宋徽雖然不得不收,但如今的衛王府,在江南富商們的慷慨“贊助”下,什麼都缺,還真就不怎麼缺銀子!
站在國子監的門口,齊政仰望着眼前這大梁朝官方的最高學府。
心頭並沒有生出什麼波瀾。
因爲在他的眼光下,這地方除了古樸些,確實沒什麼特殊的。
在齊政如今的生活裡,最不缺的就是古樸了。
國子監門口,左右皆有一面平整的大牆,呈【八】字,拱衛着中間的大門。
這種牆,有一面拿來宣傳,貼上各種告示,和優秀學子作品之類的自不用說。
另一面牆上,則刻着【明德至善】四個大字,據說是大梁太祖皇帝親自題寫的。
齊政看了看那個字的水平,覺得應該是,要結構有力度,要胖瘦有力度,要變化有力度,十分符合一個粗胚武夫的氣質。
在這四個大字旁邊,搭着一個小棚子,棚子裡擺着一張書桌,案几旁放着一個小火爐,桌旁坐着一個穿着國子監製式衣袍的中年男人正百無聊賴地打着瞌睡。
旁邊立着一塊牌子,寫着【旁聽報名處】。
瞧見這有些尷尬一幕,齊政也大致能想到國子監的糾結。
旁聽的篩選只能在外面,否則不法之徒進去作惡怎麼辦?
但旁聽生又不是天天都有,可來了又不能沒人,那便只能放個人在這兒,哪怕他大部分時間都在這兒打瞌睡。
反正對國子監而言,重要的不是有沒有浪費一個人力,而是不能把事情辦砸了。
這就跟後世某些單位專門養着一個一年上不了幾次場的講解員,或者體育隊一個意思。
周堅很有自知之明,這種情況,肯定是他先去打頭陣探路。
於是他走上前,來到棚子中,恭敬地朝着對方一拱手,“先生,在下欲申請入學旁聽,不知如何行事?”
中年男人從垂頭瞌睡中醒來,擡頭目光在周堅身上掃了一下,懶洋洋地指了指對面的告示牆,“自己去上面找,寫得明明白白的,要是看不懂就自己回去吧。”
周堅也沒生氣,朝對方道了個謝,便去了對面,然後看遍了整面牆,也沒瞧見哪兒寫着旁聽生申請的細則。
齊政也跟着瞧了一遍,也沒找見,和姜猛對視一眼,互相都有了幾分瞭然。
周堅回到那桌旁,依舊恭敬道:“先生,對面那告示興許是被蓋住了,還請您指點一二。”
中年男人看着周堅的動作,癟了癟嘴,“那不巧了,你找懂的人打聽打聽吧。”
周堅一怔,他有想過自己來這兒會被拒絕,但還真沒想到居然是這麼個拒絕法。
就在這時,一隻手從他身旁伸出,遞上一粒碎銀子,齊政笑着道:“我等外鄉人,確實不知道,也沒個人脈,不知找誰詢問,還請先生解惑。”
中年男人毫不避諱地將銀子收起,甚至還掂了掂重量,笑着對周堅道:“你看,你這個同伴就比你聽得懂人話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