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船上論未來,京中爭高低

第144章 船上論未來,京中爭高低

衛王輕聲的一嘆,引動了無數浪花的共鳴,它們躍動着,將踊躍的附和聲傳進了安靜的艙室。

“殿下說得不錯,自離開揚州,我們或許的確無需再與地方上做過多糾葛,應該將心思都放在中京城中了。”

齊政先用一句看似廢話的話接過了話頭,聽起來很無趣,但附和本來就是建議甚至反對的開始。

“在下倒覺得,殿下不必太過擔心回京之後的位置。”

“哦?”

齊政這話一出,不止衛王驚訝,就連凌嶽也忍不住詫異。

江南事畢,功德圓滿,同時也露出崢嶸,無法再韜光養晦,此番回京,不擔心回京之後的位置,難不成等死嗎?

抑或者,這位置已經定了?

齊政微笑道:“按照我們先前的猜測,殿下此行,是陛下不能容忍自己治下江南勢力的瘋狂擴張和不守規矩,做下了許多錯事,要敲打江南。殿下此行,圓滿達成了目標,所以,殿下是立了功的。”

www ▲тт kān ▲¢〇

“但是,殿下也該記得,陛下只是敲打江南,而不是要與江南決裂,所以,如果陛下重用殿下,這背後的態度就不對。”

衛王和凌嶽都是在那種環境下耳濡目染長大的,雖然不像齊政想得這麼多,但也都明白朝堂的微妙,一點就透,聞言皆是緩緩點頭。

“我們方纔是定下了調子,現在我們可以做一個合理的推理,如果陛下確如我們所想,那給殿下安排的宗旨便是:既要嘉獎,但同時又不能大肆褒獎。在這樣的情況下,能把殿下安排在哪兒呢?”

衛王緩緩道:“那地方可多了。”

凌嶽掰了掰手指,“京畿幾支中央軍、城防軍、甚至禁軍抑或兵部,都是很適合的,也符合他的經歷。”

齊政笑了笑,“地方多不怕,我們還可以縮小範圍。但凌將軍所說的軍伍,在下覺得應該可以首先排除。”

凌嶽和衛王再度皺眉,在他倆之前的猜測中,最可能的就是軍伍了。

齊政輕聲道:“一個有志爭儲的皇子,讓他掌兵?還是在京城掌兵,二位真覺得可能嗎?”

二人對視一眼,眼中皆有恍然之色。

對啊,皇子是他孃的能掌中央兵權的嘛?

這不是鼓動衛王當唐太宗嘛!

齊政進一步解釋道:“殿下之前在軍伍之中歷練過,雖未曾掌軍,但對軍旅之事亦是十分熟稔,如今在江南的作爲也表露出了手段和能力,哪怕陛下有意讓殿下掌兵,楚王、齊王,甚至於朝中諸相和勳貴大臣也都不可能同意。頂了天,讓殿下去邊軍歷練,但那樣形同發配,陛下當不會如此對待殿下。”

衛王點頭,用期待的眼神等着齊政的進一步分析。

齊政笑着道:“我們不好去揣摩陛下怎麼想,但我們可以來分析分析殿下的經歷。”

“殿下少年時便進了軍伍,有着從軍資歷;從軍隊出來之後,又跟在太子殿下身邊,受過太子教導;而後再度從軍,直至此番下江南;此番在江南,又積累了與人鬥爭的經歷。”

他看着衛王和凌嶽,“如果,咱們說如果,陛下真的有想法讓殿下成爲爭儲的另一極,陛下會覺得殿下欠缺些什麼呢?”

衛王和凌嶽幾乎異口同聲地脫口而出,“政務。”

齊政點了點頭,“很大可能,陛下會給殿下安排一個能夠通盤熟悉政務的位置。”

衛王摩挲着下巴,“如果是按照這個想法的話,六部不大合適,只是單獨一方面,而且需要輪換諸崗。政事堂不用想,楚王兄和齊王都進不去,我也不可能。那麼想來想去,恐怕就只有一個地方適合了。”

齊政嗯了一聲,“在下的猜測,也是一樣。”

事實上,還有些想法他並沒有說,像北宋初年,皇子兼京兆尹便是儲位之象徵,因爲這個位置其實很適合歷練,一切又都在皇帝眼皮子底下。

如果皇帝真的願意讓衛王出任這個位置,那齊政對皇帝可能的心思,把握便能更深些了。

他看着衛王,“如果陛下真能將殿下放到這個位置,或許真的是有培養之心,殿下切莫覺得委屈,踏實幹出成績纔是要務。”

衛王認真頷首,緩緩道:“如果按照這樣的話,這沿途該停還是得停停,多聽聽看看地方官怎麼做的纔好啊!”

說完,他忽然反應過來,笑着對齊政道:“你方纔還附和我說無需跟地方官打交道了,原來也不是實話啊!”

齊政微微一笑,“這是殿下自己琢磨出來的事情,可不是在下反對啊!”

凌嶽聽着兩人的言語,看着兩個人一臉笑容的樣子,忍不住有些無語,“你們不會真覺得就這麼就能推算出陛下的心思吧?就不再做點其他的準備了?萬一不是呢?”

衛王看着他,想了想,“你若是這麼說了,那多半就是了。”

凌嶽翻了個白眼,不想搭理他!

在傲嬌片刻之後,他扭頭看着齊政,“你那酒樓,沒有你坐鎮,你確定能達到滄浪園的效果?”

齊政笑着道:“在下覺得,我們要充分相信中京人民的驕傲和自信。”

事實上,就在此刻的金玉閣中,同樣有人問出了和凌嶽一樣的問題。

詢問的對象是齊政的“親傳弟子”宋徽,而開口問話的人,則是定國公府的凌大管家。

宋徽並沒有如齊政一般直接回答,而是笑着道:“大管家何出此言?”

凌大管家站在二樓的包廂門口,看着忙碌的閣中,緩緩道:“金玉閣在魏奇山手裡,能成爲享譽全城的酒樓,往來皆是權貴,但同樣的地方,放在我們手裡,可並不一定。”

宋徽點了點頭,“大管家說得有道理,小到一個家,大到一個國,不同的人管起來,就是不同的成效,不能說金玉閣以前生意紅火,在我們手裡也一定紅火。”

凌大管家扭頭看着他,“你很有信心?”

宋徽微微一笑,“聽說這兩日,中京城在流傳一本叫做牡丹亭的書?”

聽見這忽然轉開的話題,凌大管家挑眉,以他的城府自然不會冒冒失失問什麼很愚蠢的問題,只是面露詢問地看向宋徽。

宋徽輕聲道:“請大管家拭目以待。”

當時間來到上午,雲集在宮中的百官已然散去,如一羣飛鳥,沒入了各自的林間。

齊王坐上馬車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一進府,便扯了扯自己的朝服,讓下人服侍自己換上一身舒適的衣衫,然後走入書房,靠在軟塌上,愉悅地鬆了口氣。

獨孤先生笑着給他端上一杯茶,“看殿下的神色,似乎朝會的結果很不錯?”

齊王嘿嘿道:“定國公主動給魏奇山解圍了。”

獨孤先生眉頭一挑,笑着道:“那楚王殿下恐怕會想很多了。”

齊王哈哈一笑,“他最好去敲打一下定國公,或者爲難一下定國公新開的酒樓。”

獨孤先生也笑了笑,“可惜楚王殿下絕不是那麼莽撞的人。”

齊王嘆了口氣,“是啊,本王這個王兄,心思可深着呢!”

他看向獨孤先生,“那你說本王接下來用不用親自去與定國公拉攏一番?”

獨孤先生笑着搖頭,“殿下出馬,這事情就變了,陛下不會允許的。”

齊王面色微變,點了點頭,“也是,定國公畢竟執掌兵權,他也不敢明目張膽地與本王結交。”

獨孤先生嗯了一聲,“所以眼下這時候,讓魏奇山去便是了。只需要在關鍵時刻,定國公能站在我們這頭,就夠了。”

齊王點頭,想了想,“那得給魏奇山栓好繩子。”

獨孤先生微微一笑,“殿下所言甚是。”

另一邊,楚王回到了自己的府邸,細細地洗過手,理了理衣衫,在府上慢慢地走着。

身後的隨從,府上的下人,都安靜地讓自己的呼吸都變得無聲,不敢驚擾殿下的思考。

楚王的眉頭微微皺着,就像是今日朝堂之上,那兩場荒誕的彈劾激起的餘波久久未平。

在園中漸起的秋色之中,他深吸一口氣,放緩了眉頭,轉過身來,“去春秋閣。”

一旁的親隨無聲離開,當楚王走出府門時,馬車已經停在了門口。

天德帝並沒有給任何皇子開設文學館招賢納士的權限,但楚王這等賢王自然有自己的手段。

江南有的是豪商願意資助“貧寒”的江南士子,在京城中抱團取暖。

楚王殿下禮賢下士,時常去探望一下,也似乎沒什麼問題。

這春秋閣,便是楚王麾下,不似文學館,勝似文學館的存在。

政治就是這樣,哪怕心知肚明,但只要沒擺上檯面,那大家都會耳聾目瞎。 當楚王抵達,一路便是整齊的參拜之聲。

楚王不厭其煩地一一回禮,而後走入院子正堂。

房中的十餘位年輕讀書人立刻整齊而恭敬地朝他一拜,“參見殿下。”

楚王笑着說了一聲不必多禮,然後挨個與他們一一問候,順手還幫他們理了理衣冠。

看着殿下如此平易近人,禮賢下士,衆人感動得眼眶都紅了。

忙活完這一切,楚王暗鬆了一口氣,在屋子正中的座位上坐下,“諸位這些日子,可有什麼疑難之事?”

“多謝殿下厚愛,我等得以潛心治學,必當努力考中進士,以謝殿下深恩。”

楚王笑着擺了擺手,“都是父皇廣佈仁德與天下,本王何敢貪天之功。”

衆人也反應過來,跟着改口,稱頌起陛下仁德,但依舊在後面補上了對楚王殿下的,忠誠!

正說笑間,一道身影從門外匆匆走入,朝着楚王一拜,“下官拜見殿下!”

楚王笑着道:“顧博士面帶喜色,想來必有好消息帶給本王。”

那位國子監博士笑着點頭,從懷中掏出一本書,“殿下,江南又出了一本奇書,如今正在江南各地風靡傳唱,亦被不少人帶到了中京,想來亦會風靡中京,這大大有助於提升咱們江南士子在士林的影響啊!”

楚王伸手接過那本書,不露痕跡地在書角壓了壓,看着被捲起的書角恢復平整,才面露滿意,緩緩打開。

隨着時間流逝,原本還隱有交談的房間內,悄然安靜了下來。

衆人都好奇地看向楚王,這書真的這麼厲害嗎?讓殿下看得這般入迷?

過得片刻,楚王終於強忍着看下去慾望,合上了書,面帶感慨,“不愧是天下文華薈萃之地,此文值得風靡天下啊!”

一衆士子的眼中愈發好奇,並羨慕起此文的作者。

但站在堂中的國子博士和候在堂前的春秋閣管事,都聽懂了楚王殿下話中之意。

憑藉着本身過硬的質量,再加上某些人的有心推動,牡丹亭幾乎是一傳入中京城,便徹底風靡。

自士人圈子,慢慢溢出到了市民圈子。

國子監的課堂外,高門大戶的高牆內,街頭巷尾的茶肆中,到處都有人唸叨着【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賦予斷井殘垣】、【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句子。

瞧見這些,宋徽悄悄將小泥鰍叫到身邊,“這些日子,準備得如何了?”

小泥鰍嘿嘿一笑,“宋哥放心,我們已經搞好了不少的路子,散佈點消息什麼的,輕輕鬆鬆,要想蠱惑一些士子也是手到擒來。”

“你小子還會用成語了!”宋徽笑着道:“不能牽扯到酒樓這邊,更不能牽扯到殿下和齊公子身上。”

“宋哥放心吧,我們只是江南來的普通富商之子,來中京遊玩,結交了幾個朋友而已。”

宋徽笑了笑,“如今時候差不多了,該你們上場了,可別讓我失望哦!”

小泥鰍嘿嘿一笑,“行!你瞧好吧!”

中京城這等地方,要揚名不容易。

但一旦揚了名,那名頭便會越來越響。

經歷過士林傳頌,市井閒聊,貴婦小姐搶購癡迷,當一支崑曲班子來到中京,開演牡丹亭,牡丹亭的聲勢便徹底如那軍中的信號煙花,直衝雲霄。

就在這樣的討論中,卻冷不丁地出現了一些,讓人意外的說法。

國子監,一羣士子正聚在一起閒聊着。

都是文化人,自然少不了如今中京文壇最時髦的話題,牡丹亭。

“這書是寫得真好啊,文辭典雅,又不失華麗。”

“不錯,想象瑰麗,如夢似幻,很難不讓人沉醉其中啊!”

就在衆人紛紛誇讚的時候,一個聲音得意道:“諸位,瞧見了吧,這就是咱們江南的文華!隨着江南之地的日益繁盛,這樣的經典之作還會更多的!以前的天下文華薈萃之地皆在北方,如今只看江南了!”

這話一出,不少人都眉頭一皺。

一些北方士子更是忍不住直接嗆聲道:“伯開兄,你這話是何意?難不成這些年北方文壇就沒出過好文章?爲何要作這等言語?!”

那人哼了一聲,“在下不是故作挑釁,而是真心這般認爲。咱們都是在國子監中求學之人,眼界自當不同,當看深遠。曾經江南之地爲蠻夷不化之邦,自然也談不上什麼文華。但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隨着如今,天下之繁盛首重江南,這士林文壇也自當隨之薈萃於江南。這牡丹亭不是最終,只是個開始。”

“哼!笑話!若論繁盛,這天底下哪有比得過京城的存在!你的話根本就站不住腳!”

那人半點不懼,“事實勝於雄辯。如今江南家家戶戶,書聲琅琅,在如此多的讀書人面前,文豪大家自然會層出不窮!”

“放肆!便是你江南大儒,也不敢如此狂妄,瞧不起天下士子!”

“我哪兒有瞧不起天下士子?我只是陳述一個事實罷了,你們這些人,不會就喜歡聽好話吧?”

“你說事實就事實嗎?這分明就是你個人的狂妄?”

“要聽事實是吧?那我就說個事實,晏夫子仙逝了,天下文宗就剩下江南的孟夫子了!”

“我甘霖涼!”

安詳的國子監中,霎時間打作一團!

同樣的情景,同樣的討論,這些日子也陸續發生在京城各地。

宋徽等人的推動,在這偌大的京城,只是小小的火星,但卻燃起了熊熊的火。

因爲,這本就是許多人心底的念頭。

江南集團要佔據文壇士林的高地,可其餘各地又怎會容忍。

那些積攢的怨氣與小心思,早就已經在暗地裡,不知道洶涌過了多少回。

隨着士林的討論越來越多,這一番爭執也蔓延到了市井之中。

市井的反應就比起士林要激烈得多了。

他孃的,什麼狗屁江南,敢騎在咱皇城根下老爺們的脖子上撒歡?

那絕對不行!

不就是一本破書嗎?有什麼了不起的?

知不知道什麼是帝都,知不知道什麼是煌煌天威不可冒犯!

親眼看着這些吵鬧,聽着這些議論,宋徽忍不住感慨,“齊公子之智,神乎其神啊!”

小泥鰍站在旁邊深以爲然地點頭,“是啊,我們就隨便起了個頭,沒想到這聲勢能這麼大,但政哥兒在江南就算到了算準了,太厲害了。”

宋徽深吸一口氣,“那咱們也不能拖後腿,休息了幾日,該動手了!”

就在民間的議論洶洶,北地文豪士子們紛紛動手,準備寫出力壓牡丹亭的文章時,那暫時閉門五日的金玉閣忽然擡出了一塊木板。

木板上,貼着一張大紙。

好奇的人便立刻圍了上去,然後眼睛一瞪,面露驚訝。

【《告江南諸君書》】

【爾等自詡江南文華,狂妄至極!】

【囿於低吟淺唱間,作些鶯啼燕囀的脂粉文章,竟敢妄言天下文魁?】

【蜷在二十四橋明月裡,嚼着楊梅寫些豔詞,也敢妄稱天下文樞?】

【被秦淮脂粉泡軟的筆鋒,寫不出吞吐四海的氣魄!】

【用來襯托美人香肩的團扇中,畫不出橫掃六合的壯闊!】

【牡丹亭那情情愛愛的脂粉味兒,更蓋不住天下興亡的豪情壯志!】

【諸君若是不服,三日之後,便來此間,試聽我北地文豪大作。】

【《三國演義》!】

(本章完)

第271章 齊政真正的圖謀第307章 捷報震京師,老龍再落子(二合一)第175章 捉拿歸案第89章 魯博昌:玩呢?第22章 一舉成功第34章 上門拿人,從容而對第155章 姜猛薦才,三王鼎立第45章 論裝逼我沒怕過第251章 幕僚 老婦 鐵案第280章 喬三震驚,巡撫上車!第272章 紅袖添香,一竅不通第147章 齊政之憂,文宗抵京第224章 政哥兒,別睡了!第303章 被捷報砸暈了的嚴大人第122章 把江南的天,翻過來!第236章 風雪山神廟第237章 驚雷震京城第283章 誘餌拋出,準備獵殺第127章 最後的收割(三合一大杯)第201章 擊鼓鳴冤,雙王齊動第70章 請客 斬首 收下當狗第313章 大計終成,開始收網(二合一)第163章 投案第293章 捷報回京,有人急了第102章 驚天賭局第20章 鶴立雞羣,錐在囊中第301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43章 還人情還不簡單第249章 師徒?那我可不困了第136章 治亂之辯,主動攀談第264章 軍入三晉,人逢三傻第32章 波瀾又起第84章 前路明,難題現第14章 馬甲掉了第160章 耳光叩門第259章 下一盤好大的棋第38章 放心,包贏的第313章 大計終成,開始收網(二合一)第210章 黎思源:我的道心也碎了第101章 來給你們送個禮第41章 大仇得報第105章 天熱了,該你們破產了第4章 考覈第199章 單槍匹馬借荊州第159章 鎖定第186章 國子監第196章 老太師教女,天德帝問難第137章 更替之思,人民萬歲第136章 治亂之辯,主動攀談第221章 第一關,這題也太難了第52章 你算個什麼東西!第220章 這是齊政的詩?第255章 針鋒相對,雷霆天落第37章 救人與談判第311章 巧言獻計,請君入甕第262章 各懷心思,啓程離京第199章 單槍匹馬借荊州第318章 楚王聞訊定策,凌嶽神嘴顯靈(二合第164章 徹底服氣第45章 論裝逼我沒怕過第44章 樓中怪人第153章 帝心如淵,偏我能猜第35章 星夜救援第78章 一文問鼎(第五更)第30章 陸十安的考驗第263章 暗流洶洶,征途漫漫第100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319章 南北各謀局(二合一,中杯)第249章 師徒?那我可不困了第98章 汪鐵棒的奇幻漂流第199章 單槍匹馬借荊州第4章 考覈第132章 笑啊,怎麼不笑了?第175章 捉拿歸案第102章 驚天賭局第303章 被捷報砸暈了的嚴大人第247章 陳年舊事,大風將起第292章 看我這手棄暗投明!第129章 還有驚喜?第173章 天德帝:動手吧第189章 公和侯,侄與姑第215章 各方齊慌,文會終至第97章 分化,解決第59章 背鍋俠:周堅第74章 問對無情(第一更)第319章 南北各謀局(二合一,中杯)第26章 蘇州陸家第34章 上門拿人,從容而對第281章 跳樑小醜,衛王將至!(二合一)第271章 齊政真正的圖謀請假一天第144章 船上論未來,京中爭高低第127章 最後的收割(三合一大杯)第140章 中京城,風起青萍之末第59章 背鍋俠:周堅第13章 拮据與慷慨第60章 身世,選擇與考驗第33章 小人之心,陰詭之計第121章 說到做到,大仇得報
第271章 齊政真正的圖謀第307章 捷報震京師,老龍再落子(二合一)第175章 捉拿歸案第89章 魯博昌:玩呢?第22章 一舉成功第34章 上門拿人,從容而對第155章 姜猛薦才,三王鼎立第45章 論裝逼我沒怕過第251章 幕僚 老婦 鐵案第280章 喬三震驚,巡撫上車!第272章 紅袖添香,一竅不通第147章 齊政之憂,文宗抵京第224章 政哥兒,別睡了!第303章 被捷報砸暈了的嚴大人第122章 把江南的天,翻過來!第236章 風雪山神廟第237章 驚雷震京城第283章 誘餌拋出,準備獵殺第127章 最後的收割(三合一大杯)第201章 擊鼓鳴冤,雙王齊動第70章 請客 斬首 收下當狗第313章 大計終成,開始收網(二合一)第163章 投案第293章 捷報回京,有人急了第102章 驚天賭局第20章 鶴立雞羣,錐在囊中第301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43章 還人情還不簡單第249章 師徒?那我可不困了第136章 治亂之辯,主動攀談第264章 軍入三晉,人逢三傻第32章 波瀾又起第84章 前路明,難題現第14章 馬甲掉了第160章 耳光叩門第259章 下一盤好大的棋第38章 放心,包贏的第313章 大計終成,開始收網(二合一)第210章 黎思源:我的道心也碎了第101章 來給你們送個禮第41章 大仇得報第105章 天熱了,該你們破產了第4章 考覈第199章 單槍匹馬借荊州第159章 鎖定第186章 國子監第196章 老太師教女,天德帝問難第137章 更替之思,人民萬歲第136章 治亂之辯,主動攀談第221章 第一關,這題也太難了第52章 你算個什麼東西!第220章 這是齊政的詩?第255章 針鋒相對,雷霆天落第37章 救人與談判第311章 巧言獻計,請君入甕第262章 各懷心思,啓程離京第199章 單槍匹馬借荊州第318章 楚王聞訊定策,凌嶽神嘴顯靈(二合第164章 徹底服氣第45章 論裝逼我沒怕過第44章 樓中怪人第153章 帝心如淵,偏我能猜第35章 星夜救援第78章 一文問鼎(第五更)第30章 陸十安的考驗第263章 暗流洶洶,征途漫漫第100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319章 南北各謀局(二合一,中杯)第249章 師徒?那我可不困了第98章 汪鐵棒的奇幻漂流第199章 單槍匹馬借荊州第4章 考覈第132章 笑啊,怎麼不笑了?第175章 捉拿歸案第102章 驚天賭局第303章 被捷報砸暈了的嚴大人第247章 陳年舊事,大風將起第292章 看我這手棄暗投明!第129章 還有驚喜?第173章 天德帝:動手吧第189章 公和侯,侄與姑第215章 各方齊慌,文會終至第97章 分化,解決第59章 背鍋俠:周堅第74章 問對無情(第一更)第319章 南北各謀局(二合一,中杯)第26章 蘇州陸家第34章 上門拿人,從容而對第281章 跳樑小醜,衛王將至!(二合一)第271章 齊政真正的圖謀請假一天第144章 船上論未來,京中爭高低第127章 最後的收割(三合一大杯)第140章 中京城,風起青萍之末第59章 背鍋俠:周堅第13章 拮据與慷慨第60章 身世,選擇與考驗第33章 小人之心,陰詭之計第121章 說到做到,大仇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