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來

時間漸漸到了八月,忙碌了整整三個月,靈夏路和河西路的局勢徹底穩定下來,恢復了正常秩序,西北各路也開始了經濟恢復模式,沒有了西夏的軍事威脅,西北三路的商業迅速發展,也帶動了和河西路、靈夏路的大量商業往來,巴蜀和南方各地的百姓餐桌開始出現了來自西北羊肉,牀上也鋪上了上好的保暖羊皮,大量畜力運往大宋內地,連臨安街頭的騎馬人也漸漸多了起來。

這是一個極好的兆頭,李延慶隨即廢除了河西、靈夏兩路與西北三路之間的稅卡,在西北五路範圍內暫時停止徵收貨物稅和牙稅,這便進一步推動西北五路走向繁榮。

這天上午,李延慶和往常一樣來到經略府,隨着軍隊休整結束,李延慶的目光又開始轉到了河北和中原,這時已是奪河北、中原失地的良機,各地軍隊紛紛要求北伐,但朝廷卻有一種不和諧的力量壓制着北伐呼聲,要求大宋各軍信守協議,不可擅自破壞朝廷信譽。

“這簡直就是混蛋言論!”

劉錡氣得重重一拍桌子,“自己家園被強盜佔領,還要和強盜信守承諾?我看某些文人的脊樑骨是被金人徹底打彎掉了。”

李延慶沉吟一下問道:“漠北草原那邊情況如何?””卑職也是剛剛得到消息,乃蠻部和室韋部配合迎戰入侵的金兵,在上月擊敗了完顏宗翰的三萬騎兵,金兵損失過半,退出了達旦部南面草原,聽說金兵已經改變分散出擊的策略,準備集中兵力進攻乃蠻部,乃蠻部也在和其他三部聯手,恐怕今年秋天會有一場大戰。“

“今年秋天是機會啊!”李延慶輕輕嘆了口氣。

這時,劉錡小聲道:“我們是否可以要求大同府交出李雲貴,否則以兵戎相見!“

李延慶笑了笑,“這就是第二個張覺事件了,只不過調了一下,我看可以,先禮後兵,先派人去燕山府交涉。”

“讓吳少遊代表京兆軍去,他最適合!”

吳少遊是原來的遼國進士,遼國被滅後,他不願依附金朝,舉家遷往京兆府,李延慶欣賞他才華,便任命他爲參謀,現爲京兆軍司馬。

李延慶點點頭,“可以派他去,你先和他談及此事,頭我再和他聊一聊,然後出發。”

“卑職明白了!”

劉錡行一禮便退下去了,這時,旁邊一名隨從道:“李知府剛纔來過,好像有什麼事找經略!”

聽說知府李光找自己,李延慶便覺得一陣頭大,他當然知道李光找自己做什麼,一定是爲移民靈夏路之事,

滅了西夏,京兆軍從党項貴族手中繳獲了大量肥沃的土地,足有數十萬頃之多,幾乎都分佈在水熱充足的黃河兩岸,有了這個資本,李延慶便考慮從川陝兩路遷移十萬戶漢民前往靈夏路。

由於實行自願原則,在動員民衆方面問題不大,在遷移補貼上,各地官府都有不滿,不在於補貼多少,而在於這筆錢誰出?

這裡面最不滿地就是京兆府,京兆府是遷出大戶,約兩萬戶百姓願意北遷,按一戶人家五十貫補貼來算,京兆府就要拿出百萬貫,李光怎麼能不跳腳。

“李經略,你得給我一個說法!”

李光出現在門口,滿臉不高興道:“我們京兆府哪裡拿得出百萬貫錢?”

“這個大家都有難處?”

“是有難處,所以大家都在跳腳,只是我跳得最高罷了!“

李光的聲音頓時提高了,“你把西北五路的商戶和牙稅都免了,我們官府連俸祿都發不起,你讓我去哪裡找百萬貫錢?“

這哪裡是聲音提高,分明是帶着不滿前來質問。

李延慶沒有生氣,只是淡淡道:“如果出不起這筆錢,你可以向朝廷申請,但不要指望我從軍費中掏出來。”

“可是,這筆錢應該是由靈夏路出,哪有遷出地掏錢的道理,應該是安置地掏錢吧!”

李光又轉移了矛頭,將矛盾對準靈夏路,可靈夏路哪裡拿得出安置費,說到底還是要軍方出這筆錢。

“指望靈夏路官府是不可能的,這筆錢還得我們出。”

這時,李光猶豫一下道:“經略從西夏王公貴族手中得到大量財富,恐怕朝廷會很關注這一塊。“

李延慶明白李光的意思,既是在提醒自己軍中明明有錢財,同時也是暗示自己不要被朝廷彈劾。”

李延慶淡淡一笑,“多謝李知府關心,這筆錢財是用來收復河北的軍費,我不想輕易動它,本來我把安置費加給各個官府,就是希望你們能向朝廷申請這筆錢,可現在看來,大家都對朝廷財政信心不足,這樣吧!我可以用一個折中的方案,李知府繼續向朝廷請求獲得安置費撥款,估計時間比較漫長,然後我從軍費先借出這筆錢,等朝廷款項到了以後,再還給軍隊。“

李光終於鬆了口氣,雖然還是要地方官府負擔,但事情總算有個解決辦法了。

“如果朝廷始終不肯鬆口撥這筆錢,那我也沒有辦法囉!“

李延慶指着他笑道:“你呀!非要逼我把說明白,好吧!如果朝廷最終不肯撥這筆錢,那就由我認了!”

李光大喜,“你早說不就行了,害得我這兩天茶不思,飯不想,休息也不好,好了,我先走一步!”

李光轉身步履輕快地走了,李延慶卻搖搖頭,自己就這麼輕易鬆口,恐怕這幫傢伙更不肯向朝廷賣力要錢了。

就在這時,一名隨從飛奔進來,躬身行禮道:“啓稟經略使,天子特使已到!”

李延慶一怔,“人到哪裡了?”

“就在大門外!”

李延慶連忙起身迎了出去,這應該就是天子趙構在鴿信中說的那件事了,正式使者抵達。

半個月前,李延慶接到趙構親筆鴿信,九月初一,朝廷將舉行冊封太子儀式,各地高官大員都要參加,趙構希望他也能攜子參加。

李延慶坐鎮京兆府已經快三年了,說起來他確實需要京述職,他原本打算今年春天京,但發動了西夏戰役,結果又取消了,他不可能一直不京城,至於安全,如果考慮周全,安排妥當,問題應該不大。

李延慶來到大門外,只見一名中使和幾名隨從站在大門口,這名中使他認識,叫做康履,是大內副總管,趙構的心腹宦官。

“康總管一路辛苦了!”李延慶笑着迎了出來。

康履是個長得頗爲白胖的中年宦官,臉上總是掛着笑容,宮裡人都背後叫他笑面虎,但康履的笑面虎只是對下人而言,對天子、李延慶這種手握大權之人,他則是笑面貓。

“晉王殿下,我們好久不見了,真是怪想念的。”

康履上前親熱地拉着李延慶的手直晃,李延慶感覺有點肉麻,連忙抽出手笑道:“一路辛苦,快請進來喝杯熱茶!”

李延慶將康履請進官衙,又令人招呼康履的隨從,兩人在大堂坐下,康履笑着將一份正式旨意遞給李延慶,“咱們就不要舉行什麼儀式了,這是官家和知政堂頒發的正式旨意,請晉王殿下九月初一京參加太子冊封大典!”

李延慶接過旨意看了看,點點頭道:“我是該京看一看了。”

康履又將一份樞密院的牒文遞給他,“這是樞密院的派軍的文牒,允許殿下帶三千護衛軍隊進京!”

這是關鍵了,象李延慶這種地方軍閥,輕易不敢進京,一旦進京就必須有自己的軍隊護衛,所以朝廷必須要開出條件,樞密院有調兵權,同意李延慶率三千軍隊進京。

李延慶見天子趙構想得周到,一顆心總算放下了。

第八百零七章 康王登基第三百八十六章 組建軍衙第八百二十七章 決戰蘇州 上第五百三十二章 鬥爭激烈 上第八百三十五章 曹蘊到來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財陷阱第七百五十三章 背後捅刀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顯身手 中第四百零八章 集訓鄉兵第五百八十七章 先遣之軍第九百三十四章 連夜抓捕第十五章 岳家五郎第一百四十七章 魏縣救人 下第九百九十五章 走狗要烹第十章 兄弟相商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行巡查第二百二十三章 意外之財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郊狩獵 一第二百一十章 相親之策第八百六十一章 東進不利第四百六十二章 曹妹嬌嬌第四百二十七章 夜襲敵營第一百四十五章 臨陣磨刀第三百一十七章 地圖秘密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九百九十二章 高壓監控第六百三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九十五章 盧氏父子第四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五百七十一章 朝報新聞第一百三十九章 土地之爭 上第六十六章 梁山宋江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靈第六百二十三章 霹靂行動第三百八十二章 城外火箭第九十四章 各退一步第六百三十章 西夏選擇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下之邀第九百二十四章 微服出巡第七百六十五章 無奈妥協第八百六十四章 緊急出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五百章 一箭奪魁第八百五十一章 扭轉被動第五百一十一章 佔盡地利第一百八十三章 兇梟落網第六十七章 夜裡來客第三百五十二章 再立新功第六百六十九章 拜託幫忙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相聚第九十一章 追查疑兇 三第六百五十一章 趙構之怒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救大名第二百六十三章 良辰美眷第五百一十九章 小別勝新第六百五十九章 軍費不足第四十八章 灑淚惜別第七百七十七章 留有後手第九百五十四章 滅國之戰 七第六章 矛盾激化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個麗人第七百七十五章 書生誤國第二百八十六章 師師失蹤第一百七十四章 以牙還牙第七百四十九章 暫時讓步第九百五十章 滅國之戰 三第六百七十七章 輿論沸騰第七百零八章 三萬禁軍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第五百九十九章 作繭自縛第一千零三十章 小股金兵第六百三十四章 以戰催和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六百四十八章 交換條件第三百九十一章 嚴詞拒絕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一百二十二章 意見不一第五百零四章 北上監察第六十八章 出師不利第四百二十章 兩線作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試落幕第九百一十四章 決戰太原 下第七百四十九章 暫時讓步第七百一十一章 船隊事件 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九百二十七章 曹蘊之憂第六百六十章 女兵招募第二百五十章 磨刀霍霍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北伐高麗 中第六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八百一十八章 三雄投效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五百三十八章 監所解散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荒馬亂第二百二十九章 弓馬大賽 六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器藏嬌第七百八十五章 再求和談第七百零六章 江夏消息第七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
第八百零七章 康王登基第三百八十六章 組建軍衙第八百二十七章 決戰蘇州 上第五百三十二章 鬥爭激烈 上第八百三十五章 曹蘊到來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財陷阱第七百五十三章 背後捅刀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顯身手 中第四百零八章 集訓鄉兵第五百八十七章 先遣之軍第九百三十四章 連夜抓捕第十五章 岳家五郎第一百四十七章 魏縣救人 下第九百九十五章 走狗要烹第十章 兄弟相商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行巡查第二百二十三章 意外之財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郊狩獵 一第二百一十章 相親之策第八百六十一章 東進不利第四百六十二章 曹妹嬌嬌第四百二十七章 夜襲敵營第一百四十五章 臨陣磨刀第三百一十七章 地圖秘密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九百九十二章 高壓監控第六百三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九十五章 盧氏父子第四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五百七十一章 朝報新聞第一百三十九章 土地之爭 上第六十六章 梁山宋江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靈第六百二十三章 霹靂行動第三百八十二章 城外火箭第九十四章 各退一步第六百三十章 西夏選擇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下之邀第九百二十四章 微服出巡第七百六十五章 無奈妥協第八百六十四章 緊急出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五百章 一箭奪魁第八百五十一章 扭轉被動第五百一十一章 佔盡地利第一百八十三章 兇梟落網第六十七章 夜裡來客第三百五十二章 再立新功第六百六十九章 拜託幫忙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相聚第九十一章 追查疑兇 三第六百五十一章 趙構之怒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救大名第二百六十三章 良辰美眷第五百一十九章 小別勝新第六百五十九章 軍費不足第四十八章 灑淚惜別第七百七十七章 留有後手第九百五十四章 滅國之戰 七第六章 矛盾激化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個麗人第七百七十五章 書生誤國第二百八十六章 師師失蹤第一百七十四章 以牙還牙第七百四十九章 暫時讓步第九百五十章 滅國之戰 三第六百七十七章 輿論沸騰第七百零八章 三萬禁軍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第五百九十九章 作繭自縛第一千零三十章 小股金兵第六百三十四章 以戰催和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六百四十八章 交換條件第三百九十一章 嚴詞拒絕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一百二十二章 意見不一第五百零四章 北上監察第六十八章 出師不利第四百二十章 兩線作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試落幕第九百一十四章 決戰太原 下第七百四十九章 暫時讓步第七百一十一章 船隊事件 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九百二十七章 曹蘊之憂第六百六十章 女兵招募第二百五十章 磨刀霍霍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北伐高麗 中第六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八百一十八章 三雄投效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五百三十八章 監所解散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荒馬亂第二百二十九章 弓馬大賽 六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器藏嬌第七百八十五章 再求和談第七百零六章 江夏消息第七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