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二章 突然到來的戰機

馬文升並非撂挑子不幹,這回卻是真病了,謝遷和李東陽去馬府看過後,確認了這一點。

畢竟是七十多歲的人,身子骨大不如前,謝遷和李東陽五十多歲“風華正茂”,如今都感覺身體吃不消,更何況是馬文升這樣的垂暮老者?

謝遷和李東陽從馬府出來,直接回文淵閣見劉健,將詳細情況說明,劉健詢問:“馬尚書可有屬意何人出來主持軍政?”

謝遷看了李東陽一眼,輕輕點頭:“熊侍郎!”

劉健遲疑一下,最後輕嘆:“如今劉尚書尚滯留太原鎮,無法領兵回京師,熊侍郎算是不二人選,馬上傳令……”

“且慢!”

謝遷擡手打斷劉健的話,“劉少傅,如今真不需要請示陛下,或者太子?”

劉健道:“非常時期當用非常手段,此事若再無限期拖延下去,京畿防備將會陷入一片混亂,苦的只會是天下的黎明百姓,便如此決定吧!即刻傳兵部熊侍郎進宮,入文淵閣參與軍機要務!”

說是讓熊繡主持軍政,但實際上卻只是“參與軍機要務”,並非實際掌權之人,這也是劉健聰明的地方,讓熊繡出來擔當大事,而實際決策者其實還是內閣三人,這樣有功勞大家一起分享,若出現過錯就把責任全部推倒熊繡身上。

熊繡久歷宦海,無比精明,這會兒韃靼人已經開始攻城,而且對西直門的攻勢異常兇猛,熊繡並不想在這種危急關頭受命,因爲無論怎麼看,這個職務都不好擔當,太子朱厚照被架空就是前車之鑑,況且此舉說不一定還會得罪皇帝,純屬吃力不討好。

熊繡正在城西阜成門內的白塔寺督促軍務,此時西直門一線激戰正酣,韃靼兵馬第一次攻城便規模宏大,至少出動上萬兵馬,攻城器械更是一應俱全,毫不費力便在護城河上架起浮橋,然後推動衝車、雲梯攻城。

韃子兵無比悍勇,幾次殺上城頭,卻被負責守衛城門的副總兵高泓率部將韃靼人趕了下去。

聽說自己奉調進文淵閣“參與軍機要務”,熊繡知道這不是什麼好事,等幾名親衛把西直門戰報彙總過來,熊繡看到後更是憂心忡忡。

負責阜成門和西直門整體防禦的遊擊將軍洪涉上前行禮:“熊侍郎,這裡有本將駐守,您放心進宮商議軍機。本將向您保證,在您離開這段時間,西直門絕不會有寸土之失!”

熊繡聽了拍拍洪涉肩膀,道:“那洪將軍,這裡一切就拜託你了!”說完,熊繡出了寺門,騎馬匆忙往皇宮而去。

洪涉這邊簡單跟部將商議過後,馬上帶人增援西直門。

剛剛過了朝天宮,便聽到前方喊殺聲驚天動地,一名洪府家丁上前奏稟:“大老爺,韃子悍勇,其攻城器械充足,不怎麼費力便登上城頭,雖然我軍幾次將韃子趕下城去,但囤積的檑木、墜石、猛火油、金火罐等砸得差不多了,後續卻沒有援軍趕來,西直門恐怕守不住了!”

“放肆!”

洪涉勃然大怒:“不得擾亂軍心,韃子不過萬餘兵馬,剛發起攻城就想殺進城中?若真讓他們得逞,本官顏面何存?你去將我洪家家丁全都召集起來,拿上兵器隨我一起殺上城頭,與韃子決一死戰!”

家丁極爲爲難:“大老爺,咱家人……也不多!”

被洪涉瞪上一眼,家丁不敢再多言,洪涉道:“讓老三和老五也帶人過來,我們洪家上下一心,共度危難!”

“六老爺那邊……”

家兵又問了一句。

洪涉道:“六老爺如今在五軍都督府當差,別叨擾他,把家裡的壯丁都帶過來就是。我要讓世人知道,我們洪家是大明忠臣!”

洪涉豪情萬丈,不過遭殃的卻是他的家人,作爲京城洪家當代家主,第三代中年歲最長的一位,他下面還有幾個胞弟,其中洪家“六老爺”就是之前跟沈溪頗有淵源的洪濁。

洪濁原本在五城兵馬司當差,後來通過走關係調進五軍都督府擔任都事,從事文案工作,本身洪濁虛弱多病,也不適宜上城頭作戰。

……

……

京城西直門一線戰事焦灼,此時居庸關也在經歷戰火。

沈溪的誘敵之計,有條不紊進行,經過一天一夜激戰,沈溪派出數批兵馬前往亦不剌中軍騷擾,但亦不剌部反應奇怪,屢次捱打卻堅守不出。

亦不剌本人在韃靼各部族長中間,原本屬於最沉不住氣的一個,沈溪一直以爲自己的連環誘敵之計定能成功。

韃靼人進兵中原,必然給各部族分配了任務,沈溪雖然不清楚具體是如何分配的,但大概能猜到,亦不剌作爲韃靼第三大部族的首領,也爲達延汗巴圖蒙克猜忌,亦不剌部被安排攻打居庸關便是證明,跟亦思馬因部一樣,專門負責啃硬骨頭。

“大人,斥候從居庸關內傳回消息,據說南口方向,韃子有數千兵馬進犯,似乎準備裡應外合,與亦不剌部一起攻打居庸關,此時我北路兵馬若不能及時撤回,恐無法進入居庸關,反倒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胡嵩躍見沈溪連日商議事情都是召集林恆等人,而將他這樣的“人才”忽視,心頭不滿,獲得情報後便趕到沈溪面前,表現自己的見識。

沈溪簡單地應了聲“嗯”,便再無任何反應,這讓胡嵩躍心頭升起強烈的挫敗感,琢磨道:“沈大人這是聽到沒有?難道我表述的不夠清楚,或者是他對我的建議不認同?”

沈溪手頭擺弄的是反應居庸關周邊地形地貌的沙盤,從確定戰術到具體實施,然後到現在,沈溪一直神色嚴峻,顯然也在對當前戰事反覆考量。

胡嵩躍未得到沈溪的任何回饋,在中軍大帳站了許久,終於感覺自討沒趣,於是怏怏不樂地離開。

過了沒多久,林恆在完成對亦不剌部右翼兵馬的襲擊任務後,回來跟沈溪覆命,顯然他也察覺到亦不剌部表現不對勁。

“沈大人,亦不剌部兵馬似乎無心應戰,軍心渙散,末將懷疑其軍中缺糧,若趁機一戰,或許有取勝之機!”

林恆的觀點,跟胡嵩躍恰好相反。

胡嵩躍覺得亦不剌部是在等韃靼人繞後的兵馬抵達居庸關內側,裡應外合,此時屬於戰前休整期,所以才高掛免戰牌,請求沈溪將派出的北路兵馬撤回來。

林恆則認爲亦不剌部面臨的問題很大,估計是缺少糧食物資,使得其兵馬士氣全無,此時出兵可以大獲全勝。

擺在沈溪面前的有三條路,或者聽從胡嵩躍的觀點,暫時避戰,等居庸關戰事結束再決定下一步行動方案;或者聽從林恆的建議,傾巢而出,與亦不剌部決戰;或者根據之前的安排,繼續對敵展開騷擾,等亦不剌所部中圈套後再與之決戰。

跟胡嵩躍的待遇相似,林恆說的話,也沒有得到沈溪正面迴應。

但林恆是不那麼容易死心之人,他主張的觀點輕易不會收回,以前他的意見沒人聽,但現在建議的對象是他“妹夫”,讓林恆多了幾分責任感,無論如何我要把自己所知道的說出來,至於是否採納那是你的事情,我只需做到問心無愧即可。

沈溪放下手上一面代表韃靼人千人隊的小旗,對門口的親衛招了招手:“傳王將軍過來!”

親衛反應一下,才意識到沈溪所說的“王將軍”是指之前總喜歡賴在中軍大帳不走的王陵之,因爲沈溪不肯派他出去作戰,這兩天王陵之悶悶不樂,甚至連沈溪都不願相見。

不多時,王陵之扛着大刀進到中軍大帳,上來第一句便問道:“師兄,找我有事?”

沈溪擡頭打量他,道:“我這就要安排你領兵作戰!”

王陵之興奮地問道:“當真?是否到了最後決戰的時刻?”

沈溪點頭:“我準備讓你帶兩千騎兵打頭陣,由林將軍帶三千騎兵保護你的側後……”

王陵之眨眨眼,問道:“那師兄你呢?”

“我?”沈溪淡淡一笑,“我自然率領中軍,穩步前進,爭取一舉將韃靼兵馬殲滅!”

王陵之握緊拳頭:“有師兄這句話,我就放心多了,我打頭陣,師兄殿後,看誰能打得過我們!哈哈!”

沈溪又看向林恆:“林將軍,可有異議?”

林恆卻有些遲疑:“沈大人,此事……難道不需要升帳議事做出交待?”

沈溪微笑着搖頭:“我軍中上下齊心,一旦做出決定,便會無條件遵守。林將軍,此行非常兇險,一定要防備韃靼兩翼突襲兵馬,爭取一戰功成!”

第一八〇六章 放權第二一〇七章 勾心鬥角第一五八七章 人比人第二三二章 賊人難防第一三五六章 高舉輕放第二四三六章 世子第三九四章 詩畫了得(四更賀盟主磊洋)第九九四章 恩典第一三八四章 等我來年爲皇帝第一二四八章 空等第五七七章 祭祖(第二更)第二二二章 風花問月(上)第二三三〇章 競爭與合作第一六二八章 來信第二一二一章 帳前審俘第三六六章 大媳婦,小郎君(第三更)第七六五章 我已經死了第四四三章 同爲神童,結局各異(第五更)第一七〇四章 風向大變第一五六七章 翅膀硬了第八五二章 真假督撫(第一更)第一二六五章 有樣學樣第七七五章 男女和雄雌第一一四三章 沈溪的上奏第一〇八一章 銘記歷史的土木堡第七十四章 養殖場的由來第一五九四章 救高家唯一之人第一三八〇章 懷疑第一九九一章 塵埃落定第一一〇四章 克復榆林衛(第三更)第一六三一章 安定生活第二六六一章 門道第一三四六章 一潭渾水第一二〇〇章 練兵第一七六〇章 夫何在?第一〇七八章 激將第二三一八章 暗流涌動第二二二四章 開戰第二六〇一章 跟誰一條心第九四三章 東南未平,西北又起第一八〇六章 放權第三五〇章 捷報(第七更)第九三五章 刑場第二二二一章 神話第一九三章 一門雙傑第八五九章 城裡我最大(第一更)第四七七章 去詹事府任職?(第五更)第二六六七章 演一場第二一七章 我與士子共存亡第一三一三章 奉詔第一七三七章 出其不意第一三一五章 添女第一一六四章 血戰(上)第八十二章 小城武俠熱第一一二四章 真假難分(第二更)第一五八八章 劉瑾回京第一六一一章 出巡第一六八一章 初來貴地第六四七章 我的隊伍我做主第六五三章 小丫頭不懂事第二一〇章 狠角色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二三四二章 價高者得第七〇二章 太子出宮(第四更)第一五一七章 名留青史第二五〇四章 新衙門第一一八二章 天經地義第一五四七章 胸襟第一五六八章 老資歷第一八七七章 另請高明第一九五〇章 人已入宮第一〇二章 雕版連環畫第一二四八章 空等第五十四章 小軍師第二四二六章 宿命第三四〇章 不敢苟同(第五更)第三八六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四更)第六四八章 算謀(第四更)第二二八七章 隨遇而安第六〇九章 培養炮手第二五七六章 觀念碰撞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四八四章 恩將仇報(第三更)第二六七八章 老鼠屎第七三三章 方法第六五六章 晚來一步第一三二八章 抵達武昌府(第二更)第二五〇八章 寂寞旅途第八四四章 喜事第一四八九章 馬九爲帥第二六七三章 一物降一物第九九三章 文韜武略第一二九三章 獻首級第二一六五章 用人之道第八五九章 城裡我最大(第一更)第三十六章 官司第二四二六章 宿命第二三一七章 體諒第八四六章 誰說不能斬?第一二九七章 和諧的觀禮
第一八〇六章 放權第二一〇七章 勾心鬥角第一五八七章 人比人第二三二章 賊人難防第一三五六章 高舉輕放第二四三六章 世子第三九四章 詩畫了得(四更賀盟主磊洋)第九九四章 恩典第一三八四章 等我來年爲皇帝第一二四八章 空等第五七七章 祭祖(第二更)第二二二章 風花問月(上)第二三三〇章 競爭與合作第一六二八章 來信第二一二一章 帳前審俘第三六六章 大媳婦,小郎君(第三更)第七六五章 我已經死了第四四三章 同爲神童,結局各異(第五更)第一七〇四章 風向大變第一五六七章 翅膀硬了第八五二章 真假督撫(第一更)第一二六五章 有樣學樣第七七五章 男女和雄雌第一一四三章 沈溪的上奏第一〇八一章 銘記歷史的土木堡第七十四章 養殖場的由來第一五九四章 救高家唯一之人第一三八〇章 懷疑第一九九一章 塵埃落定第一一〇四章 克復榆林衛(第三更)第一六三一章 安定生活第二六六一章 門道第一三四六章 一潭渾水第一二〇〇章 練兵第一七六〇章 夫何在?第一〇七八章 激將第二三一八章 暗流涌動第二二二四章 開戰第二六〇一章 跟誰一條心第九四三章 東南未平,西北又起第一八〇六章 放權第三五〇章 捷報(第七更)第九三五章 刑場第二二二一章 神話第一九三章 一門雙傑第八五九章 城裡我最大(第一更)第四七七章 去詹事府任職?(第五更)第二六六七章 演一場第二一七章 我與士子共存亡第一三一三章 奉詔第一七三七章 出其不意第一三一五章 添女第一一六四章 血戰(上)第八十二章 小城武俠熱第一一二四章 真假難分(第二更)第一五八八章 劉瑾回京第一六一一章 出巡第一六八一章 初來貴地第六四七章 我的隊伍我做主第六五三章 小丫頭不懂事第二一〇章 狠角色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二三四二章 價高者得第七〇二章 太子出宮(第四更)第一五一七章 名留青史第二五〇四章 新衙門第一一八二章 天經地義第一五四七章 胸襟第一五六八章 老資歷第一八七七章 另請高明第一九五〇章 人已入宮第一〇二章 雕版連環畫第一二四八章 空等第五十四章 小軍師第二四二六章 宿命第三四〇章 不敢苟同(第五更)第三八六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四更)第六四八章 算謀(第四更)第二二八七章 隨遇而安第六〇九章 培養炮手第二五七六章 觀念碰撞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四八四章 恩將仇報(第三更)第二六七八章 老鼠屎第七三三章 方法第六五六章 晚來一步第一三二八章 抵達武昌府(第二更)第二五〇八章 寂寞旅途第八四四章 喜事第一四八九章 馬九爲帥第二六七三章 一物降一物第九九三章 文韜武略第一二九三章 獻首級第二一六五章 用人之道第八五九章 城裡我最大(第一更)第三十六章 官司第二四二六章 宿命第二三一七章 體諒第八四六章 誰說不能斬?第一二九七章 和諧的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