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五九章 死水微瀾

鍾夫人失蹤一事,就好像憑空出現的一塊巨石,將京城官場那一潭死水給激盪出巨大的波瀾。

錢寧和張苑都是事件當事人,找到鍾夫人之前不敢回宮,但心態卻有所不同。

本身張苑就是始作俑者,正是他的不作爲才讓鍾夫人逃走,他還奉了外戚張氏兄弟的命令,如果能讓鍾夫人就此“失蹤”的話,便會得到張氏兄弟的重用,如此一來,他的目的不再是找尋鍾夫人,而是拖拖拉拉,隔岸觀火。

錢寧爲了找尋鍾夫人,可說費盡心機,因爲這關係到他的前程,如果找不到鍾夫人,他晉升錦衣衛指揮使的事情將會就此擱置,甚至可能因此問罪,爲朱厚照冷落。

至於朱厚照所說的讓錢寧和張苑提腦袋去見,二人都不太相信。當時聽到這話確實膽戰心驚,但仔細一想,這件事總歸不全是他二人的責任,朱厚照再霸道,也不可能爲了一個女人失蹤而殺人。

這件事最鬱悶的要數劉瑾。

“我好不容易取得戰功,以爲回到京城後便可把持朝政,滿朝文武只能聽從我號令,就此爲所欲爲。誰知道突然冒出個不相干的鐘夫人失蹤之事,這不是給我找麻煩嗎?這下可好,我不但要幫陛下找尋鍾夫人,還要承擔找不到人帶來的附帶懲罰,就怕那些政敵會拿這個來做文章……”

劉瑾離開皇宮後,沒去找錢寧或者張苑問話,而是先趕回自己府宅。

他要找孫聰和張文冕議事。

孫聰和張文冕此時可謂春風得意,劉瑾回朝後二人地位急劇提升,似乎又恢復以往的榮光,朝廷大小事情幾乎都被二人掌控。

“……公公,按照您的要求,就算陛下吩咐將地方奏本歸內閣處置,但由於公公掌管京畿六部,地方所有上京奏本一律以謄本先送到公公您這裡,而且還得將孝敬銀子送上,如此地方有什麼事務,公公都會先於內閣知曉……”

“有些事若公公覺得不適合送到內閣,可由公公直接批閱,不過過通政使司衙門,事情就當沒發生過……”

張文冕很奸詐,他的小聰明用在了朝廷的方方面面,成爲劉瑾身邊最得力的助手。

劉瑾黑着臉道:“就算可以截留部分奏本,甚至先內閣一步知曉題奏內容,但始終陛下將這部分政務處置權交由內閣,這是陛下對咱家不信任的體現……不過咱家暫不計較這些,既然內閣增加人手,又有焦大學士代爲謀劃,先讓謝於喬那老兒得意幾天,咱家現在頭痛的是要幫陛下找到逃走的鐘夫人……”

隨後劉瑾將鍾夫人失蹤之事大致一說,孫聰和張文冕聽了都皺起眉頭。

孫聰道:“看來外間傳聞是真的。”

“外間有傳聞了?”

劉瑾有些意外,道,“沒想到民間也有風聞……這些個賤民,陛下宅心仁厚,澤被天下,他們居然敢妄議天子家事?若讓咱家知曉是哪些人嚼舌根,非將其大卸八塊不可!”

張文冕問道:“公公,既然鍾夫人已逃走,其家人現在何處?”

劉瑾臉色陰沉,道:“咱家出宮時才得悉,鍾夫人夫家和孃家人均下落不明,似乎被人送出城,跟鍾夫人會合,一起逃跑了!”

孫聰和張文冕對視一眼,都感覺這件事的嚴重性。

“公公,這事兒不簡單啊!”

張文冕分析道,“明知道陛下對鍾夫人一往情深,甚至費盡心機才從齊魯之地將鍾夫人接到京城來,這纔沒幾天,就有人出頭幫鍾家老小逃走,這事兒說起來……簡直就是欺君罔上,甚至可說是蓄意謀反啊!”

劉瑾打量張文冕,問道:“炎光,你覺得誰有這膽量,竟敢把鍾夫人接走?”

張文冕臉色稍微有些遲疑,思索一下,甚至將措辭都整理好後才道:“以在下看來,兵部沈之厚,還有內閣首輔謝於喬嫌疑最大!”

沒等劉瑾回話,孫聰率先搖頭:“若說是這二人,斷不可能,文臣素來把忠君放在操守之首,有何道理跟陛下爲敵?”

“反倒是外戚黨,一心跟公公爭奪朝廷權力,有可能做出此等事來……尤其是張苑張公公作爲看守者,在鍾夫人失蹤一事上責無旁貸,如果不是他蓄意縱容私放,就算鍾夫人有再大本事,怕也無法離開京城!”

兩個答案被拋了出來,交由劉瑾從中做出選擇。

最終,劉瑾看着張文冕道:“炎光,把你的想法講來聽聽,咱家想知道,這麼做對謝老兒和姓沈的小子有何好處!”

光是從劉瑾詢問張文冕,孫聰便知道,劉瑾在這件事上更願意針對謝遷和沈溪,而不想跟外戚黨交惡。

張文冕分析:“謝於喬和沈之厚素以忠臣自居,若知道陛下強搶民女,豈能坐視不理?陛下所作所爲本就違背道義禮法,之前謝於喬和沈之厚反應太過平淡,暗中將人救走非常符合這兩位卑鄙無恥的性格!”

孫聰皺眉:“炎光,你說他們這麼做是維護道義禮法,但此舉無異於得罪陛下,與儒家忠君主旨相違背……你覺得他們敢這麼做?”

劉瑾一聽有道理,這纔看着孫聰,問道:“克明,你覺得呢?”

“回公公,以我看來,在京城只有外戚黨才擁有如此大的勢力,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將人送走……兵部沈尚書再有權勢,也無法控制九城防備,要送人出京城,還是一次送兩家老小出城,甚至要藏匿行蹤,談何容易?”

孫聰顯得很自信,覺得自己的判斷纔是正確的。可是張文冕毫不相讓,也堅信自己的判斷,劉瑾一時間無法下定論。

劉瑾思考了一會兒,搖搖頭道:“不管誰做的,陛下都要求先把人找回來,之前陛下已派張苑和錢寧二人去調查,錢寧手上人手不足,張苑掌控了東廠和錦衣衛,甚至連團營兵馬都會配合他……”

孫聰搖搖頭:“無論這件事是否跟壽寧侯和建昌侯有關,外戚勢力都不會派人幫忙找尋鍾夫人。事關錢千戶是否能拔擢爲錦衣衛指揮使的大事,外戚黨再怎麼無能,也不會在這種原則性問題上妥協!”

“如今,還是要靠公公和錢千戶來找尋……若公公覺得錢千戶不值得收攏,大可將這件事置之不理,讓錢千戶自行解決問題!”

張文冕不樂意了:“克明兄,你這麼做,有點太過輕視謝於喬和沈之厚了吧?他二人憑何不能針對陛下,將鍾夫人送走?”

孫聰搖搖頭:“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不想跟炎光你爭吵,還是交由公公定奪!”

劉瑾發現空氣中火藥味濃重,當即一擺手:“你二人無需爭吵,現在先不論誰做的事情,咱家都得把人找回來。克明有一點說得對,無論誰幹的,壽寧侯一定不會幫咱家,因爲他巴不得看到錢寧被罷官革職,看着咱家自斷一臂……”

“咱家現在正值用人之際,急需宮裡宮外都需要人幫襯,朝中固然有焦大學士和吏部劉尚書,宮中卻無人相助!幫助錢寧就是幫助咱家自己,若可以趁此機會將東西廠和錦衣衛,甚至團營的督軍大權拿回來,當前惡劣的局面頓時可改寫!”

“現如今咱家急於想知道,這鐘家人從何處逃走,是南下,還是北上?”

這次孫聰沒有回答,張文冕則迫不及待道:“回公公的話,以在下看來,鍾家人以大運河南下的可能性最高,若說北上,他們怎可能會去蠻荒苦寒之地?”

孫聰搖頭:“就怕你我能想到的事情,背後策劃此事之人也能知曉,若這些人反其道而行之呢?”

“無論是正道,還是反其道,總歸要找下去!”

張文冕道,“克明兄不如多派人去城外找尋,總好過於在這裡吹毛求疵來找在下言語中的毛病!”

雖然是孫聰舉薦張文冕到了劉瑾跟前做事,但現在張文冕爲了獲取更大的利益,想把孫聰踩到腳下。

劉瑾惱火地道:“咱家剛回朝,就發生這檔子事,若非陛下只是臨時找咱家解決問題,恐怕還以爲乃專門針對咱家而爲。不過即便如此,咱家很可能就此失去對廠衛的控制,咱家絕對不能袖手旁觀。”

“這樣吧,克明你負責處置此事,至於炎光……你先將題奏過目,接下來幾日,咱家和克明都沒時間看題奏,這部分差事全部交由你負責!”

劉瑾選擇讓孫聰辦差,意味着劉瑾最終還是覺得孫聰說得有道理。

也就是說,劉瑾權衡之後覺得張氏外戚做這件事的可能性比較大,沈溪和謝遷在這事上得益太少,根本就沒必要摻和進來。

張文冕最初有些不滿,但劉瑾安排他批閱奏本,甚至有行宰相之權的指示後,張文冕內心不由激動起來。

手上有了權力,意味着財源滾滾,飛黃騰達可期。

……

……

朱厚照一直在宮內等候消息,但一直到日落時分,都未曾有關於鍾夫人的隻字片語傳到宮裡。

“這兩個狗奴才,實在不可理喻,把人給朕看丟了也就罷了,讓他們出去找人,現在連點消息都沒送回,是篤定朕不會砍他們的腦袋是吧?”

朱厚照很惱火,但他有氣沒處撒,只能在那兒乾瞪眼。

不多時,小擰子從外面進來。

朱厚照厲聲喝問:“小擰子,說,那兩個狗東西有帶回消息來麼?”

小擰子戰戰兢兢回道:“陛下,張公公派人回來傳話,鍾家人已舉家逃走,跟鍾夫人一樣,目前下落不明!”

“這……這怎麼可能!”

朱厚照怒火中燒,但凡被他看到的東西,全被他丟到地上去了。

此時朱厚照世界觀徹底崩塌了,他一直以爲自己是個“勤政愛民的聖明君主”,但他從鍾夫人身上看到,原來自己已成爲被人厭棄的昏君,甚至爲了逃避他,鍾夫人能舉家遷徙兩次,而且這次還是在他嚴密監控下逃走的,無異於給了他一個狠狠的耳光。

小擰子不敢回話,只能站在那兒低下頭,反正所有事情都跟他無關,他也不怕朱厚照派他去找人,因爲誰都知道他不過是個沒用的近侍罷了。

朱厚照發了一會兒火,最後看着小擰子問道:“現在鍾家人跟着一起逃了,這是不是意味着……他們逃避的人,就是朕?”

小擰子瞪大眼,回答不出朱厚照的問題。

“也罷!”

朱厚照一甩袖,“朕現在就想把鍾家人找回來,朕要問個清楚,朕不相信鍾夫人和鍾家人都已知道朕的身份,他們必然有什麼苦衷纔會如此,朕在這件事上沒有做錯!”

小擰子道:“陛下乃九五之尊,怎會做錯事?”

朱厚照生氣地道:“就算是九五之尊也會做錯事,歷史上這種例子不是比比皆是?只是朕不知自己有沒有做錯事,你先搞清楚主次關係……朕現在命令你出去等候消息,朕就不信了,那麼多人去找,連一點線索都找不到!”

……

……

入夜之後,宮內不是很太平。

很多人進進出出,主要是劉瑾、張苑和錢寧派回傳遞消息的人。

壽寧侯府內,張鶴齡纔剛得到消息,知道鍾夫人一家成功逃走,這讓張鶴齡非常得意,因爲這意味着錢寧將無法掌控錦衣衛,而他跟劉瑾關於權力的第一輪較量,看起來是他得勝了。

“大哥,這件事張苑做得不錯,這老小子一看就有些頭腦……你說他是怎麼把人送出城去的?”

張延齡在旁坐着,也顯得洋洋得意,彷彿打了一場勝仗。

張鶴齡道:“之前只是吩咐他辦事,具體是怎麼操作的,他沒回稟!”

張延齡冷笑道:“這老小子真有造化,本以爲他就是一個不入流的混混,沒想到居然是姓沈的小子的親伯父,這件事說出來恐怕都沒人信,咱們可是一早就將他送進宮去,那時姓沈的小子還沒到京城來參加科舉呢!”

“誰知道會是這樣?”張鶴齡道,“或許是沈家的祖墳風水好吧!”

張延齡哈哈大笑:“是我們張家的祖墳冒青煙吧?張苑已當了閹人,根本算不上爲祖上爭光,而姓沈的小子也就現在得意,將來指不定會有怎樣下場,沈家這祖墳算是廢了,或許是狀元冢呢!”

張鶴齡聽到這話,沒發表評論,皺眉想事情。

“大哥,這件事看來已經結束了,我就不信劉瑾和錢寧能把逃走的人給找回來,你該找機會把張苑叫來問問,到底是怎麼把人送走的。或者,讓他告訴我們,姓沈那小子是如何做到的,我等務必控制他二人把柄纔可,如此將來也可要挾他們,不怕他們不就範!”張延齡道。

張鶴齡嘆道:“現在張苑還在外面幫陛下找尋鍾夫人,要叫他來問話也不是現在,而且我們要表現出這件事跟我們無關的樣子,你回去後切莫跟人提及此事,尤其不要到外面亂說……這兩天先安份一些,日子過檢點些,等這幾天風頭過了再說!”

張延齡笑呵呵道:“大哥憑白無故擔心,誰會覺得這件事跟我們有關?我行我素即可,如此旁人才不會懷疑……大哥,你把心安回肚子裡吧!”

“唉!”

張鶴齡一想確實是這麼個道理,最後幽幽一嘆,“就怕一些事,沒你想得那麼簡單,或許這會兒早就有人盯上咱兄弟二人了!”

第一二五七章 城上城下第一六七六章 大雪封天第二六五〇章 交待第一〇八一章 銘記歷史的土木堡第一八四五章 惺惺作態第一二七〇章 能力第二〇六八章 故人第一八九一章 矛盾爆發第二〇五五章 不可一世第一六二一章 得力助手第二三三七章 推拒第十五章 男女授受不親第二二六四章 詭異事第一五八四章 結果早已註定第二一八八章 不好惹第八四〇章 曉之大義第二三四九章 抗議第二〇八一章 進諫是門學問第一〇六〇章 五體投地(第二更)第二五二章 小心眼的花魁(第五更)第二六七一章 保佞臣第三八七章 《金瓶梅》風波(第五更)第一三三六章 都司衙門第二〇一三章 秉公辦理第八二一章 罪行昭昭第二一〇六章 自虐第七十七章 敲定第一五四九章 有麻煩了第二三九五章 殺手鐗第四二〇章 殿試(第三更,盟主加更)第二三〇一章 閨中事第六一二章 賜食(第四更,送書友)第二二九三章 手段多變第二六二章 大獲全勝第八一四章 收禮,送禮(第三更)第一九二五章 便宜了誰第二二七五章 格局第六五六章 晚來一步第一〇九章 茶肆危機第一九二二章 連番籌劃第一一三九章 宣府失守第二四三三章 娶個祖宗當皇后第二五四四章 政策和對策第四四九章 心病(第二更)第一〇六二章 不得安寧的旅途第二五七七章 賬目第一二七七章 討公道第一八一五章 求助內侄第六八六章 大明才俊第一人第二五三八章 扼殺於搖籃第四五七章 不稀罕(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二〇〇八章 自有天意第一四三三章 接班人第一三四一章 不難的選擇第二四二二章 找個替代者第一五七二章 當家作主第八七二章 唐寅染相思病第四四一章 翰林院(第三更,謝所有書友)第二六六二章 非常時期第一一九〇章 一將功成第二九四章 危急關頭第二九〇章 美人相求(第九更)第六七八章 兄妹相認第七四三章 做朋友,但不能做親家第二〇五三章 一夜光景第二四七五章 不給面子第三一六章 洞房總有聽牆角的(第三更)第七九三章 這差事不關我事(第三更)第六八三章 大年夜的女人第一〇二五章 龍顏大怒(第一更)第一六一章 爲人師表第七七六章 再修《大明會典》第八二五章 分道揚鑣(第一更)第一三八八章 出巡第五十五章 不顧家的老爹第八三九章 出爾反爾第二六六章 菊潭郡主第六八二章 鄉試主考第九六〇章 揚帆第一三六〇章 恩威並濟(求月票)第二三五章 大雨成災第八一四章 收禮,送禮(第三更)第九八七章 謝恆奴有喜第三七二章 沒名氣不好混第一八五八章 誰之過?第三六三章 謝老祭酒(第四更)第五二六章 寓教於樂(第一更)第一五一二章 沈元中舉第一〇七九章 進兵,撤兵第一四二二章 來勢洶洶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陰謀第一五一四章 正朔第三九七章 拜訪(第七更,賀磊洋盟主)第二一四〇章 又到賺錢時第六九四章 老爺和夫人(第三更)第一九七六章 不交權第五六〇章 劫人劫船(第一更)第一九八五章 新老之爭第一八六四章 舉薦第七一九章 門庭若市(第八更)
第一二五七章 城上城下第一六七六章 大雪封天第二六五〇章 交待第一〇八一章 銘記歷史的土木堡第一八四五章 惺惺作態第一二七〇章 能力第二〇六八章 故人第一八九一章 矛盾爆發第二〇五五章 不可一世第一六二一章 得力助手第二三三七章 推拒第十五章 男女授受不親第二二六四章 詭異事第一五八四章 結果早已註定第二一八八章 不好惹第八四〇章 曉之大義第二三四九章 抗議第二〇八一章 進諫是門學問第一〇六〇章 五體投地(第二更)第二五二章 小心眼的花魁(第五更)第二六七一章 保佞臣第三八七章 《金瓶梅》風波(第五更)第一三三六章 都司衙門第二〇一三章 秉公辦理第八二一章 罪行昭昭第二一〇六章 自虐第七十七章 敲定第一五四九章 有麻煩了第二三九五章 殺手鐗第四二〇章 殿試(第三更,盟主加更)第二三〇一章 閨中事第六一二章 賜食(第四更,送書友)第二二九三章 手段多變第二六二章 大獲全勝第八一四章 收禮,送禮(第三更)第一九二五章 便宜了誰第二二七五章 格局第六五六章 晚來一步第一〇九章 茶肆危機第一九二二章 連番籌劃第一一三九章 宣府失守第二四三三章 娶個祖宗當皇后第二五四四章 政策和對策第四四九章 心病(第二更)第一〇六二章 不得安寧的旅途第二五七七章 賬目第一二七七章 討公道第一八一五章 求助內侄第六八六章 大明才俊第一人第二五三八章 扼殺於搖籃第四五七章 不稀罕(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二〇〇八章 自有天意第一四三三章 接班人第一三四一章 不難的選擇第二四二二章 找個替代者第一五七二章 當家作主第八七二章 唐寅染相思病第四四一章 翰林院(第三更,謝所有書友)第二六六二章 非常時期第一一九〇章 一將功成第二九四章 危急關頭第二九〇章 美人相求(第九更)第六七八章 兄妹相認第七四三章 做朋友,但不能做親家第二〇五三章 一夜光景第二四七五章 不給面子第三一六章 洞房總有聽牆角的(第三更)第七九三章 這差事不關我事(第三更)第六八三章 大年夜的女人第一〇二五章 龍顏大怒(第一更)第一六一章 爲人師表第七七六章 再修《大明會典》第八二五章 分道揚鑣(第一更)第一三八八章 出巡第五十五章 不顧家的老爹第八三九章 出爾反爾第二六六章 菊潭郡主第六八二章 鄉試主考第九六〇章 揚帆第一三六〇章 恩威並濟(求月票)第二三五章 大雨成災第八一四章 收禮,送禮(第三更)第九八七章 謝恆奴有喜第三七二章 沒名氣不好混第一八五八章 誰之過?第三六三章 謝老祭酒(第四更)第五二六章 寓教於樂(第一更)第一五一二章 沈元中舉第一〇七九章 進兵,撤兵第一四二二章 來勢洶洶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陰謀第一五一四章 正朔第三九七章 拜訪(第七更,賀磊洋盟主)第二一四〇章 又到賺錢時第六九四章 老爺和夫人(第三更)第一九七六章 不交權第五六〇章 劫人劫船(第一更)第一九八五章 新老之爭第一八六四章 舉薦第七一九章 門庭若市(第八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