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七五章 束手無策

朱厚照出手了。

親自下旨罷掉戶部尚書韓文的官,讓韓文沒有告老還鄉的機會。

既然你請辭,那我就直接削除你的官職!

在大明,罷官跟自己主動請辭有很大區別。

大明朝廷一向禮重文官,一般文官只要不犯大的錯誤,一定能留住自己的官位致仕,甚至被人彈劾,犯一些不太大的罪過,都可以一筆帶過。

直接被罷免官職,而且還是六部尚書這樣的重要位置,可以說讓韓文沒法做人。

就算朝臣大多知道韓文是因言獲罪,但市井百姓可不知,尤其是韓文洪洞老家的鄉親,肯定以爲他犯了什麼不可饒恕的大錯,才讓皇帝下旨降罪罷官,對韓文這樣死要面子的老臣來說,榮譽大過一切。

朱厚照一意孤行,要罷免誰的官位不走內閣和吏部,而是直接下聖旨,造成既定事實。執掌司禮監的劉瑾在旁搖旗吶喊,謝遷雖貴爲內閣首輔,對此卻束手無策,只能選擇袖手旁觀。

謝遷倒不在乎自己被罷官,以他豁達的心境,什麼事都可以接受。

面對皇帝針對文官集體請辭而展開的凌厲反擊,謝遷沒有發表任何看法,因爲他知道事已既此多說無益,他出來反對也無濟於事。而且他也覺得,韓文煽動百官要挾皇帝這點做得有些過分。

朝中這麼多大臣,能言善辯者首推謝遷,處事圓滑、明事理懂進退也以謝遷爲最,而要說思想開明謝遷也是首屈一指。

沈溪曾認爲,自己跟謝遷建立起友好關係不是巧合,完全是性格對路,換作劉健和李東陽這樣行事一絲不苟之人,根本不會接受他那一套。謝遷待人處事如沐春風,容易接納一些新思想,對於年輕人沒那麼排斥,這纔是沈溪跟謝遷走近的根本原因。

皇帝罷免韓文的聖旨一下,滿朝譁然。

謝遷自然成爲衆矢之的,很多人知道,是在謝遷入乾清宮見過皇帝后,朱厚照才做出罷免韓文的決定,很多人難免會想,是否謝遷背地裡攻訐韓文,甚至爲皇帝出謀劃策,才讓韓文落得被罷免官職的悲慘下場?

就算謝遷知道自己是被冤枉的,也沒有站出來解釋。

他知道,自己說什麼也得不到大臣們的信任,不如難得糊塗,甚至乾脆再來一次裝病……之後幾天他都沒有入朝,甚至朝廷大小事情也交給新入閣的焦芳和王鏊處置,自己留在家裡躲風頭。

……

……

沒過幾日,冬月十八,謝遷府上來了客人。

這次訪客非別人,正是平時跟謝遷關係不錯的劉大夏。劉大夏帶了個老朋友,乃上次規勸謝遷的禮部尚書張升。

之前的請辭名單中,雖然包括了禮部尚書張升,但實際上張升就是劉瑾所說形勢所迫之下不得不聯名請辭之人,本身並沒有離朝的意向。

至於劉大夏的想法則複雜許多,可惜謝遷在朝臣集體遞交請辭奏疏後,並未跟劉大夏單獨交談……這主要是因爲謝遷作爲內閣首輔,私下跟六部部堂商議朝事有些不太合適。

劉大夏帶着張升登門,氣勢洶洶進入謝遷書房。

看到謝遷慵懶地坐在藤椅上看書,完全沒有生病模樣,劉大夏不由帶着幾分氣惱,質問道:

“於喬,這就是你的不是了……你身爲內閣首輔,當匡扶社稷,朝中多少雙眼睛看着你,你爲何要稱病不出,對朝事不管不問?”

謝遷端坐書桌後,看了劉大夏一眼,搖頭道:“說得輕巧,有些事老夫想管,但管得了嗎?陛下對內官信任無比,那劉瑾說什麼便是什麼,甚至連罷免戶部尚書都不採納老夫意見,你讓老夫摻和進去,就怕到最後,老夫也落得個罷官免職的下場!”

張升在旁看着,發現自己跟着劉大夏前來勸說謝遷純屬多餘……劉大夏和謝遷關係緊密,張升覺得自己在旁可能會影響劉大夏和謝遷間的正常交流。

張升道:“兩位,老朽是否先出去等候?”

三人中,劉大夏年歲最長,其次是張升,最後纔是謝遷。謝遷在朝中屬於“少壯派”,但如今卻位極人臣,在三人中獨大。

張升以狀元之身入翰苑,也曾有入閣的機會,但可惜弘治皇帝沒看上他,最終讓他做了禮部尚書。

至於謝遷,身爲憲宗朝時的東宮講官,以帝師身份入閣,纔有今日皇恩隆寵。

劉大夏側目打量張升一眼,搖頭道:“啓昭不用客氣,我跟於喬說話,焉能跟你有所隱晦?他此番稱病不出,完全是意氣用事,你我來便是要糾正他,迴避作甚?”

謝遷聽到這話,冷笑一聲,將手裡的書本放下來,沒好氣地道:“劉時雍,我好心好意請你進門,你卻說要來糾正我的過錯,那敢問一句,若你當日在乾清宮,見到陛下欲與大臣們針鋒相對,你能說什麼?之後又會如何表現?是裝作什麼都不知,照樣處理政務,被人攻訐乃閹黨同謀?還是跟我一般,先回家稱病避居,讓陛下知道我反對他的決策?”

劉大夏微微皺眉,認真思考了一下謝遷的處境,發現夾在皇帝和請辭的文官間確實很爲難。

謝遷見劉大夏不語,又道:“之前我又不是沒請辭過,但你說了,如今朝中劉少傅和李賓之請辭,就連馬尚書也致仕返鄉,朝局經歷如此大的動盪,我若再請辭朝中必生大亂……你現在反倒怪責我,怎麼橫豎都是你有理?”

“你以爲我貪戀權位,非要留在朝堂當這個勞什子首輔,受人唾罵,乃我所求?我倒是巴不得當個閒散之人,最好連朝堂的事情都徹底不管不顧……可是,一旦我離朝,劉瑾無人掣肘,必然把控朝政大權,矇蔽皇上,爲非作歹,如此後果可是你我能承擔?”

劉大夏聽到這話,微微有些慚愧:“於喬,不是非讓你去爭什麼,但值此朝堂動盪之關鍵時刻,你避居不出,豈是負責任的態度?”

謝遷站起身,走出書桌,來到劉大夏面前:“態度是否正確,無須你來斧正,既然無能爲力,那我把話撂在這裡,讓我去爲此事說項,或者讓我挑起事端,趁早免談。之前我去見陛下,就是爲同僚說項,可結果呢?事與願違,我心中難受你可知曉?”

之前劉大夏帶着滿腔怒火來找謝遷聲討,現如今卻被謝遷一番駁斥的話語陷入詞窮境地。

張升在旁勸解:“於喬,你別跟劉尚書置氣,同殿爲臣,我等心中所想別無二致,都不願內監掌權。現如今內監尚未徹底把控權柄,如果你意氣用事離開,那時再發生什麼事情就說不準了。劉尚書,既然已經來了,有什麼話還是坐下來說開纔好。”

被張升這一說和,三人終於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商議。

張升道:“於喬,你不知這幾日發生何事……給事中呂翀、劉郤等人上書請留劉少傅、賓之和貫道,皆被杖責,曾司禮監內監官王嶽王公公和範亨範公公身死,噩耗傳遍京城,但陛下不管不問,似有意縱容劉瑾爲惡!”

謝遷皺眉:“此事跟王公公和範公公何干?”

張升嘆道:“於喬稱病在家,或有不知,當日陛下答應殺劉瑾、張苑等人後,曾遣內監官前往內閣,跟劉少傅等人商議以劉瑾等人遷居南京未果,不料爲劉瑾秋後算賬,二人發配南京城,旋即半道爲人所殺……”

謝遷聽到這話,倒吸了一口涼氣,隨即搖頭:“這是宮裡的事情,自有陛下處置,我不想摻和進去。”

張升看了劉大夏一眼,見劉大夏沒有說話的意思,於是繼續說道:“如今吏部以季升爲尚書,尚且能處置朝事,而戶部已調遣良弼爲尚書,惜其爲人太過耿直,怕是要與劉瑾等內監發生衝突……”

馬文升和韓文一個請辭一個被罷官後,接替二人位置的是許進和顧佐,這些官員都屬於文官集團的中堅力量,跟劉瑾關係不合,只不過臨時被安排在尚書位子上,但要不了多久便會被人接替。

現在朝中的情況,就是撤換下來一個耿直的文臣,然後由下一個接替,不斷輪換。

弘治皇帝能力或許有所不足,但他手底下的大臣卻一個個鐵骨錚錚,這也是弘治朝吏治清明整體氛圍良好所致。

上行下效,若朝中閣臣和六部部堂都是清正廉明的官員,那朝中便會以清官和廉官居多,就算偶有貪心之人,也會爲大勢感化。

但若朝中掌權之人盡皆貪官和贓官,那滿朝自然烏煙瘴氣,即便是清官也會爲風氣所染。

謝遷冷笑道:“莫非你們又想讓我入宮面聖,陳述利害關係?”

張升道:“現如今如何確保朝廷不亂是個問題。朝中撤換誰都可以,但彈劾權閹之事一日不可耽擱,如今於喬你身爲首輔大臣,內閣中又出現奸臣,你若不出面,怕是此事無法成功。”

張升口中奸臣指的是焦芳,焦芳入閣乃劉瑾一手推動,入閣後處處迎合劉瑾,是滿朝公認的閹黨代表人物。

謝遷嗆聲道:“你們要彈劾誰,那是你們的事情,莫要找我,我現在不想理會朝廷之事,若是你們覺得內閣中誰是奸臣,只管一併彈劾,先要過得了司禮監一關再說。就連之前大臣們集體乞骸的奏本劉瑾都能壓下,他還有什麼事情做不出來的?”

第一七二二章 歸途難第一四一章請個女大夫第一八二八章 先來的戰報第二十四章 絕色佳人第二三八八章 連環罪證第九九三章 文韜武略第一八七二章 總有辦法第二四九七章 小人不可用第一六七七章 樂得清靜第八三〇章 瘟神莫再來(第一更)第一七七〇章 難明的生意經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第一一五〇章 兵臨第二五三章 比比誰無賴第一五六四章 選後第二〇九六章 一波三折第二六三章 好心做壞事第二六一八章 君臣重逢第二六五四章 同爲外戚第一三八章先進技術你學不來第六十七章 團圓飯第二二四七章 建行在第九七三章 託孤第二三九〇章 懸而不決第八〇七章 新婚燕爾(第五更)第一七二五章 奇恥大辱第一六二五章 初議正德第一七九九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一四三八章 平衡第一〇四章 姐妹齊心,其利斷金第二十六章 蒙學第二二七〇章 偏向虎山行第二三〇八章 可急可緩第九〇三章 鴻門宴?第二〇〇一章 總有搶戲的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八五七章 變批發爲零售(第二更)第八一八章 放火殺人(第三更)第一一四三章 沈溪的上奏第七〇九章 憨女人,傻女人(第三更)第一三二六章 雲柳(第四更,求月票!)第二五〇二章 希望第一〇六六章 不好交待(第三更)第二三九九章 夜訪第二一七九章 變被動爲主動第一〇七四章 鬧劇的背後第二五一六章 登島第二六一五章 先解燃眉第六一〇章 皇宮考覈(上)第九九四章 恩典第一七二二章 歸途難第六五六章 晚來一步第二二九一章 暴脾氣第四四二章 說不得(第四更,爲所有書友)第二三六四章 猖獗第一三八章先進技術你學不來第二六三六章 博弈第一二七五章 寒心第一四五五章 喪第一一二三章 切記切記(第一更)第四〇六章 北鎮撫司(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一九四二章 膽大包天第二三五九章 不能不防第二〇三四章 俗人非聖人第一〇八〇章 來路易行,撤回不易第一三二八章 抵達武昌府(第二更)第一六八二章 不安好心第六九七章 雖遠必誅(第二更)第九八二章 最後的釘子(第二更)第二六三〇章 只爲夢想第一三九八章 固執的女人第一二六一章 打臉第二三四二章 價高者得第六四七章 我的隊伍我做主第一八一七章 行刺第二三三八章 煩惱第一〇二九章 議戰(第五更)第九八二章 最後的釘子(第二更)第二二〇四章 困獸猶鬥第二〇四一章 過節第二二六七章 艱難的選擇第一五〇章 最是纏綿女人心第一二六七章 大有作爲第三六四章 才子?靠邊站(上)第一五七二章 當家作主第九三五章 刑場第八八二章 船家少女第二四六五章 區別第一七三六章 豹房面聖第一六一六章 回報第一〇一〇章 “不太好”的消息第六四六章 沈公(第二更)第二三二〇章 糾結第一四〇一章 就是任性第一四〇一章 就是任性第一三八二章 推廣,先從太子做起第一五一七章 名留青史第一五五五章 弘治十八年第九七三章 託孤第二六七〇章 棋局不在棋面上
第一七二二章 歸途難第一四一章請個女大夫第一八二八章 先來的戰報第二十四章 絕色佳人第二三八八章 連環罪證第九九三章 文韜武略第一八七二章 總有辦法第二四九七章 小人不可用第一六七七章 樂得清靜第八三〇章 瘟神莫再來(第一更)第一七七〇章 難明的生意經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第一一五〇章 兵臨第二五三章 比比誰無賴第一五六四章 選後第二〇九六章 一波三折第二六三章 好心做壞事第二六一八章 君臣重逢第二六五四章 同爲外戚第一三八章先進技術你學不來第六十七章 團圓飯第二二四七章 建行在第九七三章 託孤第二三九〇章 懸而不決第八〇七章 新婚燕爾(第五更)第一七二五章 奇恥大辱第一六二五章 初議正德第一七九九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一四三八章 平衡第一〇四章 姐妹齊心,其利斷金第二十六章 蒙學第二二七〇章 偏向虎山行第二三〇八章 可急可緩第九〇三章 鴻門宴?第二〇〇一章 總有搶戲的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八五七章 變批發爲零售(第二更)第八一八章 放火殺人(第三更)第一一四三章 沈溪的上奏第七〇九章 憨女人,傻女人(第三更)第一三二六章 雲柳(第四更,求月票!)第二五〇二章 希望第一〇六六章 不好交待(第三更)第二三九九章 夜訪第二一七九章 變被動爲主動第一〇七四章 鬧劇的背後第二五一六章 登島第二六一五章 先解燃眉第六一〇章 皇宮考覈(上)第九九四章 恩典第一七二二章 歸途難第六五六章 晚來一步第二二九一章 暴脾氣第四四二章 說不得(第四更,爲所有書友)第二三六四章 猖獗第一三八章先進技術你學不來第二六三六章 博弈第一二七五章 寒心第一四五五章 喪第一一二三章 切記切記(第一更)第四〇六章 北鎮撫司(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一九四二章 膽大包天第二三五九章 不能不防第二〇三四章 俗人非聖人第一〇八〇章 來路易行,撤回不易第一三二八章 抵達武昌府(第二更)第一六八二章 不安好心第六九七章 雖遠必誅(第二更)第九八二章 最後的釘子(第二更)第二六三〇章 只爲夢想第一三九八章 固執的女人第一二六一章 打臉第二三四二章 價高者得第六四七章 我的隊伍我做主第一八一七章 行刺第二三三八章 煩惱第一〇二九章 議戰(第五更)第九八二章 最後的釘子(第二更)第二二〇四章 困獸猶鬥第二〇四一章 過節第二二六七章 艱難的選擇第一五〇章 最是纏綿女人心第一二六七章 大有作爲第三六四章 才子?靠邊站(上)第一五七二章 當家作主第九三五章 刑場第八八二章 船家少女第二四六五章 區別第一七三六章 豹房面聖第一六一六章 回報第一〇一〇章 “不太好”的消息第六四六章 沈公(第二更)第二三二〇章 糾結第一四〇一章 就是任性第一四〇一章 就是任性第一三八二章 推廣,先從太子做起第一五一七章 名留青史第一五五五章 弘治十八年第九七三章 託孤第二六七〇章 棋局不在棋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