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三章 寧化沈家

周氏在沈家,幾乎是胡作非爲。

她在謝韻兒幫助下,剛拿回沈家大宅和老宅的控制權,回頭爲了展現自己的權威,直接讓人把自家的大門給砸了,讓謝韻兒好一陣心疼。

可這還不算,爲了慶祝沈家六郎中舉,周氏執意大肆操辦一場慶賀宴,讓寧化百姓都過來吃流水席。

再加上週氏之前送給孃家一筆銀子,謝韻兒這邊都快有要吐血的感覺了。

按照之前的規劃,原本一家人很快就要上路,此時大操大辦,時間上根本來不及,如此看來周氏已不打算在預定時間啓程前往武昌府。謝韻兒好說歹說,但周氏依然堅持留下來,作爲兒媳的謝韻兒不能不顧孝道,自行帶人走,只能跟着留下。

周氏如今在寧化風光無限,將沈家大房壓得死死的,就連沈元中舉,大房也沒人出面……沈明文和沈永卓父子都感覺羞慚異常,沈家原本將所有希望寄託他父子身上,可現在,率先中舉的反而是五房和四房的人。

沈家必將因沈溪和沈元的存在強勢崛起,這時他們只能灰溜溜躲在謝韻兒出錢幫他們租下的一個小院中,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大房那邊有什麼事要傳報,通通由沈永卓的妻子呂氏完成。

此時呂氏儼然成爲沈家大房的代言人。

但不管怎麼看,沈家都展現出一幅陰盛陽衰之像,沈家各房均以女人出來說話,男人的份量明顯降低,也是因沈家男人普遍撐不起場面,也就沈明新有一定能力,但他還屬於那種實幹家的類型。

……

……

閩省省治福州。

沈元參加完鹿鳴宴,剛中了舉人的他,意氣風發,準備趁着中舉的檔口,拜見一些地方名士大儒,爲下一步自己進京趕考做準備。

今年鄉試,會試就是來年二月。

大明會試舉行的時間比較早,而福建到京城山長水遠,這會兒已經是九月下旬,沈元準備在拜見名士大儒之後,先回故鄉寧化,見過父母親人,便立即動身北上京城,準備來年年初的會試。

他對此自信滿滿。

本以爲自己中舉,要拜見地方上的名士大儒應該不是什麼難事,但沈元在投遞諸多拜帖後,無一例外都沒了下文,沒有任何一名名士或大儒邀請他過府,甚至曾經跟他關係不錯的同窗,此時也跟他沒了聯繫,他想參加文會也不再受歡迎,甚至汀州府士子舉行的文會,也跟他沒什麼關係。

“這是怎麼了?我中了舉人,怎反倒不如我尚是生員的時候?”

沈元非常奇怪,爲什麼自己考中舉人,好像突然變得不那麼受歡迎了?走到哪裡都好像被人刻意迴避。

直到跟他一起參加本屆福建鄉試的寧化老鄉,而且在這次鄉試中同樣中舉的張彥寧說了一句中肯的話:

“之平老弟,你難道不知道嗎,全因你在朝中的一位同宗,他如今的地位……讓你如今很尷尬啊!”

沈元週歲十九,虛歲已經二十,在這次他奔赴福建鄉試前,沈明新特地給他起了表字,名爲“之平”。

沈元很爭氣,隻身一人來省城福州應試,沒受任何人的恩惠,他跟沈溪和沈明文到省城趕考住客棧不同,住的是簡陋的民宅,甚至八月鄉試完畢後便搬到了廟裡,用省下的銀錢準備在省城多停留一段時間,增長見聞。

沈元以前少有離開寧化的機會,一旦出來,他懂得把握時機,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是個有志氣的年輕人。

沈元從沒想過沈溪在朝中的地位會影響他的科舉之路,直到張彥寧挑明,他特別留意了一下,才知道外面正風傳,說他之所以能中舉,全是因主考官看在沈溪的面子上,特別予以拔擢,很多人甚至非議沈元的才學,認爲他寫的八股文晦澀難明,不似“正經文章”,這些流言對沈元打擊不小。

沈元決定拜訪一下內簾官,問明真相,卻得知內簾官已回鄉。

大明除了兩京外其餘布政使司的鄉試,用的都是地方上的大儒作爲內簾官,這些人沒有官位,社會地位不高,這也是明朝一直存在鄉試外簾官影響內簾官的最重要原因。

正因沈溪地位卓然,新近又以左都御史掛兵部尚書銜在西南領兵,而且福建和廣東還是沈溪曾經的轄地,尤其現在福建和廣東地方上正在推行沈溪制定的新政,使得地方上的學子認爲,是外簾官想巴結沈溪,所以暗中唆使內簾官,將沈元提拔起來。

沈元拜訪內簾官不得,便想親自去求見名士大儒。

結果依然被拒之門外。

這卻是因爲地方上的名士和大儒多半奉行理學,且依附劉健和李東陽爲首的文官集團,沈元的出身註定了他只能被劃爲沈溪一黨,沈溪如今被文官集團打壓,這種氛圍也傳遞到了福建。

沈元不明真相,受到的打擊不輕。

“七弟不在福建,爲什麼我身邊的每件事,好像都跟他有關?我究竟是靠自己的能力考上的舉人,還是受他的廕庇考取?”

沈元中舉後的開心一掃而空,轉而心中充斥着茫然與憤慨,這是一種不爲人理解,遭受猜忌後自然萌發的憤怒與無助。

沈元是個倔強的年輕人,越是見不到那些名士大儒,越是一次次前往登門求見,但經過幾天努力,仍舊沒見到一位名士或大儒,到最後,跟他一同到福州來趕考的士子,基本已回鄉,他發現自己一個人留在福州沒什麼意思,只能動身回寧化。

來的時候充滿期待,結果也是中舉,但回去的路上,他卻喜憂參半。

沈元的心境異常複雜,他非常在意別人評價,這跟他自小一個人在外求學,自立自強有關,他有什麼想不開的事情,不會跟人說,而是悶在心裡,一旦鬱積達到一個臨界點,他會找地方發泄一下,但也只是用拳頭擊打牆壁或者樹幹,每次都全情忘我,甚至手背出血都不會停下。

“不會的,我不是因七弟的關係才中舉,我是靠自己的真才實學。連蘇先生也說,我的資質並不比七弟差,只是他時運好,比我早幾年中舉人……如今我做到了,第二次參加鄉試就中舉,就算我不是解元,但也可參加會試,誰知道明年我是否會中狀元呢?”

沈元突然對來年的會試充滿期待,他知道,能證明自己的只有會試,說別的沒用,只有真正考中進士,別人對他的懷疑纔會降低。

但他又怕,自己憑真本事考中進士,別人還是會在背後指指點點。

他已經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從福州城出發兩日後,沈元做出了人生中最重大的一個決定——不回寧化縣,直接北上京城,參加會試。

他要用自己的表現證明,自己是有真才實學的人。

不需要靠任何人。

做出這決定後,沈元發現自己的盤纏已經不多了,但因他生性倔強,認準的事情絕對不會回頭,只能用一些別的方式籌措銀兩,他準備一路上幫人寫信,或者是做一些體力活,甚至不僱馬車,全憑兩條腿,穿州過省,以身體力行的方式參加會試。

沈元把自己擺到了一個苦行僧的位置上,甚至連父母親人的牽掛都不顧。

“我這麼做,是爲了讓爹孃省心。他們必然已知曉我中舉的消息,我只需寫封信回去,讓他們知道我去京城趕考便可,我就說是跟好友相約結伴而行,路上的盤纏不用我操心,這樣他們就不用再爲我籌措去京城趕考的銀兩。到京城後,就算露宿街頭,我也能撐過去,只要讓我參加明年的會試就好!”

沈元想到做到,他不在乎別人怎麼想,直接折身北上,往京城而去。

從他出發的那一刻,他便知道自己這一路上要吃不少苦,但他自小便能吃苦,他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並且一直爲之努力,他能做到的事情甚至沈溪都無法完成,而他定下的目標,是超越沈溪,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但這根本沒有絲毫意義。

他不明白,沈溪的存在,完全是歷史的特例,而他卻僅僅是這個時代土生土長的讀書人中的一員,不可能遵循沈溪的道路自朝堂快速崛起。

……

……

沈元決定動身北上,沒有跟家裡做任何商議。

沈明新夫婦暫時沒得到任何消息,他們只當兒子已經在回家的路上,正在拼命巴結沈明鈞夫婦,試圖讓沈溪多幫幫兒子,讓沈元未來的官路一帆風順。

四房態度的轉變,讓沈家分家的事情有了轉圜的餘地。

只有把沈元和沈溪聯繫在一起,纔會更有意義,別人說及,都會說這就是“寧化沈家”。

儼然,寧化沈家要成爲福建官場上的一個“品牌”,甚至是大明的一個“金字招牌”。

別人再提及沈溪,會順帶提到沈溪有個十九歲中舉的神童兄長,別人讚頌之餘,自然會廣爲傳播,沈家的名聲也就打出去了。

第七八六章 訂婚第一六六一章 請誅奸賊第一一〇六章 求和?第二二三〇章 無關勝負第一七九九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二四四三章 歸寧第四三〇章 三元及第(第一更)第一五二章 病中見真情(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一四九章 合兵一處第四一七章 涉險過關(第七更)第二三八一章 回頭的倔驢第一九五六章 除瑾夜第五二九章 王鏊告狀(第四更)第六一四章 謝韻兒進宮(第一更)第一三三四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二六四一章 案歸原主第二〇五一章 明眼人第二一二〇章 臨場考覈第六七一章 抵京第一〇八九章 心腹第八九七章 唐兄,很多人關心你第一〇九二章 並非只有火炮第一〇七三章 尊敬(求月票)第二〇五五章 不可一世第一〇六八章 平靜的宮闈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陰謀第二二五章 前恭後倨(第六更)第二十六章 蒙學第九七〇章 弘治彌留第一四〇二章 顧問第一四二五章 將計就計第二五二八章 頓悟第二六四七章 左右爲難第二六六八章 意想不到的敵襲第二三〇八章 可急可緩第三五〇章 捷報(第七更)第二二九八章 躲清靜第七八六章 訂婚第一八二三章 富有四海,豈能沒錢?第一七〇九章 不借第二三八五章 來過年第二三八章 你奈我何第六二九章 老臣(第一更,求保底月票)第一四八九章 馬九爲帥第二二三五章 躍馬草原第一六八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二一八七章 殺子之仇第八九〇章 兵不血刃第二一七九章 變被動爲主動第二三八〇章 各有算盤第一八〇七章 小團體第一五八〇章 查無實證第一六九六章 借刀殺人第七九三章 這差事不關我事(第三更)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進第一八七〇章 徒勞無功第一一四章 每到佳節少一人第二一五六章 我行我素第一二五二章 決戰在即第一三三二章 合不合適第一九一四章 暗中查探第九七二章 千鈞一髮第二四五九章 行蹤第五八八章 聖前召對(第一更)第一六〇二章 爲官不易第一〇四六章 監軍張永(第一更)第二三九七章 後知後覺第五一七章 翻臉不認人(第五更)第二一三三章 皇帝的軍營第一三六八章 兩種作物(求月票)第四九〇章 被休沐(第三更)第九〇六章 沈扒皮(第三更)第二二〇九章 等待已久第二三五二章 唯有一人第二五二〇章 誤會加深第二〇三六章 傲慢與偏見第一七九三章 小心眼兒第一四〇三章 又值出兵時第二三三六章 禍福難料第二四八四章 扯皮第一一七五章 困城(中)第三五三一章 海戰第一〇一二章 四世同堂第一二六六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一四三七章 風光與落寞(第四更!)第八三〇章 瘟神莫再來(第一更)第一五二五章 叫苦第四二八章 開封見喜(第三更)第二三四二章 價高者得第一九三六章 三不管第九五八章 還是被找到了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第一一二七章 及時雨(第二更,求月票)第十五章 男女授受不親第二二七九章 提請第一四四六章 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第二二一四章 讓你過河第一四四一章 兩份文書第一八九二章 各有立場
第七八六章 訂婚第一六六一章 請誅奸賊第一一〇六章 求和?第二二三〇章 無關勝負第一七九九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二四四三章 歸寧第四三〇章 三元及第(第一更)第一五二章 病中見真情(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一四九章 合兵一處第四一七章 涉險過關(第七更)第二三八一章 回頭的倔驢第一九五六章 除瑾夜第五二九章 王鏊告狀(第四更)第六一四章 謝韻兒進宮(第一更)第一三三四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二六四一章 案歸原主第二〇五一章 明眼人第二一二〇章 臨場考覈第六七一章 抵京第一〇八九章 心腹第八九七章 唐兄,很多人關心你第一〇九二章 並非只有火炮第一〇七三章 尊敬(求月票)第二〇五五章 不可一世第一〇六八章 平靜的宮闈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陰謀第二二五章 前恭後倨(第六更)第二十六章 蒙學第九七〇章 弘治彌留第一四〇二章 顧問第一四二五章 將計就計第二五二八章 頓悟第二六四七章 左右爲難第二六六八章 意想不到的敵襲第二三〇八章 可急可緩第三五〇章 捷報(第七更)第二二九八章 躲清靜第七八六章 訂婚第一八二三章 富有四海,豈能沒錢?第一七〇九章 不借第二三八五章 來過年第二三八章 你奈我何第六二九章 老臣(第一更,求保底月票)第一四八九章 馬九爲帥第二二三五章 躍馬草原第一六八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二一八七章 殺子之仇第八九〇章 兵不血刃第二一七九章 變被動爲主動第二三八〇章 各有算盤第一八〇七章 小團體第一五八〇章 查無實證第一六九六章 借刀殺人第七九三章 這差事不關我事(第三更)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進第一八七〇章 徒勞無功第一一四章 每到佳節少一人第二一五六章 我行我素第一二五二章 決戰在即第一三三二章 合不合適第一九一四章 暗中查探第九七二章 千鈞一髮第二四五九章 行蹤第五八八章 聖前召對(第一更)第一六〇二章 爲官不易第一〇四六章 監軍張永(第一更)第二三九七章 後知後覺第五一七章 翻臉不認人(第五更)第二一三三章 皇帝的軍營第一三六八章 兩種作物(求月票)第四九〇章 被休沐(第三更)第九〇六章 沈扒皮(第三更)第二二〇九章 等待已久第二三五二章 唯有一人第二五二〇章 誤會加深第二〇三六章 傲慢與偏見第一七九三章 小心眼兒第一四〇三章 又值出兵時第二三三六章 禍福難料第二四八四章 扯皮第一一七五章 困城(中)第三五三一章 海戰第一〇一二章 四世同堂第一二六六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一四三七章 風光與落寞(第四更!)第八三〇章 瘟神莫再來(第一更)第一五二五章 叫苦第四二八章 開封見喜(第三更)第二三四二章 價高者得第一九三六章 三不管第九五八章 還是被找到了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第一一二七章 及時雨(第二更,求月票)第十五章 男女授受不親第二二七九章 提請第一四四六章 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第二二一四章 讓你過河第一四四一章 兩份文書第一八九二章 各有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