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〇四章 風向大變

劉瑾在朝中爲所欲爲。

朱厚照不管事,朝中大小事情都由他來做主,內閣票擬現在已無法對他掌權造成阻礙,因爲劉瑾把守最後一道關,負責硃批,如果他對內閣票擬不滿意,就會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擬定。

劉瑾的辦事能力不低,在決斷上比謝遷更有魄力,一旦決定下來就全力以赴施行,讓謝遷疲於應對。

朝廷文官陸續被撤換,謝遷身爲內閣首輔,在人事任免上居然沒有任何話語權。

謝遷嘗試跟朱厚照說明,但朱厚照連續幾日不上朝,即便他去乾清宮奏請也無法見到皇帝的面。在這種情況下,謝遷知道自己無法控制朝局,只能退而求其次,爭取在朝廷六部事務上多加干預,阻止劉瑾進一步攬權。

……

……

二月初三,下午。

劉瑾從皇宮出來,還沒回到自己的府邸,便見錢寧在路邊等候。

劉瑾從轎子上下來,斜眼打量錢寧,問道:“錢千戶這是作何?守在路邊連個隨從都不帶,不怕有人對你不利麼?”

錢寧笑道:“公公言笑了,小人人微言輕,哪裡會有人加害?倒是公公出入應該增加人手,保護周全纔是。”

劉瑾擡手阻止錢寧繼續說下去,道:“有什麼事,直接說便可,咱家累了一天正要回去歇息,你也應該早些去陪同陛下才是。”

錢寧湊過來道:“公公,小人這裡得到消息,說是今年回京大考的官員,都爲公公準備了一筆厚禮,請公公在吏部考覈中予以通融,卻不知公公是否能幫上忙……”

劉瑾不屑一顧:“怎麼,你瞧不起咱家?”

“絕無此意。”

錢寧趕忙申辯,“光是地方一個臬臺,開價便是兩千兩銀子,而地方知府則爲一千二百兩,知縣爲四百兩,不知公公對這價錢是否滿意?”

劉瑾沒想到下面的官員孝敬的銀子如此多,詫異地問道:“又不是買賣官爵,他們能出得起如此數目?”

錢寧笑道:“只多不少,那些地方官員可肥着呢,弘治朝國泰民安,沒有富百姓倒是富了官紳,現在他們知道公公您在朝中當政,便想公公在考覈方面予以照顧。”

劉瑾稍稍皺眉:“吏部尚書許進跟咱家關係不是很好,這個老匹夫已年過古稀,咱家準備讓他致仕,卻不知以何人進吏部尚書爲宜?”

錢寧聽到劉瑾隨隨便便就要拿下一個吏部尚書,不由暗自咋舌,終於明白那些官員爲何入京後要找關係向劉瑾行賄了,就因爲劉瑾現在權力不受制約,就好像之前的劉健和李東陽一樣。

劉健和李東陽當政雖然也專權,但只是壓制皇權,朝中大小事項都按照大明典章制度進行。

但劉瑾當政情況就不同了,劉瑾不是文官,不懂禮義廉恥,他的規矩就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沒有銀子孝敬休想讓我辦事。

“銀子該收還是要收,總歸吏部考覈要過司禮監一關,只要咱家能經手的事情絕不會有問題。”

劉瑾顯得很自信,“之後咱家便召見許進這老匹夫,跟他好好談談,若他不識相,老夫有的是辦法讓他從吏部尚書任上撤下,到時再換上得心應手之人便可。”

錢寧笑着說道:“是,是,公公思慮周詳,該收的銀子,小人會一文不少送到公公手裡。”

……

……

九年大考三年小考的官員,年初抵達京城的數目大概有一百二十多人,這些人官職從高到低都有,這還只是正德元年第一批。

朝中正在進行官員更迭,地方上的官員清洗也在有條不紊進行,劉瑾的勢力逐漸從京城擴散到地方,劉瑾沒有直系屬下到地方任職,原則上收攬那些願意投誠之人,誰給足了銀子,他就當誰是“自己人”。

但不是每個官員都有銀子行賄。

一個小小的知縣,年俸不過四十兩,到京城過大考卻要支付四百兩銀子,這數目有些過於龐大了。

但是,當官的多少有俸祿之外的油水,這些都是官場中衆所皆知的潛規則,如果加上這些油水還不夠,就只能別想辦法。

一些官員入京後沒有銀子行賄,只能求助京城親友,又或者是找人回任所“拆借”,甚至變賣祖業……

京城中滋生一種“京債”,由京城周邊富商提供借貸,把銀子借給在京的地方官員,這些官員借來銀子後再向劉瑾行賄。

劉瑾貪贓枉法,幾乎到了人神共憤的地步,很多官員因爲沒錢疏通,以至於無法通過吏部考覈,得不到升遷不說,有的還要被罰俸,甚至被降職和免職。

劉瑾造成的影響愈發擴大,謝遷知道後暗自着急,卻無計可施,因爲劉瑾行事小心,無人能夠拿出劉瑾貪贓枉法的證據。

給劉瑾的賄賂,都是官員通過一些特殊渠道,輾轉送到劉瑾手上,而不是他親手索要,而劉瑾對於吏部考覈的干擾,也是暗中進行,就算吏部尚書許進對劉瑾陽奉陰違,但還是無濟於事,就因爲劉瑾掌握硃批大權。

你吏部做出怎樣的考覈,到了劉瑾這裡都可以任意做出更改,那吏部的考覈也就成爲一紙空文。

如果換作別的皇帝,官員早就上疏彈劾,依靠輿論迫使劉瑾下臺甚至被問罪。

但可惜,朱厚照對朝事不管不問,朝官很難見到皇帝的面不說,哪怕偶爾見到也沒人敢告狀,因爲就算朱厚照聽到後採納,轉頭喝斥劉瑾兩句便又不管不問,事後劉瑾不會放過那些彈劾他的大臣,動輒下詔獄問罪,而朝中真正有豁免權的只有謝遷而已。

旁人都指望謝遷告狀,甚至攛掇謝遷到張太后面前申訴,但可惜謝遷知道事情歸根結底還是要皇帝疏遠劉瑾才行,否則一切都是做無用功,因此對於朝臣的提議置若罔聞。謝遷做事講究的第一原則是自保,剩下的纔是伸張正義,如果自保和伸張正義有衝突,他寧可當牆頭草。

謝遷這種態度,讓文官們無計可施。

……

……

正德元年,朝中政治風向大變。

之前謝遷等文官,還能跟劉瑾形成對峙之勢,不至於讓劉瑾胡作非爲,但在劉瑾和錢寧建立豹房,讓朱厚照徹底沉迷逸樂後,劉瑾權勢日益擴大,再加上劉宇等奸佞到京城後對劉瑾言聽計從,以至於劉瑾慢慢大權獨攬。

而在西北,一場政治風波卻慢慢歸於平靜。

在沈溪牽頭下,王守仁查三邊錢糧弊政已水落石出。

二月初四前,三百多名三邊文武官員主動到王守仁所在官驛“認罪”,退回贓款,數量在六十萬兩左右。

但這只是三邊貪墨錢糧十分之一左右,貪官貪十兩能拿出二三兩就算不錯,而大頭還在朱暉、張鶴齡等人手中……

即便如此,王守仁的差事已經可以順利向朝廷交差,他不想再繼續調查下去,平添波折。

官員招供罪行後,拿出的銀子不多,主要是怕擔負更大罪名,他們以爲王守仁不再追究下去就可以逍遙法外,卻不知他們貪墨多少早就在沈溪這裡掛上了號。

哪些人心存僥倖,沈溪心知肚明,但王守仁不予計較,沈溪暫時沒辦法發作。

二月初六這天,王守仁到三邊總督府衙門拜謝,爲離開延綏做準備。

沈溪在正衙接見王守仁,聽聞王守仁有離意時,不由道:“伯安兄如此便離開?三邊貪腐之況,怕遠非如此吧?”

王守仁沒想到沈溪突然把問題攤開來說,當即好奇地問道:“之厚認爲此案尚未了結?之前你不是還不願意把案情擴大,怕牽連進更多人嗎?”

沈溪道:“是否了結,其實伯安兄比在下清楚,三邊之地官員心存僥倖,現在的結果僅僅是能跟朝廷交差,但朝廷劃撥的錢糧與現在查處的錢糧數目差距實在太大,若伯安兄不多問罪幾人,回到朝廷不僅無功反倒有過,不如由在下向伯安兄提供一份名單,讓伯安兄徹底把黑幕揭開如何?”

“這……”

王守仁沒想到到最後斤斤計較的人反而是沈溪。

第一一八五章 棋逢對手第一〇五九章 雄關(第一更)第一三一章前途不可限量第三一一章 我不是牛糞,我是鮮花(求贊)第一〇五三章 就是不給面子(第一更)第一六二六章 閹黨第二四一〇章 怒火攻心第一四八章 勝利第一六〇一章 一家團聚第五三一章 衙內二世祖(第一更)第二三八八章 連環罪證第一六四五章 宮市第一九四章 爲榮譽的第四場縣試第四六二章 今時不同往日(下)第一一三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一七六二章 損招第九二六章 不甘又如何?第一七六五章 正德朝第一戰第六二〇章 有後(第七更,謝書友)第五〇四章 情敵見面分外眼紅(第四更)第七十四章 養殖場的由來第五七三章 林黛進門(第九更)第四七一章 拉壽寧侯下水(第五更)第一三三二章 合不合適第五七一章 妾的問題(第七更,賀盟主)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二一三九章 宣府勢力第四五四章 認錯(第三更,慶新盟主)第七九〇章 龍體有恙第一六〇八章 家事第七八五章 謝沈兩家的婚事第一二六六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八九三章 人人覬覦的功勞簿第八三三章 拒不合作(第四更)第二一九〇章 不是外人第九一〇章 有一腿?第一二二七章 決心第一七二八章 託付第一〇四三章 臨危授命(四更求保底月票)第一七二二章 歸途難第二〇九章 義氣第二〇九〇章 弄巧成拙第二六四六章 收場第四九五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八更)第一三三四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一〇七二章 進兵餘波第二〇四二章 賜宴第五六七章 狀元還鄉(第三更)第四四三章 同爲神童,結局各異(第五更)第九三〇章 不請自來第九六六章 交心第一二六二章 捷報?第一三八四章 等我來年爲皇帝第一九一五章 倉促變招第五四九章 至福州(第六更,求月票)第七九六章 壬戌科殿試(第六更)第二四四二章 誰說了算第七四四章 太子的買賣(上)第九二〇章 酒色財氣不可少(第一更)第一五九七章 只是交易第一八四九章 威逼利誘第二十一章 南戲戲本第一二五七章 城上城下第二三五二章 唯有一人第一〇五五章 關心則亂(第三更)第一九〇六章 不速之惡客第四六四章 代師贈畫(第五更,謝書友)第二三九四章 探監第一一八七章 太子監國(中)第一八九七章 狡辯第七五七章 鹿鳴宴第二二〇三章 保一人第一一〇六章 求和?第二〇〇章 苗女第二六一章 告狀第二四八二章 駐軍江南第二八八章 大理寺丞(第七更)第二三二三章 日子不好過第二四二章 掃榻以待(第六更)第四一六章 一查到底(第六更)第二三一一章 真可怕第五四〇章 天大的喜事(第五更,謝書友)第一九二九章 沒對比就沒傷害第一三五九章 銀子換命(求月票)第一四一七章 花小錢,打大仗第一八三三章 戰報第二四五二章 權力之爭第一五五九章 當皇帝沒勁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一〇三〇章 入值文淵閣第三八二章 嚴嵩是個暴脾氣第一九〇二章 斂財方法第一一五六章 態度第二一四一章 憂慮第八九四章 振夫綱(求保底月票)第七二六章 綁一送一第十四章 風箱第二二七章 孩子氣第一六四九章 老鼠見到貓
第一一八五章 棋逢對手第一〇五九章 雄關(第一更)第一三一章前途不可限量第三一一章 我不是牛糞,我是鮮花(求贊)第一〇五三章 就是不給面子(第一更)第一六二六章 閹黨第二四一〇章 怒火攻心第一四八章 勝利第一六〇一章 一家團聚第五三一章 衙內二世祖(第一更)第二三八八章 連環罪證第一六四五章 宮市第一九四章 爲榮譽的第四場縣試第四六二章 今時不同往日(下)第一一三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一七六二章 損招第九二六章 不甘又如何?第一七六五章 正德朝第一戰第六二〇章 有後(第七更,謝書友)第五〇四章 情敵見面分外眼紅(第四更)第七十四章 養殖場的由來第五七三章 林黛進門(第九更)第四七一章 拉壽寧侯下水(第五更)第一三三二章 合不合適第五七一章 妾的問題(第七更,賀盟主)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二一三九章 宣府勢力第四五四章 認錯(第三更,慶新盟主)第七九〇章 龍體有恙第一六〇八章 家事第七八五章 謝沈兩家的婚事第一二六六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八九三章 人人覬覦的功勞簿第八三三章 拒不合作(第四更)第二一九〇章 不是外人第九一〇章 有一腿?第一二二七章 決心第一七二八章 託付第一〇四三章 臨危授命(四更求保底月票)第一七二二章 歸途難第二〇九章 義氣第二〇九〇章 弄巧成拙第二六四六章 收場第四九五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八更)第一三三四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一〇七二章 進兵餘波第二〇四二章 賜宴第五六七章 狀元還鄉(第三更)第四四三章 同爲神童,結局各異(第五更)第九三〇章 不請自來第九六六章 交心第一二六二章 捷報?第一三八四章 等我來年爲皇帝第一九一五章 倉促變招第五四九章 至福州(第六更,求月票)第七九六章 壬戌科殿試(第六更)第二四四二章 誰說了算第七四四章 太子的買賣(上)第九二〇章 酒色財氣不可少(第一更)第一五九七章 只是交易第一八四九章 威逼利誘第二十一章 南戲戲本第一二五七章 城上城下第二三五二章 唯有一人第一〇五五章 關心則亂(第三更)第一九〇六章 不速之惡客第四六四章 代師贈畫(第五更,謝書友)第二三九四章 探監第一一八七章 太子監國(中)第一八九七章 狡辯第七五七章 鹿鳴宴第二二〇三章 保一人第一一〇六章 求和?第二〇〇章 苗女第二六一章 告狀第二四八二章 駐軍江南第二八八章 大理寺丞(第七更)第二三二三章 日子不好過第二四二章 掃榻以待(第六更)第四一六章 一查到底(第六更)第二三一一章 真可怕第五四〇章 天大的喜事(第五更,謝書友)第一九二九章 沒對比就沒傷害第一三五九章 銀子換命(求月票)第一四一七章 花小錢,打大仗第一八三三章 戰報第二四五二章 權力之爭第一五五九章 當皇帝沒勁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一〇三〇章 入值文淵閣第三八二章 嚴嵩是個暴脾氣第一九〇二章 斂財方法第一一五六章 態度第二一四一章 憂慮第八九四章 振夫綱(求保底月票)第七二六章 綁一送一第十四章 風箱第二二七章 孩子氣第一六四九章 老鼠見到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