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四章 等我來年爲皇帝

熊孩子小心眼兒裡一直留有“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理念,誰對他好,他領誰的情,誰若是對他不好,他就會加倍奉還……說好聽點兒這叫做禮尚往來,說難聽的話那就是錙銖必較,年歲不大報復心卻很強。

想到歷史上,朱厚照登基後對文官集團無情的打壓,沈溪大概便明白了朱厚照的叛逆思想有多重。

沈溪微微皺眉,道:“不管劉少傅和李大學士再怎麼專權,這大明江山終歸都是你的……你現在只是太子,着什麼急?”

朱厚照坐下來,嘿嘿笑道:“還是先生看得明白,其實……我也是這麼想的!哪怕他們現在叫得再歡,一副大明江山離開他們便維持不下去的架勢,看我這也不順眼,那也不順眼,但只要我當了皇帝,我就要他們好好見識一下我的厲害……”

“他們總以爲我是孩子,成天都在父皇面前說我的壞話,我做的好他們不認同,做的不好他們更是口誅筆伐,最讓人氣憤的是,連父皇也認可我的地方,他們居然也能挑出毛病來,簡直不可理喻!”

“沈先生,將來我登基爲帝,你來當首輔大臣,我們師生同心,你幫我治理好國家,讓百姓安居樂業,我當個悠閒自在的皇帝,又或者我們一起領兵去草原,打得韃子滿地找牙……您看如何?”

沈溪不知道朱厚照哪兒來的這麼心思,但細細一琢磨,便猜想或許跟張皇后平日耳渲目染有關。

張皇后雖然在歷史上多有清譽,沒有干政的舉措,但不管怎麼說始終是個妒婦,朱佑樘一脈自朱厚照而絕,與她脫不了干係。張皇后給兒子灌輸的思想,是讓兒子真正掌握朝廷,擁有絕對的權力。

朝中人對朱厚照的貶低之言,只會引來張皇后的怒火,張皇后時常在丈夫和兒子面前發牢騷,久而久之,朱厚照便把母親的話奉爲經典,深信不疑。

沈溪道:“打仗可不是你想的那麼容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打仗其實就是打錢,只有國庫充足,才能放心大膽地用兵,而不用隨時擔心朝廷會破產。等你將來做了皇帝,國庫又有錢,你徵調我打仗,我身爲臣子自然不能反對,但具體的戰略戰術制定,都要合符規矩……唉,一切等你真正登基後再說吧!”

朱厚照聽了沈溪這話,大爲興奮,道:“嘿,只要先生能聽從我的命令就好,那時我是皇帝,你是首輔大臣,這事兒光想想就覺得激動,只是……還得父皇病故我才能繼位,想想便覺得沒勁。”

“如果我現在能做主的話,會立即重用沈先生,不讓沈先生留在湖廣這種地方……唉,這兒終歸還是沒有江南和京城繁華啊!”

朱厚照大多數時候都是孩子心性,調皮搗蛋,任性妄爲,但他本性善良,就算偶爾會逞強出風頭,也是他好面子所致,許多基本的事理他是明白的。

沈溪道:“江南乃魚米之鄉,湖廣更是承載天下百姓衣食飯飽,‘湖廣熟天下足’的諺語,便是此道理。”

“太祖開國後,兩湖地區的糧食產量提高很快,到現在已經是天下糧倉,這裡出產的糧食與百姓生活休慼相關。京城繁華,卻是因其爲首都,乃全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的緣故。”

“湖廣雖然看起來不起眼,卻承載着全天下人溫飽的希望,你身爲太子,國之儲君,可不能看不起這片沃土!”

朱厚照撇撇嘴,道:“切,我看這裡就是不毛之地,虧先生還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先生,先說好了,我當上皇帝第一件事便是調你回京,那時你再教我治國和做人的道理,你想進什麼衙門,我通通批准,哪怕你要當宰相也行啊!”

或許是朱厚照聽沈溪講的歷史故事多了,對於曹操、李林甫、王安石這樣的丞相、宰相的故事很熱衷,小小年歲便有廢除內閣制度重新設立宰相之意,這也跟他老爹朱祐樘推崇內閣文官,對熊孩子一再壓制進而對內閣制度心生厭惡有關。

其實到了弘治朝,內閣首輔的地位基本跟宰相的持平,尤其到了弘治末年,朝廷大小事項基本都出自劉健和李東陽之手,說他們是無冕的宰相也不爲過。

只是洪武朝留下的規矩,即便是實質上的宰相也不能承認,大明不立宰相已是定規,內閣大臣所受限制,畢竟比宰相多多了,六部不在內閣統轄便是最好的證明,劉健權力再大,也始終無法跟明初的胡惟庸相提並論。

沈溪不想再跟朱厚照探討這無稽的問題,道:“一切等你登基那天再說吧!”

師生之間交談,沒有太多避諱,就好像談及朱厚照登基這事,沈溪也沒刻意迴避,該說的都說了。

按理講,作爲臣子,不能妄議皇位傳承這樣的大事,因爲這會顯得對當今皇帝大不敬,但因沈溪跟朱厚照間很多時候都沒大沒小,覺得說說也沒什麼。即便朱厚照說出去,在朱祐樘和劉健等人眼中,也是朱厚照童言無忌,沒人會計較。

大明承平已久,到現在已無文字獄的顧慮,文官只要不是誹謗皇帝,基本上還是敢說話的。

朱厚照或許想到自己就要走了,想要跟沈溪多聊幾句,嘻嘻哈哈一直鬧到很晚還沒有睏意。

沈溪算是看出來了,這時代的人都習慣早睡早起,只有他這樣後世穿越而來又或者是朱厚照這樣混吃等死的傢伙,到了夜晚纔不會覺得困,要熬到很夜才睡覺。

……

……

翌日清晨,沈溪讓人準備好馬車,準備送朱厚照離開武昌府。

還沒等出發,布政使司衙門來人,沈溪原以爲馬中錫會隨便派個小吏過來,誰曾想堂堂藩臺大人居然會親自光臨。

沈溪對朱厚照道:“不想被人知道你私自出逃到湖廣,就上馬車去!”

“嘿嘿,是先生不敢讓人知道吧?不過,我可以給你面子!”朱厚照說完,嬉皮笑臉上了馬車。

馬中錫從轎子上下來,到了沈溪面前,簡單行禮。馬藩臺顯得極爲謹慎,沒往沈溪送行的馬車打量,直接道:“剛得到來自京城的消息,昌國公諡金夫人於五月己未過身,朝廷以地方縞素,命各地不得承以喜慶之事!陛下龍體有恙,着內閣宰輔劉少傅爲首,執領治喪之事。”

沈溪微微有些詫異。

這位剛過世的昌國公金夫人,不是別人,正是朱祐樘的丈母孃,張皇后的母親,同時也是朱厚照的外祖母。

朱厚照的姥姥死在京城,可惜他這個外孫人還滯留於兩湖,不能及時趕回去奔喪。

斯時弘治皇帝朱祐樘自己也在生病,治喪的事情便交由劉健和李東陽負責。

第一七八八章 剷除異己?第一一〇五章 重任在肩第四二七章 狀元卷和榜眼卷(第二更)第二三八四章 移駕審案第一一七三章 潛移默化第二二九章 分身不暇(第四更)第八〇九章 旅途(第二更)第八十一章 貴賓桌第四六五章 我自有數(第一更)第一三四四章 擔心第一六四二章 將行第二一八四章 結果第五七〇章 從來沒有開始(第六更)第一八三九章 留劉瑾第二三九六章 唯一人選第一二三三章 栽培第二〇七章 府試(第八更)第一〇六六章 不好交待(第三更)第三八三章 小卒子第一七六〇章 夫何在?第一六二三章 安排第一七五七章 小聰明第九六七章 連坐法第二五七一章 貞女第二三八三章 大權在握第二四八〇章 爾虞我詐第一四二〇章 權力核心第六二九章 老臣(第一更,求保底月票)第二四四一章 功與過第二三一〇章 危機第二二六六章 你來當第二〇六三章 荒唐事第九六六章 交心第八〇四章 一同南下(第二更)第九一二章 升官發財第一二九二章 戰爭之王的落寞第九三三章 審結第一三四一章 不難的選擇第三九三章 唐伯虎砸場(第三更)第一七三四章 一把火之威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三六四章 才子?靠邊站(上)第七五六章 撥亂反正(第三更)第一三八二章 推廣,先從太子做起第一〇〇七章 太子寄信第六一三章 宴無好宴(第五更,再謝書友)第一七三九章 國策第六二〇章 有後(第七更,謝書友)第一四一七章 花小錢,打大仗第一五三二章 計較第五五三章 陷阱已挖好,請跳第二三二八章 相聚時難第一四五九章 虛報第九〇九章 太子要當男人第二〇七〇章 大問題第四十一章 吉人天佑(求下三江票)第二二七六章 私下認錯第一二九三章 獻首級第二〇四〇章 以政策換利益第一二四六章 極大的諷刺第八一九章 臨時公堂(第四更)第一七三五章 殺回京城第二一三章 賄考風波(第六更)第一〇四三章 臨危授命(四更求保底月票)第一七八八章 剷除異己?第二一一八章 堅持第一二一九章 回師居庸關第四二三章 畫中倩影(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一四三一章 沒懸念第一六三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八四八章 言而無信第一九一六章 借勢而爲第二〇六六章 樣子貨第一六四三章 愁緒第二〇九六章 一波三折第一六〇〇章 說項第一二四一章 城破在即第八六九章 紅雙喜第二四三一章 封公第一四八九章 馬九爲帥第八六一章 矛盾結合體第二〇四四章 邦交無小事第二〇七八章 帶皇帝交友第二五七三章 紅顏難覓第一三三四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五五四章 案中有案(第二更)第二四七一章 早有安排第二六六章 菊潭郡主第一七九三章 小心眼兒第二〇九七章 矛盾重重第三〇二章 一點愚見第一〇九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五一七章 名留青史第一三七五章 失敗乃成功之母第一五三四章 願打願挨第一五四章 投桃報李(求訂閱和月票)第二〇六三章 荒唐事第九〇二章 又到一年送禮時第六〇七章 文科男和理工男的區別第二二四章 煽風點火(第五更)
第一七八八章 剷除異己?第一一〇五章 重任在肩第四二七章 狀元卷和榜眼卷(第二更)第二三八四章 移駕審案第一一七三章 潛移默化第二二九章 分身不暇(第四更)第八〇九章 旅途(第二更)第八十一章 貴賓桌第四六五章 我自有數(第一更)第一三四四章 擔心第一六四二章 將行第二一八四章 結果第五七〇章 從來沒有開始(第六更)第一八三九章 留劉瑾第二三九六章 唯一人選第一二三三章 栽培第二〇七章 府試(第八更)第一〇六六章 不好交待(第三更)第三八三章 小卒子第一七六〇章 夫何在?第一六二三章 安排第一七五七章 小聰明第九六七章 連坐法第二五七一章 貞女第二三八三章 大權在握第二四八〇章 爾虞我詐第一四二〇章 權力核心第六二九章 老臣(第一更,求保底月票)第二四四一章 功與過第二三一〇章 危機第二二六六章 你來當第二〇六三章 荒唐事第九六六章 交心第八〇四章 一同南下(第二更)第九一二章 升官發財第一二九二章 戰爭之王的落寞第九三三章 審結第一三四一章 不難的選擇第三九三章 唐伯虎砸場(第三更)第一七三四章 一把火之威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三六四章 才子?靠邊站(上)第七五六章 撥亂反正(第三更)第一三八二章 推廣,先從太子做起第一〇〇七章 太子寄信第六一三章 宴無好宴(第五更,再謝書友)第一七三九章 國策第六二〇章 有後(第七更,謝書友)第一四一七章 花小錢,打大仗第一五三二章 計較第五五三章 陷阱已挖好,請跳第二三二八章 相聚時難第一四五九章 虛報第九〇九章 太子要當男人第二〇七〇章 大問題第四十一章 吉人天佑(求下三江票)第二二七六章 私下認錯第一二九三章 獻首級第二〇四〇章 以政策換利益第一二四六章 極大的諷刺第八一九章 臨時公堂(第四更)第一七三五章 殺回京城第二一三章 賄考風波(第六更)第一〇四三章 臨危授命(四更求保底月票)第一七八八章 剷除異己?第二一一八章 堅持第一二一九章 回師居庸關第四二三章 畫中倩影(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一四三一章 沒懸念第一六三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八四八章 言而無信第一九一六章 借勢而爲第二〇六六章 樣子貨第一六四三章 愁緒第二〇九六章 一波三折第一六〇〇章 說項第一二四一章 城破在即第八六九章 紅雙喜第二四三一章 封公第一四八九章 馬九爲帥第八六一章 矛盾結合體第二〇四四章 邦交無小事第二〇七八章 帶皇帝交友第二五七三章 紅顏難覓第一三三四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五五四章 案中有案(第二更)第二四七一章 早有安排第二六六章 菊潭郡主第一七九三章 小心眼兒第二〇九七章 矛盾重重第三〇二章 一點愚見第一〇九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五一七章 名留青史第一三七五章 失敗乃成功之母第一五三四章 願打願挨第一五四章 投桃報李(求訂閱和月票)第二〇六三章 荒唐事第九〇二章 又到一年送禮時第六〇七章 文科男和理工男的區別第二二四章 煽風點火(第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