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四章 認錯(第三更,慶新盟主)

“這婚事,柳家悔婚在先,我沈家沒告上官府已是仁厚,如今縣尊大人在,請您給評評理!”

李氏恭恭敬敬給縣令行禮,意思是讓縣太爺說句話,將這門婚事給取消了。

咱沈家現在可不一樣了,連縣令都親自臨門,豈是你一個小小的柳家想耍賴逞威風的?我就是不要你家女兒,讓你女兒沒過門就做棄婦,揹負罵名,一輩子都嫁不出去!

再讓你們這些不開眼的傢伙欺負我們沈家,真當我沈家還是以前那般好欺負?隨便是個人就敢耀武揚威?

縣令怔了怔,這過來恭賀新科狀元,居然碰上告狀的事情,卻不知在這民家院落定案是否符合規矩?當下看了看旁邊的胡典史。

在這等偏僻小縣做個不入流的典史,行的卻是縣丞和主簿的權力,察言觀色是最基本的技能。

胡典史趕緊湊上前面授機宜一番,如今沈家不比從前,即便是賣個人情也不能讓縣令回絕,且眼下這形勢,便宜行事最是適宜,百姓似乎也很想看一出“解元家遭市井退婚,轉眼中狀元反拒婚”的戲碼。

知縣聽過胡典史的話,笑着點頭:“既是柳家悔婚在先,錯在柳氏一門。那本官就判這樁婚事作罷,柳家除退還沈家彩禮,還要雙倍賠償!”

周邊圍觀民衆俱都高呼:“縣尊大人英明。”

縣令到任寧化縣幾個月了,從沒得到如此多百姓的擁戴,他自己也覺得面目有光,既保全了沈家的顏面,又能贏得百姓的擁護,何樂而不爲?他用讚許的目光看了胡典史一眼,心想回去給他一點好處,但轉眼這念頭便飛到九霄雲外去了。

“知縣大人回府……”

隨着班頭一聲口宣,沈家人,還有與宴賓客一同恭送縣太爺和胡典史出了門口。

縣令三步一回頭,到了巷口對李氏又是一番寒暄,這才上了轎子離去。

與官轎相對的,是停在不遠處的一頂花轎,轎伕正站在花轎旁,眼巴巴地望着巷口這邊。在花轎的後面,是一大隊挑夫,紅紅綠綠的嫁妝足足有好幾丈。可是因沒得到沈家準允,不管是轎伕還是擔夫,都沒敢把花轎和嫁妝送到沈家門前。

“娘……要不咱把人接進來吧?”錢氏看着那邊的花轎,還有那麼多的嫁妝,想到兒子的婚姻大事,不由對李氏說了一句。

李氏冷笑一聲:“當孃的話是耳邊風嗎?連縣尊都否了這門婚事,以後就算三郎再娶誰,也不能跟柳家有半點兒關係……回去吧,家裡還有賓客招待!”

突然間,李氏便多了幾分誥命夫人的威儀,連理都不理柳家的婚嫁隊伍,帶着自家人回到沈家院子。

錢氏望着遠處那婚轎,一時間心生憐憫,其實她從開始就不太贊同這樁婚事,因爲她覺得自己兒子不太有本事,應該門當戶對,找個小門小戶人家的閨女就成了,不應該貪女方的陪嫁。

誰知李氏卻很堅持,要給三郎找個富紳家的千金小姐當媳婦,還特別叮囑媒婆,不讓媒婆告之對方沈家三郎其實是個做苦力的白丁,否則也不會鬧出這一出臨時變卦的戲碼。

柳家退婚,其實是李氏“咎由自取”,若非沈溪中狀元,沈家這啞巴虧只能認了,不但三郎一輩子討不到媳婦,連沈家後輩子侄再要娶妻也會分外困難。

不過錢氏的憐憫很快煙消雲散。

想到老幺家的小幺子中了狀元,按李氏的說法,小幺子一人興,那沈家一大家子人都會跟着榮光,以後只能是沈家挑肥揀瘦,不會再有誰敢事到臨頭再反悔了!隨着沈溪當官,沈家正式晉身官宦人家,有什麼事情只需要往衙門投一個拜帖,官府自然會把事情處理得妥妥帖帖。

高高的堂口上,掛上沈溪高中狀元的喜報,所有人看到喜報,不管認不認字,都會恭賀一番。

李氏立在前院的正堂,沈家主脈和旁支的人全都將她當成一家之主看待,過來恭賀之言猶如滔滔江水,把李氏奉承得渾身舒坦。

李氏眉飛色舞道:“我孫兒中狀元,絕不會忘了沈氏宗族,來日狀元的牌坊立起來,光宗耀祖不在話下,說不一定同宗子弟的名字都會刻到上面。”

沈明文清了清嗓子,提醒道:“娘,那牌坊是官府立的,咱說了不算。”

李氏的臉色急轉直下,冷冷地瞪了沈明文一眼,若非衆賓客在場,她揮手就要打這不識趣的大兒子一巴掌。

老孃要在沈氏族人面前顯威風,你這是誠心讓老孃下不來臺,是吧?

“嬸嬸別生氣,明文這話說的也對,同宗子弟的名字是否刻在牌坊上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侄子中了狀元,能蒙蔭我沈家上下。”

沈家大房那邊的人趕緊說話。

要說沈氏同宗人中,跟李氏一家關係還不錯的就屬大房,以前李氏每次進寧化縣城,都會住到大房家裡,人家也沒嫌棄她打擾。同宗既然幫襯過,現在人家就要討得回報,誰讓大家都姓沈?

旁邊但凡姓沈的,也不管跟沈溪這位新科狀元郎關係隔着幾輩,都跟着幫腔。

李氏道:“這是自然,不過如今我家七郎在京城爲官,山長水遠,不過料想等他幾年後爲官一方時,我同宗子侄若有去投奔的,我只管讓他幫忙在衙門中安頓。”

李氏的話讓在場的沈氏中人興奮不已,有人趕緊道:“如此就好,有嬸嬸這番話,我等就放心了。走,出去飲宴,沈家這邊席桌不夠,只管到沈家其他人家裡取用,我們沈家就算再落魄,這慶功宴還是請得起的……”

院子裡一片熱鬧,前來送禮的人依然絡繹不絕。

李氏抽出空暇拉住沈明新的衣袖,道:“老四,你別光顧着出去招呼人,快回去收拾收拾,明天你陪娘去府城一趟,多帶些禮物,爲娘要去好好答謝老幺一家……”

沈明新道:“娘,大家都是一家人,老幺和他媳婦不用您謝。”

李氏突然擦起了眼淚:“娘是覺得對不起他們哪,這些年……娘所有心思都在你大哥身上,連七郎讀書,我都跟蘇先生說,勉強糊弄過去就行了,讓七郎認清自己,早點兒休學回家跟你學做木匠活,這輩子能有個手藝養活自己就行,反正他已經有了個童養媳,娶妻生子,就此安穩過上一生,誰知道……唉!這才幾年啊,感覺一眨眼就過去了,你大哥連舉人都不是,怎麼七郎就中狀元了呢?”

沈明新這才知道老孃爲了讓老幺家死心,居然還去找沈溪的啓蒙恩師蘇雲鍾使壞。

沈明新心想:“照娘這麼說,若非七郎跟着父母進了府城,這會兒或者已經休學跟我做了木匠,我沈家要出個舉人指不定要等到何時,更別說有人中進士和狀元了!”

李氏若有所思:“這些年老幺媳婦跟着陸家女人做買賣,外面傳言太多,我幾次讓老幺讓他媳婦別做了,他沒聽進去。怕是他們夫妻倆記恨爲娘當初不肯讓七郎讀書,七郎有本事了,他們要鬧分家,爲娘擔心治不住他們……我這當孃的,這就去給他們磕幾個響頭,當作認錯,咱這沈家別散了就好……”

沈明新趕緊道:“娘,您別多想,老幺和他媳婦不是那種人!”

說出這話,沈明新自己也覺得底氣不足。

其實他跟馮氏這些年在鄉下,曾不止一次說過家裡的事情,都覺得老太太偏心實在太厲害,這一家老小基本都圍着沈明文一個人轉,先考生員,再考舉人,這些年家裡人奔波勞碌,有什麼好吃好喝的都先給了大房。

就算李氏讓沈元讀書,可沈明新夫婦自己也想早點兒分家單幹。

四房尚且如此,人家幺房那邊在府城做大買賣,還把賺來的錢供養沈家老小,就算如此也不能得到李氏認同,人家是傻子願意跟着這樣的老孃過日子?

現在沈溪考中狀元,估摸着幺房那邊很快要去京城跟兒子過好日子,沒分家,其實跟分家也沒多大區別。

……

……

汀州府城,沈明鈞夫婦這會兒也在設宴款待來賓,不管認識不認識,也不管送沒送禮,只要來了就是客人,流水席天天開,對他們夫妻而言,兒子能中狀元,就算散盡家財也在所不惜。

更何況那些前來恭賀的士紳地主、商會同仁以及沈溪的同窗同案都送了厚禮,辦這宴席不僅不虧,還能大賺一筆。

其實他夫妻二人還真沒打算去京城找兒子過日子,因爲他們打聽過了,就算沈溪現在當官,也是在翰林院這種“清水衙門”做官,俸祿不多,養活謝韻兒、林黛和幾個丫頭或者尚可,但若他夫妻二人再去,那便是給兒子添麻煩。

在他們心目中,只要兒子有出息,自己能不能在兒子身邊並不重要,就盼以後兒子能做更大的官,走到哪兒都沒人敢欺負,那就夠了。

流水宴一連擺了三天,惠娘也跟着忙裡忙外,請了不少佃戶家的人過來幫忙。

而今惠娘在府城買了幾百上千畝的地,沈、陸兩家都算得上是大地主了,只是沈家的田地暫時掛在惠娘名下,這也是周氏怕田產被婆婆給奪去。

經過這三天,周氏心中的興奮稍微沉澱了些,開始考慮一些更實在的東西,比如說是否該回寧化跟老太太報個喜,又或者給兒子送些銀錢去,好讓兒子能在朝中有銀子上下打點?

這些年經商,她沒學會別的,只知道在官場裡沒銀子寸步難行。

請託辦事要送禮,逢年過節要送禮,紅白事也要送禮……沈溪纔剛做官,年歲小,在朝廷沒靠山,若連銀子都沒有,誰肯幫他的忙,爲他以後仕途鋪路?

“小郎纔剛中狀元,他在翰林院中要爲官一些日子,等他從翰林院出來,或可爲地方父母官,真正要用到銀子的地方不多。”

惠娘安慰周氏放寬心,不過她做事更爲周全,這三天她早就讓人押了一船茶葉運往京城,同時給沈溪帶了一箱銀子去,不管沈溪用不用得上,有銀子傍身總是有備無患。

***********

ps:第三更送上!

這一章係爲新盟主“瀾兮”大大加更!謝謝您的慷慨!同時也謝謝所有訂閱、、和支持的書友,沒有你們的支持,天子不會如此激情四射,下筆如有神!

爲保質保量完成今天的爆發承諾,天子接着碼字了,繼續求一切支持!

第一八三一章 真相第一九七七章 即將到來的午朝第四十六章 小買賣第二一四六章 送禮第一一九章 股份制藥鋪第二〇一〇章 事態擴大第四七六章 落榜的武舉人(第四更)第二八六章 拜見大儒(第五更)第三六二章 帶女眷上京(下)(第三更)第五十六章 童言無忌第八五七章 變批發爲零售(第二更)第一五八五章 定奪第九〇〇章 是戰是和第一六九二章 閹黨做大第五〇五章 再訪謝府(第五更)第二三一章 獅子大開口第五九四章 偷樑換柱(第四更,謝書友)第二〇三五章 高風亮節第三六七章 拜見謝鐸(第四更)第一三一八章 迷茫與執着(第二更)第一七二一章 報復第一九三六章 三不管第三十五章 凡事皆找老先生第一二二四章 死也不得安寧第一四九七章 局外人第一〇八六章 殺夫仇,丟刀恨(第二更)第二一八七章 殺子之仇第一〇六八章 平靜的宮闈第一九七〇章 利益當前第一五三一章 內宅相安第二三三五章 談判與隔閡第二三三三章 京師叢林第二〇三四章 俗人非聖人第一四一二章 本事第一九七八章 盟友的選擇第二一九二章 命貴第一五九四章 救高家唯一之人第一七八三章 無人替代第二一九二章 命貴第一二五七章 城上城下第一七〇四章 風向大變第二十五章 報仇了第一六五五章 應對之策第二五七六章 觀念碰撞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一四八一章 講官難當第一五〇九章 故土第一六四四章 來信第五三八章 有心無力(第三更,賀盟主)第五八八章 聖前召對(第一更)第一四六四章 宮喪第一一一八章 私信和公函(第四更,求月票)第一二一九章 回師居庸關第六三〇章 爭執(第二更,求保底月票)第一四二七章 伯樂第二〇六五章 做買賣第一〇二〇章 老懷安慰第九一〇章 有一腿?第一〇二章 雕版連環畫第二〇七二章 天狼煞第三〇三章 胖牛郎,刁織女(第三更)第一七二五章 奇恥大辱第一八〇六章 放權第二二九〇章 入城第四四四章 俸米風波(第一更)第一九一四章 暗中查探第一三六九章 進展順利第二〇六四章 強勢的女人第六十三章 擴大經營第二〇一八章 深夜行動第一六一〇章 自尋出路第三二五章 厚禮相贈(第五更)第一〇六三章 噩夢成真第一九三五章 三人成虎第一四八四章 外戚出手第一三七七章 堵不如疏第一六一五章 皇帝的喜好第二五六五章 考校第二〇〇一章 總有搶戲的第二四三五章 隨軍第一八〇二章 給臉第一三四七章 突然襲擊第二五三八章 扼殺於搖籃第一〇九五章 大勝之後第六一四章 謝韻兒進宮(第一更)第五四〇章 天大的喜事(第五更,謝書友)第二二九八章 躲清靜第一三七二章 協議第一七九六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五十六章 童言無忌第一四三七章 風光與落寞(第四更!)第一三五七章 總督府是閻王殿?第一六九五章 覈查第一二四九章 特殊的使節第三六七章 拜見謝鐸(第四更)第二五八三章 爲害一方第一七七〇章 難明的生意經第一六五〇章 促膝第一二三一章 太子請命第二三六八章 偉大的女人
第一八三一章 真相第一九七七章 即將到來的午朝第四十六章 小買賣第二一四六章 送禮第一一九章 股份制藥鋪第二〇一〇章 事態擴大第四七六章 落榜的武舉人(第四更)第二八六章 拜見大儒(第五更)第三六二章 帶女眷上京(下)(第三更)第五十六章 童言無忌第八五七章 變批發爲零售(第二更)第一五八五章 定奪第九〇〇章 是戰是和第一六九二章 閹黨做大第五〇五章 再訪謝府(第五更)第二三一章 獅子大開口第五九四章 偷樑換柱(第四更,謝書友)第二〇三五章 高風亮節第三六七章 拜見謝鐸(第四更)第一三一八章 迷茫與執着(第二更)第一七二一章 報復第一九三六章 三不管第三十五章 凡事皆找老先生第一二二四章 死也不得安寧第一四九七章 局外人第一〇八六章 殺夫仇,丟刀恨(第二更)第二一八七章 殺子之仇第一〇六八章 平靜的宮闈第一九七〇章 利益當前第一五三一章 內宅相安第二三三五章 談判與隔閡第二三三三章 京師叢林第二〇三四章 俗人非聖人第一四一二章 本事第一九七八章 盟友的選擇第二一九二章 命貴第一五九四章 救高家唯一之人第一七八三章 無人替代第二一九二章 命貴第一二五七章 城上城下第一七〇四章 風向大變第二十五章 報仇了第一六五五章 應對之策第二五七六章 觀念碰撞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一四八一章 講官難當第一五〇九章 故土第一六四四章 來信第五三八章 有心無力(第三更,賀盟主)第五八八章 聖前召對(第一更)第一四六四章 宮喪第一一一八章 私信和公函(第四更,求月票)第一二一九章 回師居庸關第六三〇章 爭執(第二更,求保底月票)第一四二七章 伯樂第二〇六五章 做買賣第一〇二〇章 老懷安慰第九一〇章 有一腿?第一〇二章 雕版連環畫第二〇七二章 天狼煞第三〇三章 胖牛郎,刁織女(第三更)第一七二五章 奇恥大辱第一八〇六章 放權第二二九〇章 入城第四四四章 俸米風波(第一更)第一九一四章 暗中查探第一三六九章 進展順利第二〇六四章 強勢的女人第六十三章 擴大經營第二〇一八章 深夜行動第一六一〇章 自尋出路第三二五章 厚禮相贈(第五更)第一〇六三章 噩夢成真第一九三五章 三人成虎第一四八四章 外戚出手第一三七七章 堵不如疏第一六一五章 皇帝的喜好第二五六五章 考校第二〇〇一章 總有搶戲的第二四三五章 隨軍第一八〇二章 給臉第一三四七章 突然襲擊第二五三八章 扼殺於搖籃第一〇九五章 大勝之後第六一四章 謝韻兒進宮(第一更)第五四〇章 天大的喜事(第五更,謝書友)第二二九八章 躲清靜第一三七二章 協議第一七九六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五十六章 童言無忌第一四三七章 風光與落寞(第四更!)第一三五七章 總督府是閻王殿?第一六九五章 覈查第一二四九章 特殊的使節第三六七章 拜見謝鐸(第四更)第二五八三章 爲害一方第一七七〇章 難明的生意經第一六五〇章 促膝第一二三一章 太子請命第二三六八章 偉大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