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七章 城上城下

未時三刻,京城正陽門,一場空前慘烈的戰事正在進行。

雙方投入的總兵力高達十萬,跟之前西直門一戰進程幾乎如出一轍,就在正陽門城樓被韃靼人穩紮穩打蠶食大部,眼看就要把明軍推下城頭,形勢千鈞一髮之際,明朝援軍從韃靼人側翼殺出,正是林恆和王陵之率領的勤王軍騎兵。

韃靼人的軍事佈局基本呈前重後輕、西重東輕,這是因爲韃靼人要防備在京城西直門西北方紮營的沈溪部兵馬,不得不在宣武門以西派駐重兵,而韃靼人攻打正陽門,力爭一舉奏功,是以主力在前。

但此時,大明勤王軍騎兵卻從崇文門殺出,崇文門位於正陽門以東,這個方向韃靼駐兵不多,崇文門外,韃靼駐兵總數不過兩千,而這些兵馬基本是韃靼軍中屬於充當敲邊鼓吶喊助威角色的部族兵馬。

這些人口不足萬人的小部族,出兵本來就少,又隨時擔心汗部會吞併本部兵馬,平日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唯恐損失太大。如今城內突然殺出一股明軍騎兵,給這些部族兵馬的信號就是……明軍展開反攻了!

這些部族騎兵在跟王陵之和林恆率領的勤王軍騎兵短暫交鋒後,馬上向南面的天地壇逃跑,連一絲一毫抵抗的意思都沒有。

王陵之雖然沒有殺過癮,但他知道今天的主要任務是什麼,一馬當先,向正陽門衝殺而去,壓根兒就不知道什麼叫危險。

武功再高,也怕飛刀,騎術再強,也怕火炮和強弩,衝在前面一般死得比較快,但放在王陵之身上,這條似乎不太奏效。

韃靼人見到王陵之的第一想法便是這小子好生勇猛,如果我把他殺了,就會成爲部族人人稱頌的英雄。結果主動迎上前,卻沒有一個人能在王陵之手下支撐過兩招,死的人一多,其他人自然就退卻了。

親臨天地壇督戰的巴圖蒙克,顯然對明軍從崇文門出動騎兵發起反擊準備不足,獲悉明軍動向後,立即從進攻正陽門的兵馬中抽調兩千汗部騎兵,阻攔王陵之和林恆兵馬突進。

雙方很快廝殺在了一起,當韃子發現這路人馬是昨日在西直門之戰中所向披靡的王陵之等將領統率,不由慌了陣腳。

韃靼人害怕的並非是王陵之、林恆這樣的猛將,又或者是幾千大明騎兵,而是很可能會繞道崇文門發起進攻的沈溪所部。

每個韃靼人心目中,都有一個難以磨滅的陰影,這個人就是沈溪。雖然在弘治十三年那場戰事後,沈溪的名字便已響徹草原,但許多韃靼人尤其是各部族中的勇士並不服氣,因爲他們覺得沈溪不過是運氣好罷了。

但在此番韃靼入侵中原的戰事中,沈溪先是堅守土木堡,與國師亦思馬因對陣居然沒有打一場敗仗,繼而率部殺回居庸關,擊潰韃靼第三大部族亦不剌部。然後就是昨天的西直門大戰,明軍在沈溪統領下,居然在平原地帶,與韃靼騎兵戰了個平分秋色。

至此,天不怕地不怕的韃靼人,對沈溪已然形成心理陰影,只要對上沈溪的部隊,便有種望風而逃的膽怯。

“烏啦啦……”

許多衝陣的韃靼人嘴上雖然在吶喊,但行動已經遲緩下來,不少人頻頻往對面的騎兵隊伍後面打望,準備一個不妙轉身就開溜,士氣不知不覺大跌。

王陵之揮舞手中的大刀,勇不可當,如同一把匕首插進韃靼騎兵隊列中。林恆率領騎兵,拱衛王陵之後翼,攪得韃子騎兵人仰馬翻。

沒有火炮保證縱深,也沒有後續援兵,雙方就這麼狠狠地碰撞在了一起,王陵之的箭頭作用展現無遺,由於沒有人能抵擋得住他的劈殺,韃子的騎兵陣型迅速被打開一道缺口,陣腳隨之大亂。

王陵之在韃子軍陣中左衝右突,許多韃子騎兵先是下意識地轉身躲避,繼而想離開這個殺神遠遠的。剛開始只是一騎兩騎,到後來便形成潰敗之勢,一鬨而散。

巴圖蒙克看得分明,一時間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縱橫天下的蒙古騎兵,居然對陣明朝騎兵落敗,太過匪夷所思。

巴圖蒙克強忍心中的悸動,一方面再次調遣騎兵迎戰,要求宣武門以西的騎兵迅速回援,另一方面給前線指揮作戰的蘇蘇哈下達死命令,不惜一切代價拿下正陽門城門。

……

……

“轟隆隆!”

城牆上傳來一陣陣劇烈的爆炸聲,城外的韃靼人終於動用手中掌握的爲數不多的佛朗機炮,對城牆縱深戰成一團的明軍和韃子展開無差別轟炸。

隨着密集的開花彈落下,大明官兵固然是血肉翻飛,橫屍一地,韃子也討不了好,到處都是散落的殘肢斷臂,哀鴻遍野。

等韃靼人的炮擊結束,城頭縱深的明軍幾乎爲之一空,後續登城的韃子趁機佔領大片空地,明軍與韃子在靠近城牆內側的地方展開廝殺,眼看就要被韃子完全控制城牆,形勢已危若累卵。

而在正陽門以東地區,韃靼騎兵被衝散後,勤王軍騎兵竟然在局部佔據了絕對優勢。

王陵之在此戰表現神勇,面對源源不斷撲上來的韃子騎兵,他手上的大刀幾乎每揮出一刀都會帶走一名韃靼騎兵的生命。等徹底擊穿韃子騎兵的陣型後,他左右看了一眼,便向正在發起攻城的韃靼步兵衝去。

“殺!”

駐足等待與大部隊匯合的事情,王陵之根本就沒考慮,林恆眼疾手快,吩咐留下一半騎兵,追殺潰不成軍的韃靼騎兵,其餘則跟隨王陵之,一路向前。

……

……

朱厚照在城樓中,之前韃子連續炮擊,城門樓被炸塌了幾個角,但他全然不懼,注意力放在了驍勇的勤王軍騎兵上,但隨着戰場轉移到正陽門下,視線被下面的城牆外緣阻隔,熊孩子有些急了:“看不到了……不行,本宮要下去參戰!”

張懋已經下城樓組織兵馬反撲,此時能給予朱厚照勸導的,僅有幾名東宮太監和幾十名侍衛。

在這危急關頭,謝遷登上城樓,在他身後,一名兵部官員陪同。

謝遷剛上三樓,便遇到朱厚照撒野,他立即伸出手,攔住朱厚照的進路,朱厚照瞪大眼睛,厲聲喝道:“謝先生,您這是何意?”

謝遷嚴肅回答:“太子殿下,韃子已經殺到城樓下,微臣也是冒着生命危險才進入樓中,這個時候您不得離開門樓一步!”

朱厚照怒道:“謝尚書,到底您是監國,還是本宮是監國?”

謝遷冷聲道:“太子,這是陛下的旨意,要確保你的絕對安全,老臣不敢有違。諸位侍衛,嚴密保護太子,若太子擅自離開城樓,爾等必人頭落地!”

朱厚照發狠道:“誰敢阻攔本宮,同樣人頭落地!”

那些侍衛犯了難,突然被架在左右都要死的境地,但顯然,謝遷說話要比一個十三歲的熊孩子更有份量,他們掂量一下,知道讓太子下樓去的後果很可能是身死,令大明江山斷了傳承,他們不僅自己沒命,還會牽連家人。

朱厚照硬要往樓梯口闖,卻被謝遷身邊那名三十歲左右的官員攔住,朱厚照怒衝衝地道:“你敢攔我?”

那人回答:“殿下見諒,國不可一日無主,也不可一日無儲君。敢問太子,您下去後,若遭遇流矢或者刀槍劍戟及身橫死,誰人可以儲君之位承擔國嗣之責?”

朱厚照一愣,顯然對方這文縐縐的言辭有理有據,一時讓他不知該如何反駁。隨即,他眼珠子滴溜溜一轉,抓住對方言語中的漏洞發起攻訐:“你敢詛咒本宮?”

那人道:“國無儲君,江山焉固?殿下當知四海昇平,必以皇儲安康爲上,太子身爲儲君,怎能以身犯險?若儲君有難,爲人臣子不勸阻者,是爲佞臣!殿下要下城樓,請從微臣的屍體上跨過去!”

“你……你的意思是說,你準備以死勸諫?”朱厚照皺眉打量此人,不知爲何,他對此人並無惡感。此人年歲不大,說話條理分明,一看就博學多才,讓他想起沈溪,不自覺氣勢就弱了下來。

那人道:“是!”

朱厚照看了看謝遷,又打量周圍準備阻攔的侍衛,他知道自己想下樓去已是不可能,再者說了,他之前想出去,不過是一時頭腦發熱,他自己其實還是很怕死的。

“你叫什麼名字?”朱厚照問道。

那人回道:“臣乃兵部郎中,王守仁是也!”

第二四四六章 無須理由第二一六五章 用人之道第一六九二章 閹黨做大第九二八章 酷刑第四三六章 陽明找我談心學第四九五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八更)第一七六三章 內患外求第一二八三章 脫罪第二五二七章 搬家第一三八二章 給你個任務第一八〇二章 給臉第一〇九章 茶肆危機第一〇二四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一三二一章 變着法送禮第二〇九八章 海洋貿易第一三九三章 老熟人第一三〇章開門不見喜第八〇八章 老友同行(第一更)第五三四章 假綁架,真獻策(第四更)第二〇一章 救人第一二四章 上路第二三八六章 京城一盤棋第一七八〇章 隱忍不發第六二八章 專門坑人(第三更,謝書友)第二六一六章 早去早回第七二六章 綁一送一第三一六章 洞房總有聽牆角的(第三更)第一六五五章 應對之策第二一二〇章 臨場考覈第一五五三章 太平府第二二一章 老騙子第四三〇章 三元及第(第一更)第九六五章 明正典刑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第二六一二章 災區見聞第二三〇一章 閨中事第四三九章 侯府送禮(第一更)第八十四章 紙終抱不住火第二四五五章 受益者第九一九章 臨出征贈禮(第四更)第六六四章 榆溪之戰(中)第二三四〇章 還來得及第二五八〇章 代理人之爭第二五九二章 你逃我追第九三三章 審結第四七四章 經筵議事(第二更)第二〇九六章 一波三折第七六二章 我不殺伯仁第二一七〇章 對策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一〇七七章 陰謀第一五四一章 蹊蹺第一一五六章 態度第八九六章 左擁右抱第一四四二章 司空見慣第一九五〇章 人已入宮第二四九七章 小人不可用第一二四七章 先勝一場第八五一章 陷阱?第三一四章 三朝回門(求月票)第四十二章 種痘第一六四〇章 讓他回不了京城第二五一章 防人之心(第四更)第二五七章 回鄉探親第一三九八章 固執的女人第一六一一章 出巡第二五五章 秘辛(第三更)第一三四二章 坐山觀虎鬥第二〇〇章 苗女第一七四八章 攬權第三百一十九章 面子問題(第六更)第二〇五〇章 傲慢無禮第一四三七章 風光與落寞(第四更!)第一〇五四章 前途無光(第二更,求月票)第一七五九章 大婚第一〇三〇章 入值文淵閣第二二七四章 比試第二〇二六章 站邊第一三七〇章 相見第一一八一章 算無遺策第一四三三章 接班人第二一〇四章 貿易談判第二六三四章 作別第四〇七章 大學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六三七章 如此長夜,竟有佳人?第一一五三章 戰起第一九四八章 賜宴文華殿第一〇七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更)第一五一章 大病是災,小病是福第一七四〇章 主動權第七四〇章 小郎他娘死的早第二一三三章 皇帝的軍營第一二四五章 只有外合,沒有裡應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第一四五六章 有心和無心第一九八九章 變化的時代第三六九章 倩影相隨第一五五九章 當皇帝沒勁第九二七章 知府和鎮撫第一一四章 每到佳節少一人
第二四四六章 無須理由第二一六五章 用人之道第一六九二章 閹黨做大第九二八章 酷刑第四三六章 陽明找我談心學第四九五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八更)第一七六三章 內患外求第一二八三章 脫罪第二五二七章 搬家第一三八二章 給你個任務第一八〇二章 給臉第一〇九章 茶肆危機第一〇二四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一三二一章 變着法送禮第二〇九八章 海洋貿易第一三九三章 老熟人第一三〇章開門不見喜第八〇八章 老友同行(第一更)第五三四章 假綁架,真獻策(第四更)第二〇一章 救人第一二四章 上路第二三八六章 京城一盤棋第一七八〇章 隱忍不發第六二八章 專門坑人(第三更,謝書友)第二六一六章 早去早回第七二六章 綁一送一第三一六章 洞房總有聽牆角的(第三更)第一六五五章 應對之策第二一二〇章 臨場考覈第一五五三章 太平府第二二一章 老騙子第四三〇章 三元及第(第一更)第九六五章 明正典刑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第二六一二章 災區見聞第二三〇一章 閨中事第四三九章 侯府送禮(第一更)第八十四章 紙終抱不住火第二四五五章 受益者第九一九章 臨出征贈禮(第四更)第六六四章 榆溪之戰(中)第二三四〇章 還來得及第二五八〇章 代理人之爭第二五九二章 你逃我追第九三三章 審結第四七四章 經筵議事(第二更)第二〇九六章 一波三折第七六二章 我不殺伯仁第二一七〇章 對策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一〇七七章 陰謀第一五四一章 蹊蹺第一一五六章 態度第八九六章 左擁右抱第一四四二章 司空見慣第一九五〇章 人已入宮第二四九七章 小人不可用第一二四七章 先勝一場第八五一章 陷阱?第三一四章 三朝回門(求月票)第四十二章 種痘第一六四〇章 讓他回不了京城第二五一章 防人之心(第四更)第二五七章 回鄉探親第一三九八章 固執的女人第一六一一章 出巡第二五五章 秘辛(第三更)第一三四二章 坐山觀虎鬥第二〇〇章 苗女第一七四八章 攬權第三百一十九章 面子問題(第六更)第二〇五〇章 傲慢無禮第一四三七章 風光與落寞(第四更!)第一〇五四章 前途無光(第二更,求月票)第一七五九章 大婚第一〇三〇章 入值文淵閣第二二七四章 比試第二〇二六章 站邊第一三七〇章 相見第一一八一章 算無遺策第一四三三章 接班人第二一〇四章 貿易談判第二六三四章 作別第四〇七章 大學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六三七章 如此長夜,竟有佳人?第一一五三章 戰起第一九四八章 賜宴文華殿第一〇七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更)第一五一章 大病是災,小病是福第一七四〇章 主動權第七四〇章 小郎他娘死的早第二一三三章 皇帝的軍營第一二四五章 只有外合,沒有裡應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第一四五六章 有心和無心第一九八九章 變化的時代第三六九章 倩影相隨第一五五九章 當皇帝沒勁第九二七章 知府和鎮撫第一一四章 每到佳節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