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五章 狀元夫人(第二更)

在沈溪的幫助下,衆翰林的俸米以高價賣了出去,接下來幾天,這些翰林手頭寬裕起來,連做事都更有幹勁,以前對沈溪橫挑鼻子豎挑眼的人,對沈溪的態度改觀許多。

不過翰林院裡很快又是一片陰霾,從皇宮那邊傳來的消息……太子病危了。

太子朱厚照是弘治皇帝的長子兼獨子,張皇后在朱厚照之後又生了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但都是很小便夭折了,若朱厚照此番熬不過去,皇帝連個兒子都沒有,將來帝位傳給誰?

接連幾日,天子都因爲太子的病情未問朝事。

禮部的意思,事情得早點兒作準備,看樣子太子撐不了幾天了,一邊爲太子準備喪事,一邊還要向天子建言,多納嬪妃,皇嗣傳承最爲重要,就算張皇后是個妒婦,天子與張皇后相敬如賓,該納嬪妃還是要納,否則單是這皇位繼承人的問題,將來就足以亂國。

國家的安穩纔是當前最重要的事情。

四月初六這天,謝遷又來到翰林院,這次他來的目的不是追究上次關於答天子策問的,而是繼續給衆翰林出難題,讓一干翰林草擬祭文。

衆翰林大眼瞪小眼……現在太子只是病情危急,並未一命嗚呼,現在便草擬祭文是否太早了些?

謝遷老奸巨猾,就算朝中上下都知道這篇祭文是爲太子草擬,但卻不能說得太直白,要求衆翰林在遣詞造句上最好婉轉起伏些。也就是說,這篇祭文既要表示哀痛,還不能讓天子想到這是爲他兒子所作。

對翰林們來說,這要求實在太扯淡。

好在這次祭文不需要馬上交稿,所有翰林有兩天時間準備,沈溪想了想,估摸是謝遷掐着指頭一算,從現在準備,兩天後太子可能就離世了,祭文正好派上用場,準備起來就不會太過倉促。

這朝廷上下,也只有“尤侃侃”的謝遷敢提出這樣的主意。

四月初七這天,所有的翰林都放下手頭的事情,專心研究這篇祭文,弄不好就是給弘治皇帝添堵,給自己找麻煩,祭文中所有內容都必須要仔細斟酌字眼。

沈溪作爲翰林院史官修撰,他的祭文也少不了。

此時沈溪的心情,比翰林院所有翰林都要來得複雜,因爲他有種“太子是被我害死”的內疚感,若無他的出現,朱厚照應該活蹦亂跳只等長大登基後當個爲非作歹的混蛋皇帝,卻沒想到現在居然就要死翹翹。

就在沈溪無精打采時,外面進來一名知客,到沈溪面前道:“沈修撰,您府上來人通知,說是尊夫人已抵達京城……”

公事房內本來是一片安靜,知客這句話說完,屋子裡突然一片喧譁,朱希周笑盈盈問道:“沈修撰這麼小的年歲,就已成家?”

沈溪稍微有些尷尬,就算古人成婚早,讀書人成婚也多在十五六歲以後,像他這樣十三歲之齡就成婚的並不多見,按世人之意,要做學問就不能跟市井百姓一般太早成婚,否則會影響學業。

沈溪未置可否,但既然謝韻兒已經抵達京城,他還是要請假回去看看。

等沈溪把家裡的事跟當值的侍讀學士張昇一說,今年已經快六十歲的張昇眯着眼打量沈溪一番,問道:“是否需要這般着急?也罷,新科狀元家中難免事多,去吧。明早可記得早些來。”

事假如此就算請下來了,也多虧張昇好說話,作爲成化五年的狀元,對沈溪這個後輩狀元多有提攜。

沈溪出了翰林院,就見宋小城笑眯眯等在那兒,與他一起過來的還有沈溪的三伯沈明堂,這幾日王陵之正在考武會試,沈明堂暫時未離開京城。

“小人蔘見狀元大人!”

宋小城見到沈溪,迎頭直接拜倒,磕了三個響頭一點兒不帶含糊。

沈明堂那邊一看不對啊,就算是我侄子,那也是狀元郎,堂堂的官老爺,我也要拜,如此一來沈明堂跟着跪倒。

沈溪趕緊過去把二人扶起來,道:“三伯和九哥也是的,自家人何必多禮?更何況這狀元並非官職,如今我在翰林院中爲史官修撰。”

宋小城和沈明堂都沒什麼見識,他們連縣衙裡有什麼官都搞不清楚,更別說是翰林院了,只知道沈溪中了狀元當了京官,能爲皇帝做事,那定然是高高在上。

三人回去的路上,宋小城趕緊問道:“狀元大人,這史官修撰是個什麼官?有沒有咱寧化知縣大?”

沈溪想了想,回答:“翰林院史官修撰是從六品,知縣是正七品,按照官品上說是大一級,可一個是治學辦皇差,一個是治理一方的百里候,沒可比性。”

宋小城和沈明堂一聽,不由咋舌。

比知縣老爺的官還要大,那到底有多大?是不是跟知府一個等級?他們對官品沒個概念,只知道知縣上一級就是知府。

沈明堂本來性子就懦弱,如今沈溪當官,他猶若置身夢中,本來以前老太太灌輸的思想裡,沈家要中興,就必須要有人當官,可現在夢想成真了,但沈溪這個官當得好像太遠,並無榮耀鄉里的感覺。當下訥訥問道:“修撰大人,可將當官之事……通知你祖母知曉?”

沈溪在中狀元后,親自寫了家書回去,汀州和寧化兩邊都有,當官之後又補了兩封,但他算了一下書信的傳遞速度,明顯趕不及官府的喜報,怎麼說那邊是快馬傳驛傳,而沈溪這個只能走民間途徑,會慢上許多。

“之前便已通知,料想祖母很快便會知曉。”沈溪點頭道。

“那就好,那就好。”

沈明堂高興壞了,他進京城本是陪同王陵之赴考,誰曾想卻親眼見證侄子中狀元,這狀元可比舉人金貴多了,剛中狀元就當官,以後說不定能當大官,那沈家人就不用再跟以前一樣過苦日子……

沈明堂被強勢的母親壓制多年,想法很簡單,只要以後別再刻薄沈家子孫便可,至於沈溪當官能給沈家帶來多大便利,他一時間還沒想明白。

快到沈溪落腳的小院時,宋小城點頭哈腰:“修撰大人,小的這就暫去東昇客棧落腳,葫蘆那小子等着我,這邊有許多工作要交接……您有何吩咐,只管讓人過去知會一聲,小的隨叫隨到。”

不但宋小城要走,連沈明堂也沒留下,提出告辭。沈溪挽留道:“都到家門口了,你們就不進去坐坐嗎?”

宋小城替沈明堂答了:“不敢不敢,這是大人的官邸,小人可不敢進去污了您的地方,再說了,夫人剛來,小的不能不識相。三老爺,咱們走吧。”

宋小城掌管車馬幫幾年,除了做事狠辣,也學會了圓滑世故,就連沈明堂這樣在王家做下人的,他也恭恭敬敬稱呼一聲“三老爺”。

等沈溪送走二人,到了家門口,突然想起有件事沒說,想追上沈明堂說清楚,想了想還是算了,或者當日在壽寧侯府看錯了呢?

剛敲門,開門的不是朱山,換成秀兒了。

秀兒憨厚老實,見到沈溪高興得不得了,就算沒有親戚關係,可相處幾年,早就當彼此是一家人。

“少爺,您看上去高了些,嘿嘿。”秀兒說着話,迎沈溪到院子,此時謝韻兒已迎了出來。

快半年沒見,謝韻兒容貌未變,一襲水藍色長裙,秀髮如雲,烏黑濃密,柳眉杏眼,皓齒硃脣,恬然一笑間,平添幾分安詳自在,就好似與遠歸的丈夫久別重逢,既驚喜,又帶着幾分矜持。

可惜沈溪總覺得跟謝韻兒間缺少一種心心相印的感覺,略一思索,發覺少的是他與林黛間那種相濡以沫。

“妾身給相公請安。”等沈溪走上前,謝韻兒跪下給沈溪行拜禮,這是妾侍行的禮節,沈溪微微吃了一驚,看大謝韻兒眉眼間的倔強,趕緊道:“自己家裡,不用這麼拘禮。娘子遠道而來,旅途勞頓,應該多休息纔是。”

沈溪說着不拘禮,可稱呼上未再以“謝姨”相稱。

等到了房裡,沈溪發覺謝韻兒包袱尚未打開,或許是叶韻兒看到院子太小牀鋪不夠用,所以等沈溪回來安排後再說

謝韻兒果然道:“若實在住不下,妾身搬到客棧住也可。”

別人都沒說話,倒是朱山掐着指頭算清楚了,連忙道:“不用不用,少爺和少夫人睡一間,小姐和寧兒姐睡一間,我和秀兒睡一間,不正好嗎?”

她這番話,馬上遭來林黛冷眼相向。

要說朱山平日做事勤快,話不多,很討人喜歡,可這次她卻說了不合時宜的話,林黛最介意的就是謝韻兒是沈溪的“大婦”,如今她能憑仗的,僅僅是沈溪對她的疼惜以及矢志不渝的承諾。

若按照朱山說的這麼來,那謝韻兒“大婦”的位置便牢靠了,她更沒機會贏回屬於她的妻子身份。

沈溪道:“要不這樣,這幾天我在翰林院那邊住,你們在家裡,稍微擠一擠應該能睡得下。”

謝韻兒微微搖頭,淡然一笑:“相公有家有室,如今妾身抵京,相公若長期不回家,容易惹來旁人的閒言碎語……再者,這家裡怎能少一個男人呢?不如,就照小山說的,兩個人住一間便是,不過跟相公睡在一起的是黛兒,不是妾身。”

一句話,就讓林黛的小臉唰地紅了。

第一二〇五章 末日來臨第六六三章 榆溪之戰(上)第一〇六章 小財迷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第九四五章 贈婢第二一七八章 原則第一六一七章 地方日常第五四五章 不受待見的副使(第二更)第六九一章 首位訪客(第四更)第一〇二三章 走投無路第四四四章 俸米風波(第一更)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第一八八章 登高望遠第三〇二章 一點愚見第六四一章 看似不升實則高升(第四更)第一八八二章 一場鬧劇第五二二章 京城名少(第十更,盟主加更)第二二八九章 遭遇戰第九二九章 生殺大權第二四九四章 一門學問第一六九一章 飯桌交鋒第二四二章 掃榻以待(第六更)第一二〇四章 活見鬼第七一三章 外官內臣(第二更)第二三七三章 不栽贓不成案第二六二一章 首輔之爭第一六四七章 北上之路第一五五四章 新年伊始第二四五章 贓官上任(第九更)第一〇五一章 拉下臉(第二更)第三八五章 太學入學(第三更)第三四三章 向盜匪問路(第八更)第一一三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一八〇一章 說服力第一五七七章 南北兩案第一五四六章 大戰爆發第二六一八章 君臣重逢第一三八五章 送行第九三五章 刑場第一四八七章 其人之道第二四三二章 大婚第一五八九章 掌握帝王心第二四六一章 山火第二五二九章 三面合圍第二二九〇章 入城第二三五三章 誰是閒人第一五五三章 太平府第四四〇章 授官(第二更)第二〇二七章 上門挑唆第五八三章 沒有原則的蔡鎮守(第三更)第七三三章 方法第一八〇章 難測江湖事第六一五章 草木皆兵的皇宮(第二更)第五〇二章 熊孩子(第二更)第一五四一章 蹊蹺第二〇三七章 不一樣的賜食第二五八四章 甘當臺階第一七一五章 過客第二六七一章 保佞臣第二一二七章 毒酒?第一二六八章 搞平衡第一五八一章 交易第一八七〇章 徒勞無功第五六三章 贖人先談賠償(第四更)第一三六一章 理清亂麻(第三更)第二二六六章 你來當第四七九章 修復名畫(第二更)第一四八四章 外戚出手第二六四四章 公卿過堂第二五一三章 見利忘義第一八〇三章 深造第六九九章 潛移默化(第一更)第五十章 爲欽差演示第二二一三章 勸降第二三一三章 總有混子第七六九章 弔唁第一一七八章 汗部大會(中)第一五二章 病中見真情(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一〇〇章 英雄,美人第一四六五章 封號第二一三一章 踏上征程第八十七章 畫中美人第二五〇七章 一隅之地第一一四八章 裡應外合第八三九章 出爾反爾第九十六章 惠孃的牽絆第一一五三章 戰起第二一一九章 無助第一六六六章 強硬第一四〇六章 白撿第二七四章 涉險過關第二一四六章 送禮第一三〇二章 沒着落第二二九三章 手段多變第二二四九章 棋子第一六三二章 表字第一三八八章 出巡第一七二八章 託付第一〇五七章 各方反應第二三四二章 價高者得
第一二〇五章 末日來臨第六六三章 榆溪之戰(上)第一〇六章 小財迷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第九四五章 贈婢第二一七八章 原則第一六一七章 地方日常第五四五章 不受待見的副使(第二更)第六九一章 首位訪客(第四更)第一〇二三章 走投無路第四四四章 俸米風波(第一更)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第一八八章 登高望遠第三〇二章 一點愚見第六四一章 看似不升實則高升(第四更)第一八八二章 一場鬧劇第五二二章 京城名少(第十更,盟主加更)第二二八九章 遭遇戰第九二九章 生殺大權第二四九四章 一門學問第一六九一章 飯桌交鋒第二四二章 掃榻以待(第六更)第一二〇四章 活見鬼第七一三章 外官內臣(第二更)第二三七三章 不栽贓不成案第二六二一章 首輔之爭第一六四七章 北上之路第一五五四章 新年伊始第二四五章 贓官上任(第九更)第一〇五一章 拉下臉(第二更)第三八五章 太學入學(第三更)第三四三章 向盜匪問路(第八更)第一一三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一八〇一章 說服力第一五七七章 南北兩案第一五四六章 大戰爆發第二六一八章 君臣重逢第一三八五章 送行第九三五章 刑場第一四八七章 其人之道第二四三二章 大婚第一五八九章 掌握帝王心第二四六一章 山火第二五二九章 三面合圍第二二九〇章 入城第二三五三章 誰是閒人第一五五三章 太平府第四四〇章 授官(第二更)第二〇二七章 上門挑唆第五八三章 沒有原則的蔡鎮守(第三更)第七三三章 方法第一八〇章 難測江湖事第六一五章 草木皆兵的皇宮(第二更)第五〇二章 熊孩子(第二更)第一五四一章 蹊蹺第二〇三七章 不一樣的賜食第二五八四章 甘當臺階第一七一五章 過客第二六七一章 保佞臣第二一二七章 毒酒?第一二六八章 搞平衡第一五八一章 交易第一八七〇章 徒勞無功第五六三章 贖人先談賠償(第四更)第一三六一章 理清亂麻(第三更)第二二六六章 你來當第四七九章 修復名畫(第二更)第一四八四章 外戚出手第二六四四章 公卿過堂第二五一三章 見利忘義第一八〇三章 深造第六九九章 潛移默化(第一更)第五十章 爲欽差演示第二二一三章 勸降第二三一三章 總有混子第七六九章 弔唁第一一七八章 汗部大會(中)第一五二章 病中見真情(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一〇〇章 英雄,美人第一四六五章 封號第二一三一章 踏上征程第八十七章 畫中美人第二五〇七章 一隅之地第一一四八章 裡應外合第八三九章 出爾反爾第九十六章 惠孃的牽絆第一一五三章 戰起第二一一九章 無助第一六六六章 強硬第一四〇六章 白撿第二七四章 涉險過關第二一四六章 送禮第一三〇二章 沒着落第二二九三章 手段多變第二二四九章 棋子第一六三二章 表字第一三八八章 出巡第一七二八章 託付第一〇五七章 各方反應第二三四二章 價高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