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九章 冥冥中天註定(第六更)

從後堂出來,江櫟唯還在外面等候,劉大夏說是讓他出去辦自己的事,但他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協同劉大夏,隨時聽候吩咐。

等陪沈溪往外走,江櫟唯嘆道:“沈公子可真是有福氣啊,在下還無緣跟劉侍郎對局一盤呢。”

沈溪心想:“你當我不知道你不會下象棋?劉大夏都肯認真從基本下棋理論教你了,你還有什麼可遺憾的?”

一行走到門口,門外有小轎迎候,那是玉孃的轎子。而沈溪則需要在官兵護送下返回藥鋪。

“沈公子,有時間多去奴家那裡坐坐,就算不是宴客,喝茶吃點心也好啊。”玉娘盛情相邀,卻是沈溪剛纔寧可擔着被問罪的風險也不肯將她供出來,再加上之前沈溪出手相救,更讓她覺得無以爲報。

沈溪點頭應了,但心中卻是一嘆,教坊司怎麼說也是風月之所,他沒事去幹嘛?

回到家中,沈溪把跟劉大夏見面的事一說,周氏又是歡天喜地:“就說憨娃兒有本事,以前是國子監祭酒,現在又是什麼戶部侍郎。唉?這兩個到底哪個官大?”

沈溪回答:“自然是戶部左侍郎大。”

周氏道:“那我們趕緊給人送禮去,這樣的大人物,都肯坐下來跟憨娃兒下棋,這是多風光的事情?不行不行,我要找人寫信給你祖母,讓她知道你這麼有本事。”

沈溪笑道:“娘,您這是有錢燒得慌啊,見個官就要給人家送禮?”

“禮多人不怪嘛……唉,算了,跟你說你小子也不懂,我還是跟你孫姨好好商量一下,你上樓讀書去,現在纔是個秀才,不行啊,以後一定要考舉人,還要考進士,只有這樣才能當上大官,不然別人就算再賞識,還不是放屁都沒人理會的毛頭小子一個?”

沈溪上樓不久,書本都未翻開,林黛就跑上來,告訴他蘇通來了。

沈溪下樓,卻見周氏正在跟蘇通閒話,不知道的還以爲老孃勾搭上了個年輕的後生,正準備紅杏出牆呢:“……哎呀,以後蘇公子要多帶我家小郎出去走走,這小子認識你,真是他三生修來的造化。”

蘇通被恭維得有些不好意思,他這次來是詢問前日情況的。

見到沈溪,蘇通如同找到救星一般,趕緊行禮告辭,慌不迭地拉着沈溪出門,出來後不由抱怨一句:“令堂可真是熱情啊,熱情到我看見旁邊的牆就恨不得想往上撞……”

沈溪一聽啞然失笑。

若是美婦人跟蘇通搭訕,蘇通肯定是熱情應和,但周氏是什麼人,本身模樣就很一般,而且嘴還很碎,再加上鄉下婦人沒什麼見識,說話寧化地方口音非常重,蘇通能夠忍受這麼久,全看沈溪的面子。

因爲沈溪現在屬於嚴密保護對象,就算他出門,身後也跟着兩名官兵護衛,沈溪第一次享受到帶“保鏢”出門的氣派勁兒。

蘇通把沈溪叫到附近的茶樓,剛坐下來,他趕忙把前日的情況詳細詢問,沈溪避重就輕回答一番。

蘇通驚訝不已,道:“原來顧育兄是跟着戶部劉侍郎來的啊!”

沈溪心想,果然心境不同,聽話的側重點就不一樣。他明明說的是一路上的兇險,而蘇通所側重的卻是江櫟唯背後的大人物,感慨無緣拜訪。

茶點上來,蘇通根本沒胃口吃,一邊是因爲沒去拜訪劉大夏感到遺憾,另一方面則是因爲安汝升倒臺,畢竟他的父輩跟安汝升掛着一層關係,當初安汝升到任時,他還曾前去送禮拜訪。

“……估摸着還得一兩個月,汀州這邊新知府纔會到任,不知朝廷會派何人來。”蘇通嘆了一句。

沈溪曾看過汀州府志,對於大明朝汀州府的知府,印象深的除了吳文度,就是在弘治十年上任的汀州知府鮑愷。

鮑愷算不上是名臣,但在汀州府地方上卻素有賢名,據載他爲官清廉,政績卓越,離任時,百姓垂淚相送。沈溪沒想到這麼湊巧,安汝升被查辦難道是冥冥中天註定?本來安汝升這一任知府要到弘治十二年,偏偏在弘治十年就被拉下臺,正好跟鮑愷上任汀州府的時間和地點相吻合。

……

……

劉大夏和江櫟唯,在兩天後調集官兵押送安汝升一夥北上,臨走時交待衛所和千戶所的將領,要繼續在地方搜查盜匪餘孽,同時安排人手對商會內外進行保護。

本來沈溪擔心安汝升的餘黨會趁機進行報復,但轉念一想,此時安汝升這個賊首被擒拿,羣龍無首,那些賊匪有機會還不抓緊時間逃離閩西這偏僻之地,何來心思報復?

再者說了,這次商會商船被劫,商會屬於受害者,那些賊匪要報復也是去找江櫟唯和官兵,跟商會無關。

想明白這些,沈溪也就放心了。他要爲來年春天的歲考作準備,因爲這涉及到他是否有資格參加明年的秋闈,若這次歲考不能考到三等以上,他要中舉人至少還得等三年,那時候他就十五歲了。

其實在沈溪的設想中,十五歲中舉,歲數剛剛好,不會年輕到讓人輕視,可一展抱負有所作爲,若有人賞識的話,他還能以舉人身份入太學讀書,就好像倫文敘一樣,一邊備考會試,一邊作學問,甚至還可能成爲大儒爲人尊崇。

最重要的是,將來考會試,他那些先生很可能是主考官,對他中進士甚至名列三甲都有莫大幫助。

但沈溪不會因此而懈怠,非要到十五歲纔去考,因爲沒有誰敢確保自己一次就能中舉。多一次嘗試機會,就能爲人生節省三年。更何況,他還想碰碰運氣,看看能否有機會參加後年的會試,能夠知道會試和殿試考題內容的機會可不多見,浪費掉太可恥了!

八月底,在安汝升被捉拿問罪一個多月後,新任汀州知府到任,結果朝廷派來的跟歷史的走向一樣,是今年已經六十四歲的清廉官員鮑愷。

鮑愷,字舜卿,浙江鄞縣人,天順三年舉人,成化十一年進士,因他在河南彰德府爲知府時有政績,爲民所稱頌,後因丁憂一直賦閒在家。

這次調任汀州知府,地方士紳官民得知之後,夾道歡迎,這也是因爲汀州府剛剛纔出了個跟江洋大盜勾連的賊官,百姓正覺得自己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現在突然來了一個素有賢名的清官,都彈冠相慶。

鮑愷爲人低調,雖然進城當日他也熱情地與城中士紳見禮,但其後他便躲在府衙內不出。也是他年老體弱,沒法多出來走動,再加上有安汝升的一些弊政沒有徹底根除,甚至因爲頭年的水災以及安汝升的盤剝,到如今汀州府的大小錢庫和糧庫都空空如也,他爲此大傷腦筋。

惠娘聽說鮑愷以前的名聲,但這次她沒有盲目信從,因爲她剛纔在安汝升身上吃了個慘痛教訓。

安汝升剛上任的時候,惠娘也將其當作是青天大老爺看待,結果安汝升爲商會拓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也從中撈取了足夠的好處。就算這樣,安汝升還想劫持她來要挾商會,不知不覺間,她對官府的人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抗拒。

“……地方士紳相約,以士紳和糧戶爲主導,行納捐,來補充庫藏,咱商會也要納捐一部分,卻不知道納多少合適?”

惠娘雖然算不得士紳,但她以商會會長的身份,地方上但凡有什麼大事,尤其是出錢出力的事,都會找她參與,也是她掌握商會和銀號,而且一向肯爲地方慷慨解囊所致。

沈溪道:“該納多少就納多少唄……大明朝可沒哪條法令說,咱經商的有給官府補庫的義務。”

周氏這次堅定地站在沈溪一邊:“這小子說得對,去年高知府在任時發大水,就讓咱捐銀捐糧,後來安知府到任又讓咱捐,這倒好,沒一年光景又換了個,當商會是官府的錢袋子,想取多少是多少?”

沈溪心裡暗歎,現在鮑愷那邊尚未發話,倒是地方士紳先把商會當作提款機,但凡納捐這種事,必定讓商會出大頭。

好像商會的成立,就是專門爲地方士紳納捐時減輕負擔似的。

惠娘最後問沈溪:“小郎,你覺得呢?”

以前惠娘無論怎麼詢問沈溪的意見,都心平氣和態度誠懇,目光中帶着熱切和期盼,想得到一個妥善的解決方案。但自從沈溪下河救起她,還爲她人工呼吸以及抱着她取暖,之後她連跟沈溪對視都不敢,問話時目光有意避開沈溪。

沈溪攤攤手,道:“還是先等鮑知府吩咐下來再說……若是我們這麼獻殷勤地捐錢捐糧,指不定鮑知府還以爲我們要行賄呢。”

聽到“行賄”的字眼,惠娘謹慎起來。

之前沈溪跟她分析過安汝升的案子,給予她嚴肅的“忠告”,安汝升因爲盜匪案而落馬,上面沒有深究他貪污納賄的事情,若有司衙門真要一查到底的話,以商會不斷對安汝升的“孝敬”,很容易牽扯其中。

沈溪現在的想法是,趁着汀州府來了個不貪的賢官,趕緊讓商會跟衙門劃清界限。自從高明城想用商會爲自己撈政績,到之後安汝升從商會攫取錢財,商會已經和官府瓜葛益深,這是很危險的事情。

惠娘點頭道:“知道了。過幾天,地方會爲鮑知府設宴款待,到時若鮑知府有意補庫,商會倒是可以拿出一些錢糧來,但不宜太多。若鮑知府不提的話,我們就不要主動牽扯進去,小郎你以爲呢?”

很自然的,惠娘又跟以往一樣望着沈溪,但被沈溪回望一眼,她趕緊將視線挪開,面頰微微發紅。

***********

ps:第六更啦!

謝謝大家,今天的非常兇猛,雖然相較其他書來得緩慢,但我知道大家已經盡力了,畢竟誰也不知道四月的最後有雙倍,導致大家早早就投完了!

但是,我覺得我們還大有潛力可挖,畢竟我們的書高定快破萬了,均定也有四千多,每一個號只要有一票,那就是4000票啊!所以,拜託還沒有投票的書友,一定記得試試投的按鈕選項,說不一定有奇蹟發生呢?

跪求!

第八二七章 被輕視了(第三更)第一三三五章 言盡於此第八九二章 義兄和義妹第一九六五章 新人事,新氣象第四十六章 小買賣第六九六章 逼上門(第一更)第二二二九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九九〇章 成大事者(第三更)第一四六九章 待遇不同第二三五五章 處處透着邪乎第一七八〇章 隱忍不發第二四七六章 識香念舊人第二〇四八章 玩出事第二五四五章 遊說第七〇三章 老子有錢(第一更)第一六六二章 心灰意冷第一一八四章 一戰定輸贏第二三七四章 得不到的纔是最好的第二五六四章 相聚第二〇七〇章 大問題第二十三章 滿城硝煙楊家將第二二七四章 比試第九六二章 將軍明鑑第二二四五章 日期第一六〇六章 臭小子壞我好事第二二八一章 請自重第一三三章如火如荼第一六〇七章 構想第八二三章 惠孃的新姐妹(第二更)第四七九章 修復名畫(第二更)第二六二五章 地位不保第一九四章 爲榮譽的第四場縣試第二七四章 涉險過關第一三一章前途不可限量第一四〇七章 扶植傀儡第一一五三章 戰起第一四九〇章 強行留人第九四二章 自願第三七九章 接頭(第五更)第一七〇八章 各有立場第一四二二章 來勢洶洶第一三三八章 鬧心事第二三〇〇章 聖心難測第一一四五章 最後的防線第三四三章 向盜匪問路(第八更)第二六〇七章 體面第九二七章 知府和鎮撫第一三五八章 六萬貫(求月票)第二四六七章 南下第一八二五章 絕不客氣第一五〇四章 臣等附議第九九二章 犟驢第一二二章 順利解決第一一二八章 不那麼簡單(第三更)第四五八章 王瓊告狀(第七更,獻書友)第二二六〇章 慶典第一四六章 最強智計小諸葛第八三七章 大人聽岔了第一三八二章 推廣,先從太子做起第一〇八三章 一片安寧第一二九二章 戰爭之王的落寞第三〇八章 上兵伐謀(求月票)第二〇一二章 三件事第一九三章 一門雙傑第一〇七章 年畫(求收藏)第一七〇四章 風向大變第六一八章 再來五炮(第五更)第二二九一章 暴脾氣第二一一八章 堅持第一〇三三章 一片赤誠第三九四章 詩畫了得(四更賀盟主磊洋)第二五五〇章 只怕小人言第八一八章 放火殺人(第三更)第七二七章 事情不好收場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一五七八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二三九六章 唯一人選第三九一章 跟師兄師姐過日子(第一更)第二五七一章 貞女第六七八章 兄妹相認第一七七六章 分憂第七一二章 深得朕意(第一更)第二六七三章 一物降一物第一五四二章 緊急軍情第二三一五章 顏面第一第五四九章 至福州(第六更,求月票)第二四三五章 隨軍第二五七六章 觀念碰撞第二一八四章 結果第一七〇五章 誰愛管誰管第一一〇二章 京城人士(第一更)第一六七二章 借人不得第一六一六章 回報第一〇五章 彩色連環畫第二三五九章 不能不防第二三五四章 講心不如講利第四一四章 內閣大學士的推諉(第四更)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二十三章 滿城硝煙楊家將第一七七六章 分憂
第八二七章 被輕視了(第三更)第一三三五章 言盡於此第八九二章 義兄和義妹第一九六五章 新人事,新氣象第四十六章 小買賣第六九六章 逼上門(第一更)第二二二九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九九〇章 成大事者(第三更)第一四六九章 待遇不同第二三五五章 處處透着邪乎第一七八〇章 隱忍不發第二四七六章 識香念舊人第二〇四八章 玩出事第二五四五章 遊說第七〇三章 老子有錢(第一更)第一六六二章 心灰意冷第一一八四章 一戰定輸贏第二三七四章 得不到的纔是最好的第二五六四章 相聚第二〇七〇章 大問題第二十三章 滿城硝煙楊家將第二二七四章 比試第九六二章 將軍明鑑第二二四五章 日期第一六〇六章 臭小子壞我好事第二二八一章 請自重第一三三章如火如荼第一六〇七章 構想第八二三章 惠孃的新姐妹(第二更)第四七九章 修復名畫(第二更)第二六二五章 地位不保第一九四章 爲榮譽的第四場縣試第二七四章 涉險過關第一三一章前途不可限量第一四〇七章 扶植傀儡第一一五三章 戰起第一四九〇章 強行留人第九四二章 自願第三七九章 接頭(第五更)第一七〇八章 各有立場第一四二二章 來勢洶洶第一三三八章 鬧心事第二三〇〇章 聖心難測第一一四五章 最後的防線第三四三章 向盜匪問路(第八更)第二六〇七章 體面第九二七章 知府和鎮撫第一三五八章 六萬貫(求月票)第二四六七章 南下第一八二五章 絕不客氣第一五〇四章 臣等附議第九九二章 犟驢第一二二章 順利解決第一一二八章 不那麼簡單(第三更)第四五八章 王瓊告狀(第七更,獻書友)第二二六〇章 慶典第一四六章 最強智計小諸葛第八三七章 大人聽岔了第一三八二章 推廣,先從太子做起第一〇八三章 一片安寧第一二九二章 戰爭之王的落寞第三〇八章 上兵伐謀(求月票)第二〇一二章 三件事第一九三章 一門雙傑第一〇七章 年畫(求收藏)第一七〇四章 風向大變第六一八章 再來五炮(第五更)第二二九一章 暴脾氣第二一一八章 堅持第一〇三三章 一片赤誠第三九四章 詩畫了得(四更賀盟主磊洋)第二五五〇章 只怕小人言第八一八章 放火殺人(第三更)第七二七章 事情不好收場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一五七八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二三九六章 唯一人選第三九一章 跟師兄師姐過日子(第一更)第二五七一章 貞女第六七八章 兄妹相認第一七七六章 分憂第七一二章 深得朕意(第一更)第二六七三章 一物降一物第一五四二章 緊急軍情第二三一五章 顏面第一第五四九章 至福州(第六更,求月票)第二四三五章 隨軍第二五七六章 觀念碰撞第二一八四章 結果第一七〇五章 誰愛管誰管第一一〇二章 京城人士(第一更)第一六七二章 借人不得第一六一六章 回報第一〇五章 彩色連環畫第二三五九章 不能不防第二三五四章 講心不如講利第四一四章 內閣大學士的推諉(第四更)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二十三章 滿城硝煙楊家將第一七七六章 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