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三七章 不一樣的賜食

豹房花廳,朱厚照坐在案桌後,顯得很正式,聽了王瓊關於對西北地方缺糧情況的詳細奏稟。

王瓊說完後,朱厚照嘆道:“沒想到劉瑾貪贓枉法,居然把九邊糧倉裡的糧食全都調運至京師,他這麼做的目的何在?他就不怕地方出現饑荒?那時再把糧食運回去,如此繁瑣,簡直是把大明人力資源當兒戲。”

王瓊聽到朱厚照的話後,有些驚歎。

王瓊心道:“旁人都道當今聖上年少無知,登基後不學無術,對於世情倫理皆不在意,未料才一句話,就如此有深意,外間對聖上的誤讀很深啊。”

朱厚照看着沈溪:“沈卿家,你如何看待此事?”

沈溪道:“以王中丞呈奏,西北地方如今出現糧荒,大可從京師調運一批過去。”

“那就是了。”

朱厚照道,“這件事王中丞沒上呈嗎?爲何相關衙門到現在沒付諸實施?”

王瓊看了沈溪一眼,他知道有些事不是朱厚照所能決定,不希望沈溪把朝中一些矛盾在朱厚照面前公開。

沈溪雖然明知道是謝遷和張苑從中作梗,但還是選擇了迴避,道:“只是因閹黨擅權時朝中貪腐嚴重,再加上中原之地出現災荒,以至於京城府庫糧食儲備不足所致。”

朱厚照皺了皺眉頭,認真思索沈溪這番話,同時想對策。

王瓊見朱厚照和沈溪之間的對話,心有所悟。

雖然王瓊在大明歷史上是一等一的名臣,能力非同小可,但他現在尚未躋身朝廷核心層,見到朱厚照都是第一次,更不要說理解君臣相處之道了。

沈溪給了他一次很好的經歷。

朱厚照道:“本來是可以自行籌措,但想來西北這幾年戰事不斷,屯田收成又被調運京師,哪有那麼多存糧?沈尚書,總歸要有解決之法,你應該跟戶部楊尚書多商議一下,看看是否能從旁處抽調一些糧食。”

沈溪搖頭:“既然京師缺糧,那就算戶部肯調撥,必然也會自旁處取用,導致出現虧空。”

王瓊沒想到沈溪居然會爲戶部開脫,他很想說,太倉內分明有的是糧食,你既然已帶我來面聖陳情,爲何不把實情說出?難道你沈尚書也眼睜睜看着西北軍民餓斃?

朱厚照皺眉:“那當如何?難道看着西北軍民吃不飽飯?這可還沒到戰時,若明年開春後出現缺糧的狀況,又該如何?畢竟既定開戰之日,尚未到下一次糧食收成時,屆時缺糧的情況肯定更加嚴重。”

沈溪道:“回陛下的話,以微臣看來,暫時可從京城調撥糧食解燃眉之急,剩下的,只能從民間籌措。如今微臣身體已康復,年後這段時間,微臣將會在最短時間內籌措糧食,讓西北軍民可以吃飽飯。”

沈溪居然主動承攬爲西北將士籌措軍糧的重任。

這已經不是戰時的事情,而是維持西北地方日常運轉,等於說,西北這麼多將士將不再由戶部養活,而是沈溪負責籌措錢糧來養。

朱厚照對於這結果自然心滿意足。

但朱厚照帶着一絲擔憂:“沈先生,邊軍將士吃不飽飯,這可是頭等大事,如果籌措不到位,引發兵變的話,可能會重蹈安化王謀逆覆轍。”

王瓊忍不住好奇地打量沈溪,他沒想過面聖的結果,卻是沈溪主動把責任承攬下來,生怕對方會把一部分責任推給他。

要知道上級推下級的事情很多,王瓊深知官場的水很深,不是說沈溪主動承攬,就一定是沈溪獨自來解決問題的。

沈溪道:“請陛下放心,上元節前,京師內會有大批糧食運往西北,微臣可以在這裡立下軍令狀。”

“好!”

朱厚照顯得很振奮,“有沈先生在,感覺朝中有再大的難題也可以解決,有沈先生承諾,朕就放心了,今日難得王卿家到京師,朕準備中午在宮中……豹房賜宴,王卿家和沈先生跟朕一起飲宴吧。”

王瓊聽朱厚照賜宴,嚇了一大跳,皇帝如此恩待他有些承受不起,當即用求助的目光望向沈溪,沈溪笑着道:“陛下盛意拳拳,微臣感激不盡,王中丞不妨一起留下,飲宴後再回家如何?”

王瓊聽沈溪語氣,好像也是主人家一樣,這對君臣居然一起挽留他飲宴,王瓊還沒回答,朱厚照便一擺手:

“來人,準備酒食,眼看已過了正午,沈先生和王卿家想必已餓壞了,叫廚房上菜上快點兒。今日是除夕……對了,明日春節朕會在豹房賜宴,屆時沈尚書和王卿家一起過來。”

王瓊目瞪口呆中,沈溪笑着行禮:“恭敬不如領命。”

……

……

王瓊入席後,頭腦還有些發懵,不明白眼前發生了什麼事。

面聖對他而言已算是極大的恩賜,現在又要跟皇帝一起吃飯,這可是臣子夢寐以求的待遇。畢竟這種宴席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宮廷賜食,而是跟皇帝坐下來,在不大的飯桌上同餐,朱厚照甚至會以友人的方式說話。

王瓊感覺到自己的人生觀都快要被眼前的景象顛覆。

沈溪倒很淡然,好像這並沒有多了不起,王瓊不明白爲何朱厚照要留自己在豹房進食,沈溪對此倒是門清,心想:

“這小子是鐵了心來年把草原平了,但凡是跟這件事有關的人,一定會被他禮重,以後怎麼樣不敢說,現在皇帝對王瓊這個三邊總制自然要報以好臉色,這小子雖然平時吃喝玩樂不靠譜,但在收買人心上還是有一套的。”

朱厚照笑看王瓊,道:“王卿家,飯菜準備倉促,不是很豐盛,屬於家常便飯,畢竟前線將士還在餓肚子,我們在這裡大吃大喝也不合適,就當是便餐,朕順帶跟你閒話家常。”

王瓊趕緊站起身行禮:“微臣當不起陛下如此禮遇。”

朱厚照也站起來,笑着道:“王卿家這是說得哪裡話?雖然咱們是君臣,但不用如此拘束,你看沈尚書多隨和?其實朕這個人很好說話,你大可不必拘謹,把這裡當成自己家裡就好了。”

王瓊心裡苦笑不已,如果能選擇的話,他寧可不吃這頓飯,但他又知道這是一種榮幸,這種事甚至可以寫進家譜,讓子孫後代感受到他此時的風光。

不多時,酒菜上來,跟朱厚照所說一樣,屬於普通便餐,沒有大魚大肉,全是清蒸小炒,王瓊看了眼不覺得有多奢侈,心裡納悶兒:“陛下如此平易近人,用膳也如此簡單,爲何跟外間傳聞完全不同呢?”

王瓊對於朱厚照的認知,完全來自民間風聞,並未感受過真實的朱厚照,因而無法下判斷。

上齊六個菜後,朱厚照起身親自爲沈溪和王瓊斟酒,沈溪道:“陛下乃一國之君,應該由臣等爲您敬酒纔是。”

朱厚照道:“沈先生見外了,您是朕的恩師,當年在東宮時朕承蒙您教導頗多,今日學生爲先生敬酒,乃理所當然之事。”

本來沈溪不該應下,但見朱厚照很有誠意,就沒有再堅持。

朱厚照爲沈溪斟酒時,王瓊在旁看得心驚肉跳,心想:“自古以來有皇帝給臣子倒酒的先例嗎?”

等朱厚照爲沈溪斟滿酒後,再看着王瓊道:“容朕爲王卿家斟酒。”

王瓊趕緊拒絕:“陛下,微臣並未教導過陛下,不敢當如此重禮。”

“當得起。”

朱厚照道,“朕自登基以來,西北變亂頻繁,王卿家一直留在三邊爲朕打理軍政事務,保一地民生安穩,如今西北出現糧荒,王卿家更是不遠千里來京師奔走,你乃大明股肱之臣,朕爲保江山社稷之功臣斟酒,有何不可?”

說完,朱厚照不等王瓊有所表示,直接上前斟酒,王瓊聽到這話已流出眼淚,彷彿自己當官以來所受苦楚和委屈,在這一刻都不值一提,只要有君王賞識,便有肝腦塗地也難報萬一的熱血和衝動。

等朱厚照爲沈溪和王瓊都斟滿酒後,才爲自己斟酒,道:“朕到底不是你們這樣科舉出身的大儒,才學尚淺,不知該如何說起,所有話便在這一杯酒中,沈先生,王卿家,我們一起用過?”

沈溪和王瓊同時舉起酒杯,道:“敬陛下。”

朱厚照一飲而盡,隨即沈溪和王瓊也把杯中酒喝下,之後再過來倒酒的就不再是朱厚照,而是旁邊侍奉的太監。

朱厚照敬完酒後有些得瑟,好像覺得自己收買人心這套完成得很好,畢竟王瓊那邊已是老淚縱橫,朱厚照看了看沈溪,再問:“沈先生,來年出塞對草原一戰,準備得如何了?”

朱厚照當着王瓊的面把這問題問出,等於是借沈溪的口,把情況告知王瓊,讓王瓊有所心理準備。

沈溪暗忖:“你才收買完人心,就開始索取回報,難道你要讓王瓊跟你承諾贊同你的出兵之舉?”

沈溪回道:“以陛下所見,如今西北用兵最大的問題,不是缺乏將士,而是軍需物資短缺,如此一來,來年用兵必定要精兵簡政,不能有所拖沓,需要在短時間內打完這場戰事。”

沈溪的回答,讓朱厚照所料未及。

這跟之前小擰子回稟答案有所不同,沈溪說用精兵打一場速戰速決的戰事,跟他預想中百萬雄兵踏平草原的構想有極大不同,朱厚照喜歡那種浩大雄渾的戰爭場面,以體現大明的強大實力,而不是那種只求目的不求過程的小規模戰事。

朱厚照思索半晌後,道:“那這場仗怕是不好安排,王卿家有何看法?”

這問題把王瓊給難住了,倒不是說王瓊對來年草原一戰沒有設想過,而是他不明白大明軍隊的虛實,也不清楚朱厚照的態度,他在朝廷核心層屬於“新人”,掌握不好尺度的情況下,最好是說一些模棱兩可的話。

王瓊回道:“如沈尚書所言,西北地方缺少糧草物資,來年要平定草原,必定要以精兵應戰,牽涉地域不可太廣,以防韃靼人趁虛而入。”

王瓊的回答,完全是在順着沈溪的意思在說,這樣有個好處,就算朱厚照不滿意,也不會怪責他一人,反正沈溪地位在他之上,受器重程度也是以沈溪爲先,朱厚照要怪責,先由沈溪頂着。

朱厚照蹙眉:“朕要的是平定草原,不是隨便打一仗威懾那些韃子,如果精兵簡政的話,跟朕的預期有所不符。”

沈溪道:“不知陛下對於最後的結果,有何期待?”

“嗯?”

朱厚照有些不解,“沈先生的意思,朕不是很明白。”

沈溪好整以暇:“若是經過幾場勝仗後,韃靼主動歸降,甚至連達延汗部也歸順,不知陛下對這結果是否能接受?”

朱厚照皺了皺鼻子:“那些韃子心高氣傲,怕是不會如此輕易服軟吧?以朕所知,這些人見異思遷,或許看到大明強大,才違心來投,等他們稍有恢復和發展,必定又會背信棄義,所以這次朕要徹底滅了韃子,讓他們一個不剩!朕要在塞北設立都護府,仿照強漢盛唐時的舉措,讓草原從此臣服於大明統治!”

朱厚照充滿雄心壯志,但他的願望怎麼看都好像癡心妄想,至少王瓊這邊一百個不贊同。

因爲有沈溪的存在,好像朱厚照的計劃有成功的可能,但機率卻是微乎其微。

王瓊心道:“自唐朝之後,中原歷代王朝對草原戰爭就一直處於守勢,即便有小勝也難以長久維持,最好的結果是止兵戈而不是征服……陛下野心勃勃,是要讓多少將士葬身草原?”

朱厚照賜宴時意氣風發,構想了一下平定草原的宏偉藍圖。至於沈溪所說建議,他完全不予採納,在其看來,平定草原必須要徹底將草原制服,跟漢朝時打匈奴,或者跟唐朝時打突厥一樣,讓自己青史留名。

王瓊雖然一肚子話想說,但他忍住了,因爲他不確定自己說出這些話後,會給自己帶來如何的麻煩。

飯桌上,王瓊是最拘謹的那個,他時常把目光轉向沈溪,想看看沈溪的反應,最後以他的觀察看,似乎沈溪對於來年的戰事沒有勸阻的意思,如此一來,來年一場曠世大戰可能在所難免。

眼看賜宴結束,朱厚照道:“……來年朕會親自領兵出征,仿太宗皇帝領兵出塞,一舉將韃靼餘孽掃除,兩位卿家到時候必定是朕的左膀右臂,朕相信二位能相助朕取得這場大戰的勝利……”

王瓊聽了心裡發怵,本來他是主戰派一員,但聽到朱厚照不靠譜的構想後,心裡對這場戰事打了個大大的問號。

等賜宴結束朱厚照要去休息,爲晚上的娛興節目恢復精力,沈溪和王瓊一起離開豹房。

二人出門口後,沈溪道:“德華兄爲何在見過陛下後,沒了言語,甚至連對未來戰事也不予評價了?”

王瓊實話實說:“來年這場仗,打得越大,怕是越會勞民傷財,沈尚書之前所提精兵簡政怕是難以施行。”

沈溪道:“陛下登基伊始,對於戰爭有些許期冀可以理解,但在付諸實施上,始終是我們這些臣子,出了關塞後戰情可能一日多變,又怎會完全按照陛下預想進行?”

王瓊皺眉:“可陛下要御駕親征……”

“御駕親征也不可能衝鋒在前。”

沈溪看了王瓊一眼,目光中滿是深意,“很多事可以人爲進行轉圜,未必需要每件事都刻板遵循……或許德華兄對來年戰事產生疑慮,可惜這場戰事卻是不容取消或者延後的……”

王瓊心裡納悶兒,明明徹底平定草原不切實際,爲何沈溪卻堅持要進行,連一點商議的餘地都不給,不過他隱約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沈溪要靠這種方式贏得朝野威望。

王瓊心道:“若沒有這場戰事的話,那沈之厚永遠要屈居人後,被謝中堂等人制約,但若是這場戰事能得勝的話,他就可以在朝中掌握話語權,且在戰事進行中,朝廷上下都要接受他的調配,這纔是他堅持要打這場仗的目的吧?”

心念轉動間,王瓊以爲自己被利用了。

沈溪看王瓊臉上帶了些許迴避之色,就知道王瓊誤會了自己的用意。

沈溪道:“很多事要到真正開戰後才能定奪,現在下論斷爲時尚早,德華兄先回去歇息,這幾日我就會把調撥軍糧至西北地方的事情徹底定下來,不會讓三邊將士缺糧!”

第七〇六章 培養心機(第四更)第三五二章 假的吧?(第九更)第二六七七章 誰是誰的影子?第二三〇一章 閨中事第二五一九章 花樣百出第一〇七三章 尊敬(求月票)第一六七七章 樂得清靜第七〇四章 出宮容易回宮難(第二更)第一八〇七章 小團體第一八〇章 難測江湖事第一九九八章 朝不保夕第二六〇七章 體面第三八一章 娃娃臉的權臣第六六四章 榆溪之戰(中)第二二一七章 血腥殺戮第一一八章 成藥生意第一七八〇章 隱忍不發第一二二一章 奪權第一八二二章 視察第一〇三六章 回絕(第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二四一四章 君君臣臣第六三六章 都是來通知我一聲的第二〇一四章 佞臣的忠心第一八四二章 參議權第一〇三六章 回絕(第三更,求保底月票)第八四二章 貿易第六五六章 晚來一步第一四七一章 分家在即第二五五二章 出師未捷第一四三〇章 邵陽巷戰第二二四七章 建行在第二五〇六章 接納與否第二三一二章 失蹤也是一種手段第一一〇二章 京城人士(第一更)第二四五五章 受益者第一一四〇章 冰火兩重天第二〇四五章 太監之爭第一七二章 負心人(求訂閱和月票)第一八三九章 留劉瑾第二六〇章 相親和武舉(第四更)第一一三七章 鼓舞(第三更)第一五二五章 叫苦第二四六二章 大勝第一七九四章 孩童般天真第一四四〇章 叛亂擴大第一二〇二章 有肉吃第一九四六章 橫徵暴斂第一四三三章 接班人第四一一章 杏榜(第一更)第二〇三章 與人爲善(第四更)第二五四章 藏鉤第二〇六三章 荒唐事第四六七章 朝中忌諱事(第一更)第二〇九五章 來回折騰第一九八二章 豹房一條狗第二四三一章 封公第一七四四章 滴水不漏第二一三〇章 不搞特殊第一六八八章 蛀蟲第六九八章 不能說(第三更)第二二四一章 秩序制定者第一六八一章 初來貴地第二〇二六章 站邊第九四八章 匪情第六二五章 探親風波(第五更,謝書友)第七三四章 權謀是一門學問第十一章 哥哥還是弟弟第一一三六章 臨戰的一天(第二更)第一四八八章 樂不思蜀第一〇六〇章 五體投地(第二更)第二六五九章 這是什麼操作?第一六〇章 一無是處的男人第二四八章 夫妻禮數第九七七章 皇位更迭演習?第二一四〇章 又到賺錢時第二三四七章 能者多勞第一六八〇章 人選第一六〇二章 爲官不易第三三九章 賣了還是害了?(第四更)第二六二六章 大航海第二五二四章 行程第二〇七〇章 大問題第一三七三章 同遊第二三六五章 生殺予奪第一一五六章 態度第七五七章 鹿鳴宴第一九七四章 書房夜對第五三六章 皇后的囑託(第一更)第四二八章 開封見喜(第三更)第二五一七章 談判第一四九九章 過城不入第一三三七章 總有人情世故第一三一三章 奉詔第一七八二章 百口莫辯第二三六四章 猖獗第一〇〇一章 風塵之殤第一五五四章 新年伊始第二四八章 夫妻禮數第七〇九章 憨女人,傻女人(第三更)第二六一一章 實幹與敷衍
第七〇六章 培養心機(第四更)第三五二章 假的吧?(第九更)第二六七七章 誰是誰的影子?第二三〇一章 閨中事第二五一九章 花樣百出第一〇七三章 尊敬(求月票)第一六七七章 樂得清靜第七〇四章 出宮容易回宮難(第二更)第一八〇七章 小團體第一八〇章 難測江湖事第一九九八章 朝不保夕第二六〇七章 體面第三八一章 娃娃臉的權臣第六六四章 榆溪之戰(中)第二二一七章 血腥殺戮第一一八章 成藥生意第一七八〇章 隱忍不發第一二二一章 奪權第一八二二章 視察第一〇三六章 回絕(第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二四一四章 君君臣臣第六三六章 都是來通知我一聲的第二〇一四章 佞臣的忠心第一八四二章 參議權第一〇三六章 回絕(第三更,求保底月票)第八四二章 貿易第六五六章 晚來一步第一四七一章 分家在即第二五五二章 出師未捷第一四三〇章 邵陽巷戰第二二四七章 建行在第二五〇六章 接納與否第二三一二章 失蹤也是一種手段第一一〇二章 京城人士(第一更)第二四五五章 受益者第一一四〇章 冰火兩重天第二〇四五章 太監之爭第一七二章 負心人(求訂閱和月票)第一八三九章 留劉瑾第二六〇章 相親和武舉(第四更)第一一三七章 鼓舞(第三更)第一五二五章 叫苦第二四六二章 大勝第一七九四章 孩童般天真第一四四〇章 叛亂擴大第一二〇二章 有肉吃第一九四六章 橫徵暴斂第一四三三章 接班人第四一一章 杏榜(第一更)第二〇三章 與人爲善(第四更)第二五四章 藏鉤第二〇六三章 荒唐事第四六七章 朝中忌諱事(第一更)第二〇九五章 來回折騰第一九八二章 豹房一條狗第二四三一章 封公第一七四四章 滴水不漏第二一三〇章 不搞特殊第一六八八章 蛀蟲第六九八章 不能說(第三更)第二二四一章 秩序制定者第一六八一章 初來貴地第二〇二六章 站邊第九四八章 匪情第六二五章 探親風波(第五更,謝書友)第七三四章 權謀是一門學問第十一章 哥哥還是弟弟第一一三六章 臨戰的一天(第二更)第一四八八章 樂不思蜀第一〇六〇章 五體投地(第二更)第二六五九章 這是什麼操作?第一六〇章 一無是處的男人第二四八章 夫妻禮數第九七七章 皇位更迭演習?第二一四〇章 又到賺錢時第二三四七章 能者多勞第一六八〇章 人選第一六〇二章 爲官不易第三三九章 賣了還是害了?(第四更)第二六二六章 大航海第二五二四章 行程第二〇七〇章 大問題第一三七三章 同遊第二三六五章 生殺予奪第一一五六章 態度第七五七章 鹿鳴宴第一九七四章 書房夜對第五三六章 皇后的囑託(第一更)第四二八章 開封見喜(第三更)第二五一七章 談判第一四九九章 過城不入第一三三七章 總有人情世故第一三一三章 奉詔第一七八二章 百口莫辯第二三六四章 猖獗第一〇〇一章 風塵之殤第一五五四章 新年伊始第二四八章 夫妻禮數第七〇九章 憨女人,傻女人(第三更)第二六一一章 實幹與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