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九二章 用意何在

面對沈溪的解釋,謝遷實在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沈溪見謝遷無言以對,又接着道:“出了這種事,明擺着陛下要收權,身爲臣子不過是盡力幫陛下做一些事,謝閣老完全沒必要將怨氣發泄到不相干的人身上……這是當今朝廷面臨的困局,若有人能解開的話,也不會如同現在這般……束手無策!”

謝遷微微搖頭:“那你就準備繼續這麼推諉和敷衍下去?把事情做了一半,就跟陛下請辭,不再肩負責任?”

沈溪嘆息道:“很多事不是在下能左右,陛下性格乖張,身爲天子之師,其實在下跟謝閣老的想法是一樣的,希望陛下能迴歸正途,做一些於朝政有利的事情……難道在下不一直是這麼做的嗎?”

又是一個讓謝遷無法反駁的理由。

沈溪心想:“你謝老兒不是從來都把我當成善於逢迎、事事都算無遺策的佞臣嗎?難道你就看不到,我一直在暗中幫你?之前主張讓朱厚照恢復朝議,哪怕是一旬舉行一次,至少讓朝政迴歸正軌,如今更是懲戒張氏兄弟……無論你跟張氏一門關係有多親密,也該認識到張家人的確亂了大明綱紀!”

謝遷不再吭聲,凝眉思索,該怎麼反駁沈溪的話。

不過最後,謝遷也沒有繼續拿出強硬的態度來,只是皺眉道,“這案子如此懸着,總歸不是辦法,張家兩兄弟卸職算是好事吧……關於更多的情況,你可知曉?”

沈溪道:“駙馬都尉崔元馬上就要接替張氏兄弟的職務,至於京營人員調動,怕是要陛下自行揣摩,若是陛下不能親力親爲,權力可能就要落到司禮監掌印之手……又或者,謝閣老應該去跟五軍都督府的人溝通一下,兵部在這件事上很難插話。”

謝遷想了想,最後滿是無奈地點了點頭。

正如沈溪所說,統領京營對於兵部來說絕對是個禁忌,本來兵部就已擁有調兵權,旁人都可以對京營的事情說三道四,唯獨沈溪這個兵部尚書說什麼都會被人攻訐,所有人都怕沈溪將軍權攬在手中,只要有丁點兒苗頭都要扼殺於搖籃中。

至於沈溪推舉崔元,在於朱厚照的本意是要讓沈溪這個“親信”執掌京師兵權,沈溪在無法推辭的情況下,才另外推舉人出來充任。

沈溪再道:“既然先皇這一脈人丁單薄,只好從憲宗的子女中擇優取用,也算是對皇族勢力的一次平衡……謝閣老以爲呢?”

謝遷黑着臉道:“你倒是比陛下更爲深謀遠慮!”

沈溪自然能聽出來,謝遷這話根本不是在讚揚他,更像是諷刺。

沈溪絲毫也不介意,道:“若謝閣老不滿意,那不妨按照您的想法行事,在下絕不干涉。這兩天吏部事務繁忙,若有需要在下幫忙的地方,謝閣老派人來知會一聲便可……”

沈溪這麼說,更像是提醒謝遷,他的責任已完成,後面的事就交由謝遷來善後。

你謝遷不是總覺得自己作爲首輔,在朝中卻被人輕視麼?現在就給你個表現的機會,讓你動用你的人脈和個人魅力去解決這問題,反正我有吏部考覈的公務作藉口,有事你可以知會,但我是否會出手相幫那又另當別論了。

……

……

沈溪往豹房遞交逆黨案暫時審結的上奏,以證據尚不充分爲由,請求朱厚照將案子擱置。

關於如何處理張氏兄弟,沈溪沒有在奏疏中提及,因爲這奏疏是直接上奏皇帝,屬於密摺,沈溪不需要給通政司留底,也不會通過內閣或者司禮監衙門,跟謝遷打了個招呼,便讓人送到豹房,他都沒想過面聖。

當天朱厚照可說非常愜意,一早就讓張苑去傳旨,安排駙馬都尉崔元進五軍都督府接掌京營。

永康公主乃憲宗皇帝次女,弘治六年十五歲時下嫁崔元,駙馬府在皇宮東安門外的十王府附近。

明朝有公主下嫁民間才學品德兼優的年輕人的傳統,崔元本爲國子監監生崔儒之子,不但才學不錯,更是相貌堂堂,這才爲皇室選中。

不過崔元乃一介讀書人,根本就不懂練兵之事。

歷史上此人結交廣泛,因弘治帝這一脈人丁單薄,再加上朱厚照一直沒有子嗣,弘治帝的姐妹夫家開始爲皇室倚重,而崔元在歷史上不曾參與太多朝事,最大的成就便是在朱厚照死後,由張太后委命前往湖廣迎接嘉靖入朝,因此而以駙馬之身受封京山侯。

不過對於朝中人來說,大概能理解朱厚照如此安排人事的用意。

既然張氏一門執領京營出了偏差,朕也不能說隨便就安排個親信去接管,先派姑父去,讓人意識到在這件事上朕是秉公處理的……

當然這也是朱厚照在沈溪提醒下做出的選擇。

若是讓朱厚照自己做決定的話,要麼是沈溪,要麼直接讓江彬或者許泰這些親信統率京營,他纔不管什麼資歷和能力不足,做事一向隨心所欲慣了。

現在沈溪推薦啓用崔元,朱厚照覺得沒什麼大問題,把崔元推到前臺來,也能堵上張太后的嘴。

本來當天崔元要到皇宮謝恩,卻知皇帝隱居豹房不出,不會回宮,去了也屬於白去,再加上他知道他搶的是張太后兩個弟弟的職位,爲了防止被張太后碰到逮住教訓,乾脆跑到豹房去等候面聖。

因朱厚照白天睡覺,根本沒時間賜見,小擰子出來跟崔元說了兩句:“……駙馬大人,您無需多禮,只要好好處理公事,便是不負陛下信任。若真要感謝,你就去謝兵部沈尚書,是他推薦的你……”

崔元政治覺悟不高,作爲讀書人連功名都沒考取,好在當上了駙馬,享受榮華富貴的同時,卻也被公主管束着,說不上幸運或者不幸。

在得到小擰子提醒後,他明白一件事——與其謝君恩,不如去謝沈溪。

大明那麼多皇親貴胄,要不是沈溪推舉,這差事怎麼都輪不到他來出任,他瞬間便打定主意,以後遇到事情最好是去求教沈溪而不是旁人。

“多謝公公提醒。”

崔元非常悲催,明明眼前只是個小太監,但看起來卻威風凜凜,不管是侍衛還是太監都畢恭畢敬,可惜他卻不認識,只好恭恭敬敬行禮後離開。

小擰子揮手道:“駙馬大人,慢走啊!”

崔元停住腳步,轉過身來又行了一禮,這纔在僕人和侍衛簇擁下,上馬車離開。

等人走後,小擰子不由皺眉嘀咕:“大公主家的駙馬,一看腦子就稀裡糊塗的,聽說此人交遊廣闊,不過做事能力嘛……怕是差勁得很。沈大人爲何要舉薦這種草包?難道說……沈大人是爲了方便日後控制他?”

送走崔元,小擰子趕緊回豹房,跑去見麗妃。

這會兒麗妃也很疲乏,畢竟昨夜都是她在給朱厚照安排“節目”,幾乎陪正德皇帝折騰到天亮,正準備睡下,不過小擰子這個政治上的盟友前來求見,她還是打起精神出了臥房。

小擰子先將昨夜的事大致說過,再將豹房門口見崔元的情形說出,最後問道:“……那位駙馬爺,一點兒派頭都沒有,看上去就跟個文弱書生無異,您說沈大人爲何要提攜他?”

麗妃眯着眼問道:“你覺得呢?”

小擰子道:“以奴婢想來,沈大人估摸是想控制此人……這位駙馬爺沒有明確的政治傾向,在朝中也沒有什麼根基,總不至於跟兩位國舅一樣亂來吧?”

說到這裡,小擰子期待地注視麗妃,等待答案。

麗妃冷笑道:“沈之厚向陛下舉薦駙馬都尉,乃是爲了求得平衡,讓太后不至於太過記恨陛下身邊的親信……沈之厚本可自己來擔當這職位,但又怕被朝中人蔘奏,乾脆找個軟柿子頂上……當然,若一切都這麼簡單的話,那本宮和你都可以比沈之厚更有謀略……”

“呃……娘娘是說,沈大人的用意並不單純於此?”小擰子愣了愣,問道。

麗妃道:“沈之厚做事老謀深算,朝中那麼多老傢伙,沒一個有他會算計,他可不會遵循什麼平衡或者中庸之道,把一個駙馬都尉推出來,更像是在收攏皇室中人的心,或許他知道沒法拉攏那些文官,乾脆另闢蹊徑……一個普普通通的駙馬都可以上位,那其他人會怎麼想?”

小擰子咋舌:“這倒是,說不定那些皇親國戚都會爭先恐後拉攏沈大人,沈大人就不會跟現在這般處處受敵。”

“也許吧。”麗妃漫不經心地呷了口茶,道,“都說沈之厚做事老謀深算,本宮現在也不過是在揣摩他的用意。或許這也是他多方考量後做出的決定……那位大公主到底是何來頭?”

小擰子疑惑地皺起了眉頭:“娘娘爲何要問大公主之事……”

麗妃道:“駙馬平庸,他背後的公主可未必平庸,若公主能獨當一面,等於說未來京營可能會掌控在皇室旁支手中,沈之厚提議前一定考量過永康公主的能力,他清楚的事情,你卻不知道,不就落後於人了嗎?”

小擰子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奴婢這就去打聽……以前幾乎從來沒有公主的事傳出來,奴婢只能找人問問……”

……

……

關於永康公主的事,朝中所知者甚少,有明一朝公主並不參與政治活動,大概只有皇室中人才對公主和駙馬有一定了解。

不過這位到底不是弘治皇帝的親生女兒,加上弘治帝這一脈人丁單薄,之前朱祐樘對他的弟弟妹妹防備很深,並不允許他們接觸到實質的權力,再加之朱祐樘夫妻倆不熱衷於去跟弟妹拉攏關係,弘治帝這些弟妹非常低調,用不顯山不露水來形容最恰當不過。

小擰子派人去打聽,卻發現能獲悉的消息很少。

不得已,他只好去求助張永,到底張永在宮中算是老人,他希望張永能給他一些有用的信息。

“……永康公主?擰公公這可就難爲人了,鄙人這幾年從未曾見過什麼公主、駙馬,怎知他們的情況?倒是聽外邊的人說,這位駙馬爺很善於交際,天南海北的朋友都有,朝中也有一些官員跟他關係不錯,擰公公要不問問他們?”張永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對於小擰子的問題只是隨口敷衍和推諉。

小擰子道:“那這位駙馬爺的朋友都有誰?”

張永一怔,道:“這個……恐怕要先去打探一下,不管怎麼說他們也歸內府管理,想必會有專人與之接洽,外人很難知曉……”

小擰子有些生氣了:“咱家要是知道調查方向,早就知道結果了,問題是現在找了一圈人問,誰都說不了解,沒想到你這裡居然也是這樣!”

張永心想:“現在永康公主和駙馬突然進入朝堂,很多人沒看清楚形勢,只能含糊其辭……你小擰子代表的可是皇帝,你派人去打聽,誰敢跟你說實話?”

張永道:“要不,回頭鄙人去問問……擰公公切莫着急,這大過年的,咱倆先喝幾杯……你也該累了吧?下午可在鄙人這裡休息,鄙人這就抽調人手。”

……

……

當天崔元很受關注。

他前往五軍都督府履職,但到了地方纔發現官衙沒開,無人接待,要順利接管京營還有些困難。

崔元對於自己的差事不是很瞭解,本來從豹房離開後,他聽從小擰子的建議趕去沈府拜謝,卻被告知沈溪不在,苦苦等候一個多時辰,直到臨近午時纔去了五軍都督府,結果同樣碰壁,只好怏怏不樂回家。

這讓那些等消息的人非常失望。

誰都覺得崔元新官上任會鬧出點什麼名堂,卻未料一片風平浪靜,無論是皇宮還是豹房,對崔元都未有任何表示。

倒是下午時,駙馬府那邊有送禮的跡象。

幾輛馬車組成的車隊駛出駙馬府,去向不明。

很快便有人將消息傳開,因爲禮物不知是送給誰的,那些趁着年初一在外拜年聯誼的大臣都在暗中猜測。

謝府內,中午有很多人留下來吃飯。

這其中,並不包括謝遷在內閣的同僚楊廷和、樑儲和靳貴三人,基本是六部和寺、司官員。

這其中以禮部尚書費宏、戶部尚書楊一清和吏部侍郎王敞官職最高,共開了三桌酒席,還沒吃完謝遷便藉口離席。

午飯後,除了楊一清和王敞外,其餘人都離開,連費宏都沒留下。

在費宏看來,昨日的案子跟他無關,禮部並不牽扯到如今朝廷的紛爭,關於謝遷和沈溪間選邊站隊的問題也跟他無關,他作爲剛獲得提拔的禮部尚書,當發現自己沒有話語權時,便識相地便離開謝府。

等謝遷再出來時已過正午,楊一清和王敞二人都百無聊賴。

見謝遷出來,二人站起來相迎,謝遷環視一圈,煞有介事地問道:“怎都離去了?”

楊一清道:“都忙着走親訪友,眼見謝老事務繁忙,便不敢多打擾,不過都拜託在下跟王侍郎轉告謝老並致歉。”

“嗯。”

謝遷釋然點頭,又是一擺手,“坐下說話吧。”

三人於正堂落座,過了正午府上暫時不會有人前來拜訪,要等黃昏時才又有人登門,如此也是希望能被主人挽留,留下來吃個晚飯,跟謝遷攀上關係。

謝遷道:“聽說駙馬到了都督府,卻沒人爲他辦理交接手續,只能先回府?”

王敞笑了笑,對這消息並不太感興趣。

楊一清分析道:“本就是年初,衙門都沒開,再者涉及外戚,這會兒除非有陛下御旨,否則都督府的人不會上心……”

“嗯。”

謝遷又點頭,“老夫也有這方面的擔心,如今京營無人掌控,京畿之地防備空虛,若這時候出亂子當如何?畢竟中原地區尚有盜亂未被平息。”

楊一清用請示的目光望向謝遷:“謝閣老的意思,是派人去說說?”

謝遷看着二人,道:“老夫是有此意,不知你們如何看?”

楊一清一時間沒回話,而王敞則顯得老謀深算:“我們……怕是管不着,就算於喬你出馬,也憑空變不出人來,難道直接去那些勳貴府上求助?”

謝遷沒回話,似乎也在考慮這個問題。

王敞又道:“爲今之計,倒不如派人知會之厚一聲,他如今兼着兵部尚書,由他出面接洽最爲合適。再者,他能進豹房,跟聖上直接對話。”

謝遷氣息粗重,顯然不太甘心,思索半晌後才道:“那就由漢英去一趟沈府,不知意下如何?”

“啊!?不可不可!”

王敞連忙擺手,笑着推辭,“我這把老骨頭,不過是來跟謝老一起喝喝酒說說家事,怎不知不覺聊到公事上去了?你們的休沐期很長,吏部卻不同……再過兩日我便要回衙當差,必須得養精蓄銳,時候不早,先告辭了。”

面對謝遷的請求,王敞用了最直接的方法,回絕後藉故離開。

管你謝於喬跟沈之厚鬧什麼,總歸不是我的事,一概不予理會,我走了不還有個楊應寧?

楊一清本要出門相送,卻被謝遷攔下來。

謝遷道:“他既不想去,不用勉強。應寧,你去跟之厚打聲招呼如何?今日老夫已見過他,再去見他怕是不太合適。”

這會兒謝遷並不想見沈溪,也是早上沈溪在他面前表露“你有事別來煩我”的態度,不過沈溪說過允許他找人通知,謝遷便想讓楊一清去,只要楊一清不說是他的意思,沈溪也不會公然拒絕。

楊一清有點騎虎難下,但到底他不能跟王敞那樣打個哈哈便拒絕,只好應道:“好吧,那在下這便去通知之厚,告辭。謝老請留步。”

……

……

沈溪並沒在府上,以至於楊一清只能是在留下口信後掃興而歸。

楊一清本有跟沈溪商談朝中事務的打算,但在發現沈溪有意在大年初一這天避開人情往來後,也就不再主動惹人嫌。

但其實沈溪並非是有意躲避誰,此時他不過是趁着年初去跟惠娘相聚,碰巧不在家罷了。

惠娘年底將兒子沈泓送去沈家後,便鬱鬱寡歡,而沈溪也好像故意給她難堪,卡着不來相見,讓她感覺到種極大的失落。

這次沈溪前來,惠娘臉上多少有了些神采,眼睛裡充滿期望,不過在對話後,沈溪發現惠娘根本沒有後悔的意思。

“……泓兒在沈家平安無事,妾身便放心了。”惠娘長長地鬆了口氣。

她一直等的就是沈溪那句報平安的話,畢竟她要想知道沈家內部的事情太過困難,兒子走了後就完全失去音信。

沈溪道:“這幾天他的病情好轉了些,開始讀書寫字,但沒有正式開蒙拜先生,因爲府上先生教授的都非開蒙的知識,回頭還要單獨爲他請個先生。”

“嗯。”

惠娘點了點頭,有些心不在焉。

沈溪看了旁邊眼巴巴望着他的李衿一眼,問道:“怎麼,不打算讓泓兒回來了?”

惠娘搖頭:“妾身已經不配再當他的孃親,沈家纔是他應該待的地方,妾身的使命已經完成了。”

這種話被惠娘說出來似乎多天經地義一樣。

換作以前,沈溪或許會怒火攻心,但此時卻波瀾不驚,習慣惠娘古怪的心思,他也不會再勉強。

沈溪心想:“既然選擇將她留在身邊,就不能對她的性格多加苛責,正是因爲她的固執和堅強,還有她身上特有的女強人氣質才讓我着迷,如若她改了,或許那就不再是她……淪爲一個平庸的女人有什麼好?”

沈溪再道:“年初這段時間,我都會比較忙,過來的次數也會少一些,如果有事的話可以派人到街口那個茶樓聯繫,自會有人將消息帶給我。衿兒,你記住便可。”

因爲察覺到惠娘完全心不在焉,沈溪就單獨對李衿囑咐一句。

李衿點了點頭,問道:“老爺,今日你會留在這邊過夜嗎?”

沈溪嘆道:“今天的事太多太雜,我只是過來看看,坐一會兒就走。”

“老爺還是留下來,陪陪妹妹。”

惠娘忽然擡起頭,好像想起很着緊的事情,出言勸說。

沈溪微微搖頭:“沒時間,真的沒時間,而且……也沒心情。”

本來沈溪對惠娘和李衿還有一種眷戀,可當見到惠娘,沈溪發現自己的心境有所變化,而他也知道當天找他的人不會少,下午有可能還有人到府上拜訪,於是簡單交待幾句後,起身便走。

“老爺幾時再來?”

惠娘相送時問道。

沈溪道:“看情況吧,年後吏部考覈,大概要到初十左右纔會結束。這幾天你也冷靜想想,別再固執了,我還是希望你把泓兒接過來,讓他可以在溫馨的環境中成長。”

第五〇三章 這裡不是清水衙門(第三更)第二七八章 十美圖第一二四九章 特殊的使節第八十八章 紅袖添香第一九一一章 時間差第一一一七章 太子的鋒芒(第三更,求月票)第一二五四章 襲擾與應對第一七七三章 花妃第七三一章 希望第一四五四章 一聲嘆息第二五八七章 聞風而動第二五二三章 責任第六二九章 老臣(第一更,求保底月票)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六七三章 回京城,見佳人第一八〇章 難測江湖事第二二七章 孩子氣第一二三二章 先行聯絡第一六五五章 應對之策第一七一一章 讓沈溪回朝第三八五章 太學入學(第三更)第一一四七章 何至如此第六十六章 林黛的紅樓夢第二三〇五章 大人物第二二七九章 提請第二五五四章 時機第三四三章 向盜匪問路(第八更)第一八〇〇章 佔盡先機第二一九六章 平靜的戰爭第三八六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四更)第六二九章 老臣(第一更,求保底月票)第六九九章 潛移默化(第一更)第六六八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四二三章 畫中倩影(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一一五四章 活靶子第二三〇八章 可急可緩第一七三二章 縱火案第二五九二章 你逃我追第六三七章 如此長夜,竟有佳人?第一四九五章 不急不躁第六四七章 我的隊伍我做主第八五〇章 造訪衆香國第一三〇七章 安排第六六六章 逆轉(第一更)第一一五一章 城下第八七一章 忠孝不能兩全第三一一章 我不是牛糞,我是鮮花(求贊)第一一〇〇章 英雄,美人第一四八八章 樂不思蜀第二六〇五章 不忍故人第一六九四章 巧取豪奪第一二六章男人面子值千金第一〇三六章 回絕(第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二〇一五章 特殊的賄賂第六三三章 出狩(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二三六〇章 賜婚第二〇九八章 海洋貿易第七七〇章 嬌妻,外宅第六〇四章 收弟子?(第三更)第二三六二章 女主人的區別第一三四九章 撕破臉第五七九章 回馬槍(第四更,賀盟主)第一九六二章 人事更迭第一三四一章 不難的選擇第六八九章 爲人師表(第二更)第五一二章 掐架(第六更)第一九七八章 盟友的選擇第二六三八章 矛盾重重第三九八章 謝姨嫁人了(第八更)第二三四三章 莊家和散戶第一三〇五章 料於朝廷先第九十五章 新鮮出爐第七四四章 太子的買賣(上)第七一八章 隱晦(第七更)第一一四六章 援兵第二九二章 險象環生(第十一更)第一六五〇章 促膝第一〇三三章 一片赤誠第一一八章 成藥生意第一〇三章 擴張的野心第二六六四章 嘗試第二六一四章 互利共贏第一二〇四章 活見鬼第一七八二章 百口莫辯第一七六二章 損招第四七六章 落榜的武舉人(第四更)第一〇七九章 進兵,撤兵第一五二七章 君臣妥協第一五四五章 戰時優先第七〇八章 大有可期(第二更)第二二九一章 暴脾氣第九九二章 犟驢第四〇一章 禮部會試(第十一更)第二一〇〇章 偏狹的審計第一七九五章 免戰第二二八九章 遭遇戰第一八〇〇章 佔盡先機第六七二章 周姥姥第一六五七章 閹狗第二〇三六章 傲慢與偏見
第五〇三章 這裡不是清水衙門(第三更)第二七八章 十美圖第一二四九章 特殊的使節第八十八章 紅袖添香第一九一一章 時間差第一一一七章 太子的鋒芒(第三更,求月票)第一二五四章 襲擾與應對第一七七三章 花妃第七三一章 希望第一四五四章 一聲嘆息第二五八七章 聞風而動第二五二三章 責任第六二九章 老臣(第一更,求保底月票)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六七三章 回京城,見佳人第一八〇章 難測江湖事第二二七章 孩子氣第一二三二章 先行聯絡第一六五五章 應對之策第一七一一章 讓沈溪回朝第三八五章 太學入學(第三更)第一一四七章 何至如此第六十六章 林黛的紅樓夢第二三〇五章 大人物第二二七九章 提請第二五五四章 時機第三四三章 向盜匪問路(第八更)第一八〇〇章 佔盡先機第二一九六章 平靜的戰爭第三八六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四更)第六二九章 老臣(第一更,求保底月票)第六九九章 潛移默化(第一更)第六六八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四二三章 畫中倩影(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一一五四章 活靶子第二三〇八章 可急可緩第一七三二章 縱火案第二五九二章 你逃我追第六三七章 如此長夜,竟有佳人?第一四九五章 不急不躁第六四七章 我的隊伍我做主第八五〇章 造訪衆香國第一三〇七章 安排第六六六章 逆轉(第一更)第一一五一章 城下第八七一章 忠孝不能兩全第三一一章 我不是牛糞,我是鮮花(求贊)第一一〇〇章 英雄,美人第一四八八章 樂不思蜀第二六〇五章 不忍故人第一六九四章 巧取豪奪第一二六章男人面子值千金第一〇三六章 回絕(第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二〇一五章 特殊的賄賂第六三三章 出狩(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二三六〇章 賜婚第二〇九八章 海洋貿易第七七〇章 嬌妻,外宅第六〇四章 收弟子?(第三更)第二三六二章 女主人的區別第一三四九章 撕破臉第五七九章 回馬槍(第四更,賀盟主)第一九六二章 人事更迭第一三四一章 不難的選擇第六八九章 爲人師表(第二更)第五一二章 掐架(第六更)第一九七八章 盟友的選擇第二六三八章 矛盾重重第三九八章 謝姨嫁人了(第八更)第二三四三章 莊家和散戶第一三〇五章 料於朝廷先第九十五章 新鮮出爐第七四四章 太子的買賣(上)第七一八章 隱晦(第七更)第一一四六章 援兵第二九二章 險象環生(第十一更)第一六五〇章 促膝第一〇三三章 一片赤誠第一一八章 成藥生意第一〇三章 擴張的野心第二六六四章 嘗試第二六一四章 互利共贏第一二〇四章 活見鬼第一七八二章 百口莫辯第一七六二章 損招第四七六章 落榜的武舉人(第四更)第一〇七九章 進兵,撤兵第一五二七章 君臣妥協第一五四五章 戰時優先第七〇八章 大有可期(第二更)第二二九一章 暴脾氣第九九二章 犟驢第四〇一章 禮部會試(第十一更)第二一〇〇章 偏狹的審計第一七九五章 免戰第二二八九章 遭遇戰第一八〇〇章 佔盡先機第六七二章 周姥姥第一六五七章 閹狗第二〇三六章 傲慢與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