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〇八章 惡狗咬人(第六更,盟主加更)

沈溪不知自己被李東陽留下來,是因爲他背默得太過準確,還是因都穆咬定認識他。

“這文章,是你作的?”

李東陽擡頭打量沈溪,他手上所拿的那篇文章,正是沈溪所作的“四子造詣”的策問題。

沈溪恭敬回道:“確係學生所作。”

李東陽眉頭微蹙,臉上掛着一抹疑色:“你小小年歲,就能作出如此精煉老辣的文章,二次謄默,居然隻字未差……”

沈溪回道:“李大學士不同樣少年有爲?”

李東陽微微一怔,隨即搖頭啞然失笑,他自己就是神童,不過也是到十五歲才中舉,兩年後中進士,列殿試二甲第一名,開始仕途之路。

只不過,眼前的沈溪似乎比他更加年少有爲。

旁邊的都穆卻看出一些苗頭,突然大聲斥責:“狂妄小兒,還敢說是自己所作文章,分明是從唐寅處得到考題,再找人蔘閱,爲你著文章,你背熟之後入場應試。小人可以爲證,此子絕非以自己真才實學應科舉,請大人明察。”

李東陽臉上本還對沈溪帶着略微讚許,可聽到都穆的話之後,他的臉色急轉直下,目光炯炯地直視沈溪,簡直是要把沈溪瞪死的節奏。

沈溪心裡暗罵,這都穆實在是害人害上癮了,簡直是條瘋狗,見着人就亂咬,我認識你是誰啊你就要出來作證?

沈溪連理都不理會這種無恥小人,唐寅是狂傲,但對身邊的朋友還是不錯的,這都穆爲了自己的功名利祿,甘做小人,連絲毫義氣都不講,就算將來做了官,也會被人厭棄,沈溪連跟他爭辯的興趣都欠奉。

李東陽見沈溪仍舊恭敬地低着頭,問道:“你爲何不爲自己辯解?”

“他是無言以對……因爲小人戳中了他的要害,一個十三歲的少年,在京城出盡風頭,還敢自比尚書大人,足見小兒狂妄。以他的才學,絕對做不出此等文章。”都穆怕沈溪跟他對質,所以先把話說死了,還給沈溪安上一個看不起李東陽的罪名。

都穆想得明白,只要沈溪不能自證清白,回頭下了鎮撫司大獄,打得你皮開肉綻,想不承認都難。

另外,只要我露出口風,說你看不起李大學士,錦衣衛豈能放過你?說不一定一條小命就嗚呼哀哉了!

但若是李東陽能被都穆一兩句話左右,他也當不得次輔大臣,成爲弘治皇帝的左右手。

沈溪語氣平淡:“清者自清,學生之所以不辯解,是學生與唐寅只因鬥畫而相識,甚至因駁了唐寅面子而結怨……試想一下,唐寅就算得到鬻題,怎會告知於學生?”

說不辯解,但該說的話還是要說,而且必須一針見血,把握到問題的脈門,不然解釋了也是白搭。

沈溪說完這番話後,都穆的臉色稍微變了下。

都穆苦熬三十多年,若非恰好在前狀元吳寬家裡擔任塾師,爲巡撫大人賞識,估計中秀才都難,更不要說次年中舉後以四十一歲之齡進京趕考了。

都穆妒忌沈溪和唐伯虎的名氣,覺得沈溪不可能十三歲學識就冠絕天下,可以答出絕大多數會試舉子都做不出來的題目,於是便得出唐寅得到鬻題並且將題目泄露給沈溪的結論,栽贓的同時,正好迎合了李東陽,可謂一舉數得。

但他卻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沈溪跟唐寅之間並無交情,二人甚至還有仇怨,唐伯虎因爲跟沈溪鬥畫損了威風,此事在京城傳得沸沸揚揚,若是唐伯虎真得到考題,怎會跟一個曾經與他結怨的人商討?莫非嫌暴露得不夠快?

都穆臉皮顫抖個不停,渾身抖如篩糠,正竭盡全力想怎麼才能駁倒沈溪時,李東陽卻先開口了:

“沈溪,你說並未得到唐寅泄題,那且問你,這篇文章中,‘有從事於《小學》、《大學》,私淑朱子者,或疑其出於老’,你從何而辨,乃是說及許仲平?”

李東陽已開始就着具體的問題來問,他雖然心裡有所懷疑,但需要確鑿的證據。

現在外間傳言,僅僅是程敏政跟徐經、唐寅二人過從甚密,存在泄題的可能,但沈溪、倫文敘和孫緒三人,都沒去拜訪過程敏政,要想提前得到題目,必須經過徐經、唐寅二人之手,現在有了都穆這個“人證”,尚需要物證。

李東陽自信,若沈溪名不副實,他只需要幾個問題問下來,就能令沈溪原形畢露。

沈溪道:“學生參讀過《退齋記》。”

李東陽略微有些驚訝:“《退齋記》,裡面有提及嗎?”

沈溪道:“《退齋記》中言,‘世有挾老子之術以往者,以一身之利害,節量天下之休慼,而終必至於誤國而害民。然而特立於萬物之表,而不受其責。’學生又偶讀虞集爲安敬仲《默庵集》所作序,言此攜老之說而致學之人,乃是許仲平。”

沈溪既然提前獲悉本屆會試題目,他的研究早就開始了。會試結束這些天,他一直都待在客棧中沒出去過,身邊有什麼書,李東陽派人去調查一下便知曉,沈溪到底是臨時翻閱的,還是早就讀過,一目瞭然。

要說這題目難,不單單是因這觀點來自於劉因的《退齋記》。

原來許衡曾是元朝的國子監祭酒,但因經費不足,他這個國子監祭酒乾脆辭職不幹了,劉因覺得做學問之人不該如此任性妄爲,纔在《退齋記》中暗諷許衡,但卻不點名所罵的對象就是許衡。

直到元朝大儒虞集爲安敬仲《默庵集》作序,才確定劉因所指之人是許衡無疑。

若沈溪說自己是蒙的,這人可能是許衡,這才就着許衡的觀點去說,反倒容易理解,可沈溪說得太詳細,就有點兒畫蛇添足的嫌疑了。

李東陽問道:“那你讀過《默庵集》?”

“是。”沈溪道,“學生十一歲時,有幸拜讀,且學生有過目不忘之能,通讀書本一兩遍,便可將全書默背,之後再慢慢思索其意,不曾想會因此而派上用場。”

關於神童“過目不忘”的傳說,自古有之,但基本都是以訛傳訛,連李東陽自己都被譽爲神童,但他很清楚,所謂的過目不忘,只是記住之後多加溫習,腦子比別人靈光一些,並不能做到看過一兩遍就熟記於心中。

一直側耳傾聽的都穆,這個時候終於鬆了口氣,心想:“你小子吹牛吹大發了,我還擔心整不倒你呢,現在你自己往矛尖送,怪得了誰?”

李東陽道:“你且背來一聽。”

沈溪點了點頭,開始將他早就背過的《默庵集》誦讀出來。

卻說這《默庵集》共有五卷,要一時間悉數背誦完頗爲不易,連李東陽自己都只是看過,而從未想過去背。因爲這次禮部會試鬻題案,他臨時抱佛腳看過幾段,且這本書屬於很不好找的那種,即便會考結束想找地方借都困難。

但聽沈溪背誦之流利,李東陽瞪大眼睛驚歎不已。

若沈溪僅僅是爲鬻題案,而提前想好說辭,他不可能提前把《默庵集》這麼生僻的著作背出來,這要花多少時間?

沈溪只是背誦幾段,李東陽便擺擺手,讓沈溪停下來,隨後他又抽查了《默庵集》後幾篇的內容,並詳細詢問其意,沈溪都能對答如流,令李東陽歎爲觀止,再次加深了對沈溪的印象。

李東陽心道:“卻不知除了陽明小兒,天下尚有這等奇才?此番倒是長見識了!”

原來李東陽在本屆應試舉子中,最爲欣賞的卻是三年前落榜,而被他笑言這屆一定中狀元的王守仁。

王守仁在本屆會試第一榜錄取名單中,列在第十上,這是李東陽特別予以拔擢的,列入會試前十,意味着在殿試中或可列於一甲,李東陽其實最希望的還是文武全才的王守仁中狀元,而非倫文敘這些文弱書生。

可惜王守仁自己也沒答對“四子造詣”這道題,所以李東陽能幫他的地方,僅僅是將其列在第十的名次上,至於能否中狀元,就看殿試的結果了。

但歷史上最後卻是王守仁在殿試中發揮得也相當一般,只列在二甲第七名,正好是殿試的第十名。

“好。”

這是最後李東陽給沈溪最直接的評價,“你說自己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可願意接受考校?”

沈溪心想,若是給他一本什麼典籍,讓他在一兩個時辰內全數背上來也是挺困難的事情,但之前既然已經把話給說滿了,還要自證清白,就必須要硬着頭皮上了。

不是驚訝於我爲何能將會試的文章全數背默而無偏差嗎?若我過目不忘的話,那你們就沒什麼可懷疑了吧?

“學生願意接受考校。”沈溪再次恭敬行禮。

都穆此時已經非常緊張,若沈溪真有過目不忘的本事,那就是天縱奇才,那他這番攻訐的言論不就不攻自破了麼?

說不得還會讓李東陽懷疑,他之前說的鬻題的證言,也是因爲他嫉妒和不忿而編造出來的謊話,本來之前他已知曉,自己成功取代唐伯虎和徐經,取了進士……

“尚書大人,切不可。”

都穆顧不上唐突堂堂的一品大學士了,趕緊道,“此子家中或者藏書甚多,若輕易與他書本,或早就爛熟於胸,說是過目不忘,其實是早已背誦記熟,無從辯證。”

李東陽打量了都穆一眼,因爲之前舉證沈溪一事,他對都穆已產生懷疑。

李東陽道:“沈溪,這裡有幾篇文章,你且拿去誦讀,之後本官親自考校於你。”

說着,李東陽將之前倫文敘和孫緒所寫文章,一併交給沈溪。

就連倫文敘和孫緒自己,也無法將會試考場上的文章一字不差地默寫下來,若沈溪真能看一遍就能如數背誦出來,那就足以證明,沈溪的確沒有打誑語。

沈溪恭敬地接過卷子時,都穆面如土色,全身抖得更厲害了,似乎感覺到災難正在降臨。

***********

ps:第六更到!

謝謝“致虛極守靜篤”大大成爲本書盟主!同時也謝謝每一個訂閱、、和支持的書友!

兩天更新了差不多七萬字,天子的努力大家看到了吧?還是那句話,成績越好,更新越多!

求一切支持!

第二五七五章 愛情觀第一七五七章 小聰明第一四六章 最強智計小諸葛第二三二五章 改變第一二六章男人面子值千金第三一四章 三朝回門(求月票)第三二〇章 沒錢裝大爺(第七更)第二六二八章 熬出來了第五八九章 一年兩升官(第二更)第八一九章 臨時公堂(第四更)第一一九六章 昨日炮灰,明日救世主第一〇八二章 殘垣守城第一七三五章 殺回京城第一一六章 來自府城的求助第九四二章 自願第三六四章 才子?靠邊站(上)第六四四章 諂臣(第三更)第二〇〇八章 自有天意第七一一章 少爺很忙(第五更)第一四一一章 至孝第一一一〇章 這是要鬧哪樣?(第一更)第一七七三章 花妃第一〇〇五章 沈家的寶貝第三四五章 入夥(求訂閱)第一〇八〇章 來路易行,撤回不易第九六七章 連坐法第二九二章 險象環生(第十一更)第二七七章 院試第二場第一五二八章 再次南下第二〇二二章 御審第二〇六一章 離間計第二四二七章 不幸言中第二六〇七章 體面第八九七章 唐兄,很多人關心你第二〇九六章 一波三折第五五二章 非奸即盜(第三更)第二五一〇章 暗潮第二〇九二章 危險關係第二五〇一章 我的夢想第一一一三章 歪打正着(第一更)第二三一六章 放不下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陰謀第一六二四章 君王不朝第二五四章 藏鉤第五四六章 輪到給你出難題(第三更)第二五五六章 渡江第九二五章 謝謝老爺第二三六八章 偉大的女人第四四一章 翰林院(第三更,謝所有書友)第十三章 團聚(求收藏)第一二四九章 特殊的使節第七八九章 重建商業版圖第一四九一章 孤獨第六三九章 全家都中毒(第二更)第二三二章 賊人難防第二〇九一章 巴結權貴第一四九〇章 強行留人第九〇一章 送禮要從家眷開始第一四六二章 不容易第二四五九章 行蹤第一五四〇章 那賊子第二五二六章 以防不測第一二六章男人面子值千金第二一八章 真才實學(第五更)第一七九八章 非唯一途徑第七七四章 楊廷和第四一〇章 營救(第八更,送所有書友)第二三七六章 顛覆第八四七章 把人辦了,我來幹第一六〇四章 代出頭第八七三章 幫唐寅提親第八九六章 左擁右抱第一八〇九章 心懷社稷第二四二九章 沈國公第一六八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七〇九章 不借第九一七章 稅賦(第二更,求訂閱)第一四九〇章 強行留人第四八一章 謝府賞畫(第四更)第一七〇八章 各有立場第一八〇二章 給臉第二四三三章 娶個祖宗當皇后第一七四一章 把胡鬧進行到底第一八六九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二六三三章 來了別走第一六九二章 閹黨做大第一〇七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更)第六五一章 急與不急(第三更)第一九七二章 本小姐動口也動手第二〇二九章 選美第一五九〇章 如魚得水第二八一章 意想不到第五六一章 戰功(第二更)第二三三一章 管不着第二一一章 過府試(第四更)第五〇九章 容不得你不認(第三更)第二〇三六章 傲慢與偏見第六四〇章 官升品不升(第三更)第二二一八章 父子之怨第四十八章 一家生意兩家賺
第二五七五章 愛情觀第一七五七章 小聰明第一四六章 最強智計小諸葛第二三二五章 改變第一二六章男人面子值千金第三一四章 三朝回門(求月票)第三二〇章 沒錢裝大爺(第七更)第二六二八章 熬出來了第五八九章 一年兩升官(第二更)第八一九章 臨時公堂(第四更)第一一九六章 昨日炮灰,明日救世主第一〇八二章 殘垣守城第一七三五章 殺回京城第一一六章 來自府城的求助第九四二章 自願第三六四章 才子?靠邊站(上)第六四四章 諂臣(第三更)第二〇〇八章 自有天意第七一一章 少爺很忙(第五更)第一四一一章 至孝第一一一〇章 這是要鬧哪樣?(第一更)第一七七三章 花妃第一〇〇五章 沈家的寶貝第三四五章 入夥(求訂閱)第一〇八〇章 來路易行,撤回不易第九六七章 連坐法第二九二章 險象環生(第十一更)第二七七章 院試第二場第一五二八章 再次南下第二〇二二章 御審第二〇六一章 離間計第二四二七章 不幸言中第二六〇七章 體面第八九七章 唐兄,很多人關心你第二〇九六章 一波三折第五五二章 非奸即盜(第三更)第二五一〇章 暗潮第二〇九二章 危險關係第二五〇一章 我的夢想第一一一三章 歪打正着(第一更)第二三一六章 放不下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陰謀第一六二四章 君王不朝第二五四章 藏鉤第五四六章 輪到給你出難題(第三更)第二五五六章 渡江第九二五章 謝謝老爺第二三六八章 偉大的女人第四四一章 翰林院(第三更,謝所有書友)第十三章 團聚(求收藏)第一二四九章 特殊的使節第七八九章 重建商業版圖第一四九一章 孤獨第六三九章 全家都中毒(第二更)第二三二章 賊人難防第二〇九一章 巴結權貴第一四九〇章 強行留人第九〇一章 送禮要從家眷開始第一四六二章 不容易第二四五九章 行蹤第一五四〇章 那賊子第二五二六章 以防不測第一二六章男人面子值千金第二一八章 真才實學(第五更)第一七九八章 非唯一途徑第七七四章 楊廷和第四一〇章 營救(第八更,送所有書友)第二三七六章 顛覆第八四七章 把人辦了,我來幹第一六〇四章 代出頭第八七三章 幫唐寅提親第八九六章 左擁右抱第一八〇九章 心懷社稷第二四二九章 沈國公第一六八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七〇九章 不借第九一七章 稅賦(第二更,求訂閱)第一四九〇章 強行留人第四八一章 謝府賞畫(第四更)第一七〇八章 各有立場第一八〇二章 給臉第二四三三章 娶個祖宗當皇后第一七四一章 把胡鬧進行到底第一八六九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二六三三章 來了別走第一六九二章 閹黨做大第一〇七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更)第六五一章 急與不急(第三更)第一九七二章 本小姐動口也動手第二〇二九章 選美第一五九〇章 如魚得水第二八一章 意想不到第五六一章 戰功(第二更)第二三三一章 管不着第二一一章 過府試(第四更)第五〇九章 容不得你不認(第三更)第二〇三六章 傲慢與偏見第六四〇章 官升品不升(第三更)第二二一八章 父子之怨第四十八章 一家生意兩家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