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一三章 捨近求遠(第二更)

沈溪道:“伯虎兄,這白紙黑字,雙方可都簽字畫押坐實,你不會是想賴賬吧?”

唐寅高叫道:“你憑空栽贓,我要告上官府,讓知府和知縣老爺爲我做主,放開我!聽到沒有,放開!”

沈溪冷笑着搖頭:“就算到了官府,欠債還錢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伯虎兄還是冷靜一下吧……來人,送唐解元到客房內休息,可要看緊了,若人走丟了,拿你等是問。”

等人出了柴房,唐寅仍舊高聲吼叫,他無緣無故就欠債一百兩,現在還被沈溪強行綁架,就算他再落魄也受不了此等屈辱。

可偏偏那欠條上還是他自己的簽字畫押,這讓他覺得很是鬱悶,心想:“難道是我喝醉酒後,稀裡糊塗跟他借了銀子?”

玉娘眉宇間帶着極大的不解,靠近沈溪,問道:“沈大人,這到底是唱哪一齣?”

“玉當家的,我到蘇州追一筆舊賬,合乎法度吧?”沈溪板着臉問道。

“就如同沈大人所言,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不過……唐解元當初爲何要借一百貫?”

玉娘對於沈溪的舉動沒什麼疑議,只是沈溪這一天三變臉,讓她頗爲不解。沈溪先是說去拜訪故友,順帶買畫,但結果卻是去一起喝酒,然後把人綁架說是爲了唐寅好,現在把人綁回來又說要追債。

沈溪道:“那玉當家之意,本官這欠條乃是僞造?”

“奴家並無此意。”

玉娘感覺沈溪詭計多端,但現在她卻無法跟沈溪探討這欠條是真是僞,之前連唐寅都無法直接反駁說那欠條是假的,這件事撲朔迷離,透着一抹詭異。唐寅被綁架倒是真的,至於沈溪是要追債,還是要讓唐寅做什麼,她就不得而知了。

沈溪走出柴房,仰頭看着天,道:“今晚真是個好天氣……準備香湯,本官要沐浴更衣。”

旁邊有人發出“噗哧”的笑聲,隨即那人嬌聲問道:“事情真多,要不要齋戒?”

不是旁人,正是伶牙俐齒的熙兒,她身旁還立着正在扯她衣袖的雲柳。雲柳埋怨道:“不得對沈大人無禮。”

沈溪道:“趕路途中,本官無心齋戒,還是等到了梧州再說!”

說完,沈溪趾高氣揚上樓去了,驛站內隱約聽到唐寅的吼叫聲,不過很快唐寅的嘴就被堵上了,原因是他的吵鬧影響到了別人休息。

把唐寅綁回來,是沈溪不得已而爲之的下策,他知道眼下的唐寅就算落魄,也無心爲朝廷效命,因爲唐大才子心高氣傲,就算他不得已要爲現實彎腰,也斷無可能給人幫閒。沈溪就“成全”他,你不是心理上過不去嗎,那你就當自己是被迫的,爲了還債不得已爲我效命,慢慢你就適應了。

這就好像逼良爲娼一樣,許多良家剛入娼門都要死要活,那就來點兒強硬的,被迫“失身”……事後你要死要活由着你,等慢慢習慣之後,就會平淡處之,到後面爲現實低頭,只能不停接客,然後就“幹一行愛一行”,等從姑娘熬成老AA鴇AA子,連逼良爲娼的事也會做。

整個社會其實跟“逼良爲娼”差不多,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沈溪好像都處在這種生存模式之中。

現實會逼得你磨去棱角,逐漸低頭。

……

……

至於唐寅是不是願意,那就不在沈溪考慮範圍之列,人綁都綁來了,你不接受也要乖乖地接受。

重新上路,沈溪就好像帶着個囚犯上路一樣,路上只要把唐寅的堵嘴布拿下來,他就會大喊大叫,最初還有人管,到後面整個隊伍已經見怪不怪。

就連到了驛站,也沒人願意出頭按照唐寅的吩咐去“報官”,一行中不但有正三品的右副都御史,還有錦衣衛的人,報到衙門,別說是知縣,就連知府也不敢吭聲,爲了個狂傲欠錢的書生,把自己也搭進去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沈溪最初給唐寅好飯好菜,發現效果遠不如每天讓他酒水管夠,這樣就算不去堵他的嘴,他也不會再亂吼亂叫。

唐寅似乎也很喜歡這種被人用酒水“豢養”的節奏,後半程的他,乾脆就像個囚犯一樣,每天坐在馬車上,抱着酒罈一邊喝酒,一邊詩詞歌賦吟唱,儼然一個狂放不羈的書生。

只是這位狂生不怎麼得志,一副窘迫的模樣,沈溪本來讓人給他準備了換洗衣服,不過唐寅倒是習慣這種邋遢不堪的生活方式,澡不洗不說,連衣服都不換,晚上睡覺直接是和衣而睡,恰好臨近盛夏,以至於爲唐寅趕車的隨從苦不堪言,那撲鼻的搜臭味道對身心是一種巨大的煎熬。

一行人走的是東路沿海道路,嘉興、杭州、紹興、寧波四府倒還好,等過了天台山到了台州境內,地方上就能看到倭寇和盜匪劫掠的痕跡,有的地方連驛站都被賊子劫掠一空,別說走夜路了,到下午路過城鎮就要停下來,找地方歇宿。

“沈大人,看來此行非常兇險,我等是否改換路徑,再繼續南行?”

玉娘在跟江櫟唯商量過後,覺得應該馬上換路走,再沿着靠海的路走,用不了幾天,指不定他們自己倒先成爲倭寇和盜匪劫掠的目標。

沈溪反問:“怎麼?玉當家害怕了?”

玉娘謹慎地回答:“沈大人,這浙東南山路崎嶇不平,許多地方人跡罕至,奴家提出更換路途,也是想沈大人早日抵達梧州,以如今的速度,恐要要到六月中旬方能抵達目的地,大大延誤行程。”

“玉當家爲本官的行程而擔憂,實在是良苦用心。”

沈溪搖了搖頭,道,“不過玉當家切莫忘記,本官任所是在梧州,但差事並不限於梧州,閩浙、粵桂之地皆在沿海,這些地方的盜匪和倭寇都在本官打擊的範圍中,本官現在已經開始履行差事,所以並不存在延誤一說。”

玉娘被沈溪一番話說得啞口無言。

的確,沈溪到東南沿海來,可不是爲了待在梧州衙所內辦公,而是要打擊盜匪和倭寇,眼下沈溪已經在履行自己的差事,朝廷不能因此而追究沈溪延誤行期的罪責。

玉娘把這番話回去告訴江櫟唯,就算以前二人可以拿劉大夏來壓沈溪,但現在他們卻對沈溪沒半點兒辦法。

他們可不能像沈溪對唐寅那樣,直接把沈溪綁上路,就算把劉大夏擡出來也沒用。

劉大夏是正二品的兵部尚書,沈溪則是正三品的封疆大吏,二者之間互不統轄,就算你背後有劉大夏的一些吩咐和指示,最多隻能把事情提出來,讓沈溪作爲參考之用,至於沈溪是否接受,那就要看沈溪給不給劉大夏面子。

而眼下沈溪肯定是不會給他們面子的,劉大夏沒交待過他們一定要走哪條路,他們作爲沈溪的隨從,奉皇命保護和護送沈溪,無權來左右沈溪的意志。

沒轍,一行人繼續沿着沿海之地往南,相繼翻越括蒼山、盤山、溫嶺、雁蕩山、白沙嶺,過永寧江,進入溫州府城。在溫州府城的官驛休息兩天後,繼續啓程,過飛雲關、玉蒼山,由分水關進入福建東北部的福寧州福安縣城。

這一路穿州過省,翻越的大山不知幾許,沿途折騰得夠嗆。隊伍當中有兩個“瘋子”,一個是沈溪,另一個則是唐寅。

唐寅一路都在亂吼亂叫,沈溪則屢屢做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命令,諸如在豔陽高照的時候選擇停止前行,駐紮休息,又或者是在下雨天冒雨行路。

盜匪和倭寇倒是沒見到,不過單是沈溪就已經把一行人折騰得半死不活,那些個錦衣衛和隨從,面上不敢對沈溪有所不敬,但私下裡已經不停抱怨。

沈溪的想法其實不復雜,他不是非要折騰人,而是切實考察地形地貌。

因爲沿海這條路,很可能是他未來幾年內平息盜匪和倭寇要經過的地方,他必須要細緻地瞭解地理環境,所以纔會經常停下來,去找一些鄉民打聽“小路”、“捷徑”,也會在下雨天趕路,看看官道是否順暢,是否有山洪或者塌方的危險。

一行人中有大量士兵和錦衣衛,別說是小股盜匪,就算是大批海盜,聽說是官兵,他們也不敢亂來。

所以沈溪走沿海這條路,相對還是比較安全的。既然無法實際考察盜匪和倭寇的情況,那就索性先摸清楚道路狀況,算是沒白走沿海一途。

在福安縣城時,沈溪打聽到前往寧德的官道,因爲閩北連降暴雨,太姥山山洪暴發塌方,官道也掩埋了幾十裡,導致交通中斷,同時沿途幾條江水暴漲,渡口被毀,南下的道路已經斷絕。

沒有辦法之下,沈溪吩咐向西走,輕車簡從,由周寧、政和到建寧府,然後乘船到延平府府城。

好不容易到延平府後,一行人上岸好好休息了一天。

不過,如今擺在沈溪面前的卻有兩條路,一條是走陸路,經沙縣、永安,進入汀州府境內,然後再由長汀縣城乘船南下,直接進入廣東地面。

第二條路則是順着閩江到福州城,到了福州後繼續沿着沿海的官道往南,過興化府、泉州府、漳州府進入廣東。

走汀州一線,除了距離更近外,還更安全,沈溪也能趁機回鄉省親,跟地方官打招呼,榮歸故里。

第二條路途除了閩江一段順風順水,但等從福州上路後,就又跟在浙南和閩北一樣,需要翻山越嶺,道路難行。

玉娘和江櫟唯都以爲沈溪會舍遠求近,畢竟在朝爲官,爲的是有一天能衣錦還鄉,沈溪現在才當官三年,就已是正三品的大員,節制地方軍權,凌駕於府縣官員之上,這是多麼好的回鄉顯擺的機會?

可沈溪的選擇永遠都是那麼出人意表,沈溪執意走福州一線。

“……沈大人,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曾惡意刁難汀州商會,現如今城中仍舊混亂不堪,您看……更換路途可好?”

玉娘說這番話時,自己也很爲難。

顯然玉娘不想見到訾倩,兩個女人有一定仇怨,玉娘雖然現在有劉大夏做靠山,屬於“強龍”,但畢竟訾倩背後有都司衙門和布政使司衙門的庇護,屬於“地頭蛇”。

“玉娘擔心了?”

沈溪笑了笑,在得到玉娘否定的答案之後,他笑道,“本官節制閩粵沿海兵權,往福建都指揮使司走一趟,也是理所當然。”

************

ps:第二更到!

天子求訂閱、、和支持!

求!

求!!

求!!!

第二二〇一章 羣狼第九八二章 最後的釘子(第二更)第一一六一章 日常第一三九八章 固執的女人第二四一章 求勝心切(第五更)第二七一章 中秀才,娶媳婦第一八三一章 真相第二一二章 小功臣(第五更)第二一八九章 莫得罪小人第一八七二章 總有辦法第一四九六章 太子立規矩第一五三二章 計較第一二〇九章 誰來主持?第一九四七章 暗潮第二四二二章 找個替代者第一八三〇章 落井下石第四三六章 陽明找我談心學第一八九二章 各有立場第一六九七章 正德元年第一九一一章 時間差第二五四三章 漏洞百出第二四〇章 最先和最後(第四更)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二四〇三章 人來瘋第一二二五章 以小博大第二三八四章 移駕審案第一八一九章 論政第一九〇章 縣試第六七九章 兄妹如浮雲第一四三二章 收穫戰果第五一五章 年少壯志未酬(第三更)第一二一六章 督戰第二五四四章 政策和對策第一一五九章 料敵機先第二三六六章 按圖索驥第十六章 夏主簿第二〇九四章 體制內第一〇三六章 回絕(第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一八〇六章 放權第五九八章 地理課(第一更)第四一一章 杏榜(第一更)第二一七三章 沒那麼簡單第一四五一章 過問與否第九五七章 挑唆之罪第二四六五章 區別第二二七八章 省略的儀式第九四八章 匪情第一〇三一章 替班內閣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四七八章 清明上河圖第二五五五章 有實力不怕挑戰第九四三章 東南未平,西北又起第一四八三章 想辦法第一五〇六章 缺糧第四八〇章 黑白兩不誤(第三更)第二四九章 教媳有方第二六六五章 等候支持第八六一章 矛盾結合體第一二八三章 脫罪第九一九章 臨出征贈禮(第四更)第四八七章 迎接來使(第三更)第一二四八章 空等第一〇九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六五八章 風波起第二〇五二章 我們是冤枉的第一五九七章 只是交易第二〇五六章 誰對誰錯第一九五三章 各有所圖第二六二五章 地位不保第一九九三章 舊案舊人第一四〇八章 太子回宮第二六六八章 意想不到的敵襲第二六五五章 沾光第二六〇八章 繼任者第一〇九六章 戰事趨緩第一四一〇章 沒了脾氣第一〇七九章 進兵,撤兵第一〇五六章 也是極好的第二一〇〇章 偏狹的審計第二四一八章 峰迴路轉第一三七三章 同遊第九八一章 效果最大化(第一更)第二一四七章 特殊的門路第二五九七章 驚魂未定第二十七章 據理力爭第二七六章 荒唐之言第一五七五章 忠心的體現方式第七九五章 爭取外調(第五更)第二〇八二章 分化離間第一五二二章 有名堂第一五〇九章 故土第一二二章 順利解決第二〇〇〇章 遲來的午朝第一一六九章 回兵第三二八章 連環計(上)第七三九章 周氏的小九九第二一八八章 不好惹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二四四三章 歸寧第二〇六三章 荒唐事
第二二〇一章 羣狼第九八二章 最後的釘子(第二更)第一一六一章 日常第一三九八章 固執的女人第二四一章 求勝心切(第五更)第二七一章 中秀才,娶媳婦第一八三一章 真相第二一二章 小功臣(第五更)第二一八九章 莫得罪小人第一八七二章 總有辦法第一四九六章 太子立規矩第一五三二章 計較第一二〇九章 誰來主持?第一九四七章 暗潮第二四二二章 找個替代者第一八三〇章 落井下石第四三六章 陽明找我談心學第一八九二章 各有立場第一六九七章 正德元年第一九一一章 時間差第二五四三章 漏洞百出第二四〇章 最先和最後(第四更)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二四〇三章 人來瘋第一二二五章 以小博大第二三八四章 移駕審案第一八一九章 論政第一九〇章 縣試第六七九章 兄妹如浮雲第一四三二章 收穫戰果第五一五章 年少壯志未酬(第三更)第一二一六章 督戰第二五四四章 政策和對策第一一五九章 料敵機先第二三六六章 按圖索驥第十六章 夏主簿第二〇九四章 體制內第一〇三六章 回絕(第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一八〇六章 放權第五九八章 地理課(第一更)第四一一章 杏榜(第一更)第二一七三章 沒那麼簡單第一四五一章 過問與否第九五七章 挑唆之罪第二四六五章 區別第二二七八章 省略的儀式第九四八章 匪情第一〇三一章 替班內閣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四七八章 清明上河圖第二五五五章 有實力不怕挑戰第九四三章 東南未平,西北又起第一四八三章 想辦法第一五〇六章 缺糧第四八〇章 黑白兩不誤(第三更)第二四九章 教媳有方第二六六五章 等候支持第八六一章 矛盾結合體第一二八三章 脫罪第九一九章 臨出征贈禮(第四更)第四八七章 迎接來使(第三更)第一二四八章 空等第一〇九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六五八章 風波起第二〇五二章 我們是冤枉的第一五九七章 只是交易第二〇五六章 誰對誰錯第一九五三章 各有所圖第二六二五章 地位不保第一九九三章 舊案舊人第一四〇八章 太子回宮第二六六八章 意想不到的敵襲第二六五五章 沾光第二六〇八章 繼任者第一〇九六章 戰事趨緩第一四一〇章 沒了脾氣第一〇七九章 進兵,撤兵第一〇五六章 也是極好的第二一〇〇章 偏狹的審計第二四一八章 峰迴路轉第一三七三章 同遊第九八一章 效果最大化(第一更)第二一四七章 特殊的門路第二五九七章 驚魂未定第二十七章 據理力爭第二七六章 荒唐之言第一五七五章 忠心的體現方式第七九五章 爭取外調(第五更)第二〇八二章 分化離間第一五二二章 有名堂第一五〇九章 故土第一二二章 順利解決第二〇〇〇章 遲來的午朝第一一六九章 回兵第三二八章 連環計(上)第七三九章 周氏的小九九第二一八八章 不好惹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二四四三章 歸寧第二〇六三章 荒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