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真是坑嗎?

此時民衆需要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證明自己對的機會。

他們渴望一種渲瀉的途徑——面向敵人,衝上去,將自己滿腔的熱血,流乾!

爲流乾,而流乾。

這是一種精神,如同石灰吸水、飛蛾撲火一般,“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種力量是強大的,無堅不摧的,可摧毀敵人,也會摧毀自己,摧毀一切。如同後世建國初期、韓戰之時,那種人人激昂亢奮的情緒。

這種力量非常危險,如同在燃燒生命,它需要引導,正確的引導。

然而,吳爭在江北,他只是從送來的邸報上知曉此事,沒有親身感受到這種熾熱的氛圍。

如果吳爭在杭州府,那麼,他會迅速意識到這種亢奮的原因,從而採取相應的措施去引導或者疏導。

但這次的民衆運動,確確實實地奠定了北伐軍此次打一場決戰的物資、人心基礎,使得大將軍府迅速聚集起與清廷硬撼一場的實力。

否則,吳爭發動這場事先“毫無準備”的大戰,正落入了多爾袞的算計之中。

世事往往如此,再毒的毒藥、再深的陰謀,遇上熾烈的火、足以碾壓的實力,都會粉身碎骨、煙消雲散!

當然,這是後話了。

……。

這場民衆運動,波及到了大將軍府轄下每一個府、每一個縣、每一個鎮及裡鄰。

但它確實創造了一個奇蹟,吳爭發佈的徵兵令,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內,募集到了十萬新兵。

與其說是徵兵,實際上,都是志願入伍。

當然,這其中有不少是違規的。

譬如,新兵中招進了學生兵、獨子、兄弟二人以上同時服役等等情況。

這,其實是一種揮霍和浪費,有窮兵黷武之嫌。

吳爭後來,是知曉這種情況的,但也沒有去堅決糾正。

因爲此時的吳爭,心裡已經有種與清廷決戰的打算了。

決戰,其實不是單方面的,自己想打,敵人不想打,就很難打得起來,最多隻是一場攻防戰。

可現在,敵人想打,自己又爲何要退!

對吳爭而言,傾巢之下,安有完卵?

再珍貴的東西,一旦敗了,就是敵人的。

與其資敵,那不如拼個精光!

這個心思,決定了吳爭在此時,已經是不擇手段了。

事實上,泰州衛在淮安城下,確實打到了非常艱難的地步。

能將一支成建制、裝備齊全、三萬人的泰州衛,且還是吳爭親自坐鎮的情況,硬抗到這種境地,這已經說明,其中非常有問題了。

二萬大軍,大小口徑六百門火炮,連攻六日,淮安城依舊紋絲不動。

連泰州衛傷亡已經達到三、四千人,城中守軍哪怕是滿八旗,恐怕也該潰了。

可事實上,城頭,就在那,看得到,就打不下來。

每當炮火漸息,泰州衛將士攻城之時,數百鐵甲兵,生生用身體將我方士兵撞下城頭。

每當吳爭組織起“敢死隊”,以裝甲車(板車堆上溼棉被)爲掩護,想靠近城牆,掘坑用火藥炸燬城牆之時,城頭上就會下一場箭雨、石雨、滾油雨。

以至於六日下來,城前空地上,已經種滿近二尺高的“莊稼”,密密麻麻地全是箭矢。

剛開始的時候,吳爭還惡趣味地對將士們講,這若是換作一千多年前,那就沒孔明什麼事了,瞧瞧,這滿地的箭矢,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哪還用“借”?

吳爭甚至還覺得,這是好事,城中器械再齊備,箭矢這樣使用,總有用竭之時。

可三日打下來,吳爭就發覺明顯不對勁了,城中還真有用不完的箭。

淮安、大河兩衛,不但有各自獨立的造船廠、軍械局、教場及衛學等設施,還擁有六百石以上漕船近四百艘,這運力足以將一支數萬人的軍隊,一次性啓運。

城中單人口就有百萬,只要有鐵,理論上是可以製造出用不完的箭矢的。

同時,吳爭也意識到,大運河理論上可以爲淮安城帶來源源不斷地補給和兵員。

這也就是吳爭之前不願意攻淮安的最主要原因,可結果,蔣全義的執拗,讓吳爭不得不正面面對這塊硬骨頭。

其實這時候,想停,怕也停不下來了。

打蛇不死,必遭反噬!

要麼不打,打就打徹底了。這是吳爭的執念。

吳爭不是不知道變通,也不是非要攻淮安南門。

關鍵是,淮安西、北、東三個方向,都是敵人的地盤,泰州衛只能擊破南門,才能形成突出部。

被蔣全義派去沿洪澤湖迂迴包抄的三千人,被敵人騎兵在清江浦伏擊,不得不原路退回。

自此,敵人在武家墩至清江浦設防,連想包偷襲都沒有了可能性。

仗打到這份上,已經不是說撤就能撤得了的了。

也讓吳爭心底的火氣被激發上來了。

那就是打,打到山窮水盡爲止!

……。

第七日,從高郵趕來的方國安一支三千人的偏師到了。

三千人,對於戰局起不到什麼太大的影響,也就了勝於無。

今日吳爭停止了泰州衛攻城,只是下令對城頭實施不間斷炮擊。

這種僵持的局面,令人非常壓抑。

吳爭只能等待,等魯之域從鹽城方向傳來捷報,想以此來打破僵局。

只要鹽城被攻克,那麼魯之域就能率師西進,向淮安東門進行合擊,這樣城中守軍就需要分兵,自然,南城的防禦力就下降了。

……。

然而第八日一早,吳爭沒有等來魯之域從鹽城方向傳來的捷報。

反而等來了魯之域攻鹽城受阻的消息。

戰報上說,吳淞衛在鹽城以南范公堤一線,遭遇了敵軍至少不下二萬人的頑強阻擊,連續交戰三日,進展緩慢。

同時,魯之域提到,敵人是成建制的火槍兵,使用的火槍也是新式火槍,且裝備了不下百門火炮。

吳淞衛渡江千里北上,缺乏壓倒性的火力優勢,無法迅速突破敵人事先構築的陣地,陷入僵持。

吳爭終於意識到,這或許就是,多爾袞給自己挖下的又一個坑了。

第五百十八章 再殺一個固山額真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宋應星來投第三百三十五章 你想多了第八百十三章 潛入縣衙第一百四十章 方國安不聲不響撤退第四百二十章 運氣不錯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戰術欺詐第一百零七章 魏某是揚州人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遊戲規則第七百六十九章 吳爭練兵(八)第五百九十一章 往哪突圍第一百十八章 山賊比朝廷有錢第五十七章 老好人也有氣性啊?第三十五章 密信第八百七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完勝第三百九十章 這轉折來得太突然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最擅長陽謀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爲何要戰?!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咄咄怪事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收復海州(二)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陳永華的糾結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收復海州(一)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二百六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三十二章 吳爭,你好狠心第八百六十九章 小皇帝的怨念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賭約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契機第一千二百十五章 最親密之人第九十四章 你敢死,我……不敢!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一千二百十七章 晉王第三百七十五章 莫稱王第五百十八章 再殺一個固山額真第一千章 若是陛下所爲呢?第一百三十三章 完勝第四十八章 密信得手第二百七十六章 論功封候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會引起的騷亂第二百六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二百七十三章 震驚第六百三十五章 吳爭就是他們的信仰第七百五十九章 聽者有意第一百九十三章 低賦稅纔是導致明亡的主因?第六百八十一章 吳爭的反常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扉未開,何談坦誠?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壞人OR好人第七百四十七章 西征軍議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又當了回“強盜”第五十八章 讀書人之氣節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八百六十五章 吳爭在不斷地落棋第一千六百十六章 歷經磨難的東藩第二百二十九章 江陰百姓的大禮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鴻門宴第七百十九章 本公年少氣盛,怕捺不住自己性子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舌無骨,黑白顛倒第七百六十章 無意中被點醒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變數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與少的不同之處第三百六十五章 應天府之變(八)第一百九十七章 低買高賣,與夷通商第二百零八章 兵臨松江城下第二十八章 初見爹和妹第十五章 活着倒成了恥辱第五百八十三章 無能爲力?第七百五十九章 聽者有意第八百九十五章 勝負取決於誰犯的錯少第五百四十一章 那就……走吧。第二百零八章 兵臨松江城下第七百四十九章 開科取仕?第四百七十章 你就是個劊子手!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刮目相看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韃子一樣不缺窩裡鬥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八百七十二章 一場鬧劇第三百零三章 車中的火藥壇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實話第一千零四十章 心中有屎的馬士英第九百十七章 同牀異夢?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軍事報復第二百三十四章 爲得何嘗不是江山社稷?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戰術欺詐第八百八十章 他真敢自立、真敢反嗎?第一千四百十章 錢翹恭要勸降?第九百十章 曉看天色暮看雲第三百三十章 主憂臣死第八百八十三章 大半年沒見了,怪想念的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變數第四百六十二章 丹陽之戰(二)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父子情深第一百九十八章 只有實話最能動人心第七百二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二百八十二章 吳爭遇刺第八百五十九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八百五十四章 在商言商第八百二十五章 別讓父老鄉親瞧不起咱們第七百零二章 沈致遠說,這是個陽謀
第五百十八章 再殺一個固山額真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宋應星來投第三百三十五章 你想多了第八百十三章 潛入縣衙第一百四十章 方國安不聲不響撤退第四百二十章 運氣不錯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戰術欺詐第一百零七章 魏某是揚州人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遊戲規則第七百六十九章 吳爭練兵(八)第五百九十一章 往哪突圍第一百十八章 山賊比朝廷有錢第五十七章 老好人也有氣性啊?第三十五章 密信第八百七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完勝第三百九十章 這轉折來得太突然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最擅長陽謀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爲何要戰?!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咄咄怪事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收復海州(二)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陳永華的糾結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收復海州(一)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二百六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三十二章 吳爭,你好狠心第八百六十九章 小皇帝的怨念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賭約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契機第一千二百十五章 最親密之人第九十四章 你敢死,我……不敢!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一千二百十七章 晉王第三百七十五章 莫稱王第五百十八章 再殺一個固山額真第一千章 若是陛下所爲呢?第一百三十三章 完勝第四十八章 密信得手第二百七十六章 論功封候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會引起的騷亂第二百六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二百七十三章 震驚第六百三十五章 吳爭就是他們的信仰第七百五十九章 聽者有意第一百九十三章 低賦稅纔是導致明亡的主因?第六百八十一章 吳爭的反常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扉未開,何談坦誠?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壞人OR好人第七百四十七章 西征軍議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又當了回“強盜”第五十八章 讀書人之氣節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八百六十五章 吳爭在不斷地落棋第一千六百十六章 歷經磨難的東藩第二百二十九章 江陰百姓的大禮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鴻門宴第七百十九章 本公年少氣盛,怕捺不住自己性子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舌無骨,黑白顛倒第七百六十章 無意中被點醒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變數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與少的不同之處第三百六十五章 應天府之變(八)第一百九十七章 低買高賣,與夷通商第二百零八章 兵臨松江城下第二十八章 初見爹和妹第十五章 活着倒成了恥辱第五百八十三章 無能爲力?第七百五十九章 聽者有意第八百九十五章 勝負取決於誰犯的錯少第五百四十一章 那就……走吧。第二百零八章 兵臨松江城下第七百四十九章 開科取仕?第四百七十章 你就是個劊子手!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刮目相看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韃子一樣不缺窩裡鬥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八百七十二章 一場鬧劇第三百零三章 車中的火藥壇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實話第一千零四十章 心中有屎的馬士英第九百十七章 同牀異夢?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軍事報復第二百三十四章 爲得何嘗不是江山社稷?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戰術欺詐第八百八十章 他真敢自立、真敢反嗎?第一千四百十章 錢翹恭要勸降?第九百十章 曉看天色暮看雲第三百三十章 主憂臣死第八百八十三章 大半年沒見了,怪想念的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變數第四百六十二章 丹陽之戰(二)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父子情深第一百九十八章 只有實話最能動人心第七百二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二百八十二章 吳爭遇刺第八百五十九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八百五十四章 在商言商第八百二十五章 別讓父老鄉親瞧不起咱們第七百零二章 沈致遠說,這是個陽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