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風雲變幻

無獨有偶,北方太子案剛落下帷幕。

南方也出現了一個太子朱慈烺。

內監李繼周認出是真太子,先後報於馬士英、弘光帝。

朱由崧派張、王兩個從北京來的內監辨認。

不想,這兩廝一見朱慈烺就跪下來,抱着朱慈烺的腳痛哭,還解下自己身上的衣服奉上。

朱由崧聞報,頓時大怒道,真假還沒有定論,你們倒開始獻媚了,就算是真,讓不讓位還得我說了算,這二閹也太放肆了。

於是下旨處死張、王二人,並以毒酒賜死李繼周。

之後,朱由崧再召勳臣朱國弼、閣臣馬士英、詞臣劉正宗等,還有府部九卿科道諸臣在武英殿辨驗太子真僞。

可辯論之後,羣臣一致認爲這不是太子,而是前駙馬都尉王內侄孫王之明,曾侍衛東宮,家破南奔,鴻臚寺少卿高夢箕家丁穆虎教之詐稱太子。

朱由崧遂下旨收監,之後,以王之明冒認皇室之罪名將其處死。

也因此事,江北四鎮的劉良佐和寧南伯左良玉都上書抗爭,左良玉甚至還以“清君側,迎太子”爲名對南京發動內戰。

左良玉聲稱,連李賊逆亂,尚錫王封,不忍遽加刑害,何至一家反視爲仇?

弘光朝的內訌,也是導致坐擁百萬大軍的弘光朝,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就瓦解的主要原因之一。

南北太子一案迷霧重重,北方清廷或許是以真作假,來斷了明朝舊臣的念想。

而南方朝廷或許以假作真,因爲南明朝廷對擁立朱由崧本身就有分岐,反對者正好利用此事,對朱由崧的權威發起挑戰。

可這些,對於一個落魄逃難在外的長平公主朱媺娖,就是一種極大的傷害。

太子不管真假,下場尚且如此,何況她一個公主?

所以,這時鄭叔反應過來自己的話揭開了公主的傷心處,才跪下請罪。

好在朱媺娖的情緒並沒有太大的波動。

她揮揮手道:“無妨,這便是我的命。本宮哪都不去,待清軍到來,便白緞一束,追隨先皇去吧。”

鄭叔聞言惻然,可不敢再勸,輕輕移至邊上,垂手而立。

可朱媺娖此時卻突然開口道:“鄭叔隨我出府走走吧。”

鄭叔一驚,勸道:“府外複雜,況且如今驚聞賊軍來犯,更是混亂,望公主三思。”

朱媺娖卻堅持道:“本宮就想去安撫一下紹興府的百姓。”

鄭叔見朱媺娖意已決,只能去招呼那些留下的王府侍衛伴駕。

朱媺娖只是一時興致使然,王府的生活就象被圈禁的小鳥。

說實話,對朱媺娖而言還不如南下逃難的日子,雖然擔憂,但……自在。

就更不能與吳莊的那些日子相比了,雖說在吳莊有些拘緊,但……快活。

可當朱媺娖跨出王府大門的那一刻,她驚呆了。

門外,至少有十多名官員靜靜地站在那。

還有一、二百眼神堅定的士兵。

朱媺娖顫聲問道:“諸位……這是……?”

一名官員上前行禮道:“公主殿下不必驚慌,臣等奉張尚書、錢大人之命在此,只爲守護殿下。”

朱媺娖的眼睛一紅,“你們……你們爲何不隨魯王而去?”

“公主殿下都能以身殉國,臣等豈能棄公主殿下不顧?臣等願意與殿下共存亡!”

“我等願與殿下共存亡。”數百人的齊聲呼喝,讓朱媺娖兩行清淚劃落。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

……。

從富陽到紹興,區區一百多里路。

哪怕是步兵行軍,一天時間也就足夠了。

可方國安走不動了。

不是路變難走了,而他遇到了一個大問題。

軍心散了。

這也難怪,從軍之人,就算目不識丁,不知道家國天下,可總會有了榮譽感、羞恥感吧?

這些天聽說杭州、嘉興光復,將士一樣與有榮焉。

都紛紛議論着打過江去,光復失地。

可一轉眼,方國安投了清。

自己反過頭來,要與昨日的君上作戰,那可是謀反啊!

這個驟然的反差,讓無數將士難以接受。

於是,竊竊私語、議論紛紛。

如同瘟疫一般,瞬間在軍中擴散。

從開始幾人,慢慢地就是幾十人、幾百人,乃至整建制地離開行軍隊伍。

方國安沒有帶整支大軍,也做不到。

沿江部署的三萬多江防軍,不是說調就調的。

加上紹興府的兵力不過一千多人,方國安自認沒必要調動整支部隊去。

他率領的是他的親衛軍和中軍一部,共計八千多人。

這個數字,對於紹興府已經是不可承受之重,在方國安看來,那就是三隻手指掉田螺,手到擒來的事。

可當聽到逃兵潮洶涌之事,方國安心驚了。

他悍然下令,凡逃兵者,一律斬殺。

殺了十幾人之後,逃兵潮被遏制了,大軍繼續前進。

可沒走多遠,逃兵現象依舊重現,反而益發多了。

殺人,已經起不到作用。

至紹興府約五、六十里地的千丈金崗附近時,方國安麾下僅剩不足五千人,逃兵人數已過四成之數。

這樣的部隊還怎麼打仗?

無奈之下,方國安只能下令停止前進,向富陽重調軍隊前來,並派人向多鐸請援。

……。

吳爭率領從降軍中遴選出來的三千多騎兵直撲富陽。

餘部交給池二憨、宋安統率,隨後趕來。

僅用了大半天的功夫,吳爭和他的騎兵已經抵達富陽,就是那個多鐸與方國安商談、交易的區域。

這時,江邊已經見不到一個韃子士兵。

多鐸所部已經不在,憑空消失了。

吳爭原本是想咬住韃子的尾巴,牽制他們向紹興府進軍的。

可現在,就如同一隻用力打出的拳頭,擊中了空氣。

吳爭心中的鬱悶需要渲瀉,於是下令對江岸方國安叛軍發起突擊。

可世事就是這麼荒謬。

沒等吳爭所部越過江邊,對岸的叛軍聞風而降了。

無數的士兵,一個個單膝跪地,將兵器擲於腳邊,低頭請降。

望着這黑壓壓的人羣,這種感覺太過詭異。

一萬多人啊,向三千多騎兵請降,這種場面,讓吳爭真是無言以對。

第五百四十二章 莫負老夫!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我來攪局第一千零九章 我來代勞!第一千六百十一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九百二十九章 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民亂第八百十章 這哪是護院,分明是軍隊第九百七十二章 美夢,絢麗而短暫第二百四十四章 常州光復第三百五十三章 奉一女子爲帝,豈能服天下人心?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劉放的功業(一)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九百八十五章 藏身處被發現第九十五章 大捷?!第一百三十六章 吳小妹有性格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多爾博不是劉阿斗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被雷劈的不一定是壞人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衡陽鎮狙擊戰(三)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七星島海戰(七)第三百七十三章 你也不是好東西第八百七十九章 如同送走一個瘟神第七百零三章 福臨要建火槍新軍第二百八十八章 吳老爹是個明白人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之將亡,必生妖孽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摟草打兔子第一千六百十七章 鄭森“病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會引起的騷亂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堅固的堡壘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父子之情第六百五十四章 北伐軍萬歲第六百二十七章 有密旨第三百五十章 祭奠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猴子派來的嗎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能奈我何第一百十四章 三刀斷山劉老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黨爭泥沼中爬出來的小人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成長的煩惱第一百十六章 劉老三的噩夢第一百七十五章 謀劃政變第四百十一章 黃斌卿來犯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放下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覆盤第九百二十九章 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民亂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爲何要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要槍,還要人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比吳三桂更可恨的大漢奸第九百九十一章 尼堪趁機反擊第三百十一章 三界阻擊戰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覆盤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誤國誤君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收復海州(三)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荒唐第二百零四章 松江提督吳勝兆有意反正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廷亂象再起第四百零三章 待君子以誠,於小人以謀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爲了漢明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石三鳥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私誼還是公義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陳近南還年少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恐嚇第八百九十一章 得按本王的規矩來第一百十三章 時局有變第八百二十五章 別讓父老鄉親瞧不起咱們第一百十九章 山寨居然有紅衣大炮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須慈悲,更須雷霆第四百九十九章 丹徒危急!第十七章 有人的地方怎會沒有內鬥?第八百零一章 張蒼水,你不如你兒子第五百六十一章 沈致遠的戰前動員詞第五百七十七章 國策和國本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師自通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無心插柳第五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六十二章 不丟人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需要理由嗎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匹夫之怒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撿了個寶?第四百九十二章 榮來酒樓第二百三十一章 小人物幹了大事情第一百八十八章 各方妥協第一千四百十五章 小林騎第二百三十六章 爹的家法我已領受慣了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難唸的經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佈局第七百零四章 賜婚,是攏絡最有效手段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毫無新意的勸進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是時候動動了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福臨的小算盤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廬州、安慶第七百七十九章 兄弟不是用來墊腳的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急襲第五百四十一章 那就……走吧。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那就不等了第一百四十章 方國安不聲不響撤退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爲誰而活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權力更迭的痛苦
第五百四十二章 莫負老夫!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我來攪局第一千零九章 我來代勞!第一千六百十一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九百二十九章 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民亂第八百十章 這哪是護院,分明是軍隊第九百七十二章 美夢,絢麗而短暫第二百四十四章 常州光復第三百五十三章 奉一女子爲帝,豈能服天下人心?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劉放的功業(一)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九百八十五章 藏身處被發現第九十五章 大捷?!第一百三十六章 吳小妹有性格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多爾博不是劉阿斗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被雷劈的不一定是壞人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衡陽鎮狙擊戰(三)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七星島海戰(七)第三百七十三章 你也不是好東西第八百七十九章 如同送走一個瘟神第七百零三章 福臨要建火槍新軍第二百八十八章 吳老爹是個明白人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之將亡,必生妖孽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摟草打兔子第一千六百十七章 鄭森“病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會引起的騷亂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堅固的堡壘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父子之情第六百五十四章 北伐軍萬歲第六百二十七章 有密旨第三百五十章 祭奠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猴子派來的嗎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能奈我何第一百十四章 三刀斷山劉老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黨爭泥沼中爬出來的小人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成長的煩惱第一百十六章 劉老三的噩夢第一百七十五章 謀劃政變第四百十一章 黃斌卿來犯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放下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覆盤第九百二十九章 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民亂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爲何要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要槍,還要人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比吳三桂更可恨的大漢奸第九百九十一章 尼堪趁機反擊第三百十一章 三界阻擊戰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覆盤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誤國誤君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收復海州(三)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荒唐第二百零四章 松江提督吳勝兆有意反正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廷亂象再起第四百零三章 待君子以誠,於小人以謀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爲了漢明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石三鳥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私誼還是公義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陳近南還年少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恐嚇第八百九十一章 得按本王的規矩來第一百十三章 時局有變第八百二十五章 別讓父老鄉親瞧不起咱們第一百十九章 山寨居然有紅衣大炮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須慈悲,更須雷霆第四百九十九章 丹徒危急!第十七章 有人的地方怎會沒有內鬥?第八百零一章 張蒼水,你不如你兒子第五百六十一章 沈致遠的戰前動員詞第五百七十七章 國策和國本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師自通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無心插柳第五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六十二章 不丟人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需要理由嗎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匹夫之怒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撿了個寶?第四百九十二章 榮來酒樓第二百三十一章 小人物幹了大事情第一百八十八章 各方妥協第一千四百十五章 小林騎第二百三十六章 爹的家法我已領受慣了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難唸的經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佈局第七百零四章 賜婚,是攏絡最有效手段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毫無新意的勸進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是時候動動了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福臨的小算盤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廬州、安慶第七百七十九章 兄弟不是用來墊腳的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急襲第五百四十一章 那就……走吧。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那就不等了第一百四十章 方國安不聲不響撤退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爲誰而活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權力更迭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