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應天府之變(四)

PS:感謝書友“鄧淇真”投的月票。

錢肅典堅定地道:“你我之前就有改變這個世道的打算,如果不是因爲大哥和錢家,早已做出選擇。如今聽你所說,吳爭倒是個可以依託之人,既然如此,何不賭上一把,走一條與大哥不一樣的道路,或者殊途同歸,也不一定。況且,你我若助了吳爭一臂之力,將功折罪,想來吳爭也不會太過追責於大哥,長平公主雖年少,但心胸寬廣,量來也不會太計較大哥的過失。還有,就算長平公主執意追究大哥,吳爭做爲錢家女婿,總不能見死不救不是?”

錢翹恭眼神一亮,對啊,吳爭刻意的迴避這點,因而自己一直忽略了這一點,吳爭與自己那可是郎舅,“小叔的意思,那是選靖海候?”

錢肅典牙一咬,沉聲道:“可以一搏!”

“那就聽小叔的。”

錢肅典一愕,而後大罵道:“你小子竟敢對你親叔奸滑如廝!”

……。

王之仁浸淫宦場多年,雖說武人出身,但經過事多了,自然也就圓滑了。

他確實被陳子龍一席話點醒,如果吳爭贏了,那就朝廷也就沒自己什麼事了,至少他得仰吳爭的鼻息生存。

這讓王之仁有些受不了,也與他原先的想法有悖。

是,王之仁確實想與吳爭聯手,甚至可以接受以吳爭爲主導。

但聯手與效忠是兩回事,一種是合夥人,一種是臣服。

這其中的區別在於,自己是否可以主宰自己的命運。

對於一個居國公之位,同樣權傾朝野的王之仁來說,臣服,心理上是無法接受的。

所以,他選擇撤兵,這不僅僅姿態,更是他的選擇。

王之仁的選擇是兩不相幫,只要他不給雙方落下把柄,那麼無論是誰上臺,都無法動搖他興國公的根基。

這一點分寸的把握,不是閱歷頗深之人,是無法拿捏恰到好處的。

但王之仁心裡清楚,沒有他的襄助,吳爭贏不了,應天府四方兵力,沒有他的水師,吳爭僅靠正陽門外東府城的兵力,不足以掌控全局,局勢已經很明顯,錢肅樂掌握着聚寶門外錢家叔侄的新軍,夏完淳有着定淮門外義軍,而那些降軍雖然名爲吳爭麾下,可實際上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派系衆多,一時無法形成合力。

最關鍵的是,因爲吳爭不在。

這很重要,任何主帥在與不在,直接關係到將士的選擇,甚至左右着將士做出選擇。

有時候,一張臉的存在與否,足以改變歷史。

譬如象岳飛的岳家軍,嶽爺爺在的時候,岳家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美稱,可一旦嶽爺爺沒了,岳家軍也就一江春水向東流了。

這說明一個問題,知將不知君的時代,主帥對一支軍隊的控制力和重要性。

這也是明末明軍一直輸多勝少的重要原因之一,朝堂重文抑武的風氣,閹割了明人的血氣和彪悍。

扯遠了,說回王之仁。

王之仁的想法其實與馬士英和錢家叔侄大同小異。

他們都認爲,朱以海一旦入城,就宣告着吳爭的政治生命由此終結。

除非朱以海能赦免吳爭,真心赦免,並對吳爭深信不疑,但這可能嗎?

政鬥沒有對錯,只有成敗。

勝者爲王,敗者爲寇。

或許附從者可以不究,但爲首者,必定在劫難逃。

否則,如何顯現在勝者的威嚴?

如何豎立起唯我獨尊的姿態?

王之仁一樣認爲這次吳爭完了,那麼他就得爲自己考慮,他選擇兩不得罪,其實就是變相地選擇襄助陳子龍,這就是他向陳子龍釋放的一絲善意。

這絲善意,足以讓他在這場變故之後,依舊屹立於朝堂上,並且得到他應該得到的東西。

王之仁、馬士英、錢家叔侄他們的想法確實沒錯,這是這個時代的風氣和慣例,及他們所受的教育造成的。

在他們看來,大義和正朔,是成就一切的必要條件,而朱以海入應天府,那就具備了大義和正朔,足以將吳爭的一切優勢化爲灰燼。

可他們無法想象,吳爭本就是個異類。

說得更準確些,被馬士英無意間點醒的吳爭,想清楚了自己究竟應該做些什麼的吳爭,纔不會去在意這些所謂的大義和正朔,在他的心中,重生唯一的目的,就只有抗清復明四個字,而復的不是朱明,而是漢明!

漢明,漢人的大明,與朱家無關,何來正朔之說?

所以,吳爭在路上,就已經派出精騎,趕在自己的前面,急令正陽門外東府城駐軍迅速出動,不惜一切代價阻止朱以海入城。

雖然吳爭還是沒有明言擊殺、進攻等字眼,但令中“不惜一切”四個字,足以說明一切。

吳爭終於露出他原本以爲退貨了的獠牙,他要,掃清政敵。

上面說過,一支軍隊在主帥在與不在時,表現是完全不同的。

東府城的駐軍也是一樣,再怎麼說,朱以海是天下皆知的魯王,就算沒登基,總也是朱明皇室。

吳爭僅以一道命令,就要他們對一個王爺動殺手,這確實非常難。

所以,東府城駐軍,只是阻斷了朱以海一行前進的道路,並沒有動手扣押、拘禁朱以海及一應朝臣,甚至將領們還陪笑安撫,聲明軍令在身,一切誤會只等靖海候趕到,便見分曉。

這話不說還好,還能勉強劃分爲誤會,可這話一說,哪能瞞過象錢肅樂等人?

聽說吳爭已經在趕來的路上,朱以海已經嚇得渾身顫抖,他慌亂起來,要求錢肅樂趕緊想辦法,甚至提議原路返回,從聚寶門進城,這個時候,朱以海顯然已經不在意威嚴啊、正朔啊什麼的了。

錢肅樂這次不同意。

非常堅定。

他的理由非常充足,吳爭已經在趕來的路上,如果此時再返回聚寶門進城,恐怕就會被吳爭趕上。

那麼所有一切就如同過眼雲煙,這個城中的軍隊,很可能因爲吳爭的到來,而引發臨陣倒戈之事。

畢竟,從北伐起,吳爭一直是他們的統率。

第二百零八章 兵臨松江城下第一百零九章 不能和女人講道理第四百八十六章 坊間暗流第八百零一章 張蒼水,你不如你兒子第二百四十章 水田阻敵第九百二十四章 王之仁壯烈殉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兩難第七百七十九章 兄弟不是用來墊腳的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老了嗎?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若無恥,則無敵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一百七十七章 視父子如天敵的吳老爹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李顒舌戰雙儒(一)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劉放的豐功偉績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老薑真辣?第二十九章 老子打兒子,天經地義第八百四十八章 就是兩僞君子!第七百六十六章 吳爭練兵(五)第七百九十二章 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敵佔之地的人心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殺李成棟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一門忠烈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多爾博的遲疑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爲什麼不去死?第三百章 騙鬼呢!第四百四十五章 改勸降爲逼降第八百八十章 他真敢自立、真敢反嗎?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相互揣摩第一千零十六章 強攻大勝關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新編北伐第三軍第四百六十六章 血戰鎮江城(二)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如果是意外呢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一切爲了勝利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臨淮之戰(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五百四十八章 我信。可天下人未必信。第三百六十七章 應天府之變(十)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初露端倪第二百七十九章 總有刁人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小人物第六百六十章 我要當先生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統戰,其實也是武器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二百八十八章 吳老爹是個明白人第七十五章 生死之間,沒有謊言。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究竟想做什麼第七百五十五章 可扶則扶,不可扶則廢第七百十一章 令人討厭的錢謙益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五十九章 將本宮身份詔告天下第八百九十二章 禍水南引?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施恩太重反是禍?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方國安的比試第七百六十三章 吳爭練兵(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戰將啓第一百十三章 時局有變第六百六十五章 財政困局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朱存釜死了第二百五十章 戰場瞬息萬變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人總得長大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具沒了,那隻剩下猙獰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仗,爲何而打?第五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第一次民亂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請自重!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成棟向隆武乞降保命第九十一章 天意如此,非戰之罪!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女人,女人……女人!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誰是後生?第九百二十章 預判出現了偏差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我來攪局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初露端倪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七星島海戰(八)第七百九十三章 王爺救命!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九百五十二章 打順手了,勝利拈手即來第六百零四章 需要打破僵局第八百七十二章 一場鬧劇第五百七十四章 被坑的衛匡國第八百五十八章 亮麗的風景線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誰入了誰的坑?第七百五十三章 黃道周的責問第三百十一章 三界阻擊戰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軍購第七十二章 說不通,便用強。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三蹶名王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陳守節父子的爭吵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我是漢人第一千五百十六章 法不容情,人容情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面聖第七百七十九章 兄弟不是用來墊腳的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舊縣之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是吳小妹第五百三十八章 馬瑤草,你得表態第九百七十一章 小心暗箭!第七百十五章 一場不對稱的對決第八百五十章 吳爭,你不講理!第二百九十八章 鴻門宴?第九百十七章 同牀異夢?第一百零四章 不醉無歸
第二百零八章 兵臨松江城下第一百零九章 不能和女人講道理第四百八十六章 坊間暗流第八百零一章 張蒼水,你不如你兒子第二百四十章 水田阻敵第九百二十四章 王之仁壯烈殉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兩難第七百七十九章 兄弟不是用來墊腳的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老了嗎?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若無恥,則無敵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一百七十七章 視父子如天敵的吳老爹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李顒舌戰雙儒(一)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劉放的豐功偉績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老薑真辣?第二十九章 老子打兒子,天經地義第八百四十八章 就是兩僞君子!第七百六十六章 吳爭練兵(五)第七百九十二章 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敵佔之地的人心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殺李成棟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一門忠烈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多爾博的遲疑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爲什麼不去死?第三百章 騙鬼呢!第四百四十五章 改勸降爲逼降第八百八十章 他真敢自立、真敢反嗎?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相互揣摩第一千零十六章 強攻大勝關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新編北伐第三軍第四百六十六章 血戰鎮江城(二)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如果是意外呢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一切爲了勝利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臨淮之戰(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五百四十八章 我信。可天下人未必信。第三百六十七章 應天府之變(十)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初露端倪第二百七十九章 總有刁人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小人物第六百六十章 我要當先生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統戰,其實也是武器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二百八十八章 吳老爹是個明白人第七十五章 生死之間,沒有謊言。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究竟想做什麼第七百五十五章 可扶則扶,不可扶則廢第七百十一章 令人討厭的錢謙益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五十九章 將本宮身份詔告天下第八百九十二章 禍水南引?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施恩太重反是禍?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方國安的比試第七百六十三章 吳爭練兵(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戰將啓第一百十三章 時局有變第六百六十五章 財政困局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朱存釜死了第二百五十章 戰場瞬息萬變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人總得長大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具沒了,那隻剩下猙獰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仗,爲何而打?第五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第一次民亂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請自重!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成棟向隆武乞降保命第九十一章 天意如此,非戰之罪!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女人,女人……女人!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誰是後生?第九百二十章 預判出現了偏差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我來攪局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初露端倪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七星島海戰(八)第七百九十三章 王爺救命!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九百五十二章 打順手了,勝利拈手即來第六百零四章 需要打破僵局第八百七十二章 一場鬧劇第五百七十四章 被坑的衛匡國第八百五十八章 亮麗的風景線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誰入了誰的坑?第七百五十三章 黃道周的責問第三百十一章 三界阻擊戰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軍購第七十二章 說不通,便用強。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三蹶名王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陳守節父子的爭吵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我是漢人第一千五百十六章 法不容情,人容情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面聖第七百七十九章 兄弟不是用來墊腳的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舊縣之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是吳小妹第五百三十八章 馬瑤草,你得表態第九百七十一章 小心暗箭!第七百十五章 一場不對稱的對決第八百五十章 吳爭,你不講理!第二百九十八章 鴻門宴?第九百十七章 同牀異夢?第一百零四章 不醉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