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不約而同的統一

韃子很窮,來自窮山惡水的他們,自然是窮的。

韃子很富,富得流油。

每個韃子的戰馬上都有一個皮囊,裡面所裝的金銀器物,亮瞎了將士們的眼。

這絕對不是全從百姓那掠奪來的。

因爲明人百姓,沒有那麼富有,可供韃子掠奪到如此整錠整錠的金銀和寶器。

唯一的解釋就是韃子所經各縣,那麼附庸的官員和富戶孝敬的。

明朝官員有錢,有據可查。

弘光朝的兵部右侍郎丁魁楚,在朱由崧降清之後,押送四十大船財物南下。

其中黃金就達八十四萬兩之多。

奇珍異寶那就更不必說了。

亂世之中,拿錢財買平安就成了這些人的首選。

不過他們沒有想到,這財物會落到吳爭的手裡。

二萬八千兩,吳爭一朝乍富。

也讓吳爭的心裡產生了一種以戰養戰的想法,雖然不成熟,但已經萌芽。

面對着這筆財富,吳爭沒有一絲喜悅。

這一戰,自己從金山衛帶來的,訓練了三個月的嫡系死傷慘重。

這是此戰真正力抗韃子的精銳。

三百多人,當場陣亡的就有近二百人。

如果不是他們前赴後繼地用命去抗,就根本不可能有這場勝利。

這是自己在這個世上,賴以生存的根本啊。

樑湖衛所殘了。

三百多弓弩手,傷亡過多。

雖然吳爭一直看不起他們,但他們確實在殺韃子這件事上,不含糊。

損傷最少的是吳爭從紹興府帶來的三百精壯丁,他們除了最後一衝,啥事沒幹。

可吳爭不怨他們,面對如此慘烈的戰鬥,他們沒尿褲子,就已經不錯了。

滿身血跡的周大虎來到吳爭面前。

血跡大都是韃子的,但他身上的刀傷卻不少。

雖然淺,但能看出當時他所承受的壓力。

“吳大人,仗打完了,你的承諾該兌現了吧?”周大虎很不客氣。

吳爭點點頭道:“應該的。你手下弟兄傷亡如何?”

周大虎嘆道:“就只有三十七條命了,其中八人殘廢。”

吳爭道:“去領賞吧。本官已經囑咐過了,不管傷亡,每人的賞銀翻倍。”

周大虎拱手道:“謝過吳大人。”

說完,轉身就走。

吳爭道:“且慢。周大虎,本官看你是條漢子,不如來本官麾下從軍吧。”

看到周大虎此戰中的表現,着實亮眼。

吳爭確有延攬之心。

周大虎略一遲疑,就搖頭道:“謝吳大人擡愛,我等自由散漫慣了,受不了軍中拘束。”

吳爭沒有強求,他雖然欣賞周大虎的勇猛,但更擔心他和他手下的江湖習氣。

這是一把雙刃劍,可殺人,也會自傷。

所以,聽周大虎拒絕,吳爭也就不說話了。

吳爭的眼睛落在陳勝身上。

那三百多的精銳中。陳勝麾下的一百人,死傷最重。

一百人僅餘十七人。

陳勝沒有哭,他從戰鬥結束開始就蹲在那,頭就沒擡起過。

吳爭能感受到陳勝心中的創痛。

這種痛不僅僅是因爲人死了,更因爲這些人的撫卹送不出去。

吳爭下令,所有傷亡士兵的撫卹參照那羣混子。

可混子們是本地人,而那些追隨吳爭而來的,都是江北子弟。

這些人裡,很多已經家破人亡。

不少士兵的親人,就在嘉定、江陰。

而那裡早已是人間地獄。

吳爭哭了。

嘶吼着哭了。

哭得撕心裂肺。

哭聲讓所有在笑、在歡慶的士兵們驚愕。

可隨即他們懂了。

笑容僵硬在臉上,取而代之的是淚。

是啊,眼前的勝利,是五百條命換來的。

這些人在數個時辰前,還是身邊活生生的同袍兄弟。

可轉眼之間,沒了。

他們甚至連勝利的喜悅都無法感受到。

整條始寧街上,哀聲一片。

一直低着頭的陳勝聞聲愕然。

他原本只是痛,卻哭不出來。

哀到深處無淚。

他在自責,若不是因爲遇到吳爭,自己執意帶着他們投效在吳爭麾下。

或許就不會參加這場戰鬥,或許不會死這麼多人。

陳勝不是怪吳爭,而是在怪自己無能。

不能帶他們在這亂世之中活下去。

可這時,陳勝有淚了。

他爲陣亡的將士們感到值了。

亂世之中,死的人多了去了。

有多少人能得到活人爲他們哀哭、祭奠?

而吳爭,做爲主將在爲他們流淚,爲他們而痛哭。

倖存的人爲他們流淚,爲他們而痛哭。

夠了!

真的夠了!

陳勝哭了。

從默默流淚,到放聲嚎哭。

男兒流血不流淚,只是未到傷心處!

這種發自肺腑的悲慟足以震撼每個人的心靈深處。

這就象是一汪清泉,滌盪着每個人心中的塵垢。

每個人因爲這場慟哭渲瀉而輕鬆起來。

因爲他們覺得整個人如同浴火重生一般地乾淨起來。

是的,自己乾淨了。

哪怕曾經犯過錯、做過惡,在此刻,他們的內心就象得到了救贖。

士兵的臉是悲慟的,可他們的眼睛變得無比地清澈。

周大虎已經走得很遠。

可他不自禁地站住了。

他覺得自己再向前邁一步,都象是種錯誤,都象是錯失了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

他不捨。

不捨那種如同醍醐灌頂的暢快。

不捨那種他活了半輩子,都無法遇到,一直懷疑從不存在的感情。

因爲難得,所以珍惜。

周大虎流淚了,不爲他手下死去的兄弟,也不爲在始寧街死去的明軍將士。

只爲他遇到了他奢望卻從未遇上的情義。

仗義每多屠狗輩。

周大虎霍地轉身,大步邁向遠處正在痛哭的吳爭。

“我願爲大人效命!”推金山、倒玉柱,周大虎拜倒在吳爭膝下。

隨周大虎回身的還有他倖存的三十七個混子,他們在吳爭面前跪倒一地。

吳爭很意外,他不知道是什麼改變了周大虎的心意。

三十八人臉上的決絕,又反過來感染了在場的明軍將士和壯丁們。

經過這場血戰,他們彼此有了信任,他們彼此有了尊敬。

軍人與軍人的尊敬和友情,產生最快的途徑就是在戰場上。

將後背放心地交給戰友,是成爲一支強軍的首要條件。

可更重要的是,全軍上下不約而同的統一。

統一的不僅是步伐,還有最重要的是——思想。

第七百七十七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公私兼顧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老實人第一千零五十章 其實本王也有女兒第七百七十三章 假戲真做?!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戰將啓第一千四百十三章 臨陣換將第六十八章 站直嘍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什麼人哪?第七百五十五章 可扶則扶,不可扶則廢第七百九十七章 家父說他不在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就是陽謀第七百八十四章 你還真夠狡猾的!第六百零一章 朱慈烺的怨恨第四百四十一章 合圍紹興府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一樁民事案第六百八十三章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第六百五十五章 可憐的廖仲平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有沒有必要第三百二十二章 私怨高於國仇纔是主因第九百十一章 君可欺第四百零六章 岳父大人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老朽有罪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難唸的經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就在那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方國安的比試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總有宵小想害孤第一千零十三章 王一林的拒絕第五十八章 讀書人之氣節第七十一章 不能死社稷,何苦監國?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一樁民事案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同道,未必同心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人想快樂,就得學會裝傻第八百九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四百七十章 你就是個劊子手!第一千零七十章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怎麼選?第五百七十四章 被坑的衛匡國第一百六十七章 方國安的彷徨第七百零八章 蔣全義率軍來歸第四百十二章 杭州灣水戰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算有遺策第九百五十三章 一支雜牌軍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既然趕上,就沒退路可言第二十四章 坐而論道(一)第九百五十七章 滾!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落子不慍不火第六百七十一章 不建城牆行不行?第三百五十八章 應天府之變(一)第八百六十一章 話不說不明,理不辯不清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戰爭威脅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爲了漢明第七百六十三章 吳爭練兵(二)第九百三十五章 又一場政變?第六百零三章 嚴重的誤判第七百五十章 兩部兵書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滴水不漏第八百七十七章 惱羞成怒?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強攻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打蛇打七寸第七百零四章 賜婚,是攏絡最有效手段第八百三十五章 忠誠不容褻瀆第一千零九十章 愣頭青陳其材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糧食第六百七十五章 濟爾哈朗的煩惱第四百十二章 杭州灣水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震驚第九百五十七章 滾!第二百七十四章 情淡如水第四百六十四章 幹掉了李國翰第六百九十三章 是和是戰,諸公就沒有一個定議嗎?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初露端倪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整訓令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心中有恨,所以無情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封鎖第六百五十四章 北伐軍萬歲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人爲財死?第四百七十九章 打殘活秦檜第六百三十章 多鐸開始想到撤退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皆有因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二)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路遇奇葩第四十三章 我若食言,猶如此盞!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要動織造司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墮落第六百三十八章 互不相欠第九百七十九章 兄弟之爭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局第八百零七章 哪個馬大人?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蔣全義要的典範第六百八十一章 吳爭的反常第六百三十八章 互不相欠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最難辨識的就是人心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小勝怡情第七百十五章 一場不對稱的對決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人心最複雜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柳如是勸錢謙益反正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老朽有罪
第七百七十七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公私兼顧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老實人第一千零五十章 其實本王也有女兒第七百七十三章 假戲真做?!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戰將啓第一千四百十三章 臨陣換將第六十八章 站直嘍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什麼人哪?第七百五十五章 可扶則扶,不可扶則廢第七百九十七章 家父說他不在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就是陽謀第七百八十四章 你還真夠狡猾的!第六百零一章 朱慈烺的怨恨第四百四十一章 合圍紹興府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一樁民事案第六百八十三章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第六百五十五章 可憐的廖仲平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有沒有必要第三百二十二章 私怨高於國仇纔是主因第九百十一章 君可欺第四百零六章 岳父大人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老朽有罪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難唸的經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就在那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方國安的比試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總有宵小想害孤第一千零十三章 王一林的拒絕第五十八章 讀書人之氣節第七十一章 不能死社稷,何苦監國?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一樁民事案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同道,未必同心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人想快樂,就得學會裝傻第八百九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四百七十章 你就是個劊子手!第一千零七十章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怎麼選?第五百七十四章 被坑的衛匡國第一百六十七章 方國安的彷徨第七百零八章 蔣全義率軍來歸第四百十二章 杭州灣水戰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算有遺策第九百五十三章 一支雜牌軍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既然趕上,就沒退路可言第二十四章 坐而論道(一)第九百五十七章 滾!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落子不慍不火第六百七十一章 不建城牆行不行?第三百五十八章 應天府之變(一)第八百六十一章 話不說不明,理不辯不清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戰爭威脅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爲了漢明第七百六十三章 吳爭練兵(二)第九百三十五章 又一場政變?第六百零三章 嚴重的誤判第七百五十章 兩部兵書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滴水不漏第八百七十七章 惱羞成怒?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強攻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打蛇打七寸第七百零四章 賜婚,是攏絡最有效手段第八百三十五章 忠誠不容褻瀆第一千零九十章 愣頭青陳其材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糧食第六百七十五章 濟爾哈朗的煩惱第四百十二章 杭州灣水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震驚第九百五十七章 滾!第二百七十四章 情淡如水第四百六十四章 幹掉了李國翰第六百九十三章 是和是戰,諸公就沒有一個定議嗎?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初露端倪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整訓令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心中有恨,所以無情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封鎖第六百五十四章 北伐軍萬歲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人爲財死?第四百七十九章 打殘活秦檜第六百三十章 多鐸開始想到撤退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皆有因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二)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路遇奇葩第四十三章 我若食言,猶如此盞!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要動織造司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墮落第六百三十八章 互不相欠第九百七十九章 兄弟之爭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局第八百零七章 哪個馬大人?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蔣全義要的典範第六百八十一章 吳爭的反常第六百三十八章 互不相欠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最難辨識的就是人心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小勝怡情第七百十五章 一場不對稱的對決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人心最複雜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柳如是勸錢謙益反正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老朽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