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私鹽(二)

“韓老爺,要說私鹽其實有好多種。”

“咋說?”

“一種是船私,就是往安豐、富安、栟茶、角斜、如皋那些地方運貨的船主,回程的時候跟鹽場上的那些竈丁買鹽帶回去;一種是漕私,運送漕糧的軍船夾帶私鹽。漕船雖然不會經過海安,但他們買的私鹽一定會經過海安,在揚州他們也買不到。”

蘇覺明頓了頓,接着道:“一種是考私,每到會試時一些住在鹽場和鹽場附近的考生就會裝上一船鹽,打着去江寧應試的幌子沿途販賣;一種是官私,運司的那些鹽官跟運商勾結,明明只能運十萬斤,他們運二十萬斤,誰也拿他們沒輒。”

“還有呢?”韓秀峰低聲問。

“再就是私梟了,全是亡命之徒,好多私梟不但販私鹽還殺人越貨、打家劫舍。在海安泰州這些地方衙門不爲難他們,他們一般不會生事。因爲一旦驚動了官府會被圍剿,在內河裡他們不好跑。等船進了長江,他們真叫個膽大包天,不但敢搶運商的鹽船,甚至連解運的官兵都敢殺。”

餘有福不解地問:“船私也好,私梟也罷,他們販賣私鹽總得先有鹽,鹽場有鹽課司衙門,據說有的鹽場不但設有巡檢還有汛兵,那些鹽官和查緝私鹽的汛兵對竈丁把鹽賣給他們難道就不管不問?”

“餘班頭,你是沒去過鹽場,不知道鹽場有多大!”

“有多大?”

蘇覺明笑道:“以前鳳山書院有個富安的學生,他家祖籍安徽,他爸是富安的場商。有一次他爸做生辰,請我爸和我去吃酒,我和我爸一大早跟着他從海安出發,坐了一天船才趕到他家。越往東,就是越往海邊走,沿途越是看不見人家。地廣人稀,全是草蕩,鹽課司大使和他收下那些衙役哪管得住。”

這些情況韓秀峰早在京城就打聽到了,並不覺得奇怪,而是問:“場商是做啥的?”

“場商也是鹽商,他們收購竈戶煎煮的鹽,等鹽課司衙門稱準之後運進鹽場公垣,然後賣給去鹽場買鹽的運商,那些運商只能在公垣裡買,而且得有鹽引,不是想買多少就買多少的。”看着韓秀峰和餘有福似懂非懂的樣子,蘇覺明又說道:“運商有錢,大多是安徽人,平時都住在揚州城裡。不過還有更有錢的,運商之上有總商,只有總商才能從運司衙門買到鹽引。”

潘二剛纔只是有些妒忌,覺得姓蘇的潑皮像是要搶他飯碗,偷聽到這會兒猛然意識到沒個熟悉海安的人真不行,禁不住挪到韓秀峰三人身邊問:“少爺,這麼說你到任之後我們只能查緝船私和一些小打小鬧的私鹽販子,官私我們查不了,私梟更查不了。”

“官私肯定查不了。”不等韓秀峰開口,蘇覺明就脫口而出道:“運商從鹽場買到鹽之後場官會差衙役把鹽船一路護送到溱潼、和家莊、淤溪或天滋廟四塘。而運司衙門在鹽場到泰壩的這一路上,原本設有兩個巡緝廳,有兩個巡緝委員,一個在溱潼,一個就在海安,鹽船到剛纔說的那四個地方之後,平時駐在溱潼的巡緝委員就會督率衙役兵丁一路催至海安,再由海安的巡緝委員催至泰壩。現在海安的巡緝廳裁撤了,他們自然要一路催至泰壩。”

“我是地方官,又不是運司衙門的鹽官。”韓秀峰擡頭跟潘二笑道。

“官私我們無權查,私梟我們對付不了,難道就查緝那些小打小鬧的小私鹽販子?”潘二苦着臉問。

“小私鹽販子也不好抓,剛纔不是說了嗎,海安那麼大,河汊那麼多,我哪知道他們走哪條河,哪知道他們會躲在哪個汊港裡。”蘇覺明無奈地說。

小魚小蝦有啥搞頭,就算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抓幾個也查獲不到多少私鹽。不過這些話韓秀峰是不會說出來的,而是笑道:“蘇三,我們越說越遠了,還是說說你曉得的那些巡檢老爺平時都做些啥。”

蘇覺明反應過來,急忙回到原來那個話題:“韓老爺,我剛纔說得是最厲害的巡檢老爺,大多巡檢老爺平時不怎麼管事,海安的那些莊戶一個比一個老實,巡檢老爺也沒什麼事可管的。有的喜歡去書院吟詩作對,有的呆在泰州的時間比在海安長,泰州多熱鬧,要什麼有什麼。還有些巡檢老爺喜歡呆在白米,白米也比海安熱鬧。”

“不管事哪來銀子?”潘二忍不住問。

“辦生辰,不管哪個巡檢老爺上任,一年都得辦三四次生辰。給鄉約、保正和幾個市鎮的大戶發請帖,人家能不去敢不去,去就得隨一份禮,辦一次生辰少說也能賺兩三百兩。”蘇覺明想了想,又笑道:“以前的那些私鹽販子懂規矩,會託人送點銀子孝敬。後來販私鹽的越來越多,見別人都不送漸漸的全不送了,反正也沒那麼容易被抓住。”

“辦幾次生辰,一年頂多千把兩銀子,這官做得有啥意思?”

“有人打官司就有意思了,田宅也好,分家也罷,只要鬧到衙門他們就得使銀子。”

“要是沒人打官司呢?”潘二追問道。

“那就看鄉下有沒有盜案,哪怕走丟一條牛都有油水。潘兄,我對海安熟的很,只要韓老爺相信我蘇覺明,韓老爺這巡檢絕不會白做,要是一年賺不到三四千兩,我這蘇字倒過來寫!”蘇覺明越說越興奮,竟從脖子裡摘下扇子嘩啦一聲甩開,又搖頭晃腦的扇了起來。

張德堅的兒子張士衡哪見識過這些,竟聽得一愣一愣的。

韓秀峰當然想撈銀子,但覺得真要是照蘇三說的那麼做這吃相未免太難看。心想好不容易做上官,可不能搞得天怒人怨。

潘二不覺得照蘇三說的做有啥不妥,竟咧嘴笑道:“少爺,一年賺三四千兩也行,這官要是能做三四年,不就能賺萬把兩銀子!”

“這事回頭再說。”韓秀峰摸摸嘴角,擡頭道:“先說正事,我韓秀峰身爲巡檢,自然要保一方平安。眼看就要過年了,大過年的,我海安巡檢司分轄的那些市鎮和村子一定要平平安安。”

“韓老爺,您打算做什麼,我不太懂。”蘇覺明聽得一頭霧水。

“聽我說完。”韓秀峰臉色一正,緊盯着他道:“等會到了揚州我要去找‘日升昌’分號交寄家信,到了泰州要先去州衙拜見大老爺,這一路上會耽誤不少時間。所以到揚州之後我們兵分兩路,你和餘班頭僱條船先去海安。”

“韓老爺,您沒去上任,我和餘班頭先去也沒用!”

“有大用!你到了海安之後別急着去巡檢司衙門,也不要告訴別人你現而今是我的家人。在海安你不是有親戚嗎,先去投親,先走親訪友,好好打探打探本官分轄的那些市鎮和村子裡有哪些作歹之徒,姓啥叫啥,家住哪兒,都犯過啥事,苦主是誰,爲啥沒告官,打探的越仔細越好。”

“這倒不難,只是打探這些有什麼用,那些個潑皮全是滾刀肉,他們又沒幾個錢!”

“這你就別管了,按本官說的做便是。”

第三百五十七章 厘金局第三百三十八章 徐老鬼也來了第六百六十五章 受點委屈算什麼第九十三章 四堂會審(一)第五百七十三章 開缺離職第六百一十三章 黔北大亂第一百八十三章 只花了四千多兩!第六百二十二章 哪兒也不去!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三百五十九章 蘇覺明的主意(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二)第六百四十章 結個善緣第六百三十章 紙上談兵第七百零六章 聚而殲之!第二百九十九章 可悲可嘆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事不好(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清軍總捕同知第七百二十八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五百八十五章 巴縣的團練第四百七十四章 另起爐竈第一百八十九章 他敢不答應!第五百一十九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二百三十四章 又放人第五百二十一章 通政司參議第三百七十章 貪生怕死之輩第六百一十四章 都升官了!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戰之後第二百七十八章 清軍總捕同知(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恭喜賀喜第二百章 託付第六百一十五章 賞穿黃馬褂第四百六十三章 覲見(一)第五百六十八章 怕啥來啥第二章 債臺高築第四百九十四章 團聚(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天災人禍第二十三章 出人命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鄉賢祠第六百零九章 督辦川東團練!第二百零二章 “龍門”第二百七十六章 清軍總捕同知第六百四十七章 越來越厲害的姑奶奶第六百九十八章 騎虎難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第六百九十五章 愛說大實話的大頭第五百一十七章 吳家兄弟第五百二十七章 今非昔比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差第一百三十四章 家書值千金第四十七章 銅天王(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樹大招風第二百三十九章 “拾遺補缺”第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七十八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五十四章 銅天王(九)第三百七十六章 知人善用第五百零四章 皇上變卦了!第一百九十章 娃有名兒了!第五百九十二章 恍然大悟第一百五十八章 埋伏打在前頭第五十五章 銅天王(十)第六百八十章 廣州失陷第一百九十二章 “鬼門關”第二百三十九章 “拾遺補缺”第三百六十二章 餘有福回來了!第七百一十章 至少面子上要過得去第二百三十四章 又放人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廈將傾第三百二十九章 阻截(六)第六百六十二章 值日第二百九十章 錢糧的用處第七十九章 “他鄉遇故知”第一百二十一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五百八十七章 家有家規第二百八十章 鄉勇不是綠營第七百四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四十二章 終身大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私鹽(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志行升官了(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早做準備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周知縣第五百四十一章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七百二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七十三章 患難見真情第三百四十三章 “火眼金睛”第一百三十三章 省館團拜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大人的交代(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關天?第五十一章 銅天王(六)第三百零二章 相機行事第五百六十三章 露臉!第八十一章 誰佔誰的便宜第二百四十章 誰算計誰第十三章 潘二要來第六百一十章 物是人非第二十九章 到底幫誰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爺保重第九十八章 兒行千里父擔憂第二百九十六章 下馬威
第三百五十七章 厘金局第三百三十八章 徐老鬼也來了第六百六十五章 受點委屈算什麼第九十三章 四堂會審(一)第五百七十三章 開缺離職第六百一十三章 黔北大亂第一百八十三章 只花了四千多兩!第六百二十二章 哪兒也不去!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三百五十九章 蘇覺明的主意(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二)第六百四十章 結個善緣第六百三十章 紙上談兵第七百零六章 聚而殲之!第二百九十九章 可悲可嘆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事不好(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清軍總捕同知第七百二十八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五百八十五章 巴縣的團練第四百七十四章 另起爐竈第一百八十九章 他敢不答應!第五百一十九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二百三十四章 又放人第五百二十一章 通政司參議第三百七十章 貪生怕死之輩第六百一十四章 都升官了!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戰之後第二百七十八章 清軍總捕同知(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恭喜賀喜第二百章 託付第六百一十五章 賞穿黃馬褂第四百六十三章 覲見(一)第五百六十八章 怕啥來啥第二章 債臺高築第四百九十四章 團聚(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天災人禍第二十三章 出人命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鄉賢祠第六百零九章 督辦川東團練!第二百零二章 “龍門”第二百七十六章 清軍總捕同知第六百四十七章 越來越厲害的姑奶奶第六百九十八章 騎虎難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第六百九十五章 愛說大實話的大頭第五百一十七章 吳家兄弟第五百二十七章 今非昔比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差第一百三十四章 家書值千金第四十七章 銅天王(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樹大招風第二百三十九章 “拾遺補缺”第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七十八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五十四章 銅天王(九)第三百七十六章 知人善用第五百零四章 皇上變卦了!第一百九十章 娃有名兒了!第五百九十二章 恍然大悟第一百五十八章 埋伏打在前頭第五十五章 銅天王(十)第六百八十章 廣州失陷第一百九十二章 “鬼門關”第二百三十九章 “拾遺補缺”第三百六十二章 餘有福回來了!第七百一十章 至少面子上要過得去第二百三十四章 又放人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廈將傾第三百二十九章 阻截(六)第六百六十二章 值日第二百九十章 錢糧的用處第七十九章 “他鄉遇故知”第一百二十一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五百八十七章 家有家規第二百八十章 鄉勇不是綠營第七百四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四十二章 終身大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私鹽(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志行升官了(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早做準備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周知縣第五百四十一章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七百二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七十三章 患難見真情第三百四十三章 “火眼金睛”第一百三十三章 省館團拜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大人的交代(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關天?第五十一章 銅天王(六)第三百零二章 相機行事第五百六十三章 露臉!第八十一章 誰佔誰的便宜第二百四十章 誰算計誰第十三章 潘二要來第六百一十章 物是人非第二十九章 到底幫誰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爺保重第九十八章 兒行千里父擔憂第二百九十六章 下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