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通政司參議

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三個月過去了。

要是擱往年,現在應該是九月底,但今年是閏年,過完七月又過了個閏七月,所以天氣已經很涼了才過中秋節。

伍肇齡之前曾幫肅順傳過話,說皇上打算秋高氣爽時出京巡狩,可等來等去非但沒等到京裡差人來傳召,反倒等來了皇上和太后、皇后、貴妃們“大搬家”,從圓明園搬回紫禁城的消息。

想到三法司這會兒應該在複覈各省擬判斬監候、斬立決甚至凌遲的大案,而複覈完之後就要呈請皇上勾決,韓秀峰覺得皇上不大可能出京去看萬年吉地了,至少今年很難成行。

再想到現在的官場上有個心照不宣的規矩,大多官員尤其不是進士翰林出身的外官,署理滿一年就得給人挪窩,想由署理變爲實授沒那麼容易,而吳廷棟又早就看他這個“佔着茅坑不拉屎”署理南岸同知不順眼,韓秀峰不免有些心焦。

不是擔心被罷官奪職,而是擔心隨便給你委個差,等差事辦完就讓你跟那些候補官一樣在直隸等着差委試用,想做官沒缺,想回鄉又回不去,就這麼把你晾那兒耗着,到時候真叫個進退兩難!

不過想到之前多多少少賺了點銀子,只要節儉點,接下來十年八年不用爲生計擔憂,韓秀峰又覺得沒必要爲這些事煩心,便抖擻起精神帶着費二爺、琴兒、狗蛋和大頭兩口子,開始一家接着一家地吃起喜酒。

顧院長和餘青槐辦事最靠譜,一接到書信就經郭沛霖首肯,讓陸大明和樑六等十幾個老泰勇營的兄弟,把王千里的家小和陳虎、王河東、吉大吉二等人的家人及新媳婦送來了!顧院長的侄子顧謹言覺得呆在海安沒前途也一起跟着來了,並且不打算再回去。

吉二分防的汛地離涿州州判衙門不遠,韓秀峰吃完吉二的喜酒,便回到暫時下榻的州判署。

剛坐下喝了幾口茶,正跟王千里開玩笑說今年吃了這麼多頓喜酒,明年又有滿月酒可以吃,就聽見蘇覺明和顧謹言在外面竊竊私語。

這些天光忙着安頓家小,忙着吃喜酒,一直沒顧上顧謹言事,王千里意識到顧謹言一定很着急,禁不住笑問道:“四爺,您說是讓慎之留在我這兒好呢,還是讓他跟着您?”

韓秀峰權衡了一番,沉吟道:“雖說讓他呆在你這兒最合適,可這次是來投奔我的。真要是讓他呆在你這兒,將來有何面目去見顧院長,還是讓他跟着我吧。”

“跟着您也好,跟着您比呆在我這兒有前途。”

“跟着我有前途,別開玩笑了,接下來會咋樣我自個兒都不曉得,真擔心誤了他的前程,”韓秀峰輕嘆口氣,想想又說道:“海安的那些後生中,屬慎之爲人最實誠,辦事最牢靠。顧院長對他真是寄予厚望,不然來前也不會給他捐出身,而且捐得是十成貢生。”

“四爺,您這是說什麼,我們這些人全指着您,您可能不能灰心喪氣。”

“實不相瞞,我不是灰心喪氣,而是有些心灰意冷。”韓秀峰放下茶杯,心有餘悸地說:“月初收到封家信,岳父大人說家父三個月前上山時摔着了,不但摔斷了腿,而且摔得不省人事,昏了兩天才醒過來,身爲人子卻不能在榻前盡孝,心裡不曉得有多歉疚,真想早點回鄉伺候二老。”

王千里大吃一驚:“老爺子現在如何?“

“現在咋樣我也不曉得,岳父大人在信裡倒是說沒啥大礙,讓我放心。”

“菩薩保佑,沒大礙就好。”

王千里話音剛落,外面傳來一陣喧鬧聲,緊接着蘇覺明跑進來稟報道:“四爺,道署來人了!吳大人的家人吳福從河廳找到這兒,急着見您。”

韓秀峰嘴裡不說心裡想,吳廷棟派人來找肯定不會有啥好事,但還是擡頭問:“他人呢?”

“在大堂。”

“知道了。”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韓秀峰深吸口氣,起身來到大堂。

吳福一見着韓秀峰,急忙躬身道:“恭喜韓老爺,賀喜韓老爺,小的前來給韓老爺報喜了!”

“何喜之有?”韓秀峰笑看着他問。

“韓老爺,您是真不曉得還是假不曉得?”吳福下意識問。

“曉得啥,我真是一無所知。”韓秀峰被搞糊塗了。

吳福看看剛跟進大堂的王千里、費二爺、大頭和蘇覺明等人,眉飛色舞地說:“稟韓老爺,我家大人剛收到命您即刻回京,調任通政司參議的吏部公文,不是署理,而是實授,您說這是不是高升,是不是件大喜事!”

“通政司參議?吳福,你是不在跟本官開玩笑吧?”韓秀峰將信將疑地問。

“小的敢跟您開這樣的玩笑嗎?”吳福擦了把汗,急切地說:“不但有吏部公文,京裡還來了人,來接您回京的人這會兒就在道署!”

通政司是負責內外章疏、臣民密封申訴等事項的衙門,要是擱前明,權力極大。就是在順治朝和康熙朝,也是一個了不得的衙門。各省的奏疏想呈給皇上御覽,全得先送到通政司。再由通政司上呈。

雍正爺登基之後不但軍機處,而且設立奏事處,擬定了:諸臣陳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內閣擬旨;要事用折,自奏事處上,下軍機處擬旨,親御硃筆批發”的規矩,也就是說各省錢糧賦稅和刑名詞訟等公文,用題本送到通政司,通政司審覈其格式,確認無誤再呈給內閣。真正的大事要事上奏摺,經奏事處呈給軍機處,再由軍機處呈給皇上御覽,密摺則由奏事處直接呈給皇上御覽,而通政司的地位也由此跟內閣一樣一落千丈。

儘管通政司是個如假包換的“清水衙門”,但正五品的通政司左、右參議,甚至品級更低的通政司經歷、通政司知事並不是什麼人想做就能做上的,左、右參議大多是進士出身,經歷和知事大多從大挑的舉人中選任。

通政使更了不得,那可是與左右都御史,大理寺卿、宗人府宗令、太常寺卿平起平坐的九卿之一。現而今的通政使孟保不但是漢軍鑲黃旗出身,而且曾做過正紅旗蒙古副都統、駐藏幫辦大臣乃至駐藏大臣,身份地位顯赫着呢!

韓秀峰怎麼也沒想到能做京官,更沒想到他一個捐納出身的漢員能做上通政司參議,一時間竟愣住了。

“韓老爺,來接您回京的是侍衛處的侍衛,公文上也寫着命您即刻回京,您得快點,可不能讓人家久等。”吳福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韓秀峰猛然意識到這個雖然比不上翰林官,但跟翰林官幾乎差不多清官的缺,十有八九是肅順幫着爭取的,一刻不敢怠慢,連忙回頭道:“千里,我先去道署。二爺,家裡的事就拜託您老了。”

不等王千里開口,費二爺就激動地說:“辦正事要緊,你趕緊去道署,家裡有我呢,我等會兒就喊琴兒回去收拾行李,收拾好就帶着娃一道去京城。”

“我呢,四哥,我咋辦?”大頭急切地問。

“你先老老實實在固安呆着,等我在京城站穩腳跟再想法兒把你調過去。”

“那你得快點,你們都走了,我一個人呆這兒有啥意思。”

“大頭哥,這不是還有我嘛。”蘇覺明很清楚韓老爺最擔心的就大頭,一把拉住大頭道:“四爺,您先回京,我留在固安陪大頭哥。”

見顧謹言欲言又止,韓秀峰沉吟道:“行,你跟大頭先回祖家場。慎之,趕緊收拾行李,跟我一道走。”

“遵命!”顧謹言欣喜若狂,急忙躬身作了一揖,旋即跑二堂去收拾東西。

……

韓秀峰本就有一匹馬,河營第三次“分家”時吉二也分到了一匹,結果那臭小子嫌養馬太費錢糧,一到涿州就把馬送給了他現而今的頂頭上司王千里。王千里是個愛馬,早在海安時就養了好幾匹鄉勇們從揚州收的馬,一直在保甲局做事的顧謹言也跟着學會了騎馬。

韓秀峰就這麼帶着顧謹言,一人一馬,快馬加鞭,火急火燎趕到道署。

正如吳福所說,吏部不但來了公文,侍衛處還來了兩個侍衛,一見着韓秀峰就問啥時候能動身。

一些事情不說清楚韓秀峰豈能就這麼走,先拱手告了個罪,隨即恭恭敬敬呈上南岸同知的官印,不卑不亢地問:“吳大人,這次調任如此倉促,下官都沒來得及回衙門收拾行李,賤內和犬子等家人也都來不及隨下官進京,您能否寬限下官幾日,讓下官的家人好給新任同知騰地方?”

吳廷棟一直想讓“尸位素餐”的韓四滾蛋,卻萬萬沒想到朝廷竟會調韓四進京,而且直接授通政司參議。而按察使衙門的公文跟總督衙門和布政使衙門的公文題本一樣要上呈通政司,眼前這位要是懷恨在心,很可能會跟京裡各部院的那些筆帖式和胥吏一樣雞蛋裡面挑骨頭故意刁難,一而再再而三打回來讓你重擬,到時候煩也會把你煩死。

想到這些,吳廷棟突然有些後悔,連忙拱手笑道:“韓老弟大可放心,你覺得倉促我一樣覺得倉促,究竟讓誰去署理南岸同知我還沒想好。你放心地進京上任,弟妹那邊我差人去說,讓她們彆着急,一切等你在京城站穩腳跟再說。”

“謝吳大人體恤。”韓秀峰躬身作了一揖,旋即又拱手道:“再就是交接之事,光交出官印不算完,還有兵勇名冊和錢糧賬冊……”

“韓老弟,這就更不用擔心了,河營現而今能剩多少錢糧?等想好讓誰去署理南岸同知,我讓他直接去找席伊炳。”

“既然這樣那下官先告退?”

“志行啊志行,你真會說笑!告什麼退,你這是高升,走,我送送你!”

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關天?第四百三十三章 非白即黑第四十二章 終身大事第六百五十七章 夾着尾巴做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下根本在京師第六百六十八章 又見榮祿第四百二十五章 你家老爺也不會忘了你第六十七章 幺妹兒來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官聲人脈第一百一十五章 隻言片語第四百零五章 要出大事!第六百八十四章 這仗怎麼打?第五百九十一章 雲裡霧裡第三章 債主登門第六百三十章 紙上談兵第四百七十六章 “小狐狸”第五百一十九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十七章 “衣食父母”第三百七十六章 知人善用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家的消息第六百五十六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六百九十八章 騎虎難下第三百章 門生故吏第三百七十章 貪生怕死之輩第三百六十二章 餘有福回來了!第六百三十四章 爲何而來第一百二十二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回京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五十章 天底下最幸運的女子第二百四十三章 時間緊急第五百八十七章 家有家規第七百零一章 風水輪流轉第六百八十一章 輯民攘夷第七百三十五章 皇上不急太監急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真假假第十九章 行有行規第六百四十五章 買命錢第七百零九章 齊聚天津(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回京第二百六十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三百八十六章 恭候多時第一百零三章 又添新債第二百一十八章 清官(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改過自新”第四百零一章 嘉定不太平第六百二十三章 你是志行推薦來的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厚誼堂第一百七十六章 任禾的婚事第八十三章 知己知彼第三百四十七章 悔之不及第五百五十九章 軍機處之恥第九十六章 虎頭蛇尾第七百一十五章 跟柏葰沒多大關係第一百零二章 有人好辦事第五百七十七章 舊部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攻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一百三十九章 又見周知縣(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清軍總捕同知第六百三十章 紙上談兵第二百五十一章 仁政第五百七十一章 這樣挺好第三百八十四章 拿得起放得下第六百九十七章 兔死狐悲第六百九十八章 騎虎難下第五百零二章 韓四發威第三百五十六章 讓你去你就去!第三百一十一章 賞罰分明第八十七章 雁過拔毛第二百一十五章 張知州第三百七十二章 知進退第四百九十八章 窮的讓人心疼第五百六十一章 官聲人脈第二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一百九十四章 志行就是這樣的人第六章 候補巡檢第二百七十八章 清軍總捕同知(三)第六百一十五章 賞穿黃馬褂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館團拜第九十七章 雲南竹槓第七百零六章 聚而殲之!第三百九十章 胸無大志第一百八十五章 這樣不好吧第三百七十五章 光宗耀祖第二百零七章 “驛站”第二百三十一章 青天第七百三十七章 兩江不能去!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知道也正常第四百六十四章 覲見(二)第六十九章 立見高下第四百零二章 內憂外患第六百三十五章 山頭林立第五百七十三章 開缺離職第一百六十四章 匯票丟了!第六百三十一章 馳援武昌!第七十二章 首重鄉誼(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身不由己第七百零二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十八章 八省會館
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關天?第四百三十三章 非白即黑第四十二章 終身大事第六百五十七章 夾着尾巴做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下根本在京師第六百六十八章 又見榮祿第四百二十五章 你家老爺也不會忘了你第六十七章 幺妹兒來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官聲人脈第一百一十五章 隻言片語第四百零五章 要出大事!第六百八十四章 這仗怎麼打?第五百九十一章 雲裡霧裡第三章 債主登門第六百三十章 紙上談兵第四百七十六章 “小狐狸”第五百一十九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十七章 “衣食父母”第三百七十六章 知人善用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家的消息第六百五十六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六百九十八章 騎虎難下第三百章 門生故吏第三百七十章 貪生怕死之輩第三百六十二章 餘有福回來了!第六百三十四章 爲何而來第一百二十二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回京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五十章 天底下最幸運的女子第二百四十三章 時間緊急第五百八十七章 家有家規第七百零一章 風水輪流轉第六百八十一章 輯民攘夷第七百三十五章 皇上不急太監急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真假假第十九章 行有行規第六百四十五章 買命錢第七百零九章 齊聚天津(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回京第二百六十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三百八十六章 恭候多時第一百零三章 又添新債第二百一十八章 清官(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改過自新”第四百零一章 嘉定不太平第六百二十三章 你是志行推薦來的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厚誼堂第一百七十六章 任禾的婚事第八十三章 知己知彼第三百四十七章 悔之不及第五百五十九章 軍機處之恥第九十六章 虎頭蛇尾第七百一十五章 跟柏葰沒多大關係第一百零二章 有人好辦事第五百七十七章 舊部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攻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一百三十九章 又見周知縣(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清軍總捕同知第六百三十章 紙上談兵第二百五十一章 仁政第五百七十一章 這樣挺好第三百八十四章 拿得起放得下第六百九十七章 兔死狐悲第六百九十八章 騎虎難下第五百零二章 韓四發威第三百五十六章 讓你去你就去!第三百一十一章 賞罰分明第八十七章 雁過拔毛第二百一十五章 張知州第三百七十二章 知進退第四百九十八章 窮的讓人心疼第五百六十一章 官聲人脈第二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一百九十四章 志行就是這樣的人第六章 候補巡檢第二百七十八章 清軍總捕同知(三)第六百一十五章 賞穿黃馬褂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館團拜第九十七章 雲南竹槓第七百零六章 聚而殲之!第三百九十章 胸無大志第一百八十五章 這樣不好吧第三百七十五章 光宗耀祖第二百零七章 “驛站”第二百三十一章 青天第七百三十七章 兩江不能去!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知道也正常第四百六十四章 覲見(二)第六十九章 立見高下第四百零二章 內憂外患第六百三十五章 山頭林立第五百七十三章 開缺離職第一百六十四章 匯票丟了!第六百三十一章 馳援武昌!第七十二章 首重鄉誼(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身不由己第七百零二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十八章 八省會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