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上海分號

王千里不但補上了缺,還升任永定河北岸同知,成了正兒八經的正五品朝廷命官,當年不願意出遠門而沒一起去京城的餘青槐真有些羨慕。

在老家過得是悠閒,可悠閒的同時又有些寂寞。

正靜極思動,任鈺兒託人從上海捎來封信,想請他和顧院長安排幾個團勇,送餘三姑母子去上海跟她團聚,甚至託人捎回五十塊銀元作路費。

顧院長去問了下餘三姑,餘三姑果然不放心任鈺兒一個人在上海,並且想着孩子已經快三歲了,在鎮上的明道書院唸書將來不會有大出息,早就想帶着孩子去找任鈺兒。餘青槐就這麼僱了條船,叫上六個老實可靠的青壯,親自護送餘三姑母子來上海。

照着信中的地址找着任鈺兒,竟發現任鈺兒不是住在縣城,而是住在英吉利租界的一棟新蓋的小洋樓裡。

院子不大,院子裡有一個小花園。

院牆很高,外頭的人想爬進來沒那麼容易,

洋樓上下三層,一樓是客廳、餐廳、廚房和下人住的屋子,二樓有一個小客廳、一個書房和兩間臥室,三樓全是客房。洋樓後面也有一個小花園,還開了一個後門。所以傢俱和擺設全是西洋式樣,怎麼看怎麼不順眼。

餘青槐坐在客廳裡喝了一會兒茶,等任鈺兒幫餘三姑和任雅恩的遺腹子任承志安頓好走下樓,才微笑着問:“鈺兒,你怎麼住洋人的租界,怎麼不住城裡?”

任鈺兒微微一蹲道了個萬福,一邊招呼餘青槐用點心,一邊笑盈盈地說:“餘老爺有所不知,上海縣城雖收復了,但也幾乎被戰火摧毀了。要不是巡撫大人走前授意上海道藍蔚雯藍大人和年前到任的上海正堂黃芳黃老爺,以‘通匪’爲由威逼‘船王’鬱泰峰捐了二十萬兩銀子,被戰火毀壞的城牆、道署、縣衙和學宮(文廟)恐怕都沒錢修。”

“城裡沒法兒住人?”

“也不是沒法兒住,而是住租界方便些。”

“方便?”餘青槐不解地問。

任鈺兒對餘青槐和顧院長這兩年幫着照應餘三姑和弟弟餘承志打心眼兒感激,微笑着解釋道:“餘老爺,您過來時可能沒注意瞧,門口那個宅院便是我四哥在上海爲官時出資修建的四川會館,他現在回四川老家丁憂了,就算沒回四川老家也照應不到會館,所以我住這兒能幫他照應着點,幫他守好在上海的產業。”

餘青槐反應過來,想想又問道:“那這座洋樓呢?這座洋樓是誰家的產業?”

任鈺兒不無得意地說:“也是我四哥的,不過是我年前剛幫他置的。”

餘青槐追問道:“這座洋樓值不少銀子吧,你哪來這麼多錢的?”

這棟洋樓原本是一個洋商的,不但吳健彰出了錢,連“船王”鬱泰峰爲了脫罪也出了四千銀元,此外上海縣丞周興遠也出了一千兩,任鈺兒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跟餘青槐解釋,帶着幾分尷尬地說:“這事一時半會也說不清,餘老爺,房間幫您收拾好了,您就住二樓。您帶來的那幾個兄弟也安排好了,讓他們住對門會館。估摸着蘇覺明也該回來了,等他回來讓他陪您吃酒,給您接風洗塵。”

餘青槐意識到這棟洋樓十有八九是別人送的,立馬換了個話題:“覺明還好吧,差事辦得順不順?”

“他挺好的,至於差事……他這個江海關幫辦委員做得有些名不副其實,幾乎不用去衙門點卯,就算去了也不好插手關務。”

“此話怎講?”

“這事說來也話長,劉麗川等天地會餘孽剛開始犯上作亂那會兒,洋商就不給江海關交稅了。後來英吉利、法蘭西和美利堅三國領事甚至設了個關稅管理委員會,分別指派威妥瑪、史亞實、賈流意三人爲稅務司,代徵關稅。”

任鈺兒頓了頓,接着道:“再後來美利堅新任公使麥蓮到任,借要求朝廷修約之機,同法蘭西領事阿禮國、馬輝等人,要求制臺大人和巡撫大人撤銷各地關卡和釐卡。制臺大人和巡撫大人正爲軍費拮据發愁,正有賴於關稅,並且這也不是他們能說了算的,只好讓上海道藍大人和吳健彰在崑山跟三國領事談。談到最後訂立了一個共有九項條款的協定,讓英、法、美三國接着代徵。”

“讓洋人代徵關稅,這不是喪權辱國嗎!”

“可制臺大人和巡撫大人也沒別的辦法,何況讓洋人代徵有讓洋人代徵的好處。”

“什麼好處?”

任鈺兒無奈地說:“據我所知,以前課多少關稅就是一筆糊塗賬,給朝廷上繳多少關稅,看兼任江海關監督的道臺大人心情。要是心情好,就多上繳一點。要是心情不好就少,有幾年甚至一兩關稅也沒上繳,居然還留下十幾萬兩虧空。

洋人代徵就不一樣了,自咸豐三年劉麗川等天地會餘孽犯上作亂佔據上海,到去年克復,洋人把持的稅務司竟幫着代徵了七十多萬兩,並且一筆一筆有賬可查。朝廷急着用銀子,乾脆就這麼讓洋人接着代徵。”

想到千里爲官只爲財,那些個稅官纔不會跟洋人這般“清廉”,餘青槐哭笑不得地說:“居然有這樣的事,想想真荒唐。”

“荒唐的事多着呢,您在這兒住幾天就習慣了。”

“那你孤身在這兒以何爲生計?”

“四哥出資修建的會館不但有幾時間客房,還有十幾個鋪面,光房錢和租金就夠我生活了。”任鈺兒嘴上雖這麼說,心中卻暗想別看我是一介女流,但跟朝廷命官一樣有官俸,幫着“厚誼堂”打探洋人的消息,“厚誼堂”不但每個月給五十兩俸銀,要是打探到十萬火急的軍情,額外還有賞。

餘青槐不明所以,想想又好奇地問:“這麼說蘇覺明光領官俸不用做事?”

“差不多,他這日子過得不知道有多滋潤,每天不是去已革上海道吳健彰入股的旗昌洋行喝茶,就是去跟‘船王’鬱泰峰等本地士紳商賈吃酒,每天都是早出晚歸,真叫個醉生夢死。”

餘青槐半開玩笑地說:“早曉得連他都能混着一官半職,那會兒我真應該跟千里一道去京城投奔韓老爺。”

“餘老爺真會說話。”

“不開玩笑了,鈺兒,你剛纔說得那個‘船王’,究竟有沒有通匪?”

“這話怎麼說呢,劉麗川等亂黨佔着縣城時,以他家在城裡的產業要挾,而他又不忍看着城裡的百姓活活餓死,確實往城裡偷運了點糧。不過後來那二十萬兩他也沒白捐,朝廷不但賞他二品頂帶,還賞了他個鹽運使銜。他就這麼搖身一變爲紅頂商人,家裡多了兩塊‘迴避’、‘肅靜’的牌子,據說每次出門時便讓家人扛着牌子在前頭吆喝開道,他坐在轎子裡好不威風。”

任鈺兒笑了笑,又說道:“此外,皇上還恩准了兩江總督和江蘇學政所奏,給上海縣增加了十名文童生和九名武童生的永額,松江府每年也多取文、武童各十名,攏共總新增三十九名,上海乃至松江府士林交口稱讚,誰也不敢再說他的不是。”

“說來說去不管犯多大的事,最後是錢犯法!”

“您說得是,現而今只要有錢,還真沒辦不成的事。”

任鈺兒起身走到書櫃前,取來兩塊銀元,輕輕放到餘青槐面前:“餘老爺,您瞧瞧,這便是鬱泰峰剛聯合本地的幾個商人,經制臺大人和巡撫大人首肯,用洋人的機器鑄造的銀元,這枚是一兩的,這枚是半兩的。”

看着一面鑄有“咸豐六年上海縣號商鬱森足紋銀餅”,另一面鑄有“朱源裕監傾曹平實重五錢銀匠王壽造”的銀元,餘青槐感嘆道:“要是換作別人,私鑄銀錢那是要掉腦袋的!”

“他這不算私鑄,”任鈺兒笑了笑,又若有所思地說:“不過我看他這買賣也做不久,鑄造得太粗糙,很容易被人仿鑄,一旦被人仿鑄,仿鑄的時候再摻點假,到時候就沒人敢收敢用他的銀元了。”

“這倒是。”

正說着,蘇覺明火急火燎地趕來了。

шшш◆ ttKan◆ C〇

任鈺兒已經讓老媽子在張羅酒席,覺得一介女流跟兩個大男人吃酒不合適,乾脆致歉回到樓上,逗了一會兒弟弟,然後關起門跟餘三姑說起悄悄話。

“鈺兒,你老大不小了,也該爲自個兒想想!”餘三姑從包裹裡翻出任鈺兒上次託人捎回去的照片,愁眉苦臉地說:“這張洋人幫着拍的照片,我都不敢給別人看。要是傳出去,指不定會被人說成什麼樣。”

任鈺兒很清楚餘三姑經歷過那麼多事之後嘴嚴得很,接過照片笑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要是不去洋人辦的女塾唸書,不跟洋人交朋友,怎麼幫四哥辦差,又怎麼報答四哥對我任家的大恩。“

“聽餘老爺說韓老爺已經回了四川老家,他都已經不做官,你還要幫他辦什麼差?”

“四哥是回鄉丁憂的。”

“這就是了,韓老爺要是曉得你一個女子還在幫他拋頭露面,一定不會高興的。”

“三姑,有些事你不懂。”

餘三姑是真爲任鈺兒的終身大事着急,不想看着她這般自暴自棄,急切地問:“我怎麼就不懂了?”

任鈺兒笑看着她,意味深長地說:“正因爲四哥回鄉丁憂了,上海這邊的差事才更要幫着他辦。俗話說人走茶涼,四哥以前簡在帝心、聖眷恩隆,不等於以後還是。我在這邊幫他辦點差,只要把差事辦好了,京城的那些王公大臣也就不會忘了他,等他守完制回到京城,自然就能跟之前一樣被委以重任。”

“你在這兒辦的差事,京裡的王公大臣都曉得?”

“應該會曉得的。”

“可你自個兒怎麼辦?”

“什麼怎麼辦?”

“你的終身大事啊!”餘三姑緊握着她的手,用哀求般地語氣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你再不嫁,再拖下去,真找不着好人家了!”

任鈺兒不是沒想過,而是真不想嫁。

別看蘇覺明做了那麼久韓秀峰的長隨,可是在上海,無論上海道還是上海知縣,甚至連已革上海道吳健彰都瞧不起他。而她任鈺兒就不一樣了,個個曉得她是韓秀峰的義妹,連新任蘇州知府薛煥上次帶着家眷來上海時都請她去吃酒。

“厚誼堂”那邊雖沒明說,但已經默認她纔是上海分號的掌櫃!蘇覺明以前是跑腿打雜的,現而今依然是。

任鈺兒很想以此報答韓秀峰對任家的大恩,更喜歡做這棟洋樓和對門四川會館主人,以及做“厚誼堂”上海分號掌櫃的感覺,真捨不得放下這一切,面對餘三姑催婚,只能輕描淡寫地說:“姻緣姻緣,得看緣分,緣分沒到你讓我嫁誰?”

“可是……”

“別可是了,到了這兒一切聽我的。”任鈺兒不想再談婚姻大事,隨即話鋒一轉:“租界離縣城有點遠,我打算過幾天差人去城裡聘請一位先生,辦個家塾,教承志唸書。”

“幹嘛花這個冤枉錢,你不就能教嗎?”

“我一樣得唸書,還得幫四哥辦差,我哪有時間。”任鈺兒笑了笑,接着道:“再就是你總是操心我的終身大事,不能不爲自個兒着想。我現在能養活自己,能照應承志。你要是遇着合適的就改嫁,你已經爲我任家做了那麼多,我爹的在天之靈要是曉得一定不會怪你的,我和承志不但不會怪你,我們姐弟感激你還來不及呢!”

第七百三十一章 無人可用第四百二十四章 松江府海防同知兼江海關監督第七百五十四章 分開走!第二百八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一十九章 “蔣幹盜書”第五百四十章 秉燭夜談第七百二十九章 郭大人殉國!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點利息第四百零三章 最緊俏的生意第二百三十一章 青天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爺保重第三十八章 術業有專攻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戰之後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力降十會第二百五十章 許先生立大功第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三十二章 許乃釗到了第六百四十章 結個善緣第一百零二章 有人好辦事第七百零七章 打就打吧!第二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五十五章 銅天王(十)第一百五十七章 鄰居富貴(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另起爐竈第二百四十八章 將功贖罪第七十一章 首重鄉誼第四百零九章 習慣了就好第六百一十九章 早做打算第二百二十八章 拿人(三)第四十四章 良苦用心第七百五十章 朝局鉅變第五百一十七章 吳家兄弟第三百六十三章 天大的人情(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松江府海防同知兼江海關監督第六百四十五章 買命錢第三十四章 你家有鬼第一百七十二章 邊茶買賣第七百四十九章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第三百章 門生故吏第三百七十五章 光宗耀祖第六百六十九章 能見着皇上的差事就是好差事第三百五十八章 蘇覺明的主意第四百五十五章 韓四進京第十二章 吉上加吉第六十七章 幺妹兒來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清軍總捕同知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周知縣第五百四十九章琴兒的提議第六百一十四章 都升官了!第六百七十五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五百六十六章 鬼谷先生第六百七十四章 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着第三百四十二章 雞犬升天(二)第六百八十章 廣州失陷第五百三十三章 同鄉第四百零九章 習慣了就好第十四章 潘二進城第六百零四章 危機四伏第七百三十九章 非同小可第一百二十一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五百七十八章 做官也不容易第三十九章 千里做官只爲財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興土木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五百九十九章 紙上談兵第七百二十七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三)第六百五十二章 過河拆橋?第九十章 追上來了!第六百六十六章 倒黴的曾國藩第七百零八章 富貴要回來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二百二十五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四百四十九章 許乃釗也有靠山第五百四十三章 屬官恩俊第六百四十六章 開打了!第二百八十二章 泰州城裡沒好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陸大明回來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紅人第五百九十一章 雲裡霧裡第四百五十七章 下官不會領兵第六百六十一章 談何容易第七百四十九章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第五百九十五章 送上門的買家第八十五章 果然追來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蘇覺明的主意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無所求第三百六十九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三百八十九章 陋規不能少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到事了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過便是功第六百七十七章 回京第二百零五章 請教(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江寧城破!第二百八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五百七十九章 團練大臣!第六百一十章 物是人非第四百四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五百七十六章 不能讓他就這麼回去!第一百六十八章 顧少爺要回去第八章 與虎謀皮
第七百三十一章 無人可用第四百二十四章 松江府海防同知兼江海關監督第七百五十四章 分開走!第二百八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一十九章 “蔣幹盜書”第五百四十章 秉燭夜談第七百二十九章 郭大人殉國!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點利息第四百零三章 最緊俏的生意第二百三十一章 青天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爺保重第三十八章 術業有專攻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戰之後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力降十會第二百五十章 許先生立大功第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三十二章 許乃釗到了第六百四十章 結個善緣第一百零二章 有人好辦事第七百零七章 打就打吧!第二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五十五章 銅天王(十)第一百五十七章 鄰居富貴(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另起爐竈第二百四十八章 將功贖罪第七十一章 首重鄉誼第四百零九章 習慣了就好第六百一十九章 早做打算第二百二十八章 拿人(三)第四十四章 良苦用心第七百五十章 朝局鉅變第五百一十七章 吳家兄弟第三百六十三章 天大的人情(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松江府海防同知兼江海關監督第六百四十五章 買命錢第三十四章 你家有鬼第一百七十二章 邊茶買賣第七百四十九章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第三百章 門生故吏第三百七十五章 光宗耀祖第六百六十九章 能見着皇上的差事就是好差事第三百五十八章 蘇覺明的主意第四百五十五章 韓四進京第十二章 吉上加吉第六十七章 幺妹兒來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清軍總捕同知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周知縣第五百四十九章琴兒的提議第六百一十四章 都升官了!第六百七十五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五百六十六章 鬼谷先生第六百七十四章 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着第三百四十二章 雞犬升天(二)第六百八十章 廣州失陷第五百三十三章 同鄉第四百零九章 習慣了就好第十四章 潘二進城第六百零四章 危機四伏第七百三十九章 非同小可第一百二十一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五百七十八章 做官也不容易第三十九章 千里做官只爲財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興土木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五百九十九章 紙上談兵第七百二十七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三)第六百五十二章 過河拆橋?第九十章 追上來了!第六百六十六章 倒黴的曾國藩第七百零八章 富貴要回來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二百二十五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四百四十九章 許乃釗也有靠山第五百四十三章 屬官恩俊第六百四十六章 開打了!第二百八十二章 泰州城裡沒好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陸大明回來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紅人第五百九十一章 雲裡霧裡第四百五十七章 下官不會領兵第六百六十一章 談何容易第七百四十九章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第五百九十五章 送上門的買家第八十五章 果然追來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蘇覺明的主意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無所求第三百六十九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三百八十九章 陋規不能少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到事了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過便是功第六百七十七章 回京第二百零五章 請教(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江寧城破!第二百八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五百七十九章 團練大臣!第六百一十章 物是人非第四百四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五百七十六章 不能讓他就這麼回去!第一百六十八章 顧少爺要回去第八章 與虎謀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