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廈將傾

徐浩然沒見着韓秀峰,不只是因爲韓秀峰不想見他,而且就算相見也見不着,因爲韓秀峰早出了京。

這次去的不是天津,而是口外。

南苑本就是皇上閱兵和狩獵的地方,早年苑內有許多獐子、野兔、麋麂、野雉,還曾圈養過老虎,現在苑內卻根本見不着飛禽走獸。

於是經皇上恩准,率四十騎八旗馬甲和三十名河營兵勇,去口外捕捉些飛禽走獸回來圈養,不然過幾年皇上帶小皇子來南苑狩獵都找不着獵物。

這個時候去辦這差事確實有些不合時宜,但誰也說不出什麼,畢竟騎射乃八旗之根本,何況內務府官員本就是做這些的。

只要有獵物,狩獵並不難,想活捉卻沒那麼容易,所以這一走竟走了三個多月,並且什麼時候能回來誰也不知道。

而他不在京城的這三個來月,兩江、閩浙、山東和關外發生了許多事。

先是賊將李秀成率兵攻佔杭州,浙江巡撫羅遵殿等官員殉國,惟杭州將軍瑞昌踞守的滿城沒被長毛攻下。

就在督辦兩江軍務的欽差大臣和春,命廣西提督張玉良率官軍兵馳援杭州時,李秀成竟在杭州城內遍插旗幟爲疑兵,連夜撤出杭州,疾馳北返。

他們過臨安,循天目山小道經孝豐,抵廣德,在一個叫做建平的地方與楊輔清、李世賢、劉官芳、黃文金、吳定彩、陳坤書等賊將匯合,然後兵分東西兩路進援江寧!

不但把官軍強徵數萬民夫,歷時數年在江寧城外所開挖的深闊各丈餘、長達百里的長壕一舉搗毀,而且把將江南大營西半部的五十餘座營壘全部攻破,連和春帥帳所在的小水關大營也沒能倖免。

長毛斬獲無數,卻沒因此而罷休,緊接着揮師東犯蘇、常,悍將張國樑在率潰兵東撤時墜河溺亡,和春逃至滸墅關見大勢已去自盡。因之前調度有方“收復杭州”而被下詔嘉獎的兩江總督何桂清見長毛勢大,常州十有八九守不住,爲逃命竟命親兵向攔着懇請他留下堅守的常州士紳放槍!

死了十幾個士紳,激起了衆怒,好不容易逃到蘇州城下,巡撫徐有壬不但不許他進城,還要上疏彈劾他棄城喪師之罪。他見進不了城,又擔心被朝廷究辦,居然逃到了上海,躲進了洋人的租界。

就在江南官軍一敗塗地之時,英吉利大軍闖進了旅大一帶,連同沿途劫掠的沙船,共有大小船隻一百八十餘艘,步、騎、炮兵一萬餘人,分駐青泥窪、小孤山、大孤山等地,共搭營房一千餘座。

洋兵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附近百姓紛紛扶老攜幼,棄家外逃。

金州副都統希拉布嚇的趕緊向盛京將軍求援,結果盛京將軍玉明想盡辦法,從省城調兵五百、遼陽調兵兩百、熊嶽城調兵兩百,攏共才東拼西湊了九百兵,別說出戰,甚至都不敢靠近。萬般無奈之下,希拉布只能照玉明所說“以靜制動”。

法蘭西大軍也如正月裡所收到的探報那樣,在英吉利大軍進抵旅大一帶的同時,幾乎沒放一槍沒費一彈就搶佔了芝罘。幾千兵在煙臺山下安營紮寨,還派翻譯四處張貼安民告示。

山東巡撫收着消息急忙委派署理青州府知府董步雲去勸法軍退兵,法軍毫不理會,山東巡撫只能調青州駐防馬隊五百,赴萊州一帶“遙爲聲援”。

任由洋人在眼皮底下準備,這也不能全怪地方官員,因爲兩江被長毛打爛了,財賦之地盡失,這個節骨眼上朝廷不敢也不能跟洋人開戰,三番五次諭令各地就算設防也要不動聲色,“以免疑我設備,致肇釁端”。

事實上並沒有去捕捉什麼飛禽走獸,而是在古北口躲了三個月清閒的韓秀峰,也隨着洋人磨刀霍霍被急詔回京。

這幾個月過的心驚膽戰,真有股大廈將傾之感的榮祿和王千里,一見着他就急切地說:“洋兵在旅大和芝罘登岸時不讓開戰,現在洋兵都準備妥當了,一個個反倒叫囂着開仗!”

“開不開仗咱們說了不算,要是咱們說了算,我至於跑古北口去跟慶賢下三個月棋?”韓秀峰跳下馬車道。

“可就算開打也不是這麼佈置的,四爺,您的話皇上或許能聽得進去,要不您也上道摺子吧。”

“現在是咋佈置的?”

“僧格林沁去年僥倖打了個勝仗,就有些忘乎所以,竟打算棄守北塘,說什麼洋人所恃究在船堅炮利,若捨身登陸,棄其所長,用其所短,或當較爲易制。”見韓秀峰若有所思,榮祿又急切地說:“我和百齡兄怎麼想怎麼覺得不妥,就讓徐浩然上了道摺子。”

“想不到那個忘恩負義的小人還有點用。”韓秀峰喃喃地說。

“就算養條狗還能咬人呢,何況他不管怎麼說也是個御史,只是摺子呈遞上去不久,皇上就命奏事處給僧格林沁抄閱,被僧格林沁給駁回了。”

“你們是咋說的?”

“北塘炮臺堅於石縫,安炮亦多,且有三千兵扼守。逆夷若來犯,能否守住雖無把握,但必有一場惡戰;若北塘不守,逆夷便可從容登陸,攻襲我新河、唐兒沽側後,炮臺腹背受敵,恐輕陷於敵手!”

“僧格林沁又是咋駁的?”韓秀峰走進大堂問。

榮祿氣呼呼地說:“僧格林沁不但奏稱徐浩然是紙上談兵,還振振有詞地說什麼‘夷船駛入北塘,不妨聽其停泊,一經上岸,即督馬隊各兵,前往堵截,以防襲我後路。該夷既失船炮之險,我兵又可施馳騁之力,較之北塘設防更有把握’!”

王千里一邊幫着沏茶,一邊無奈地說:“說到底就是洋兵不利陸戰,步圍騎追就能應付的那一套。”

韓秀峰坐下身,朝聞訊而至的任鈺兒微微點點頭,隨即接過茶杯道:“僧格林沁這麼佈置其實也無不妥,你們想想,守炮臺就得跟洋人炮戰。海口兩岸炮臺和北塘炮臺加起來攏共才幾門炮,英吉利和法蘭西的水師又有多少炮,真要是對轟,咱們有敗無勝。”

“可要是放洋人上了岸,他‘步圍騎追’的那一套就能管用?”

“一樣不管用,但總比死守好,至少在他看來或許有一線希望。”

王千里覺得韓秀峰的話有一定道理,想到吉祥這些天捎來的消息,不禁苦笑道:“要說紙上談兵,朝中的諸公才叫個紙上談兵。有的說沿海百姓水性好,說廣東福建等省沿海的百姓可在水上行走,甚至能在水下潛伏三五日。

說什麼天津靠海,天津人也應該會這個。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多招募一些水性好的,讓他們攜錐子鑽到水下,鑿漏夷船。還信誓旦旦地說什麼道光年間,廣東打勝仗靠的就是這個。”

韓秀峰一邊翻看着案子上的邸報,一邊好奇地問:“還有呢?”

“還有人說內地應多設伏兵,洋人也就是炮厲害,但洋人的炮只能直着打,不能橫着打,所以咱們可在密林深處或港汊交錯之地設伏,等夷兵進入我埋伏,突然從橫裡殺出,將夷兵攔腰截斷,讓夷兵首尾不能相顧,而西夷的炮也就派不上用場了。”

提起這個,榮祿又忍不住道:“連河南巡撫慶廉都六百里加急上奏,稱‘夷人遠赴重洋,往返年計,所倚恃者船隻,所利便者火器……若陸地戰陣,勢不能抗我雄師,故頻年駛擾以來,總不敢離海深入,且逆夷槍炮,利於遠攻,不利步戰。若我挑選猱疾便利兵勇,俯身撲進,所向披靡,必可得手’!”

“他們是沒見過洋人陸戰,甚至都沒見過洋人。”韓秀峰輕嘆口氣,扔下邸報問:“英法兩國的兵力有沒有打探清楚?”

“打探清楚了。”榮祿急忙翻出一封書信,念道:“英夷的陸師有第五十五團、第九十八團、馬德拉斯第三十七印度籍步兵團、印度第四步兵團,這個第四步兵團是從南洋調來的。還有什麼皇家工程師,第十三皇家炮兵旅,第三十一軍團,第六十步槍隊,近衛龍騎兵團,費恩騎兵團,帕坦騎兵團……”

其中有一半的步兵團,早在“厚誼堂”沒裁撤時,其兵力和所使兵器,甚至連其軍餉補給,南海和上海各分號就打探清楚了。

想到一個比一個難對付,韓秀峰聽得頭皮發麻,沉默了好一會兒才擡頭道:“從今兒個開始,朝堂上的事兒咱們別再打聽,天津那邊的戰事也無需刻意打探。只要是能上陣打仗的全呆在營裡,沒我的手令誰也不許出營。”

“遵命。”

韓秀峰深吸口氣,又說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營裡的弟兄現在是河兵,是駐守皇家苑囿的馬甲門軍。等皇上用着咱們的時候,咱們這六百多兵可就是皇上的親軍。

趕緊去綢布莊多買些黃綢黃布,讓苑內的婦孺幫着趕製六百五十身黃馬褂,再多做些旗幟。總之,不管遇着啥事,不管形勢有多危急,咱們都不能丟了皇家的威儀!”

榮祿反應過來:“也能幫皇上穩住軍心民心,鼓舞將士士氣。”

“事已至此,咱們能做的也就這麼多了,趕緊去準備吧。”

…………

第二百八十二章 泰州城裡沒好人第六百七十章 能吏第一百六十章 錢俊臣要外放第五百六十三章 露臉!第四百零一章 嘉定不太平第五百二十四章 副使嚴正基第六百八十章 廣州失陷第五百四十五章 日進斗金(二)第三百章 門生故吏第五百一十章 交易第三百九十九章 有大買家!第六百七十三章 欽差(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苦日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志行升官了(二)第一百三十章 新年新氣象第六章 候補巡檢第四百九十二章 早做準備第六百四十七章 越來越厲害的姑奶奶第三百七十九章 張之杲不行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邊茶買賣(二)第二百七十章 編練鄉勇(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無人可用第五百八十四章 暗潮涌動第四十四章 良苦用心第二章 債臺高築第十四章 潘二進城第二百九十五章 江寧城破!第六百五十六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百七十四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接第一百九十章 娃有名兒了!第三百七十章 貪生怕死之輩第一百七十七章 母子平安第三百七十六章 知人善用第六百零二章 羊角大營第三百六十章 將錯就錯第七百二十五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二)第六百九十九章 同鄉之事第九十八章 兒行千里父擔憂第五百五十一章 軟硬兼施第六百五十章 等!第六十八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無所求第九十六章 虎頭蛇尾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真假假第二十一章 “同舟共濟”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上任(一)第二十章 要上賊船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下根本在京師第七章 討價還價第二十三章 出人命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十九章 行有行規第三十九章 千里做官只爲財第七百二十三章 京城更要緊!第七百一十五章 跟柏葰沒多大關係第四百五十五章 韓四進京第七百零二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六百五十一章 覲見第一百零五章 會館首事(二)第十七章 “衣食父母”第六十九章 立見高下第五百二十六章 謝四爺提攜第六章 候補巡檢第七百五十章 朝局鉅變第四百三十九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七十七章 又遇銅天王第三百二十六章 萬福橋大捷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途無量的吉翰林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九十九章 靠山第四百五十一章 這分明是升轉!第六十三章 提攜後進第三百零五章 惹不起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往高處走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舉輕放第六百六十二章 值日第七百五十章 朝局鉅變第一百八十九章 他敢不答應!第四百零七章 韓四的來意第五百四十五章 日進斗金(二)第六百九十章 緊鑼密鼓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下不太平第七百二十章 最壞打算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二百二十三章 風聲鶴唳第七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一百一十四章 分防營千總第三百四十八章 恭喜賀喜第六百五十九章 你的話皇上還是相信的第七十三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四百六十四章 覲見(二)第七百五十二章 皇上駕崩!第五十五章 銅天王(十)第一百九十七章 花銀子如流水第七百一十四章 樹敵無數第二百九十六章 下馬威第五百九十三章 辦不辦看情形第四百七十三章 苦日子第六百二十七章 急轉直下
第二百八十二章 泰州城裡沒好人第六百七十章 能吏第一百六十章 錢俊臣要外放第五百六十三章 露臉!第四百零一章 嘉定不太平第五百二十四章 副使嚴正基第六百八十章 廣州失陷第五百四十五章 日進斗金(二)第三百章 門生故吏第五百一十章 交易第三百九十九章 有大買家!第六百七十三章 欽差(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苦日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志行升官了(二)第一百三十章 新年新氣象第六章 候補巡檢第四百九十二章 早做準備第六百四十七章 越來越厲害的姑奶奶第三百七十九章 張之杲不行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邊茶買賣(二)第二百七十章 編練鄉勇(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無人可用第五百八十四章 暗潮涌動第四十四章 良苦用心第二章 債臺高築第十四章 潘二進城第二百九十五章 江寧城破!第六百五十六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百七十四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接第一百九十章 娃有名兒了!第三百七十章 貪生怕死之輩第一百七十七章 母子平安第三百七十六章 知人善用第六百零二章 羊角大營第三百六十章 將錯就錯第七百二十五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二)第六百九十九章 同鄉之事第九十八章 兒行千里父擔憂第五百五十一章 軟硬兼施第六百五十章 等!第六十八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無所求第九十六章 虎頭蛇尾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真假假第二十一章 “同舟共濟”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上任(一)第二十章 要上賊船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下根本在京師第七章 討價還價第二十三章 出人命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十九章 行有行規第三十九章 千里做官只爲財第七百二十三章 京城更要緊!第七百一十五章 跟柏葰沒多大關係第四百五十五章 韓四進京第七百零二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六百五十一章 覲見第一百零五章 會館首事(二)第十七章 “衣食父母”第六十九章 立見高下第五百二十六章 謝四爺提攜第六章 候補巡檢第七百五十章 朝局鉅變第四百三十九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七十七章 又遇銅天王第三百二十六章 萬福橋大捷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途無量的吉翰林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九十九章 靠山第四百五十一章 這分明是升轉!第六十三章 提攜後進第三百零五章 惹不起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往高處走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舉輕放第六百六十二章 值日第七百五十章 朝局鉅變第一百八十九章 他敢不答應!第四百零七章 韓四的來意第五百四十五章 日進斗金(二)第六百九十章 緊鑼密鼓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下不太平第七百二十章 最壞打算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二百二十三章 風聲鶴唳第七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一百一十四章 分防營千總第三百四十八章 恭喜賀喜第六百五十九章 你的話皇上還是相信的第七十三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四百六十四章 覲見(二)第七百五十二章 皇上駕崩!第五十五章 銅天王(十)第一百九十七章 花銀子如流水第七百一十四章 樹敵無數第二百九十六章 下馬威第五百九十三章 辦不辦看情形第四百七十三章 苦日子第六百二十七章 急轉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