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八省會館

劉班頭雖然平時沒少撈外省人的好處,但想到外省人在巴縣的勢力越來越大,跟本地人搶飯吃,把本地腳伕逼得快沒活路,心裡還是有幾分不痛快,想想又嘟噥道:“這個事情錘子的很!”

王經承深有同感,低聲問:“四娃子,你是不是想救那個瓜娃子?”

“王叔,細想起來大頭平時也沒少幫你家背東西。”韓秀峰答非所問,但意思卻很明確。

“那娃腦殼雖不太好使,但爲人也算耿直,不然也不喊啥子一人做事一人當。”

“所以我想着鄉里鄉親的,能幫就幫一把。”

“下手沒輕沒重,闖下這麼大禍,現在不是我們想幫就能幫的,他能不能保住性命,就看顧老爺咋說,看大老爺咋斷。”

事關大頭的性命,韓秀峰真有些緊張,急切地問:“王叔,你說大老爺會不會給顧老爺這個面子?” шшш ●Tтkā n ●c○

“人命關天,顧老爺的面子再大能有天大?”劉班頭指指府衙和道署方向,搶着道:“依我看這事還得看茶幫的意思,茶幫要是不依不饒,大老爺就算想給顧老爺面子也得公事公辦,不然茶幫肯定會告到府衙,在府衙告不贏他們會去道臺那兒告。”

“劉叔,你是說大頭死定了?”

“不死也得脫成皮,”劉班頭摸摸鼻角,又說道:“其實全是他自找的,下手沒個輕重就罷了,要說死人江上哪天不死人。可他倒好,口無遮攔,竟然把事全攬下來了。要是不亂說,天曉得茶幫那個短命鬼是誰打死的。”

“想想也是,上百號人動過手,只要別瞎說,大老爺能咋辦,法不責衆!”

王經承冷不丁來了句:“其實……其實說了也沒啥關係。”

韓秀峰下意識問:“王叔,你這是啥意思?”

“他腦殼不好使,個個曉得他是個瓜娃子,瓜娃子說的話能信嗎?”王經承摸着下巴,突然笑道:“有這個由頭事就好辦的多,四娃子,你趕緊去找跟那娃相熟的街坊四鄰,請他們幫着作個那娃打小腦殼不好使的見證。”

“當局者迷,真是當局者迷,這麼簡單的事我咋就沒想到呢!”

“別廢話了,有心保那娃就趕緊去。”

一直沒敢吱聲的潘二覺得韓秀峰在這個節骨眼上不能走,冷不丁說:“四哥,要不我去吧。”

“好,你去也行,八爺就在衙門口,去跟八爺交代清楚。”

“曉得,不會誤事的。”

見潘二撒腿往衙門口跑去,劉班頭禁不住笑道:“這小子,還挺機靈!”

韓秀峰迴頭看了一眼,苦笑道:“劉叔,他可不是張彪那樣的長隨,他爹是開當鋪的!走馬崗同興當的少掌櫃,你說他能不機靈?”

劉班頭反應過來:“你叔就是管他家借的銀子?”

“嗯,就是管他家借的。所以在外人跟前他是我的長隨,沒外人的時候就是我的債主。”

“個錘子!這債逼得也太緊了吧!”

“你才曉得。”

“這是縣城,不是走馬崗,還輪不到他囂張。四娃子,要不是叔幫你出口氣?”

“算了,欠債還錢天經地義,誰讓我叔借他家的銀子呢。”韓秀峰輕嘆口氣,隨即話鋒一轉:“當務之急是咋才能保住大頭的姓命,實在不行我再去跟川幫說說,看他們能湊多少銀子。”

“給誰?”王經承淡淡地問。

“都要給,大老爺那兒要打點,茶幫那邊一樣要託湖廣會館的客長去求情。”

“一幫窮光蛋能湊幾個錢,別費那個事了。剛纔見你跟張彪說說笑笑,有那個功夫不如再去跟張彪擺會兒龍門陣,有意無意提提大頭的事。”

韓秀峰醍醐灌頂般明白過來,不禁笑道:“只要他曉得大頭是個瓜娃子,打小腦殼不好使,就等於大老爺曉得。”

“就是這個意思,”王經承想想回頭道:“四娃子去不合適,劉班頭,還是你去跟張彪說。”

“也行。”劉班頭一向唯王經承馬首是瞻,應了一聲頭也不回地往捕廳方向走去。

“該做的全做了,現在就看顧老爺的了。”王經承從房裡拿出旱菸杆,一邊往菸斗裡裝菸絲,一邊沉吟道:“顧老爺我是曉得的,該管能管的一定會管,不該管不該問的一概不管不問。照理說這種人命官司他是不會摻和的,可川幫一去請他就來了,四娃子,你不覺得有些奇怪嗎?”

韓秀峰喃喃地說:“想想是有些奇怪,而且他只管川幫要了五十兩。”

“對我們來說五十兩不是小數目,對他家而言五十兩算個錘子!”

“真是,他家有的是錢,卸任回鄉時光行李裝了幾百個箱子,聽人說有一半的箱子裡裝的是銀子!”

“只管川幫要了五十兩,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王叔,你是不是想到了啥?”

“要是沒猜錯,顧老爺是想借川幫茶幫這事替本地士紳出口惡氣。”

韓秀峰越聽越糊塗,苦着臉道:“我還是不懂。”

王經承越有越有道理,不禁笑道:“城裡士紳不少,但有哪個老爺待人能像顧老爺這麼和氣?真是不分貴賤,總是笑眯眯的,連川幫那些個窮光蛋遇上事第一個想到的都是去求他。而且樂善好施,這纔回鄉幾年,光粥廠就開過五六次。”

“……”

看着韓秀峰一頭霧水的樣子,王經承接着道:“這麼說吧,全巴縣乃至全重慶府的士紳中,顧老爺品級不是最高的,但名頭卻是最響亮的,地方上有啥事,不管我們縣太爺還是府臺,甚至連道臺第一個想到的也是他。”

“士紳之首!”

“對,顧老爺現在就是士紳之首,他自然幫本地士紳說話。可是前些日子,府臺出在巡時竟當着那麼多本地士紳盛讚八省行幫,說啥子查重慶一埠,實八省商人所開基,凡地方公義之舉,素惟八省是賴!”

韓秀峰反應過來,喃喃地說:“府臺咋會說出這番話,這置本地士紳餘何地?””

“府臺也好,我們縣衙剛上任的這位大老爺也罷,不光說過許多盛讚八省行幫的話,還做了不少事。”

“啥事?”

“你真不曉得假不曉得?”

韓秀峰擡頭道:“真不曉得,我前些天在走馬給我叔辦喪事,一回來又忙着去京城投供的事。王叔,大老爺到底做了啥?”

王經承這纔想起他這些天不是一兩點忙,乾脆介紹道:“來我們這兒的外省客商不是越來越多嗎,市面上不光有京錢還有各省鑄的制錢,甚至有私鑄的假錢。銀子也一樣,各類成色不足的私銀和低潮銀氾濫,弄得商戶們的買賣都沒法兒做了。”

“這又不是一天兩天才有的,再說不是有錢莊嗎?”

“是有錢莊,而且不止一家,可八省會館的客長們說錢莊不公道,就這麼說服大老爺,設立了一個‘公估局’,還打算在漢鎮、萬邑各處設立分局。說啥子公估公平,以期低銀無用、私鑄斷絕,洵於商賈大有裨益。按所議章程,公估局的主要成員就是八省客長。”

韓秀峰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驚呼道:“這……這也太霸道了,這個公估局一設立,以後不管誰要用銀子,豈不是全要送到他們那兒去估,還不曉得他們到底會咋估!”

“可人家硬是把這事給辦成了,公議時也請了顧老爺等本地士紳,本地士紳不同意,但大老爺發了話,不同意又能咋樣。”王經承頓了頓,接着道:“還有件事估計你也不曉得,顧老爺等本地士紳打算重修巴縣誌和重慶府志,但修志是要花錢的,就去找八省客長,結果你曉得八省客長咋說?”

“他們咋說?”

“他們說這是地方上的事,他們全是客籍,不出這個錢,志也就沒修成。總之,他們不管辦善堂,還是捐錢買地置義田義莊,全是爲他們自個兒,從來沒想過地方。你說本地士紳會咋想,顧老爺作爲本地士紳之首能咽得下這口氣?”

第五十章 銅天王(五)第三百五十五章 吃柿子挑軟的捏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官第六百零六章 愛屋及烏第一百零一章 巡檢也有肥缺第三百八十章 狗行千里吃屎第七十六章 障眼法!第六百九十章 緊鑼密鼓第六百二十六章 奇女子!第六百四十四章 回京(一)第四十四章 良苦用心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到事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阻截(九)第六百二十四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七百四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二百三十九章 “拾遺補缺”第二十六章 巴縣縣衙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上任(一)第一百零一章 巡檢也有肥缺第一百七十六章 任禾的婚事第五百八十六章 到家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想買也買不着第三百二十九章 阻截(六)第五百三十五章 彭蘊章的提醒第三百二十二章 變天!第三百六十四章 父子團聚第二百六十一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四百零七章 韓四的來意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算計誰第四百零二章 內憂外患第四百零八章 果然出事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是鹽官的鹽官!第五百六十八章 怕啥來啥第一百一十六章 理不辯不明第一百零一章 巡檢也有肥缺第四百五十九章 身不由己第四十三章 雪中送炭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給誰撐面子(二)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戰之後第三百一十二章 儀真失陷第二百零七章 “驛站”第八十四章 夔州有人第四百零一章 嘉定不太平第一百四十七章 兩手準備第一百零六章 會館首事(三)第四百四十章 拖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下不太平第三百三十八章 徐老鬼也來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段知府要進京第四百九十六章 團聚(三)第五百一十五章 老家的消息第六百二十二章 哪兒也不去!第七百五十七章 革職永不敘用(大結局)第二百一十一章 儀真第二百一十二章 儀真(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順水人情第六百八十四章 奉宸苑卿!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部掣選第二百八十一章 捧殺第七十章 又是兩百兩第五百八十一章 樹大招風第五百五十四章 敬而遠之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開眼界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正的前途無量第四百一十一章 知己知彼第一百二十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四百六十二章 黃州兵敗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二百三十三章 合則兩利第四百五十三章 近朱者赤新書感言第五百三十三章 同鄉第七十八章 有人好辦事第三百四十七章 悔之不及第一百一十八章 杜三要走第四百三十二章 許乃釗到了第五百七十章 最缺的是朋友第六百一十三章 黔北大亂第八十五章 果然追來了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上任(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雞犬升天(二)第四百六十章 我要去京城第七百四十五章 前頭吃了敗仗第六百八十五章 荒唐!第四百五十六章 禮多人不怪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正的前途無量第二十六章 巴縣縣衙第二百三十八章 攤牌第五百三十五章 彭蘊章的提醒第五百六十五章 置身事外第三百三十二章 阻截(九)第五百一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一十章 交易第三百六十二章 餘有福回來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真不是誤會第四百八十五章 共商營務第六百零三章 高雲峰歸來第一百二十六章 廣西的情形第二百七十八章 清軍總捕同知(三)第六百八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
第五十章 銅天王(五)第三百五十五章 吃柿子挑軟的捏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官第六百零六章 愛屋及烏第一百零一章 巡檢也有肥缺第三百八十章 狗行千里吃屎第七十六章 障眼法!第六百九十章 緊鑼密鼓第六百二十六章 奇女子!第六百四十四章 回京(一)第四十四章 良苦用心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到事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阻截(九)第六百二十四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七百四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二百三十九章 “拾遺補缺”第二十六章 巴縣縣衙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上任(一)第一百零一章 巡檢也有肥缺第一百七十六章 任禾的婚事第五百八十六章 到家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想買也買不着第三百二十九章 阻截(六)第五百三十五章 彭蘊章的提醒第三百二十二章 變天!第三百六十四章 父子團聚第二百六十一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四百零七章 韓四的來意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算計誰第四百零二章 內憂外患第四百零八章 果然出事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是鹽官的鹽官!第五百六十八章 怕啥來啥第一百一十六章 理不辯不明第一百零一章 巡檢也有肥缺第四百五十九章 身不由己第四十三章 雪中送炭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給誰撐面子(二)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戰之後第三百一十二章 儀真失陷第二百零七章 “驛站”第八十四章 夔州有人第四百零一章 嘉定不太平第一百四十七章 兩手準備第一百零六章 會館首事(三)第四百四十章 拖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下不太平第三百三十八章 徐老鬼也來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段知府要進京第四百九十六章 團聚(三)第五百一十五章 老家的消息第六百二十二章 哪兒也不去!第七百五十七章 革職永不敘用(大結局)第二百一十一章 儀真第二百一十二章 儀真(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順水人情第六百八十四章 奉宸苑卿!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部掣選第二百八十一章 捧殺第七十章 又是兩百兩第五百八十一章 樹大招風第五百五十四章 敬而遠之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開眼界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正的前途無量第四百一十一章 知己知彼第一百二十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四百六十二章 黃州兵敗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二百三十三章 合則兩利第四百五十三章 近朱者赤新書感言第五百三十三章 同鄉第七十八章 有人好辦事第三百四十七章 悔之不及第一百一十八章 杜三要走第四百三十二章 許乃釗到了第五百七十章 最缺的是朋友第六百一十三章 黔北大亂第八十五章 果然追來了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上任(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雞犬升天(二)第四百六十章 我要去京城第七百四十五章 前頭吃了敗仗第六百八十五章 荒唐!第四百五十六章 禮多人不怪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正的前途無量第二十六章 巴縣縣衙第二百三十八章 攤牌第五百三十五章 彭蘊章的提醒第五百六十五章 置身事外第三百三十二章 阻截(九)第五百一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一十章 交易第三百六十二章 餘有福回來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真不是誤會第四百八十五章 共商營務第六百零三章 高雲峰歸來第一百二十六章 廣西的情形第二百七十八章 清軍總捕同知(三)第六百八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