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吳起之才

車窗微開,探出一個人頭,蓋俊仔細一瞧,正是何?。

“子英欲往何處?”

“南陽。”

何?心念一動,笑着說道:“我亦有回鄉打算,旅途寂寞,你我二人可結伴同行。”何?一年入京數次,每次停留的時間並不固定,少者兩三日,多則十天半月,今次入京目的已經達到,無甚要事,見蓋俊往南陽,臨時起意作出回鄉決定,不外是對蓋俊感興趣,想要對他有更深的瞭解。

“求之不得。”和名滿天下的何伯求同行,蓋俊自是一百個願意。何?坐着馬車隨他回到太學住舍,蓋俊簡單收拾一套換洗衣服,又備了些錢財,他沒有對蓋胤夫婦詳細說明出門的原因,只是囑咐二人看好家就走了。

冬至前後,天氣極冷,可謂潑水成冰。

進入馬車,何?拿出一件裘服遞過來,叫他披上禦寒,口中問道:“我曾聞蔡議郎遍尋天下名醫爲其女治病,不見起色?”

“是。”

“張仲景醫術師承同郡名醫張伯祖,手段固然高明,可今年尚不滿三旬……”何?話裡意思份外明瞭,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醫術再高能高到哪去?

“不滿三旬?”蓋俊倒吸一口涼氣,只覺頭皮發脹,他萬萬沒有想到傳誦千古的醫聖如今還是個毛頭小子。“現在該怎麼辦?掉頭而返?繼續前行?賊老天……”

蓋俊心底還抱着一絲希望,既然張仲景年輕就請其師張伯祖好了,他能教出一位醫聖來,肯定不是浪得虛名,然而聽了何?接下來的話,他涼了半截的心變得徹底冰冷。

“張伯祖前年去世,不然他或許有法。”

“我……”蓋俊氣餒的垂下頭,連罵髒話的力氣都沒了。少頃掀開車窗,望着銀裝素裹的大地,心道:“事已至此,胡思亂想也無益處,姑且死馬當活馬醫吧。”

蓋俊解下腰間酒袋,遞給何?:“天寒地凍,豈能無酒?大兄請。”

何?接過酒袋,忽然發問:“子英對大漢四百年之期是何看法?”東漢人迷信讖書,光武帝因之成事,讖書有漢祚以四百年爲期之說。如春秋讖曰:“天投霓,天下怨,海內亂。加四百之期,亦復垂及。”春秋演孔圖雲:“劉四百歲之際,褒漢王輔,皇王以期,有名不就。”

蓋俊不可能不知曉,但這個問題可不好回答,唯有耍一個滑頭:“若爲政有方,此爲妄談。”

“何謂爲政有方?”何?追問,他這是要逼着蓋俊回答。

蓋俊皺眉道:“除閹宦、解黨錮、招忠良——”猶豫一下又加上一條:“安流民。”

何?雙目隱有流光劃過,問道:“倘使皇帝不納四策呢?”

蓋俊躊躇着道:“不出十年,天下大亂。”

“亂從何來?”

“太平道。”蓋俊並非泄露天機,永遠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就在前不久,司徒楊賜和僚屬劉陶上書天子,言太平道隱有不安之勢,只是皇帝沒有理會罷了。

“哦?子英也注意到太平道了嗎?”何?不由大奇,太平道借瘟疫而起,語誑百姓,在中原一帶傳播甚廣,涼州卻不常見,蓋因邊疆民風彪悍,信奉的是勇力而不是什麼夢想和希望,他們對朝廷不滿只會通過叛亂解決,按理說出身敦煌的蓋俊應該接觸不到太平道纔是。

“子英認爲該如何處置太平道?”

“擒其魁首,安撫流民。前者好辦,一捕盜足矣,後者……”說道這裡蓋俊搖了搖頭,在他看來,以如今大漢國的情況根本沒有解決流民問題的可能。因何產生流民?無地耳,地到了誰的手中?無非是權貴、官僚、商賈、地方豪強,連蓋俊家族也是其中一員,讓他們交出土地和碰炸彈無甚區別,這顆炸彈足以把大漢國炸得灰飛煙滅。

何?真的驚訝了,對方尚不滿十七,看問題竟然有如此眼光。他沒在這個問題上繼續糾纏下去,因爲沒有必要,這不是他們能夠解決的。轉而問道:“子英出身西疆,對羌亂有無建言?”羌亂——大漢國上下提起就頭疼,它幾乎伴隨着漢帝國一路走過來,尤其東漢以來,三次大規模叛亂,將大漢拖得搖搖欲墜。

蓋俊常常思考這個問題,因而並未想太久,言道:“世祖中興漢室以來,羌亂更生,根源在遷都。雒陽雖居天下之中,卻遠離西疆,無切膚之痛,面對叛亂反應總是慢一步,以致羌亂規模一次勝過一次。”

何?點點頭表示贊同。

“漢民常欺壓羌人,羌人亦劫掠漢民爲奴爲婢,皆因語言不同、風俗不同之故,我有三策,請大兄指教。盡逐不服王化之羌人於祁連山以西不毛之地,任其自生自滅,此其一。拔賢明蠻王、豪酋,給予官職,雜以漢官爲輔,既能收取賦稅,又易於統攝,此其二。強遷羌人至蜀地、荊南,令其開墾荒地,並與漢民雜居,習漢語、漢俗,以華夏博大文明同化之,此其三。”

蓋俊而後逐條講解,將心中所想盡數吐出,高談闊論後,嘴中乾澀,遂仰頭灌酒。

聽罷蓋俊之言,何?膛目結舌,手中酒袋滑落也未察覺。蓋俊所出第一策可保大漢國百年安寧,第三策更毒,三代之後,無復有羌人矣。此二策確實可消除羌患,以前也有人提出過,但是卻需要大量兵馬錢糧,以大漢國如今的形勢絕難拿出。何?最看重的是第二策,此策似是羈縻制度,羈縻制度古已有之,然無論哪朝,多是賜予虛位王爵,實行自治,蓋俊加以更改,變虛爲實,立成萬世之良法。他哪裡知道,這其實是後世的土司制度。

“子英文武兼備,懷吳起之才,異日安定天下,必君矣!”何?慨然嘆道。何?知人之鑑天下皆知,所謂知人之鑑並非一見之下大驚,口不擇言的說某某有經天緯地之才,那是卜者相面之術。知人之鑑是通過言談,從對方的性格、學識、思想、志向等判斷其未來成就。

蓋俊熟讀史書,自然知曉吳起是何等人,說他文比管仲,武比孫武亦不爲過,古今以來,出將入相者無過吳起。何?把他比作吳子,評價之高實是生平僅有,傳揚出去,不難想象蓋俊身價立馬倍增。

“是在你們的指揮下安定天下吧?”蓋俊盯着灑落滿車酒水的皮袋愣愣發呆。;小說限時免費?大神獨家訪談?名家新書首發?每週還有抽獎活動,蘋果手錶、Q幣、起點幣等你來拿!別猶豫了,打開微信,掃一掃左側二維碼,輕鬆關注,精彩不再錯過~?

第252章 改變歷史的一戰第329章 河東第368章 逼反第65章 公孫瓚第59章 北方奇男子第302章 戲志才第294章 天作之合第175章 想要哪種死法?第145章 廣宗會戰(七)第230章 聚集長安第437章 望關興嘆第267章 奪城第160章 局勢第121章 許縣之戰(上)第361章 策反第379章 意外第388章 突破第414章 戰死第206章 誰爲第一第138章 涼州諸將第377章 河東賢才第205章 關呂爭鋒第360章 密謀第278章 交換第284章 棄子第24章 雒陽與太學第17章 蝗災第454章 活命之法第322章 徒邊、豐年第243章 大破胡軍第438章 大戰再起第384章 單挑第81章 返程第365章 攬權第137章 河北名士第400章 戲醉衛睡第210章 肉搏第460章 接駕第253章 神童第393章 外援第120章 心之所善第380章 大敗第398章 問第213章 謀逆第394章 盧水胡第62章 同學三萬 無一知己第268章 得鄴第149章 千里相聚第351章 霍光還是王莽?第222章 仇恨第264章 開戰第419章 伏擊第308章 雒陽令第442章 慘敗第115章 黨錮解 袁紹出第57章 她第190章 先鋒戰第223章 弒主二百三十五章 跋扈第53章 巔峰之戰第120章 心之所善第272章 橫掃第44章 袁氏雙雄第305章 坐而論之第八十八 掌納妾第34章 天下楷模袁本初第22章 野心?第62章 同學三萬 無一知己第335章 周瑜獻策第139章 廣宗會戰(一)第95章 關羽來歸第32章 天縱奇才第144章 廣宗會戰(六)第56章 扶棺至徐第176章 美陽侯北地太守第48章 決定第248章 劉表之死第147章 平定黃巾第187章 陣亡第385章 激鬥第12章 遠行第314章 北返第265章 大局已定第275章 順風擊之 大破公孫第193章 馬家父子第265章 大局已定第8章 琴與人第419章 伏擊第258章 豫州刺史孫堅第377章 河東賢才第298章 獲高順第39章 襄陽蔡家第94章 亡命第326章 共奔晉陽第292章 斥候第461章 面聖第303章 陳、趙、杜第25章 徐州三英第187章 陣亡
第252章 改變歷史的一戰第329章 河東第368章 逼反第65章 公孫瓚第59章 北方奇男子第302章 戲志才第294章 天作之合第175章 想要哪種死法?第145章 廣宗會戰(七)第230章 聚集長安第437章 望關興嘆第267章 奪城第160章 局勢第121章 許縣之戰(上)第361章 策反第379章 意外第388章 突破第414章 戰死第206章 誰爲第一第138章 涼州諸將第377章 河東賢才第205章 關呂爭鋒第360章 密謀第278章 交換第284章 棄子第24章 雒陽與太學第17章 蝗災第454章 活命之法第322章 徒邊、豐年第243章 大破胡軍第438章 大戰再起第384章 單挑第81章 返程第365章 攬權第137章 河北名士第400章 戲醉衛睡第210章 肉搏第460章 接駕第253章 神童第393章 外援第120章 心之所善第380章 大敗第398章 問第213章 謀逆第394章 盧水胡第62章 同學三萬 無一知己第268章 得鄴第149章 千里相聚第351章 霍光還是王莽?第222章 仇恨第264章 開戰第419章 伏擊第308章 雒陽令第442章 慘敗第115章 黨錮解 袁紹出第57章 她第190章 先鋒戰第223章 弒主二百三十五章 跋扈第53章 巔峰之戰第120章 心之所善第272章 橫掃第44章 袁氏雙雄第305章 坐而論之第八十八 掌納妾第34章 天下楷模袁本初第22章 野心?第62章 同學三萬 無一知己第335章 周瑜獻策第139章 廣宗會戰(一)第95章 關羽來歸第32章 天縱奇才第144章 廣宗會戰(六)第56章 扶棺至徐第176章 美陽侯北地太守第48章 決定第248章 劉表之死第147章 平定黃巾第187章 陣亡第385章 激鬥第12章 遠行第314章 北返第265章 大局已定第275章 順風擊之 大破公孫第193章 馬家父子第265章 大局已定第8章 琴與人第419章 伏擊第258章 豫州刺史孫堅第377章 河東賢才第298章 獲高順第39章 襄陽蔡家第94章 亡命第326章 共奔晉陽第292章 斥候第461章 面聖第303章 陳、趙、杜第25章 徐州三英第187章 陣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