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初定

未央殿北掖門內外,密密麻麻聚集着數以千計的人,有朝臣,有甲士,他們彷彿中了定身咒一般,僵直着身體,天地間一片失音。所有人無一例外看向地面上一顆血污的頭顱,目光充滿着複雜。

大漢國朝堂第一權臣,太師董卓,就這麼死了?

事情發生的太過突然,敵我雙方一時間都有些反應不過來。

董卓死不瞑目,銅鈴似的雙眼雖然失去了光彩,卻透着一絲不甘。他想過殺他的人是士人,因爲雙方之間有着不可調和的矛盾,兼且積怨甚深,仇深似海。也想過是武人,畢竟,似皇甫嵩、朱儁這等名將,被他剝奪軍權,高高掛起,心中必然不忿。唯獨沒有想到,殺他的人竟是他的假子呂布,還是在大庭廣衆之下將他格殺。

呂布在衆目睽睽之下走到董卓首級前,俯下身,握刀的右手分出三指抓起董卓的腦袋,同時,左手伸入甲內,拿出一封詔書,高高舉起,環顧左右,驀然大喝道:“詔曰:董卓欺君罔上,殘害忠良,禍亂朝綱,罪無可恕,依律——誅從者,一概以叛逆論處,迷途知返者,赦……”

董卓所屬衛士木然地看着呂布,腦中一片空白。

從董卓遇刺到被殺,不過是眨眼的工夫,未央殿掖門內的羣臣百僚,不知內情者,無不膛目結舌,太尉馬日磾右手微微發抖的指着門外,謂左右道:“這、這……”

王允心底深深長舒一口氣,籌謀近三載,期間無數仁人志士爲此命喪黃泉,付出的代價不可謂不大,終於,成功除掉董卓這個賊子。不可否認,後面還有很多事很棘手,最急迫的當屬董卓舊部的亡命反撲,但王允深信,董卓一死,餘者皆不成氣候。似乎是爲發泄這兩年多對他來說比死亡還要痛苦百倍的臥底生涯,王允語氣陰森地道:“董逆罪孽深重,而今伏誅,於公於私,馬公不都該欣喜纔對嗎……”

王允以前對董卓,恭順非常,忠心耿耿,毫無二心,以至於長安坊間多有非議,某些士人認爲王允身爲袁隗故吏,不思爲故主報仇,反而曲意獻媚於仇家,是個沒有禮儀廉恥之輩。不想今日親眼見到董卓被殺,其不僅沒有傷心難過,大有拍手稱快的意思。馬日磾看着大變臉的王允,弄不清哪一個纔是真實的他,良久說不出一句話來。

司空淳于嘉道:“馬公、王公,天子尚在殿中,我等當速速入殿護駕……”

中軍校尉董璜騎在高頭大馬上,茫然望着叔父董卓的頭顱置於呂布之手,身體不可抑制的顫抖起來,嘴裡反反覆覆呢喃着叔父大人死了、叔父大人死了……

悔啊……

董璜若是早知道是如此結果,剛纔在宮外,他便是拼着遭到叔父董卓的斥責,也要攔住其車駕,據實稟報呂布無恥行經。也許,就不會發生眼前這一幕了。

呂布我要殺了你我要殺了你……

董璜眼中滿是怨毒之色,無盡的悔意及恨意就像肆虐的洪峰,瞬間將他的理智淹沒。董璜拔刀出鞘,指向呂布,回謂身後近千漢胡步騎,扯着嗓子嘶嚎道:“逆臣呂布,陰謀叛亂,兄弟們,爲太師報仇啊……”

董璜麾下千人一陣騷動,應者寥寥,他們皆是董卓舊部,董卓活着的時候,他們自然願意爲他奮戰,甚至付出生命,因爲他們知道,即使自己戰死,也不用擔心家人,董卓自會照顧。然而,現在董卓已死,死在擁有詔書的呂布矛下,揹負叛逆之名。

他們,真的要爲一個死去的叛逆,豁出性命戰鬥嗎?

董璜看到這個場面,心裡不禁一涼,他不願就此坐以待斃,大喝道:“我等皆爲太師親信部曲,掌握朝政的奸臣賊子絕不會放過我們,惟有擊殺叛逆,保護天子,纔有生路。兄弟們,隨我殺……”言訖,董璜飛馬而出,直奔呂布。數十名部曲親衛緊隨其後,另有百餘人亦大呼相隨,受他們的帶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

“苦也”呂布心裡暗暗叫苦,手中詔書顯然沒有他想象中那麼有威懾力,他的部曲,及李肅的人,相加也不滿百人,如何能擋住上千裝備精良、勇猛善戰的董軍。

“殺——”

兩支人數相差懸殊的隊伍猛烈撞到一起,手提董卓首級的呂布,頓時成爲董軍重點攻擊的對象。

呂布面對密密麻麻的刀矟,毫不畏縮,一手提頭,一手單握八十餘斤重的方天畫戟,揮舞間,歷風呼號,矛碰矛折,刀碰刀斷,人馬俱碎,手中無一合之敵。

不過十數息間,呂布周圍鋪滿殘缺的人屍馬骸,無敵戰神之姿,盡數展露人前。董軍上下,無不心生懼意,包括失去理智的董璜,一時也不敢上前找他的麻煩,生怕有去無回。

呂布看似威風凜凜,卻是自家人知自家事,似這般混戰,他遲早要被人海淹死,心裡焦急地道:“文遠、堅壽怎麼還不來……”

似乎聽到了他心底的呼喚聲,未央殿北掖門東方、北方,分別傳來響徹的馬蹄聲與凌亂的腳步聲。

騎者在東,約四百,身着紗縠單衣,頭豎雙尾鶡冠,持大戟、長刀,此身裝扮,惟有禁軍羽林郎、虎賁騎。步者在北,人數同樣是四百上下,玄甲大戟,頭戴兜鍪,正是九卿執金吾麾下持戟士。而將步騎者,即呂布千盼萬盼的騎都尉張遼張文遠,右中郎將皇甫祚皇甫堅壽。

遭到步騎夾擊,本就信心不足的董軍立刻動搖,漸有崩潰之勢。董璜的心已經徹底冷下來,以呂布的地位、威望,根本不足以驅動禁軍,恐怕連士人也力有不怠。是誰?突然,董璜瞥見一個熟悉的身影,皇甫祚。進而,聯想到一個名字,皇甫嵩。

皇甫嵩、呂布、士人,原來如此……

三方聯合,而我身負京畿防務重任,竟然毫無察覺,是我害了叔父

董璜痛徹心扉,五官扭曲成一團。

親衛一把拉住董璜手臂,急語道:“校尉,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如今形勢危急,不能再做遲疑,速走……”

董璜猛然驚醒,他說得有理,宮外還有數千步騎大軍,城外,叔父董旻更是坐擁數萬衆,只要突出皇宮,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董卓、董璜一行人,由西門入宮,大軍即在未央宮西門外,而張遼、皇甫祚援軍,自北、自東而來,不礙突圍,董璜乃率數十騎打馬向西逃難。

既然決心除去董卓,自然是萬事皆慮,怎會讓他輕易逃出,董璜等人才衝出百餘步,便遭越騎校尉王頎帶兵堵截,雙方一通混戰,董璜被砍落下馬,割去首級。

隨着董旻死去,董軍紛紛投降,不降者皆被大刀長戟砍殺,皇宮之戰,至此落幕。

天子劉協身邊平日間環繞之人,皆爲關東、關中士人,這些人沒有幾個對董卓抱有好感,雖不敢明言,亦有隱喻,日子久了,劉協也漸漸厭惡董卓跋扈。而今日,劉協心裡對董卓的惡感達到頂峰,世間豈有君候臣至,纔開朝會的道理?

劉協這幾年經歷了太多太多的事情,比有些人一生還要精彩百倍,逼得他必須成熟起來,小小年紀就懂得隱忍,他心裡暗暗發誓,等到成年親政,定當法辦董卓。

可是,無論劉協再怎麼成熟,說到底,他終究只是一個年僅十二歲的少年,驟然碰上政變,碰上廝殺,大感生命受到威脅,眼神滿是無助,身體瑟瑟發抖。

侍中扶風馬宇、弘農楊密、宗室劉謙等人溫言安慰天子,尤其是馬宇,和族叔馬日磾明哲保身,作壁上觀不同,他性格慷慨有大節,自族姑、皇甫規後妻馬氏爲董卓逼殺,深以爲恥,屢思復仇,爲王允所招攬,全程參與了除董計劃。馬宇直言,這也許是朝中文武對逆臣董卓最後的一次反擊,勝,則漢室復興,敗,則社稷衰矣。

此言一出,不僅劉協聽得一呆,連楊密、劉謙等人也是目瞪口呆。

劉協雖然懂得不多,但也知道董卓兵強馬壯,朝臣,能殺得了他嗎,萬一失敗了……劉協越想越害怕,及百官入殿護駕,填滿空曠陰森的大殿,才稍稍使他安心。很快,他就從太尉馬日磾、司徒王允口中得知,董卓已然伏誅。

董卓這顆一直壓在胸口的大石卸去,劉協自然大爲高興,只是令他想不通的是,董卓既然已經死了,外面爲什麼還在打?

公卿面面相視,無人能答。

小天子目前還不能理解,董卓之死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公卿爲免小天子遭到驚嚇,讓侍中楊密、劉謙等人扶劉協回返內殿休息。

戰鬥來得快,去得也快,不過兩刻鐘,殿外的喊殺聲便平息下來。司徒王允,此次除董事件的主要策劃人,由始至終,都安安穩穩坐在蒲席,合目養神。

不久,渾身浴血的呂布雙手分別拎着董卓、董璜頭顱,大步流星進入未央殿,將二顆首級隨手擲於階下,昂立抱拳道:“諸公,幸不辱命,二賊授首……”

至此,一直表現平靜,彷彿置身於事外的王允睜開雙目,大喝一聲好。

第175章 想要哪種死法?第326章 共奔晉陽第75章 文王操第180章 董卓暴怒第390章 韓文約第324章 殺第126章 暗度潁水第320章 衛仲道、王粲第331章 使者第276章 算計第218章 劉備第250章 面目全非第409章 斬將第44章 袁氏雙雄第129章 激戰第384章 單挑第415章 再添後手第332章 超人之傑第378章 調整策略第205章 關呂爭鋒第82章 遇賊第301章 潁川諸俊傑第249章 袁術領荊州第288章 克復帝都第177章 援董卓第405章 先登第69章 袁隗相邀第303章 陳、趙、杜第236章 馬鐙顯威第295章 龍虎第271章 談不攏?打!第196章 勝第206章 誰爲第一第351章 霍光還是王莽?第336章 大勝第261章 爭分奪秒第383章 三喜臨門第279章 老矣第399章 軍謀無雙荀公達第440章 知己第109章 言太平第427章 死戰第164章 董卓的心願第422章 文王操第298章 獲高順第458章 轉變第331章 使者第239章 再相見第18章 獻策第94章 亡命第205章 關呂爭鋒第11章 棄嬰第321章 幷州朝會第144章 廣宗會戰(六)第98章 城頭激戰第6章 蓋胤第296章 龍虎會明堂第198章 漢陽落,傅燮死第306章 決定第291章 揭秘第391章 亂止第100章 好一夥烏合之衆第101章 夜襲羌寨第309章 家第448章 敵至第75章 文王操第300章 任人唯親第450章 入羌第131章 斬波才第373章 三路並進第13張 盧水胡第159章 出征第96章 剿寇第301章 潁川諸俊傑第154章 二虎相爭第326章 共奔晉陽第52章 朔方第140章 廣宗會戰(二)第190章 先鋒戰第363章 梟雄之死第341章 去而復返第343章 慘敗第381章 名將之死第250章 面目全非第252章 改變歷史的一戰第164章 董卓的心願第6章 蓋胤第201章 惡化第123章 許縣之戰(下)第405章 先登第418章 偏軍第8章 琴與人第318章 家事第90章 陛下非人主第167章 還債第232章 幷州軍政第89章 入宮爲郎第45章 動搖社稷之本第368章 逼反第360章 密謀
第175章 想要哪種死法?第326章 共奔晉陽第75章 文王操第180章 董卓暴怒第390章 韓文約第324章 殺第126章 暗度潁水第320章 衛仲道、王粲第331章 使者第276章 算計第218章 劉備第250章 面目全非第409章 斬將第44章 袁氏雙雄第129章 激戰第384章 單挑第415章 再添後手第332章 超人之傑第378章 調整策略第205章 關呂爭鋒第82章 遇賊第301章 潁川諸俊傑第249章 袁術領荊州第288章 克復帝都第177章 援董卓第405章 先登第69章 袁隗相邀第303章 陳、趙、杜第236章 馬鐙顯威第295章 龍虎第271章 談不攏?打!第196章 勝第206章 誰爲第一第351章 霍光還是王莽?第336章 大勝第261章 爭分奪秒第383章 三喜臨門第279章 老矣第399章 軍謀無雙荀公達第440章 知己第109章 言太平第427章 死戰第164章 董卓的心願第422章 文王操第298章 獲高順第458章 轉變第331章 使者第239章 再相見第18章 獻策第94章 亡命第205章 關呂爭鋒第11章 棄嬰第321章 幷州朝會第144章 廣宗會戰(六)第98章 城頭激戰第6章 蓋胤第296章 龍虎會明堂第198章 漢陽落,傅燮死第306章 決定第291章 揭秘第391章 亂止第100章 好一夥烏合之衆第101章 夜襲羌寨第309章 家第448章 敵至第75章 文王操第300章 任人唯親第450章 入羌第131章 斬波才第373章 三路並進第13張 盧水胡第159章 出征第96章 剿寇第301章 潁川諸俊傑第154章 二虎相爭第326章 共奔晉陽第52章 朔方第140章 廣宗會戰(二)第190章 先鋒戰第363章 梟雄之死第341章 去而復返第343章 慘敗第381章 名將之死第250章 面目全非第252章 改變歷史的一戰第164章 董卓的心願第6章 蓋胤第201章 惡化第123章 許縣之戰(下)第405章 先登第418章 偏軍第8章 琴與人第318章 家事第90章 陛下非人主第167章 還債第232章 幷州軍政第89章 入宮爲郎第45章 動搖社稷之本第368章 逼反第360章 密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