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戌己科次,人才輩出

衙門裡,縣令坐在堂首,左手邊巡察御史正襟危坐,不怒自威。鏡照司的督主老太監則一手端着茶盞,一手用蘭花指拈起茶蓋,吹裡面的浮沫子。

今年這陪審團和以往不大相同,若是讓別個府縣道臺遇到這陣仗,不說多害怕吧,至少也要比平時多流幾斤汗。

但陳光睿不同,這人是上一科的一甲探花,在翰林院任兩年編修後,這才被朝廷外放到了臨江。

在當編修的時候,陳光睿就不怕事,正所謂身正不怕影子斜,此時堂上莫說是一個大太監和巡察監審,就是皇上旁聽,他也不帶多流幾滴汗的!

若不然商家的小姐也不會看上他,更不會非他不嫁。

相比較縣臺陳光睿,右手旁的縣丞師爺明顯就有些露怯,一個個只顧着抹汗了,生怕今個兒堂前會鬧出什麼幺蛾子。

對他們而言,審案不審案的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堂下陳豐陳掌櫃還是揪着金氏婦不放,人淳樸面善的農婦自始至終都沒發脾氣,反倒怪起自個兒撿了孩子,沒想起來去上游找找,若是找到了尋找孩子的苦主,興許就不會讓人心焦氣悶了。

那陳豐也是個糊塗的主,哪怕他現在已經覺得自家婆娘慘死這事不怨金氏婦,可他嘴上卻依舊不饒人。

不爲別的,只爲面子。

前邊開堂的時候,他把人金氏婦罵的多狠,眼巴前外邊這麼多人看着,他要是忽然軟和下來,那多丟面啊!

陳光睿上次升堂問審的時候,沒問陳豐,這回他同樣沒問。

“殷氏,本官問你話,你要如實回答。”

“我且問你,這孩子尚不足歲,你既然是孩子的生身母親,爲何不在旁時時照料,反倒是丟了孩子,才急着尋找?”

陳家小妾抱着孩子,泫然欲泣道:“孩子丟失那天,大娘一早尋到妾身,讓妾身去布行送兩匹絹布,說是客人急着要。妾身本意讓下邊人送去,但大娘說客人有潔疾,那些人手腳不乾淨,萬一髒了那布,恐客人不喜,執意讓妾身前去。沒奈何,妾身只得將孩子交由養娘照看”

底下陳豐等人一陣納罕,這縣爺不問大太太怎麼死的,不糾察死因,怎麼反而問起這些事了?

陳光睿讓養娘上堂來,復又問道:“殷氏讓你照顧孩子,你如何能讓孩子丟失,且從實招來!”

那養娘戰戰兢兢道:“這從何說起?小娘子前腳剛走,大娘子就找到民婦,讓民婦去紫雲山保生娘娘廟裡搶一炷頭香,代大娘子祈福求子。”

“民婦因要帶小少爺,不便前去,就想着隔天去,或是讓旁人代替大娘子去,但大娘子不肯,說這是女人家的私密事,又說民婦是生養過孩子的人,能給她帶來福氣,必須得讓民婦前去。”

一旁,徐青挑了挑眉。

這陳家大娘子溺子殺嬰也就罷了,竟然還把他當做謀劃中的一環,也幸虧陳家大娘子死的及時,不然等陳掌櫃回去,指不定還要顛倒黑白,誣賴多少好人。

公堂上首,陳光睿問到這裡,忽然喝道:“左右,將案犯袁虎押上堂來!”

披頭散髮的袁虎穿着囚服,兩衙差把那水火棍往袁虎腿彎處一別,這人紋絲不動。

倆衙差咬緊牙關,卯足了勁兒,眼看臉都憋成了豬肝色,可還是扳不動分毫。

上首正吃茶看熱鬧的廖進忠廖公公,乜斜着眼往底下一瞥,蘭花指朝那茶蓋上輕輕一彈。

好像彈那小零食似的,就把茶蓋上頭的壺鈕子彈了出去。

堂下,倆衙差還在較勁呢,忽然就覺得棍頭一鬆,先前還梗着脖子硬氣十足的案犯,猛地就跪在了地上。

堂內衙役衆多,武廷尉、縣尉都是武道中人,衙門捕頭趙中河也是通脈武師,但場中卻沒有一個人看明白怎麼回事。

徐青眼尖,唯獨他瞧的明明白白,廖公公的小動作很快,快的不可思議。

至少在徐青以前見到過的所有活人中間,這老太監的武道修爲是最高的。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婁小武一隻腳踏進宗師,夠厲害吧,但對方的出手速度,都遠遠不及眼前的老太監。

廖進忠不經意的一彈指,已經返璞歸真,只要是宗師之下,任誰來了,都得當他只是隨意彈了那麼一下。

袁虎悶哼一聲,跪在地上,額頭冷汗刷刷地往外冒。

趙中河等人後知後覺,仔細一看,才發現袁虎的膝蓋上已經溼紅一片,似是被什麼暗器洞穿。

“咱家最不喜歡不曉禮數的人。”廖進忠陰笑道:“今個兒咱家心情好,教你這一回,若有下回”

一聲冷哼,愣是把橫行無忌的袁虎震懾的不敢動彈。

陳光睿趁勢猛拍驚堂木,喝道:“袁虎!本官問你,你在曲水鄉時,爲何要殺無辜婦人!”

歷代官員審訊案件時,除了慣用常規的五聽審獄法外,還會用一些上不得檯面的巧術,如譎、誘、詐等。

這些巧術不能擅用,裡面的度如何把握也是一門學問,不然極容易造成冤假錯案。

陳光睿並無直接證據表明袁虎就是殺害陳家大娘子的兇手,他此時拿揣測出的結果,質問袁虎的手段,便是詐取。

袁虎剛被廖進忠打消了氣焰,如今聽到陳光睿喝問,不敢有所隱瞞,索性直言道:

“某殺人甚多,自知難逃一死,我若如實相告,還望大人給個痛快,便是上斷頭臺某也認了,只求莫要動刑讓人活受罪,如此我才肯說。”

陳光睿模棱兩可道:“你如實招認,本官自不會做出逾越法規之事,可你要是有半點隱瞞,本官也絕不會姑息縱容!”

袁虎頗爲忌憚的看了眼笑眯眯的廖進忠,甕聲甕氣道:“那陳家婦人便是我用木棒打殺,只因她外出歸來,正好撞見我在屋中,這卻是她命中該有此劫,並非我之本願。”

一旁快被衆人忽視的陳豐再次開口道:“人是你殺的,那我孩兒可是你偷去送與金氏的?”

袁虎皺眉道:“什麼孩子、金氏,某不認得!”

今日沒有孩童哭聲擾亂公堂,陳光睿心中甚是欣慰,不過這當爹的卻有些不識趣。

“肅靜!”陳光睿目光落在陳家養娘身上,問道:“汝是陳家養娘,想來對陳家上下極爲了解,本官問你,陳家大婦平日裡和殷氏關係如何?”

陳家養娘如實道:“大娘子和老爺婚配多年,未產一子,後來老爺納殷小娘爲妾,大娘子鬧了好一陣,若不是老爺以宗族香火相逼,殷小娘怕是連門都入不得。”

“老爺在家中時,大娘子對殷小娘如待自家,但老爺不在家中時,大娘子卻多有刁難,殷小娘生下一子後,大娘子心裡自然更加不滿”

陳光睿沉聲道:“奴才妄議主上可是大罪,本官問你,你說的這些究竟是你親眼看到,還是說你妄自猜測?”

“民婦不敢欺瞞,民婦曾親眼看見大娘子作勢欲要掐弄小少爺的脖子,這事除了老爺外,旁人或多或少也都知道。”

陳光睿命陳家其他家丁親眷上前問話,果真如養娘所言,陳家大婦沒有一點容人之量。 陳豐聞言面色青白交替,只覺臉面丟了個乾淨。

上首,陳光睿目光掠過衆人,言道:“本案現已查明,陳家大娘子因妒生恨,將妾生子扔進曲水河中,所幸陳家子命不該絕,爲河邊洗衣的金氏所見,並將其救回家中,安頓撫育”

公堂上,巡察御史撫須點頭,但就在案子將要了結的時候,堂中跪着的金氏忽然開口道:“大人,那孩子不是民婦所救,實在是娘娘顯靈,用玉如意把那孩子拖送至岸邊”

這婦人真是不分場合,誰不知道那保生廟是他出資搭建?不管保生娘娘有沒有顯靈,你當衆說出,且不說大夥信與不信,萬一讓人覺得是他故作玄機,藉此揚名,總歸不好。

陳光睿眉頭微皺,開口打斷道:“本官只爲斷明此案真相,至於孩子是不是你所救,對此案並無什麼關礙。”

說完,陳光睿喝令衙差將袁虎押回監牢,只等衆人退堂離去,此案便算了結。

然而就在這當口,衙門外忽然傳來驚堂鼓敲響的聲音。

陳光睿屁股剛離開椅子半拃,還未完全起身,便又坐了回去。

這椅子他是真坐不住,若是往常,他必然會把自己那把紅木太師椅搬來,那椅子舒服。

只可惜,日防夜防,家賊難防。

那麼好一把椅子,竟讓商少陽那混不吝的小子給搬了去。

“陳縣臺治下這案子倒是不少。”巡察御史冷不丁來了一句。

唐師爺和縣丞聞聽此言,額頭又開始冒汗。

以往衙門哪有這許多案子,今日也不知是怎麼了,舊案剛結,驚堂鼓還敲起來了,那是隨便敲的東西嗎?

沒有大冤大屈,誰敢敲那鼓?

陳光睿聽到巡察御史的話,知道這是對方在故意說自個治理無方,不然怎會接連有案子發生.

混在仵作筆吏中間的徐青精神一振,這正戲可算上場了!

公堂之上,舊案剛結,新案已至。

“何人敲鼓,帶上堂來!”

吳家兄弟穿着稀疏平常的布衫,看起來就和街頭的小老百姓沒甚兩樣。

除了兩兄弟,吳家夫人,吳志遠的妻子張婉也都來到了堂上。

“戌己科秀才吳志遠(吳文才),見過大人。”

這秀才的科次有點耳熟,陳光睿探花郎出身,擁有過目不忘的本事,此時一聽這話,心裡稍一尋思,前幾日和他打過照面的徐青不就是戌己科的秀才嗎!

這戌己科出身的人,怎麼個個都這麼不同尋常?

若陳光睿記得不差,當年鬧得沸沸揚揚,二十九歲中童生,十四次參考,七十歲得中秀才的田佘公,也是戌己科的考生。

只不過那田佘公是由當時的太子特許,知府結保,這纔有了秀才功名。

真論起來,這名兒還是施捨來的。

陳光睿不免心生好奇,這戌己科一個秀才不幹正事,整天在他治下折騰自家的白事生意,另一個是屢試不中,古來稀之時才討來個秀才功名,那眼前這兩個戌己科的秀才,又是怎麼一回事?

能敲響驚堂鼓,不管事情大與小,兩人就已經被陳光睿劃到了和徐青、田佘公一道上去了。

“你等有何冤屈,詳細道來。”

“回大人,在下本是白沙縣張家的二女婿,張家有兩個女兒,只因姨姐張瑤和姨姐夫楊鴻想要霸佔家業,便設計陷害家父入獄,後又指使津門衙官夥同水匪張大、袁虎,將我兄弟二人摜入河中”

又是丟進河中。

這下不止陳光睿目露錯愕之色,就連巡察御史和一直閉目養神的廖進忠都看了過來。

咱就是說除了投河溺殺,你們就不能有點其他新花樣?

這還真不怪別人,實在是津門地界水運發達,又是出了名的商埠,殺人這件麻煩事要是放在別處,做完後少不得還要費盡心思處理痕跡,但丟入水中就簡單多了。

臨江白沙河、津門白水埠一個賽一個河水湍急,只要把那人捆縛好了,丟進水裡,縱使什麼痕跡,也該沒有了。

吳志遠將姨姐夫楊鴻買通天心教賊人,陷害吳耀興的事,以及津門府後來所遇之事,自家妻子張婉差些自盡身亡的事一一道出。

唯獨沒提兄弟兩人脫離劫難後的遭遇。

巡察御史聽完案情,蹙眉道:“這案子雖有冤情,但你等卻有驚無險,並未傷及性命,何至於敲響驚堂鼓,惹出恁般大的動靜?”

驚堂鼓從前朝開始,就成了擺設,除卻升堂退堂使用外,平時沒人敢敲。

原因不爲別的,只因當初驚堂鼓初設不久,有不少百姓吵個架,丟件東西,都跑到衙門外敲鼓,時間長了地方上不勝其煩,索性就立下了一條規矩,說是除非有莫白、覆盆之冤,你才能敲響驚堂鼓,不然輕則打板子,重則發配徭役。

這項規定一出,兩朝下來,驚堂鼓被敲的次數加起來都屈指可數。

大傢伙寧可老老實實上遞狀紙,也不願多此一舉,去試探主官的脾性。

好在吳文才早有準備,等到巡察開口質問,他便語出驚人道:“大人有所不知,那張家並非普通人家,而是白沙縣縣尊張庸張縣尊的家,那楊鴻如今也不是一般人,實是萬壽縣的縣丞。”

狀告朝廷命官,不敲驚堂鼓,還能敲什麼?

唐師爺、何縣丞聞言臉都麻了,兩人剛聽完案子,還不覺得有什麼大不了,如今一聽被告人的身份,心裡卻是連叫苦也叫不出了。

蝨子多了不愁,既然事情已經鬧大,那就鬧吧。

反正他們上頭還有縣爺頂着。

巡察御史聽聞這話,反而眼前一亮。

巡察是要幹什麼?不就是爲了調查地方政情、考察官員操守以及彈劾違法違紀官員的嗎?

堂下,吳文才剛口述完冤情,吳志遠隨後便遞出寫好的狀紙,呈於案上。

陳光睿打眼一瞧,當真一副好字!

人都說字如其人,如今看到這字,再看底下吳家兄弟的儀表。

不卑不亢,真如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塵沙,英姿何其拔萃!

若不是先前兩人都說是戌己科的秀才,他都以爲這倆兄弟和自個一樣,也是有官身的人物。

(本章完)

第287章 兄友弟恭,魁魃屍體第18章 脣槍也能殺人第189章 鬼話連篇第227章 牡丹仙,共遠遊第270章 週年慶典,紙紮漁具第229章 秘辛,葬花第224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235章 玄門修道卻墜三毒苦海,異類修行反第81章 出馬弟子第9章 敲竹槓第36章 造反稅第210章 不化骨裡蘊龍血,喪葬鋪外懸吊人第95章 金雞,玉環第152章 傳道者,天罡法第214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84章 水猴子,詐屍第59章 遊學第42章 雙料殭屍第53章 窩點第212章 那年那月,又到了分首的季節第91章 喜宴第246章 玄女劍法,神遊天書第231章 酒肉和尚第157章 假死之症第278章 文治武功,信箋告急第119章 它外音,趕山術第284章 人面獸心,殭屍有情第44章 陰鬼玉第177章 殭屍換皇后第71章 殺機第25章 吃瓜客第120章 送葬,雲遊第221章 煙花,狗糧第293章 桃園三結義第226章 火耕水耨,蒔花催花第196章 緣耶?緣也!第204章 戌己科次,人才輩出第272章 戲鬼繪卷,梨園絕唱第126章 天字屍體第168章 秋斬刑場,季節大促第247章 兵不厭詐第95章 金雞,玉環第227章 牡丹仙,共遠遊第267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二合一)第131章 招貼,法事第297章 做人不能太缺德第112章 出馬,雙捕第173章 臨江縣,炒陰宅第256章 反哺之義,侯大將軍第122章 救嬰老母,陰燃之法第258章 護堂將軍,臥龍鳳雛第92章 金屋藏嬌第154章 佈局,踐行第211章 二番吊,蠍尾簪第182章 魘鎮,天香第176章 除舊歲第246章 玄女劍法,神遊天書第131章 招貼,法事第206章 吳家雙子,廟祝人選第212章 那年那月,又到了分首的季節第40章 送屍上門第78章 竊賊第267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二合一)第141章 小小的也很可愛第109章 臨河三害第68章 噫,我中了!第239章 你也是來求仙問道的麼?第110章 獵人,獵物第276章 縣令詔安,顧家少陽第212章 那年那月,又到了分首的季節第134章 人虎情未了第148章 父仇者第98章 頑主,柳先生第92章 金屋藏嬌第106章 鶴骨笛,撈屍人第37章 造夢術第57章 山河圖 鶴骨笛第287章 兄友弟恭,魁魃屍體第136章 慈母手中線第21章 潛竊陽剽第188章 二對一,優勢在我第172章 給乾孃養老第88章 雙生棺,鴛鴦墓第290章 三法屍,不死術第253章 移魂換魄,縣尊屍體第81章 出馬弟子第144章 金護法,靈先生第140章 天打雷劈第149章 一人三影,冤家聚頭第100章 三顧茅廬第209章 斛光杯,紙片人第92章 金屋藏嬌第208章 金鯉送子,童男童女第91章 喜宴第161章 幹票大的!第50章 不同人,不同道第177章 殭屍換皇后第41章 倒黴太子第161章 幹票大的!第240章 明月澗底神仙劫,白雲洞中鎮妖邪
第287章 兄友弟恭,魁魃屍體第18章 脣槍也能殺人第189章 鬼話連篇第227章 牡丹仙,共遠遊第270章 週年慶典,紙紮漁具第229章 秘辛,葬花第224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235章 玄門修道卻墜三毒苦海,異類修行反第81章 出馬弟子第9章 敲竹槓第36章 造反稅第210章 不化骨裡蘊龍血,喪葬鋪外懸吊人第95章 金雞,玉環第152章 傳道者,天罡法第214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84章 水猴子,詐屍第59章 遊學第42章 雙料殭屍第53章 窩點第212章 那年那月,又到了分首的季節第91章 喜宴第246章 玄女劍法,神遊天書第231章 酒肉和尚第157章 假死之症第278章 文治武功,信箋告急第119章 它外音,趕山術第284章 人面獸心,殭屍有情第44章 陰鬼玉第177章 殭屍換皇后第71章 殺機第25章 吃瓜客第120章 送葬,雲遊第221章 煙花,狗糧第293章 桃園三結義第226章 火耕水耨,蒔花催花第196章 緣耶?緣也!第204章 戌己科次,人才輩出第272章 戲鬼繪卷,梨園絕唱第126章 天字屍體第168章 秋斬刑場,季節大促第247章 兵不厭詐第95章 金雞,玉環第227章 牡丹仙,共遠遊第267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二合一)第131章 招貼,法事第297章 做人不能太缺德第112章 出馬,雙捕第173章 臨江縣,炒陰宅第256章 反哺之義,侯大將軍第122章 救嬰老母,陰燃之法第258章 護堂將軍,臥龍鳳雛第92章 金屋藏嬌第154章 佈局,踐行第211章 二番吊,蠍尾簪第182章 魘鎮,天香第176章 除舊歲第246章 玄女劍法,神遊天書第131章 招貼,法事第206章 吳家雙子,廟祝人選第212章 那年那月,又到了分首的季節第40章 送屍上門第78章 竊賊第267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二合一)第141章 小小的也很可愛第109章 臨河三害第68章 噫,我中了!第239章 你也是來求仙問道的麼?第110章 獵人,獵物第276章 縣令詔安,顧家少陽第212章 那年那月,又到了分首的季節第134章 人虎情未了第148章 父仇者第98章 頑主,柳先生第92章 金屋藏嬌第106章 鶴骨笛,撈屍人第37章 造夢術第57章 山河圖 鶴骨笛第287章 兄友弟恭,魁魃屍體第136章 慈母手中線第21章 潛竊陽剽第188章 二對一,優勢在我第172章 給乾孃養老第88章 雙生棺,鴛鴦墓第290章 三法屍,不死術第253章 移魂換魄,縣尊屍體第81章 出馬弟子第144章 金護法,靈先生第140章 天打雷劈第149章 一人三影,冤家聚頭第100章 三顧茅廬第209章 斛光杯,紙片人第92章 金屋藏嬌第208章 金鯉送子,童男童女第91章 喜宴第161章 幹票大的!第50章 不同人,不同道第177章 殭屍換皇后第41章 倒黴太子第161章 幹票大的!第240章 明月澗底神仙劫,白雲洞中鎮妖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