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

忠順王看到甕城樓上站着五個軍官,其中四個都不認識。

這居庸關駐軍屬於京營外班。京營也分內外兩班,內班就駐紮在京城腳下,軍官以紈絝子弟爲主,人數有六萬左右;外班負責鎮守京畿各關隘,屬於幹實事的苦哈哈,人數有三萬左右。正統帝御駕親征,從徵的肯定屬於機動部隊的內班,外班該幹嘛還繼續幹嘛。

跟忠順王往來都是內班的權貴世家子弟,外班的軍官要不是武舉出身,要不是從地方調上來的,要湊到王爺跟前賣好還很難辦到。但忠順王卻看到第五個有點眼熟。

他腦子轉了一圈,想起來了,這傢伙好像姓孟,又或許是潘,跟着石光珠、衛若蘭等人跟自己喝過兩次酒,說是京營的軍官。對了,記得聽衛若蘭說起過,這傢伙是陳妃姨表兄弟,某軍將世家的子弟。

想到這裡,忠順王似乎明白了,自己算計別人,別人也在算計着自己。兵將!忠順王突然想起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相爭的幾方,似乎都沒有強有力的兵馬支持。本朝沿襲前周規矩,軍方自成一派,宗室、勳爵、文官一直都很難把手插到軍方中去,沒有樞密院和中軍都督府的配合和背書,內閣也調不動成編制的兵馬。

真是,這還爭個毛啊,怕是給他人做了嫁衣。忠順王猛然間想到了自己一直忽視的關鍵性問題。相爭幾方根本沒有想過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居然把正統帝給弄死了。忠廉、北靖、東平三王的最終目的,忠順王還是很清楚的。無非以皇太后和皇貴妃、皇四子爲籌碼,進可以有擁戴之功,就算這個概率比較小,但獲利大,可以搏一搏;退可以大勢已去,轉身把籌碼賣個好價錢。

可是正統帝卻死了!這就等於什麼都沒談好就掀桌子了,那還怎麼往下玩?本來在桌面上的幾個,千方百計不讓軍將世家入局,就是怕這一方的實力太過強勁,大小通吃。現在好了,桌子都被掀了,牌局就得重新來過,軍將世家就可以名正言順地下場了。

忠順王得知正統帝這個皇侄死訊,也是嚇了一跳。不是說好帶到伏擊圈,然後內應外合,活捉了他,然後大軍直驅京師,逼迫他和內閣宣佈退位,奉“弘同”爲正朔嗎?老四那邊是怎麼辦事的?

現在看來,不止是桌面上這幾方人,桌底下也是暗潮洶涌啊。

識時務者爲俊傑,忠順王馬上直起身來,揚着手道:“諸位,我們萬事好商議。”

“放箭!”

回答忠順王的只有冷冷的喝令聲。站滿甕城城牆的弓箭手聞令鬆弦,箭矢如雨,向成了甕中之鱉的忠順王一行人飛了過來。

“怎麼連價錢都沒得談了?”忠順王驚慌失措地躲閃着,心裡卻是叫着苦。突然腦海裡閃過一道靈光,人家一手的好牌,幹嘛要跟你談條件?完了,看來事情發展到而今這個地步,軍將世家那邊沒有少推波助瀾。

這些王八蛋,居然玩起兵法來了!不是說武夫都是大老粗嗎?怎麼比那些名士讀書人還要陰險歹毒,肯定是劉老四,肯定是這傢伙幫軍將世家出謀劃策,把風氣給帶壞了。我早就說過,劉老四考狀元絕對是沒有安好心,他根子在軍將世家,怎麼可能屁股坐歪呢?寫了幾首破詩詞,你們就說他是文曲星下凡,捧到天上去了。

“王爺小心!”一個忠心的護衛用後背擋住了十幾枝箭矢,嘴裡吐着血說道。

忠順王只是看了他一眼,然後身子一鑽,又躲到另外一位護衛身後去了。護衛在不停地中箭摔倒在地上,不少坐騎也滿身都是箭,悲嘶一聲躺倒在地上,忠順王在其後東躲西藏的,靈活的像一隻地撥鼠。

甕城的城門被打開,一隊隊長槍手在盾牌手的掩護下,緩緩走了出來。一路走過來,見到的人和馬,不管死活都要戳上幾槍。

忠順王一邊撐着護衛的屍身做掩護的盾牌,一邊探出頭去觀看,不小心胳膊中了一箭,手一晃,掩護的屍身失了手,沒了遮攔後箭矢直接飛了過來。原本他穿着山文字重甲,可惜靠近居庸關,覺得安全了,嫌重嫌冷就脫了下來,現在後悔了。

身上中了七八支箭矢,忠順王翻落在地,眼睛直勾勾地看着灰濛濛的天空,還有空中又開始飛舞的雪花。

“有話...好...好說。”他咕噥了一句,慢慢沒了氣息。

當天下午,又有急報傳到了京師,忠順王戰場上身負重傷,忠義護衛東躲西藏,避開追兵,拼死將其送至居庸關,可惜傷勢過重,到了關隘沒多久就斷了氣。十幾位護衛隨即自刎殉主。

京師官民只是哀嘆一聲皇室又折了一位宗親,並讚許了幾句忠義之士,然後沒有下文了。大家都在密切關注着,帶着正統帝大寶和遺詔回京的寶慶公主,跟內閣樞密院談妥了沒有。

第二日,內閣和樞密院終於明發制文,奉正統帝遺詔,寶慶公主監國。

繼而內閣樞密院奉監國制文,進鎮東將軍劉仁爲鎮朔將軍、河北都制置使,率關東軍鎮諸部進京勤王,並召朝-鮮援徵軍回朝勤王,各省三司穩持地方。

隨即,丘續良自登州入歷城,奉詔署理嶺東,三司和大部分州縣皆聽命,少數州縣有不服之心,被調集過來的州軍迅速平定。

臘月,大雪紛飛之時,上萬身穿皮襖皮帽的北鎮騎兵出現在集寧州和綏遠州,陰山各州縣震驚。他們深知翰北、翰西和呼倫北三鎮兵馬的厲害,錫林和歸化軍頂多算豺狗,那些纔是惡狼。奉僞詔的陰山各州縣馬上反正,紛紛驅趕或擒殺僞官吏,棄暗投明。

正統二年正月,勤王詔不過二十天,關東軍前鋒已經出現在撫寧、永平,同時,天津鎮以東海面,出現大批船隻,打着北洋水師和援徵大軍的旗號。

消息流水介地傳來,京城裡的軍民們都鬆了口氣。關東軍和援徵軍都回來了,算下來至少有十幾萬人馬。那就不用擔心太原逆賊打進京城了。而且嶺東也完全聽從朝廷的調遣,京城跟南邊的通路保持着暢通,那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

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五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一)第二百零六章 風雷會擊江潮定第一百一十七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二)第三百零六章 清館聊得養天和第一百二十六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四)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四百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二)第一百八十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二)第一百二十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四百零八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二)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二百六十一章 芙蓉謝里影人間(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二百二十七章六睦建德謀定亂(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二)第十三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十五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二)第四百四十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大秦官職 三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三百七十七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二)第二百三十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四)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二百零四章 三軍列陣杭城外第二百七十八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一)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三)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二百五十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二)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九十六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三)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四)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大秦官職 三第二百零九章 噩耗傳來動人心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北連築千里路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二百一十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一)第六十五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一)第八十七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二百一十九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一)第三百零八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九十七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二)第二百零二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飄零已是無顏色第一百五十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四)第二百零四章 三軍列陣杭城外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
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五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一)第二百零六章 風雷會擊江潮定第一百一十七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二)第三百零六章 清館聊得養天和第一百二十六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四)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四百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二)第一百八十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二)第一百二十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四百零八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二)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二百六十一章 芙蓉謝里影人間(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二百二十七章六睦建德謀定亂(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二)第十三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十五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二)第四百四十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大秦官職 三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三百七十七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二)第二百三十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四)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二百零四章 三軍列陣杭城外第二百七十八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一)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三)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二百五十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二)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九十六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三)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四)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大秦官職 三第二百零九章 噩耗傳來動人心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北連築千里路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二百一十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一)第六十五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一)第八十七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二百一十九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一)第三百零八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九十七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二)第二百零二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飄零已是無顏色第一百五十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四)第二百零四章 三軍列陣杭城外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