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

“四爺,既然你得周大人信任,委你先前堪查,不知從何下手?”孫傳嗣很快就進入角色。

“我們總要問問兩邊當事人,先是原告苦主,林氏和她的那對兒女。再是被告,起居郎陳大人。我已經以周大人的名義,下了札子,請他們分別到都察院去問話。”

這是都察院一處偏僻的院子,辦事的小吏早就得了副憲周老大人的叮囑,清掃出來給他的幕僚書-記使用。

這日一早,劉玄就帶着韓振、徐天德、符友德,以及孫傳嗣,還有兩位湖廣會館找的人,來到了這院子裡。

過了一會,民婦林氏並她的一對兒女被帶到。

林氏二十四五歲的樣子,姿色平平,但一身上下收拾得乾乾淨淨。帶着一對兒女,進了屋就給端坐在正中的劉玄見禮磕頭。

“起來吧,”劉玄連忙叫跟隨來的兩個婆子把她們一家都攙扶起來。這段時間,林氏和其兒女被軟禁在侍衛司都司衙門下屬的一處院子裡,有四個婆子看管着。

“我是都察院副憲周老大人的幕僚書-記,奉老大人之命,先來尋問幾句,弄清案情。”

“請大人只管問。”林氏低着頭答道。

“你哪年哪月哪日跟犯主成的親?媒人是誰?哪年哪月哪日又生的大哥兒,穩婆是誰?哪年哪月哪日生的姐兒?穩婆是誰?”

劉玄就是問着這些瑣碎的事情,問得詳細,林氏也答得仔細。

陳榮華父母親雙亡,但留下了十幾畝薄田,又早早中了秀才,所以日子過得還行。林氏孃家是普通農家,住在離着四十里外的另一個鎮上。林氏舅舅給陳家做過佃戶,林氏跟着舅媽來幫着做飯菜,結果一來二去就跟陳榮華對上眼。沒多久林氏就大了肚子,陳榮華就找在縣衙戶房做書辦的同窗,開了一份婚書,也沒辦酒宴,兩人就算成了親。孃家嫌林氏未婚先孕有失德之嫌,就絕了來往。

後來到了秋闈之年,陳榮華就去了湖廣北省首府武昌城趕考,從此也沒有了音訊。後來的事,跟劉玄知道的差不多。

問了半個時辰,劉玄又插問一些問過的問題。在一旁做筆記的孫傳嗣開始的時候皺了皺眉頭,但隨即明白了什麼,繼續安靜地筆錄。

劉玄又問了兩個兒女一些。他們一個六歲多,一個四歲多,很小父親就離家,是林氏一手帶大的。劉玄就問了日常生活的瑣事,平日裡是誰做飯菜,愛跟哪家鄰居的小孩玩,在京城裡住得好不好。

最後,劉玄讓書吏和婆子把林氏及其兒女送回住所去。

過了半個時辰,陳榮華也依約到了。被林氏狀告沒多久,他就停職在家,等待案件的水落石出。

“陳前輩,叨擾了。上命所在,不得不勞駕你移步這裡。”劉玄客氣地對陳榮華道。

陳榮華二十七八歲的樣子,臉型微胖,國字臉,高個,也算儀表堂堂,難怪會被郭宰輔給選中做了姑爺。

不過這陳榮華倒也和氣,並沒有傳說中的盛氣凌人,持才自傲。

他一口咬定自己沒有跟林氏成過親,更沒有買兇滅口。劉玄也不逼迫,只是拉家常一樣問些瑣碎事情。過了半個時辰,陳榮華藉口有事,先行告退。劉玄將其送到院子門口,這纔回來。

劉玄拿到了筆錄,仔細地看了一遍,放到一邊,閉着眼睛想了一會,睜開眼睛問孫傳嗣道:“孫兄,你怎麼看此案?”

“此案倒是件奇案,撲朔迷離。首先林氏拿出來的那份婚書,印章、花押都沒錯,可地方縣衙戶房裡卻沒有留檔。林氏嘴裡的那位陳榮華同窗,是有這麼一位,可惜年前就病故了。刑部、大理寺曾經傳了林氏孃家人,陳榮華的舊友同窗,各說各的理。林氏孃家說的跟林氏相差無異。但陳榮華的舊友同窗,卻說他們只聽說過陳榮華有女人養在家,卻沒有吃過酒宴,沒聽說成親一事。一邊是孃家人,有偏袒包庇之嫌。一邊卻說陳榮華與他們來往極少,甚至連陳家家門都沒登過,許多事都是道聽途說。”

“也曾傳喚過鄉老鄰居。陳家獨門獨院的,除了知道陳老爺中過秀才,要去應鄉試,其他一概不知。說倒是見過有婦人出入過陳家,但陳老爺卻說曾經請過幫傭佃戶,有婦人出入。後來離家趕考,將家院託給一老僕人照看,不知爲何那老僕人居然將林氏引入家院,鳩佔鵲巢,沒了他的家宅不說,還想要假託爲其髮妻,攀圖富貴。那老僕人也亡故了,便真相未知了。”

劉玄靜靜地聽孫傳嗣說完,最後問了一句,“你覺得誰說了真話,誰說了謊話?”

“在下真的看不出來,只是陳老爺的言辭稍微牽強了些,卻找不到什麼確鑿的破綻。”

“哈哈,孫兄已經看出些端倪,只是不願說,或者是不敢說。”

孫傳嗣笑了笑,沒有再言語,劉玄也不逼迫,轉身找在偏房的那兩位湖廣會館的人,三人竊竊私語了一會,便一起離開了都察院。

“韓振,孫兄,你們二人拿着周老大人的片子去趟禮部,查一查三年前湖廣北省的秋闈中,赴考的秀才,以及中舉人的名錄,抄錄一份回來。”

孫傳嗣眼睛一亮,和摸不到頭腦的韓振一起應道,直奔禮部。

查了幾天後,劉玄去周府回稟案情。

“見過師叔。”

“持明,可有收穫?”周天霞熱切地問道,內閣定下的審案時間近在眼前,他總得給個交待出來,不能再像此前那幾個衙門一樣踢皮球,否則的話,仕途堪憂。

“師叔,算是有所收穫。只是正如小侄此前說的,這案查明真相不難,關鍵是如何結案。這份文卷是小侄的勘查結果和推測,師叔可以先看看再行定奪。”

周天霞接過來,仔細看了一遍,猛地擡頭問道:“竟是這樣?”

“師叔,這只是我的推測,要想驗證,行文湖廣北省,傳喚幾個人過來對質便水落石出了。”

“如果真如師侄所推測的,那就只有買兇滅口才是真正的難點。”

“確實如此,不過那是師叔斟酌定奪的事情,小侄的職責所在只是查出真相而已。”

“既然如此,那我就上書內閣,以案件有了新的進展爲由,暫緩些時日,等傳喚了相關證人來,再一併定奪。”

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一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一)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二百四十一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一)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只當遠引過平生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春暖水寒風似刀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四百零二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四)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一百零四章 待罪閒置思功過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二)金釵記後記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二)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三百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三)第四百三十六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二)第二百零六章 風雷會擊江潮定第一百九十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二)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師勘定逆亂日第三百四十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一)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三)第六十五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間何處無春到第二百四十六章 在泮獻功求伊祜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三百九十九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三)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第四百二十一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一)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四)第三百三十四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睦建德謀定亂(一)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飄零已是無顏色第二十六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三)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二百一十五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一)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四百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二)第三百零六章 清館聊得養天和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只當遠引過平生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二)
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一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一)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二百四十一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一)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只當遠引過平生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春暖水寒風似刀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四百零二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四)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一百零四章 待罪閒置思功過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二)金釵記後記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二)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三百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三)第四百三十六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二)第二百零六章 風雷會擊江潮定第一百九十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二)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師勘定逆亂日第三百四十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一)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三)第六十五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間何處無春到第二百四十六章 在泮獻功求伊祜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三百九十九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三)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第四百二十一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一)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四)第三百三十四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睦建德謀定亂(一)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飄零已是無顏色第二十六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三)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二百一十五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一)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四百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二)第三百零六章 清館聊得養天和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只當遠引過平生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