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二)

待大家喝完後,劉玄微笑着開口了:“這是閩海省泉州的鐵觀音,是我二哥給捎了幾斤來,味道不錯。不過喝起來麻煩些,要費些手腳。不過規矩就是規矩,沒有這些規矩,我們怎麼喝得到這麼香的茶湯呢?”

大家都安靜地聽着劉玄說話。

“自前周到本朝的規矩,凡是殿上文武官,要是吃了僉事都御史以上御史的彈劾,須得閉府待參,等內閣樞密院釐清事實,才能再行公事。董閣老吃了好幾份僉事都御史和副都御史的彈劾,還在內閣視事,想必是自信滿滿,不用內閣釐清,就斷定這些都是捕風捉影,無中生有。”

董惜文臉色變得慘白,他知道這個規矩,但一般情況是不用這般做的,要不然有心人一天一份奏摺,你都不用做事了。只是在內閣或上書房遞話出來,暗示你閉府待參,纔會這麼做。這種情況或是朝中非議頗多,羣情洶涌,內閣和宮裡讓你先避避風頭;或是真的要查你了。

劉玄雖然只是武英殿學士兼兵部尚書,普通閣老一位,但他另外一個身份是漢王,離並攝監國只差一步。他現在這麼暗示一下,總比監國公主從西苑讓吳大伴或翁內相出來遞個話要體面些。

董惜文默然地摘下了烏紗帽,微顫着聲音道:“臣董惜文,閉府待參!請內閣爲臣下主持公道!”

然後轉身跌跌蹌蹌地離開了西堂。看着他的背影,楊慎一覺得胸口有些發悶,他隱隱覺得,董惜文這麼一走,怕是很難再回來了。

半山堂就這樣波瀾不驚地過了四天。

“丘相,董閣老的彈劾,都察院那邊可有定論。”

“有過卻無罪。”丘繼良略一停頓地答道。

“既然如此,就明文申斥一番就好,明天讓他繼續來閣入值。”楊慎一語氣平和地說道。

“嗯,可行。”丘繼良應了一聲。

在座的衆人忍不住掃了一眼坐在一角的劉玄,他正低着頭看着手裡奏摺,對發生的一切充耳不聞。

很快,衆人又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了。

楊慎一看過十來份奏章,卻看到判南都留後李秀其的奏摺,心裡咯噔了一下,有了些許不好的預兆。

這是一份彈劾的奏章。李秀其指名彈劾董惜文,當年身爲南都留後府戶曹郎中,爲討好體仁院總裁甄應嘉,無視國法規章,從金陵國庫私借稅銀十一萬兩,最後有二萬一千兩未補還,是爲虧空。又討好回鄉省親掃墓的時爲王世子的逆賊北靖郡王,以戶曹名義大發金陵府、潤州、揚州等官府民力,接駕奉承,還親自至瓜州相迎,以私人身份跨境送至杭州,“似有陰私之秘”。

楊慎一看到這裡,太陽穴鼓漲着疼。

甄應嘉私吞官銀,拖欠稅賦,是孝廟先皇欽定的大案,還將其家產悉數抄沒,抵充欠銀,還短了一截。北靖郡王更是被欽定爲弒君謀逆亂賊。董惜文居然跟這兩位都沾上了。

再往下一翻,跟着奏摺一起遞上來的借銀批文、下發地方州縣的滾單、去杭州的行文等文檔,歷歷在目,上面都有董惜文的簽名和官印,事由擡頭都寫得清清楚楚。也不知道李秀其是怎麼從浩繁如山的文檔中找到這陳年舊賬。

楊慎一看了一眼窗外,冬日的陽光照在院子裡的花樹上,刺眼的白光映出一種暖意來,他卻覺得刺骨的寒冷。

不厚的奏摺捏在楊慎一的手裡,跟一塊厚厚的萬年寒冰。他很想把這奏摺丟出去,或者把它撕得粉碎,但楊慎一知道,這是萬萬做不得的。不知過了多久,楊慎一終於寒冷中慢慢恢復過來。

他坐起身來,慢慢走到丘繼良跟前,把李秀其的奏章放到他桌面上。丘繼良拿了起來,纔看了幾眼,臉色變得凝重起來。楊慎一繼續走着,以前總是像一顆青松白楊的他,這一刻居然有些傴僂。

他踱到劉玄跟前,悠悠地說道:“四郎,你跟我學了這麼幾年,卻沒有想到你文韜武略,如此精通。我沒有這個本事,也教不了你這些。是你家傳的吧?”

劉玄擡起頭,目光澄清地答道:“家父自小敦敦教誨我,劉家子孫要好好學這些文韜武略。我自小學得很苦,就問什麼時候可以不學。父親說,你只有學好了文韜武略,你的兒女纔有可能學天文地理、算學科學,你的孫子孫女纔有機會學琴棋書畫、歌賦樂器、雕刻女紅。”

劉玄的聲音洪亮,在半山堂西堂裡迴響着,衆人默然無語,靜靜地聽着,在心裡各自揣摩着話裡的意思。

楊慎一看着劉玄那張已經變成熟的臉,當初跟着他學習苦讀的情景歷歷在目。自己的弟子從小立有大志,並一直默默地爲之努力着。或許自己只是他前進路上的一座橋,一道臺階。

想到這裡,楊慎一突然覺得索然無味,他轉過身去,慢慢踱回到了自己的桌位上,一字一頓道:“董惜文身體不適,不再適合入值內閣,讓他告老還鄉吧。”

半山堂裡一片寂靜,大家目光轉到劉玄身上,卻見他轉過頭去,望向了窗外,看着那冬日裡難得的暖日。

“如何也好!”杜雲霖首先出聲打破了沉寂道。周天霞和丘繼良隨即也同意了。韋正孝和劉玄也不反對,這事就定下了。

“閣員少了一位,就讓工部尚書葉志高轉遷禮部尚書,加文華殿學士,補董惜文的缺吧。”楊慎一接着說道。

衆人沉默了,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劉玄。大家心裡有數,能說動李秀其這隻老狐狸出手,肯定是許了好處,應該就是董惜文的閣老空缺。楊慎一卻快刀斬亂麻,直接點了葉志高。這一位是湖北安州人,卻是楊翯岳丈末軒公的得意門生。

劉玄點點頭道:“楊師此言乃老成之言,這工部尚書之職,可由判南都留後李大人接任。”

楊慎一看着劉玄篤定的神情,心裡有些微微不安,嘴裡卻跟着說道:“就依漢王殿下所言辦理。”

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三百九十章 高檐曲閣映紅簾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一百零二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二十九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六)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四百零四章 流水高山有韻音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引子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二))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四)第二十九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六)第九十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二)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十一章 鳳姐決斷謀大利第三百三十四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四)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三百八十二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一)第二百二十七章六睦建德謀定亂(二)第四百零九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一)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二百六十三章 連枝比翼浮翠閣第四百五十七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三)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一百八十五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一)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四)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六十九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二)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一)第三百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一)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四百零一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三百六十一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二)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四百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元知造物舊時別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四十四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一)第六十七章 折桂鹿鳴明師恩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一)大秦官職 三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一百八十九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一)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三)第二百零二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二)第四百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倚翠偎紅情最奇
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三百九十章 高檐曲閣映紅簾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一百零二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二十九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六)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四百零四章 流水高山有韻音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引子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二))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四)第二十九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六)第九十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二)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十一章 鳳姐決斷謀大利第三百三十四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四)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三百八十二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一)第二百二十七章六睦建德謀定亂(二)第四百零九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一)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二百六十三章 連枝比翼浮翠閣第四百五十七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三)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一百八十五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一)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四)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六十九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二)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一)第三百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一)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四百零一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三百六十一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二)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四百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元知造物舊時別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四十四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一)第六十七章 折桂鹿鳴明師恩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一)大秦官職 三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一百八十九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一)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三)第二百零二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二)第四百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倚翠偎紅情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