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元知造物舊時別

坐在去西苑的馬車上,劉玄還在想着事情。

韓振把林千譽一行人帶到府裡,劉玄着實激動了一番。這支勘探隊是他親自交待的,爲的就是勘查從遼陽到京師的鐵路線路。

這件事已經準備好幾年了,勘探隊早就跟着商隊把這條線路,暗中來回勘探了一遍。這次只是做最後的核實。

“三年培訓,再是十年的東奔西走,勘探隊足跡遍及大江南北。今日向漢王交出京遼鐵路線路圖,是我等交出的第一份成績。”林千譽的臉被陽光曬得黝黑,眼睛卻冒着精光。

地圖在長桌上被展開,劉玄伏在上面細細地看着。林千譽在旁邊解釋着。哪裡有坡度,哪裡有彎度,哪裡要架橋,哪裡要挖渠,哪裡土質鬆軟,哪裡泥沙混雜,標的非常詳細。

“都避開了田地和村舍墳塋嗎?”

“避開了,走得都是荒地,實在避不過去的,寧可走田地,也不穿村舍和墳塋。”

“那就好。鐵路是新東西,肯定會招人非議,要是再牽涉到拆遷村舍墳塋,就會更加麻煩。而今這時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過些時日,大家體會到鐵路的好處,又慢慢習慣了,那就好了。”

“屬下明白漢王的苦心。”

“鐵路兩邊留出電報杆的地方了嗎?”

“留出來了。”

“嗯,我看看,鐵路從遼陽城南關的火車站出來,南下至鞍山、海城,再掉頭向西,在牛莊過遼河,過盤山再折向西南,到錦州,繼續向南,過寧遠、廣寧,經臨榆山海關入關。過昌黎、灤州到開平,在這裡分兩路,一路繼折向西,經寶坻、香河,過通州至東直門。另一路繼續向西南,經樑城到塘沽。”

“是的漢王,這就是殿下規劃的京遼線。還有這邊,殿下規劃的塘同線,從塘沽過天津城,經武清到京師豐臺,再從這裡繼續西進,經懷來、保安、宣化、萬全到張家口,在這裡再折向西南,經陽高到大同。我們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覈實下這條線路。”

“沒錯,張家口和大同,這是陰山和北塞的兩個重要鐵路樞紐。張家口要計劃修一條張北線,經過錫林直通北海。大同則修建兩條線,一條是南下連接太原,一條是北出集寧、歸化,再沿着河套南下銀州,再繼續沿着黃河直到蘭州,與隴海線交匯。”

“殿下,這可是百年大計,可傳世千萬年啊。”林千譽激動地說道,“只是這火車什麼時候能好?”

“宋博士他們已經造出一個原型機,在研究院和本溪的鐵軌上跑了一個多月。中間有些問題,在不斷改進。預計明年第一臺蒸汽機車會造出來。修鐵路不是小事,要做好各種準備。首先鞍山、撫順的鐵和煤要完全開挖出來,鞍山、千山鋼鐵廠的高爐要擴建,前兩年研製出來的平爐也要修建。”

“鋼鐵廠大建之後,三酸兩鹼的化工廠也要擴建了,而這些工廠的大建,對原料的需求就會猛漲,相應而來的就是運輸的要求。這簡直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不過這些在殿下的深謀遠慮下都不是問題,我們藏在暗處的十年積累,現在可以完全拿出來了。現在想來,殿下真是暗夜懸日,明照千古萬里啊。”

“沒有那麼誇張,我們的這些成就其實也是在諸多前人的積澱下薄積厚發。”

神武帝當年也是點開了科技樹,還攀爬了數十年。後來雖然慢慢跑歪了,但集賢館和傳下的風氣習慣依然在,每朝每代都有人願意投入精力和心思去研究這些東西,好博得一份官身。

煉製硫酸的鉛室法、平爐鍊鋼法、水力或畜力機牀等技術,都是在這數百年間打下基礎,慢慢累積完善的。劉玄當年開辦的研究所,只需要從集賢館裡把這些蒙了一層厚灰塵的資料抄錄一份,以爲基礎,再找準方向,加以突破。加上宋恪元這些大才,很容易就爆發了。

“林兄,我準備成立一個勘察院,按省分隊,勘察該省的道路、水文和礦藏。就要辛苦你總領這勘察院院事。”

“屬下恩謝殿下信任,這勘察院一事,屬下當仁不讓了。”林千譽當即說道。

這纔是我帶出來的人,該擔當的時候絕不含糊。

當時又聊了會,有人來稟告,說寶慶公主請他入西苑,有要事商議。

劉玄出門已經不騎馬那麼招搖了,他現在身份特殊,多少人憋着心思想弄死他。要是還像以前那樣,早晚要丟了小命。

所以他出門是一隊騎兵護衛,然後三輛馬車一起出動。這看上去一模一樣的馬車都是加了鋼板,不怕弓弩和鉛彈。外人也不知道劉玄坐在哪輛車上。

到了東華門,殿帥劉羅山出來相迎。

“劉叔。”劉玄在第一輛馬車上郎聲道。

一個瘦高精壯的男子在馬上笑着應道:“恭迎殿下。”

劉羅山是劉金堂的叔叔,從果毅公開始就跟着劉家的舊部兼族人,劉仁帥關東軍入關,跟馮遇仙、尚偉民通了氣,先舉尚偉民入樞密院,然後劉羅山調任殿前司指揮使。

劉羅山策馬站在那裡,等着劉玄一行人驗了關防,然後帶着他們進了東華門,直奔西苑。

在馬車上,劉玄忍不住又覆盤了京師和直隸的防禦部署,湯澤南任侍衛司指揮使。他是湯鼎誠的父親,湯家也是從果毅公時就跟着劉家的舊部。

寧世衡任京營指揮使,他是寧師道的伯父。同時西山營、新三營全部編入到京營,武官軍將全部汰換,先到西山武官講讀所好好學習一番再說。新京營將編練二十個步兵團,組成四師,由蘭瑜、黎文忠、楊越彬、姜忠源分領。

直隸團練軍由京畿兵馬使符友德領着,分駐天津和保定,重新編練。塘沽進駐了北洋水師第四分艦隊,統領是關鼎臣,他爺爺關德山是劉仁的武學老師,父親關懷敬是劉仁的好友。

五城兵馬司指揮使則委了章衢,他是齊昂的鐵桿。作爲讓步,京兆府知府則委了鄒國廉,他是楊慎一和周天霞的同科。

如此算下來京畿的水陸關隘,都是自己人在把守着,固如金湯。這就是軍將世家的底蘊,就算現在立即接管全天下的兵馬,劉家也能從夾袋裡源源不斷地拿出信得過又能幹的人去各地赴任。

朝鮮那邊留着徐天德、宋輔臣等人,以熊津軍節度使司馬、判官等身份繼續執掌着軍權,配合那邊的軍政改制。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德真郡主誕下的是一女,已經被冊封爲翁主。後面還需要劉玄再繼續努力。

“也就是在文官這塊缺人手,就靠關東拉攏的那些人,自己在國子監的同學、鄉試會試的同門,遠遠不夠。或許這就是文官那邊有恃無恐的倚仗吧。”劉玄默默地想着,眼睛透過車窗簾子看向南邊,那隱在樹影閣樓間的半山堂。

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二)第三百零五章 側蓬帆過古剎寺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一)第二百五十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既死兮神以靈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三百二十二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二)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三)第九十七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一)第五十五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間閱事多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二百六十八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鄞江重霧天難明第三百二十六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二)第一百零四章 待罪閒置思功過第二百三十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一)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第二十四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一)第二百章 錢塘屹然安三吳(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既死兮神以靈第一百七十二章 妖僧狐心行詭事(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六十九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二)第六十六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三)第三百八十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二)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四百五十一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二)第二十六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四十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四百四十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兩宜順人情第二百一十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一)第一百零四章 待罪閒置思功過第一百三十八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三)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四十八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三百零六章 清館聊得養天和第三百九十二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四)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一)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三)第六十四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芙蓉榭裡影人間(二)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六十七章 折桂鹿鳴明師恩第一百一十一章 水月消障添新債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一)第二百零四章 三軍列陣杭城外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既死兮神以靈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一)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
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二)第三百零五章 側蓬帆過古剎寺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一)第二百五十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既死兮神以靈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三百二十二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二)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三)第九十七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一)第五十五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間閱事多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二百六十八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鄞江重霧天難明第三百二十六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二)第一百零四章 待罪閒置思功過第二百三十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一)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第二十四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一)第二百章 錢塘屹然安三吳(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既死兮神以靈第一百七十二章 妖僧狐心行詭事(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六十九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二)第六十六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三)第三百八十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二)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四百五十一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二)第二十六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四十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四百四十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兩宜順人情第二百一十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一)第一百零四章 待罪閒置思功過第一百三十八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三)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四十八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三百零六章 清館聊得養天和第三百九十二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四)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一)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三)第六十四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芙蓉榭裡影人間(二)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六十七章 折桂鹿鳴明師恩第一百一十一章 水月消障添新債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一)第二百零四章 三軍列陣杭城外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既死兮神以靈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一)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