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話說燕王世子在清虛觀偶遇秦鍾,二人對着作了個揖。【全文字閱讀www.baoliny.com】秦鍾彷彿是來閒逛的,隨意說了幾句天氣很好、還是道士會修剪花木云云,便欲錯身而去。跟着世子的一個護衛發覺秦鍾手腕上套了一物,不覺問道:“秦先生,那個是鐵砂扣不是?”

秦鍾揚起手來:“不錯。”乃笑道,“我極少戴着這個出門,本是練功時戴的。前些日子跟幾位鏢師對練,輸得好慘。我姐夫惱了,命我日日戴着練腕力。”

護衛道:“這東西好新奇,最近兩個月才見有賣的?我們平素用的是沙袋。”

秦鐘點頭,隨手解下左手上的鐵砂扣:“舊年年底就有了。與沙袋相仿,子母扣按下去就好,不用繫帶子也不用扣扣子,方便許多。”乃遞給那護衛。

幾個護衛皆好奇,圍攏上前並議論起來。“這釦子彷彿是銅的?”

“是銅的。”

“不曾見過。”

“聽說是前朝工匠發明的,舊年嶺南那邊的工廠主弄出了模子,現在能小批量生產了。”秦鍾乾脆連右手的也解下來,護衛們輪流戴着試試手感。

世子雖聽不懂他們說什麼,見自家護衛與秦鐘相談甚歡也頗爲高興。有個護衛興致上來了,雙手戴着鐵砂扣就在呂祖殿前的天井當中打了一套拳,秦鍾與護衛們邊看邊議論。他打完了,秦鍾也打一套。一收招,幾個人齊聲問道:“秦先生打的這麼是什麼拳?好生精妙。”

秦鍾道:“是一個朋友教我的。本爲他們家祖傳的拳法,他曾祖父所創。”乃朝世子擠了擠眼,“叫做賈家拳。”世子登時明白“賈家”必然就是那個“賈家”,身子微微一震。賈蘭將祖傳拳法傳授外姓人必是他家裡同意的,這個秦鍾與榮國府之交情不尋常。愈發樂得他們多研究會子拳腳。

消磨良久,有個太監見他們世子一直站着,遂從呂祖殿裡頭尋道士借了把椅子出來。護衛們這才恍然發覺忘記主子很久了,紛紛上前請罪。世子笑擺擺手:“難得看見你們這麼高興。”

秦鍾也笑向世子道:“嶽大爺,你這個人不錯。我跟你手下說了半日,你又不懂這些,也沒打擾。”

世子道:“既是出來散心的,他們高興也是好的。”

秦鐘點頭:“難得。”擡目看看他順口問道,“莫非你自己有什麼事犯愁的?”

世子心中大喜,面上只嘆了口氣:“也不是什麼大事。我家鋪子裡馬上會缺一個管事,我爹讓我想想換什麼人好。”

秦鍾“哦”了一聲,擠眉弄眼:“你爹多大歲數了?是不是預備慢慢將家業交給你分擔些?”

世子忍不住笑了:“我爹春秋正盛呢。”

秦鍾道:“那就是預備教導你啦?你慢慢琢磨唄,橫豎有你爹撐着的。你挑的人不靠譜他也不會用嘛。”

世子猛然吸了口氣,失聲喊道:“什麼?!”

秦鍾一愣:“橫豎有老爺子撐着,你只管挑,不合適的你爹不會用吧。”又看看世子神色不對,遲疑道,“額,你不是老大嗎?”

世子漸漸明白過來自己前頭大約想岔了,半晌才說:“我是老大。”

秦鍾又遲疑了會子:“既是老大,日後當繼承家業的?”世子點點頭。秦鍾張張嘴又閉上,“那個……你們家的家事,我一個外人就不便妄言了哈哈。”乾笑兩聲。

世子站起來一把拉住他:“秦先生,依你看我當挑個什麼人?”秦鍾躊躇不定。世子又道,“萍水相逢,只隨意聊幾句。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秦鍾道:“我也不知你們家生意多大。你爹是預備把那一支生意整個交給你先練着點?還是想讓你學着整個的營生?”他想了想,“應當不是想將那一支的生意給你,不然就應當是他替你挑好了人交給你。”

世子立時道:“不是!那生意不是預備給我的。”那個是江西省!

秦鍾琢磨道:“故此你爹是想讓你學習管理了?既這麼着,晚生只冒昧提一句:務必要擇有經驗的掌櫃。若是你們自家鋪子裡沒有,去對家挖牆腳亦可。和你有沒有私交……是最不重要的。”

世子深呼吸幾下,又怔立了半晌,朝秦鍾一躬到地:“多謝秦先生提醒,不然我怕是要犯大錯。”

秦鍾忙還禮,道:“嶽大爺不過是身在山中不知處罷了。”乃拍了拍他的肩,“不用這麼緊張,有你爹在呢。你若犯了什麼錯,你爹自然替你瞧着、好教導你。哪裡有人天生就會做生意的,不得慢慢學麼。”

世子苦笑了下:“秦先生有所不知,我家還有好幾個兄弟呢。”

秦鍾眨眨眼:“明白了。”思忖片刻,“你只想着,倘若是你爹去挑,會挑什麼人。”世子再拜。秦鍾再還禮。

遂拱手作別,秦鍾還同幾位護衛揮手。才錯開七八步,世子忽然回身喊道:“秦先生留步。”秦鍾轉過頭來。世子快跑到他跟前再作揖,“請秦先生指點一二。”

秦鍾回禮,端詳世子片刻斷然道:“你不是尋常商家子弟。”

世子微笑:“家父正是燕國之主。”

秦鍾倒吸一口涼氣:“我的乖乖!世子?!”旋即躬身行禮,“請恕晚生失儀。”

世子趕忙扶住他:“不知者不爲怪。”乃道,“實不相瞞,因我父王欲撤換江西知府,命我舉薦。我斟酌多日不知薦誰爲上,故此發愁。”

秦鍾想了想:“江西知府?”旋即哂笑,“早就該換了,那地方都是土匪窩了。知府要麼無能,要麼故意放任不作爲。”

世子殷切問道:“秦先生可否替我出個主意?”

秦鍾道:“我本一書生,並未考取進士,平素只替家中管點子營生,朝廷大事我外行。只是我想着,做生意與朝政或有些許相通之處。江西近日在平匪不是?土匪過後必然秩序混亂,新任知府得有兩把刷子,不然壓不住。”他眼神閃了閃,“各地州縣大員我也不大清楚。額……”他忽然低聲道,“晚生有幾句話,您千萬不能讓賈蘭知道,也不能告訴賈環,不然他們叔侄倆非宰了我不可。”

世子使勁兒點頭,心跳驟急——若非知道此子與賈蘭交往莫逆,正經的這才第二次見面,哪裡就會信了他?見秦鍾神色俏皮甚是生動,忍不住一本正經道:“說出去是忘八。”

秦鍾頓時笑逐顏開:“我也只知道這麼一個人物兒,多了也沒有了。還得看你老子夠不夠霸氣。”乃附耳說了一番話。世子聽罷怔了怔,秦鍾又嘀咕幾句。

世子道:“只是……他會肯麼?”

秦鍾胸有成竹道:“這等教科書式的忠良最喜歡做實事。解一方疾苦、護一地黎民、留萬世清名,他必肯的。”

世子點點頭:“多謝秦先生。”秦鍾微微一笑,長揖而去。

兩日後,燕王與召謀臣議事,幾個大點的兒子都在座。世子乃道:“兒子想起一事。前些日子父王提起欲換得用之人任江西知府,兒子願舉薦荊州知府蘇韜。”

衆人大驚。燕王眉頭一挑:“蘇韜麼?爲何薦他?”

世子道:“蘇大人科舉入仕,爲二甲進士。先爲翰林院檢討編修國史,又出京任歷城縣令,再調任湖州縣令,後遷至荊州知府。爲官多年,清廉勤勉,乃實幹之才。今江西多年匪亂,非一朝一夕可平,正須得有個忠良能幹者平復百姓疾苦、經營一地民生。兒子想了多日,唯蘇大人最是合適。”

在座一人便說:“蘇韜之才盡人皆知,可他乃荊州知府,荊州爲楚國之地,我們王爺怎好調走?”

世子淡然道:“大不了咱們多給點子俸祿就是。”衆人無語。蘇韜是缺錢的人麼?世子又說,“楚王不是奉父王爲霸主了麼?要他們一個人怎麼了?”

滿屋子人齊刷刷去看燕王。只見燕王嘴角含笑微微頷首,目光很是讚許。衆人立時齊聲稱讚:“世子說的是!”“世子好氣魄!”“世子好眼光!”

燕王乃咳嗽一聲:“好了。他年歲小,不過偶爾想到一兩件事罷了。你們不可謬獎,捧得他不知道東西南北。”衆人愈發稱讚不已。

一時堂上散了會,燕王召了三名心腹謀士去內書房,道:“嶽兒今日此事並非他自己想的。”

謀士們互視幾眼,有一個叫羅曼的便道:“縱是他下頭的人想出來,世子肯取用也是好的。爲人主者不必事事皆精。”

燕王哼道:“他原本一心一意要挑個他自己的人舉薦上來,只是不知挑哪個好,已琢磨多日了。偏前兩日偶遇上一個舉子,這主意是那人出的。”

另一個謀士道:“王爺,臣以爲此亦好事。世子有遇才之運,還能識人才,還肯聽勸。”

燕王淡然道:“那舉子前三科就中了舉人,只不肯參加春闈,說是嫌做官太累。”那秦鍾跟同窗說,早年他讀書本是爲了求個出息護着他姐姐,誰知沒幾年他姐姐比他還出息些。而後又爲了安慰他老子接着讀書;待他老子壽終正寢,他便懶得再考什麼科舉,遂寧可做個商賈。“嶽兒肯聽他的也並非是識得人才。只因那秦生與榮國府賈蘭賈寶玉皆結交多年,他內裡信了榮國府、方信了秦生。”

羅曼思忖道:“王爺可是疑心榮國府繞着彎子提點世子?”

燕王搖搖頭:“……倒也不像。”心中又將司徒嶽與秦鐘相會前後細想良久,委實是個偶遇。

聽清虛觀的道士說,當年秦鍾跟着姐夫去上香,可巧他媳婦也跟着他大舅子去打醮。二人於大殿中一見傾心,不久便結下了姻緣。多年來他們兩口子也不知給清虛觀捐了多少香火錢,亦時常過去逛逛。司徒嶽則是前些日子在清虛觀遇上一個擅奏琴填詞的老頭,後找了許久找不着,遂再去了一回想碰碰運氣。跟着司徒嶽的人說,那個叫王國維的奏琴委實如天籟一般。他作的兩首詞燕王自己也看過了,可享譽當世文壇矣。如此才子,連自己也想尋此人出來。

而榮國府歷來最忌諱與自己的兒子往來。念及於此,燕王舒了口氣:“不是賈家的主意。”

羅曼想了想道:“縱然不是賈家的主意,蘇韜大人乃是蘇錚老大人之子……”

“嗯?”

羅曼道:“世子今兒當衆舉薦了蘇韜大人,在旁人眼中,只怕都會以爲榮國府已投世子。”

燕王哼道:“讓他們以爲去,縱‘以爲’又怎樣。”羅曼垂首應“是”。

次日下午,京郊一處小宅子裡頭,有個儒生模樣的人在獨自吃茶。不多時,外頭匆匆走進來一人,迎着他喊:“羅先生。”

那儒生便是燕王的心腹謀士羅曼,作揖道:“三殿下。”

來者正是燕王之第三子,急問:“如何?”

羅曼道:“主意不是榮國府出的。然而王爺知道此事會引起誤會,並不欲說明白。”

三殿下皺眉:“他寧可衆人誤會?”

羅曼點頭:“世子雖愚鈍些,然他肯聽一個尋常舉子相勸、放棄舉薦自己的門客、改舉薦有實才的蘇大人,可知他能納諫。且他將楚國之人才算在自家頭上,正迎合了王爺的心思。這一招縱是誤打誤撞也太高明瞭。他若不犯什麼大錯,咱們的大事不易。”

三殿下搖頭道:“他能犯什麼大錯!”

羅曼勸道:“殿下毋急,日子還長呢。請殿下先避避風頭,扮作死了心的模樣偃旗息鼓兩年。沒事領着美姬逛逛佛寺道觀,沉迷一下女色。”

三殿下思忖半日,長嘆一聲:“暫且只能如此了。”撤身而走。

隨後三殿下便有些荒頹了,時常領着美貌啞姬馬氏往京中各處庵堂佛寺燒香閒逛。這日,他二人在城西門外天齊廟燒香。趁三殿下與僧人講經之際,馬氏到外頭走走。斜刺裡忽然閃出一個僧衣破舊卻慈眉善目的老僧來,迎着她“咚咚咚”磕了三個頭,並塞給她一個東西,轉身走了。馬氏心下納罕,拿起那東西一看,卻是個小小的木雕彌勒佛像,下頭還壓了個折得四四方方的紙條子。打開紙條一看,上頭寫了八個字:龍睛鳳目,皇后之相。

二百五十二章第五十章二百五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五章第33章 第八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七十五章第六百一十六章第30章 第八百二十八章第196章 第九百九十四章第六百一十六章第109章 第九百零七章第二百二十六章第七百六十七章第七百五十四章第四百七十七章第73章 第八百七十一章第二百九十五章第一百八十四章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三十五章第169章 第九百六十七章第二百八十二章第五百一十七章第26章 第八百二十四章第二十六章第二百五七章第八十三章第82章 第八百八十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六百八十七章第五百四十六章第七百七十八章第七百二十二章第86章 第八百八十四章第五百六十四章第七十七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七百八十一章第五百四十八章第190章 第九百八十八章第六百七十章第59章 第八百五十七章第四百一十八章第三百三十三章第十六章第七百八十章第134章 第九百三十二章第四章第五百一十四章第165章 第九百六十三章第109章 第九百零七章第七十三章第六十七章第五百九十九章第七百四十八章第五百一十一章第55章 第八百五十三章第二百七十章第五百四十六章第七百一十二章第四百七十九章第二百七十二章第179章 第九百七十七章第一百二十三章第六百九十九章第158章 第九百五十六章第171章 第九百六十九章第七章第三百五十七章第79章 第八百七十七章第二百五十章第六百四十章第一百五十二章第七百零六章第75章 第八百七十三章第49章 第八百四十七章第二百九十章第四百六十一章第44章 第八百四十二章第二百三十章第五百四十三章第六百六十章第七十五章第二百四十章第二百九十八章第98章 第八百九十六章第110章 第九百零八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64章 第八百六十二章第147章 第九百四十五章第六百一十章第五百一十二章第四百七十章第三十八章第645章 第六百六十五章第五百一十章第四百七十七章第六百五十二章第七百二十二章
二百五十二章第五十章二百五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五章第33章 第八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七十五章第六百一十六章第30章 第八百二十八章第196章 第九百九十四章第六百一十六章第109章 第九百零七章第二百二十六章第七百六十七章第七百五十四章第四百七十七章第73章 第八百七十一章第二百九十五章第一百八十四章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三十五章第169章 第九百六十七章第二百八十二章第五百一十七章第26章 第八百二十四章第二十六章第二百五七章第八十三章第82章 第八百八十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六百八十七章第五百四十六章第七百七十八章第七百二十二章第86章 第八百八十四章第五百六十四章第七十七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七百八十一章第五百四十八章第190章 第九百八十八章第六百七十章第59章 第八百五十七章第四百一十八章第三百三十三章第十六章第七百八十章第134章 第九百三十二章第四章第五百一十四章第165章 第九百六十三章第109章 第九百零七章第七十三章第六十七章第五百九十九章第七百四十八章第五百一十一章第55章 第八百五十三章第二百七十章第五百四十六章第七百一十二章第四百七十九章第二百七十二章第179章 第九百七十七章第一百二十三章第六百九十九章第158章 第九百五十六章第171章 第九百六十九章第七章第三百五十七章第79章 第八百七十七章第二百五十章第六百四十章第一百五十二章第七百零六章第75章 第八百七十三章第49章 第八百四十七章第二百九十章第四百六十一章第44章 第八百四十二章第二百三十章第五百四十三章第六百六十章第七十五章第二百四十章第二百九十八章第98章 第八百九十六章第110章 第九百零八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64章 第八百六十二章第147章 第九百四十五章第六百一十章第五百一十二章第四百七十章第三十八章第645章 第六百六十五章第五百一十章第四百七十七章第六百五十二章第七百二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