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永泰安排範謙帶着400名邊軍到達密雲某處山寨時,其他各家首領及人員已經到齊。看着3000人馬氣勢高漲的樣子,範謙內心也十分感嘆:“這晉商大戶,真是大手筆啊!”
確實是有史以來的大手筆!
也真不愧是由大明最有實力的商人所主持的謀逆行動。
3000人馬,可謂五花八門!
邊軍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甚至是少部分;次多的是各家的家丁,約有1000人左右;最多的猜都猜不到,說得好聽點是江湖豪傑,說難聽點是就是土匪盜賊,這部分人佔了多半,總數竟然有1800人。
而這1800人裡,如果真要細究,可不完全是土匪盜賊,裡面也隱藏着一些軍人。只不過這些軍人,並不是大明軍人的路子,而像極了口外的蒙古人或軍人。
當然這部分人比較少,而且他們僞裝很深,不是專業人士基本難以分辯。
“二莊主,此次人馬,貌似鑼齊鼓不齊啊。”到達密雲沒到三天,範謙就感覺到各小集團之間,互相提防着呢。
“將軍能看到這一點,真乃知兵之人也。大莊主的意思是,其他人我們不去管。根據各家的共同分析,此次突擊柳田壩皇莊,危險不在於突入,而在於此後撤退。
所以大莊主在各當家人面前,爲將軍爭得了一個好差事,那就是讓將軍攻進皇莊後,直接進入奢侈品倉庫,然後將那些貨物及時搶運出來!”
二莊主範永泰解釋道。
“奢侈品倉庫?不是銀庫麼?”範謙覺得很奇特。
“不,是奢侈品倉庫,不是銀庫。因爲奢侈品倉庫中的那些貨物,遠比銀兩更值錢。譬如那個啥精鋼表,每一塊就是數百兩銀子,可那一塊精鋼表,連一兩銀子的重量也沒有呢。”
“這樣啊,那請二莊主、大莊主放心,我們大同邊軍一定將那啥奢侈品全部搶運出柳田壩皇莊。”
範謙真誠地說道。
“有將軍這句話,此次行動必將大獲成功!”範永泰見範謙答應得爽快,心裡也很高興。
此次行動,雖然各家當家人都運籌帷幄,但各家主並不準備去柳田壩現場。這次事件,雖然計劃看來沒啥風險,但皇莊平時至少也有兩三百人的警衛模樣,一定數量的死傷肯定是免不了的。在這種情況下,各家主人怎敢立於危牆之下?
看着範永泰心滿意足的樣子,範謙心頭也很高興。但範謙的高興,與範永泰的高興,意義卻不相同。
範永謙與範家,不過現代時空講究的“合作共贏”的模式罷了。兩者之間,互相幫助,各取所需。
雖然早期範謙受範家幫助略多,但隨着範謙官職的成長,範家由此也所獲甚多。曾經,範家在晉商之間,並不能完全稱得上“晉商之首”,但這幾年下來,範家已經當仁不讓是“晉商之首”了,這其中,範謙在其中的作用就相當大了。
雖然其他商家也有在軍方或官場的人脈,但誰也沒有範謙的位置好,因爲他正卡在關口之上,範謙不但要放範家的貨物北去,還得在範家的安排下,放其他各家的貨物北去。範家那兒得多少就不說了,但其他各家所給的好處,範謙卻感覺少得太多。
範謙身在大同西延堡,對於皇城之事並不太瞭解。但範家讓範謙帶兵去搶劫皇莊,所給的好處並不多,這可是殺頭的買賣啊,可範謙卻不能直接拒絕!
所以這事兒之初,範謙就想過要給自己撈點好處。至於撈什麼好處,範謙因爲不知細節,一直沒想好。如果是劫的糧食,哪怕派一百人另拉一百車糧食埋於他處,那也值不了幾個銀子。但範永泰說的“奢侈品”一下子提醒了範謙,如果自己想要搞點小動作,唯有這奢侈品纔是正解啊。想着範永泰說的那啥精鋼表,一塊不足一兩重的貨,竟然價值500兩銀子以上,尼瑪要是搶到百來塊,這豈不是價值5萬兩銀子?假如那精鋼表有1000塊,豈不是一次性可獲得50萬兩銀子的財貨?
想到自己奮鬥大半生,在上官面前有如龜孫子一般,最終也不過存了萬兩左右的家產,範謙的內心就一片火熱。
範家有自己的想法,在公開場面大家不便於反對。一來範家的實力確實比其他各家要強,二來範家此次帶來400邊軍,動手能力也強於其他各方。
千萬不小看大明邊軍。或許他們打李自成、張獻忠力有不逮,讓他們打蒙古軍、清國軍也差不多是肉包子打狗,但如果讓他們和土匪去比武,和普通家丁去拼殺,那不用說,啥土匪盜賊家丁都不是邊軍的對手。
大家不便於公開反對,但暗地裡做做手腳卻沒任何問題。
譬如兩三家的人馬此時表現得各爲其主,好像要各行其是一樣,但實際上他們已經在開始結盟。雖然在行動前期可能不會出啥妖蛾子,但他們也設計了很多種可能,譬如得手離開京師之後,那就要怎麼怎麼云云。
至於範家此前打的好算盤,那就到時再說。範家,呵呵,也不過是八家之一。
所有的人,目標都盯在奢侈品、銀兩這兩類財貨之上,那些被分配到搬運糧食、食鹽與鋼鐵的隊伍,最多也只是注意一下鋼鐵,那糧食有啥盯頭啊?只要手上有錢,哪兒買不着糧食?
另外,作爲江湖豪傑,難道生活中還差鹽了?他們的朋友裡,有很多就從事着私鹽販子的勾當。
就在這夥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劫匪雲集密雲某山寨之時,沿山海關至宣府鎮各關口,不斷有零星清國探子或蒙古探子越過各長城關口。
這些清國探子蒙古探子,少則三五人,多則十幾人,有的被明軍發現了,有的壓根就沒被發現,這些探子,皆一人雙馬或三馬,跑得飛快,而且過關之後絕不像過去那樣逗留,而是一騎千里,絕塵而去。
雖然各邊關都有這事兒發生,但此前各年也有類似情況,只不過過去都是六七月甚至更晚的時間纔會出現這種情況,今年竟然提前到四月了。
尼瑪,四月能在種花家看過啥呢?打草谷?呵呵,此時連青苗剛剛長出,哪有草谷可打啊是不是!
各路邊軍感覺有點奇怪,但也說不上有多奇怪,再說如果要向上報,上面一定會嚴令拿下這些犯關之敵,如果這樣,豈不是費力不討好?
這也是種花家長期以來的一個惡習。一個人向上級反應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但上級卻極可能將皮球踢回反應問題的人這兒,因爲這就是“能者多勞”,這也是“各人打掃門前雪”。敵從你那兒犯關,你攔不下來,你就是失職!
所以這種情況,除非是出現重大惡果,否則大多數邊軍是不會向上面報告的。最多不過是小旗報到百戶,百戶報到千戶那裡,就了不起啦。
這羣越境之敵,迅速以小部隊向大明京師方向隱蔽前來。
不用猜測,這是清軍的集體動作。
實際上在大明皇家商行開業之前,清國皇帝皇太極就知道了大明出現了一股神秘的勢力。這股勢力非常強大,能夠幫助周遇吉阻擋住李自成,但這股勢力到底多強,皇太極卻不怎麼知道了。
崇禎十七年的大明,對於俺大清來講,幾乎就沒啥秘密可言。不敢說京師城裡的大臣都做好了迎接新主子的打算,但相當多的王公貴族及朝廷高官,其心思都在活動着呢。在大明物資禁運的政策下,與清國私下交易的各路商人,可不止晉商一家。
晉商之所以有名,是此後被封爲“八大皇商”,這說明在滿清壯大過程中,山西八家晉商,確實做出過巨大貢獻。
但別人沒受封,不等於沒與滿清交易。在滿人坐穩江山的過程中,多少漢人大臣搖身一變,成了滿清之大臣。
只不過,這些有官身之人,並不稀罕那啥“皇商”的身份罷了。
但儘管山西晉商與滿清政府之間已經是秘密合作了多少年的關係了,但在面對“大明皇家商行”這個鉅額財富的時候,滿清政府也無法再保持鎮定。
事實上滿清政府對“大明皇家商行”的分析,遠比那啥商人或東林黨更爲全面。
首先滿清就注意到了大明皇家商行的軍事力量,雖然只有兩三百人,但滿清幾乎可以猜到,這兩三百人,極可能就是在寧武關擊潰李自成的隊伍。
當然不是說這兩三百人就有那個擊潰李自成三十萬之衆的能力。而是指這兩三百人背後的像他們一樣的更多的人,其戰鬥力相當爆棚,所以李自成纔不敵而潰。
滿清認爲,山西晉商準備的3000人,未必是皇家商行兩三百人的對手,極可能遭到重大打擊。
但是,在有這3000人與皇家商行的300人進行纏鬥之後,如果再有1000名左右的大清鐵騎突然衝擊,那麼可以肯定,大明皇家商行的300人哪怕再厲害,哪怕人人都持有能打兩三百步的連發銃,也得牆櫓飛灰煙滅!
是的,哪怕大清第一軍事人才多爾袞,也不過是這樣的判斷。
所以,大清便決定做一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黃雀。在晉商與皇家商行戰鬥快要結束之時,瞬間投入戰鬥,瞬間解決戰鬥,然後將最貴重的財貨,席捲而去。
而滿清盯着的財貨,首選也是奢侈品。
不過在次選上卻與晉商有所不同,滿清次選的物資是鋼鐵。
因爲滿清知道,有了奢侈品,就有了銀子、糧食等一切,但卻不一定擁有優質的鋼鐵。特別是在此次行動之後,大明皇家商行行將不在,哪怕滿清有銀子,也難以買到如此好的鋼鐵。
這或許是一個國家與一個普通商人思考問題上的差別。要講這個時代真正值錢的,並不是啥銀兩,而是獨一無二的鋼鐵。
……
有人在打大明皇家商行的主意,朱碧華和穿梭衆是清楚的。因爲前後已經抓到幾批這樣的小偷了。
目前這些小偷盜賊,正被關在皇莊的軍營裡,白天,讓這些傢伙下苦力,晚上,則由安天軍看守。
但要說大明時代,竟然有一些人組織了一支數千人的部隊,準備來武裝搶劫位於柳田壩的大明皇家商行,這話說起來,朱碧華怕是不會相信的,甚至所有穿梭衆也是不大相信的。
不過,相信不相信是一回事,商行自身的保衛卻也達到了一定的級別。
原本的皇莊,其建築物只是大院與圍牆,而且建築物不多。主要是以土地的形勢呈現,且產業單一到只能種糧。
安天軍接手後,立即對皇莊進行擴建。而擴建的材料就是現代時空的各類板房,與此配套的則是各類現代生活設施、操作設施。譬如在解決朱碧華運送到大明貨物的內部運輸時,朱碧華就從現代時空搞來了自動裝卸機。
與此同時,各類電子眼、報警裝置、監控中心等自然也少不了。這樣裝備,既可以提高安全性,也可以減少夜晚值班人員。
晉商搶劫大隊前來襲擊之夜,是農曆四月十八。選擇這一天,到不是晉商們迷信,而是農曆十七十八,月亮還圓着呢,搶了財貨之後,還好趕路。
如果是夜色漆黑之夜,哪怕搶劫成功了,也極可能在漆黑的夜色裡找不着方向。
客觀地說,晉商搶劫大隊的到來,其時間選擇是非常合理的。因爲此時安天軍正處於最脆弱的時候。
此時的安天軍,正一分爲四,一部分在幫忙訓練“大明皇家近衛軍”,一部分在承擔“皇宮警衛隊”責任,第三部隊在訓練“安天軍”,只有極少數人在守衛大明皇家商行。
而且包括主要管理人員,其守衛商行的人員不超過10人。當然,如果把皇莊內正在教練安天軍新兵的特種隊員一起計算,這個數字是30人。
30人面對3000人,甚至還有1000名大清鐵騎,有取勝的可能麼?
如果是正面相遇,哪怕安天軍有準備,其結果恐怕也不會太樂觀。畢竟,30個人真心太少。哪怕每人抱着一挺機槍守住四面八方,也未必敢說能阻擋這些傢伙衝擊皇莊。
但是,安天軍的運氣非常好,因爲這個夜晚,朱碧華竟然沒有穿梭回現代時空或抗戰時空,而是在大明時空休息。
朱碧華平時多是在現代時空過夜的,原因自然是在現代時空,可以商討一些事情,安排一些工作。
但這個晚上,心情比較好的朱由檢,卻找到朱碧華,商量第二期“明史學習班”的人選。
明末結束,大清初升,雖然投降大清的人數不勝數,但拒不投降大清且思想還比較開明的讀書人也不是沒有。
朱碧華能否與讀書人做朋友?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必須的。不與讀書人做朋友,不讓讀書人來治理國家,難道真還讓李自成之流來治理國家麼?
朱碧華不喜歡讀書人,或者說要消滅讀書人,就是太祖說的那樣,要對這些讀書人進行“思想改造”,將其思想行爲統一到有利於大明發展的軌道上來。唯有拒不改變立場也不改變態度與行爲的舊知識分子,朱碧華纔會將之取締。
所以,朱碧華對這個第二期甚至第N期“明史學習班”,也是極有興趣的。而且二朱相會,對於“明史學習班”的辦班宗旨也愈來愈清晰,那就是爲大明培養中、高級管理人才。
晉商搶劫大隊的基本方略,與普通江湖或軍隊行事相差無幾。他們到達皇莊外圍後,大部隊埋伏着,派小部隊前去摸哨,結果這些傢伙到了皇莊大門也就是大明皇家商行的大門時,也沒發現一個明哨或暗哨。
於是,有五六個傢伙就從大門上翻了進去。接着便從裡面把門鎖幾下給砸開了。
數百人蜂踊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