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暗涌(中)

皇帝念及皇后相伴多年,悲慟良久,命莊親王允祿、和親王弘晝,恭奉皇太后御舟緩程回京,自己則囑咐瞭如懿和綠筠在德州料理主持皇后的喪事。

大行皇后薨逝次日,皇帝心中苦綿,憶起兩番喪子之痛,哀慟不能自禁,在大行皇后所居的青雀舫上寫下了痛悼輓詩:

恩情廿二載,內治十三年。忽作春風夢,偏於旅岸邊。

聖慈深憶孝,宮壺盡欽賢。忍誦關雎什,朱琴已斷絃。

夏日冬之夜,歸於縱有期。半生成永訣,一見定何時?

棉服驚空設,蘭帷此尚垂。回思想對坐,忍淚惜嬌兒。

愁喜惟予共,寒暄無刻忘。絕倫軼巾幗,遺澤感嬪嬙。

一女悲何恃,雙男痛早亡。不堪重憶舊,擲筆黯神傷!

三月十四,皇帝親自護送大行皇后的梓宮到天津。本留守京中的皇長子永璜連夜策馬趕來迎駕。三月十六戌刻,皇后梓宮到京,於長春宮安奉。文武百官及內外命婦縞服跪迎。

皇帝輟朝九日,服縞二十七日;妃嬪、皇子、公主服白布孝服,皇子截髮辮,皇子福晉剪髮;滿朝文武大臣一律百日後才準剃頭;停止嫁娶作樂二十七日;國中所有軍民,男去冠纓,女去耳環。天下臣民一律爲國母故世而服喪。

這樣的喪儀,是大清入關以來前所未有的隆重,而這空前的隆重還不止於此。向來后妃及王大臣凡應賜諡者,皆由大學士酌擬合適字樣,奏請欽定。而皇帝根本不理會內閣,自行降旨定大行皇后諡號爲“孝賢”。更曉諭禮部:“皇后富察氏,正位中宮一十三載。逮事皇考克盡孝誠,上奉聖母深蒙慈愛。覃寬仁以逮下,崇節儉以褆躬。追念懿規,良深痛悼。宜加稱諡,昭茂典於千秋;永著徽音,播遺芬於奕稷。從來知妻者莫如夫。朕昨賦皇后輓詩。有聖慈深憶孝,宮壺盡稱賢之句。思惟孝賢二字之嘉名,實該皇后一生之淑德。應諡爲孝賢皇后。”

皇帝鄭重以待,如懿與綠筠在內宮之中更是絲毫不敢放鬆,帶領嬪妃宮人極盡哀儀。終於稍稍得空之時,海蘭前來翊坤宮看望如懿,亦看望已經長得聰靈俊秀的兒子永琪。

海蘭抱着永琪哄了一會兒,不覺仔細端詳如懿連脂粉也遮不住的微微蒼白的面色,關切道:“沒想到大行皇后過世,皇上對喪儀這麼經心,真是難得了。倒是辛苦了姐姐。”

如懿半支着身子斜靠在錦綾緞桃葉紋軟枕上,翻看着內務府喪儀用度的簿子,神色疲倦:“皇上這麼經心,是真對大行皇后動了悔意了。”

海蘭哄永琪喝着手裡荷葉盞中的牛乳,笑道:“人走了茶都涼,再後悔又有什麼?”

如懿搖搖頭:“皇上與大行皇后有過兩個嫡子,雖然素日有些隔閡,但情分到底不同些。如今人不在了,自然更念着她的好處了。”

“再有什麼好處,也與我們不相干。倒是皇上對姐姐另眼相看,將喪儀的事交給了姐姐和純貴妃一併處置。我原還以爲,純貴妃有三個皇子,這次大行皇后的喪儀,她還要大權獨攬呢。”海蘭見惢心半跪在榻上伺候如懿捏着肩膀,面前的桌上還擱着一碗涼了的紅參茯苓湯,不覺嘆氣道:“這幾日姐姐勞碌歸勞碌,有些正經的大事,也該思量起來了。”

如懿輕輕揉着額頭,看着永琪無憂無慮的笑顏,不自覺便鬆了口氣,道:“我知道你說什麼。可皇后薨逝,皇上傷心不已,不是籌謀這個事的時候。”

海蘭輕聲道:“姐姐不籌謀,別人可已經動了這個心思了。”

“這個心思,從大行皇后薨逝那一刻起,宮中就無人不動了。只是這個時候,一動不如一靜。”

如懿說着,便端起眼前的紅參茯苓湯正要喝,海蘭忙伸手攔住,嗔道:“都放涼了,仔細喝了傷胃。”她說罷站起身來,從螺鈿圓几上捧過一盞雙生蓮金絲盞來,“我知道姐姐累着了,這是昨日後半夜就熬着的黃芪玉真湯,拿蜜乳調的,益氣補身,又能開胃。”如懿聞言粲然接過手輕輕抿了一口,低聲嘆道:“難爲你的心思了,這些東西容易得,但是熬煮起來最費時不過,又得提前將裡頭用的黃芪、杏仁、甘草、茴香細細磨碎了。你又心細,不放心旁人動手,這些事必是你自己做的。”如懿端詳着她眼底血絲,實在心疼,“我說你進來時眼睛紅紅的,你還不認。”

海蘭微垂着粉白的頸,有些不好意思:“我能爲姐姐做的,不過是些微末小事罷了。風口浪尖兒上,姐姐更得仔細自己身子。”她想了想,示意惢心抱了永琪下去,“聽說大行皇后臨死前,曾舉薦純貴妃爲繼後。如今純貴妃趁着這幾日領着嬪妃祭拜,格外示好籠絡,連嘉妃也巴巴兒地跟着她呢。”

如懿淡淡一笑,撩撥着耳朵上一串銀流蘇珍珠耳墜:“這是應該的。如今宮中只有我和她兩位貴妃,她位分尊榮,兒子也多,又有大行皇后臨死前的舉薦,難免會動心。”

海蘭比着素銀縷海棠紋的護甲,有一下沒一下地划着掌心:“她的資本,不過是有着兩個親生的皇子,一個養子罷了。”

淺淺的笑影在如懿梨渦內一轉便消逝了,她微微黯然:“多好的資本啊!”

海蘭輕嗤,並不十分上心:“姐姐也有咱們的永琪。”

如懿看她一眼,比了個噤聲的動作,生了幾分寥落:“永琪自然是好,可落在旁人眼裡,我到底是不能生養的女人。在這宮裡,孩子就是恩寵,就是依靠。我卻是沒有的。”

海蘭有些發急:“難道姐姐真的不想麼?除了大行皇后和慧賢皇貴妃,姐姐是潛邸裡出來的位分最高的人。在潛邸時姐姐是側福晉,蘇綠筠不過是格格,姐姐是滿軍旗出身,蘇綠筠是漢軍旗,這到底是不一樣的。而且您出身後族,您的兩位姑母都是先帝的皇后。”

如懿平靜的面容上多了一分憂色:“正因爲如此,我纔沒有擔當後位的資歷。所謂的家世其實略等於無。無子,無家世,僅僅是出身滿軍旗,這能算什麼。”

海蘭沉默片刻,凝眉道:“可姐姐,難道你不想麼?不想再居於人下,不想再看旁人的顏色,不想再謹小慎微。你就是六宮之主,往大了說你是國母,往小了說,六宮這些女人再想害你,也不敢明目張膽了。”

如懿凝神須臾,素淡的容顏上閃過一絲凌厲之色:“想,可光靠想有什麼用?”

海蘭微微露出幾分喜色:“那就好。只要姐姐想,那咱們就是一心的。”

如懿輕輕搖頭:“想歸想,如今卻不合適。你不是不知道,大行皇后死後,皇上極爲哀痛。大行皇后生前皇上對她並未怎樣,可死後皇上卻格外情深義重。不管這情深義重是表面還是真心,都表示皇上暫且沒有這個想頭,咱們還是安靜些好。”

海蘭拈這絹子一笑,身上銀白仙鶴長春素錦服的袖口便閃過一點柔軟的光澤:“咱們想安靜,可嘉妃那裡,卻是頭一個和純貴妃走得近呢!也難怪,她再得寵再有兒子,到底是李朝來的,後位也是難指望的,難怪會一反常態去攀着最有指望的純貴妃了。”

如懿清冷道:“嘉妃一向目中無人,從前只和皇后略親近些,如今自然更要指着未來的皇后了。由着她去,有些賬,我還沒好好和她算呢!”

兩人正說着話,卻見三寶進來稟道:“小主,大阿哥來了,說是來向您請安。”

如懿歡喜,即刻道:“還不趕緊請進來。還有,去備下大阿哥最喜歡的點心。快些!”

海蘭掩口笑道:“姐姐到底是撫養過大阿哥的,如今還這麼疼愛。這些日子,好像大阿哥也來得勤了。”

正說着話,永璜便進來了,請了安道:“母親萬福,愉娘娘萬福。”

海蘭起身虛扶了一把,笑道:“大阿哥每每來翊坤宮,還是不忘舊日對嫺貴妃的稱呼,還是叫母親呢。”

永璜有些羞澀:“兒子養在純娘娘名下,在外不得不只稱呼一句‘嫺娘娘’,但在內,兒子的心還是同往日一樣的。”

如懿忙扶了他起來,吩咐了坐下:“你這孩子,總也不學乖,裡裡外外稱純貴妃爲純娘娘,一聲額娘也不稱呼,也不怕她吃心。”

永璜靦腆一笑,看着如懿的眼睛道:“兒子有額娘,也有母親。純娘娘自己有兒子,不會怪罪的。”

如懿聞言,心下不由得一軟,疼惜道:“這些日子你領着諸位弟弟遵行喪儀,也是累着了吧。其實你的福晉伊拉里氏在去歲爲你生下綿德,你應該更顧着府裡些。如今卻只能以嫡母的喪事爲重了。”

永璜謙恭道:“兒子雖然是皇阿瑪諸子中第一個有孩子的,但正因如此,兒子才更要恪盡孝道,安慰皇阿瑪,時時伴隨在側。”

如懿點頭道:“難爲你有心。對了,我記得今日是你額娘哲憫皇貴妃的生辰。雖然皇后大喪我不宜去行禮追念,不過姐妹一場,我已叫人去寶華殿爲你額娘送了祭品。”

永璜聞得生母之事,不覺雙目盈然:“母親掛念之心,兒子謝過了。只可惜額娘早走,又這般不明不白……”

如懿聽他語中頗有不滿,即刻打斷:“你進宮來,可先去看過純貴妃了麼?要是疏忽了禮儀,她難免會不高興的。”

永璜忙醒過神來道:“兒子已經去過鍾粹宮了,但聽宮人們說,純娘娘往太后宮中去了,怕一時半會兒回不來呢。”

海蘭略略驚疑:“純貴妃這些日子常往太后跟前去麼?”

永璜道:“是啊。皇阿瑪膝下唯有兒子與三弟永璋最長,得忙着喪儀之事,所以純娘娘總帶了六弟去太后宮中問安,太后也比從前更喜歡六弟和純娘娘陪着了呢。”

海蘭臉色微微一沉,旋即笑道:“中宮薨逝,太后難免鬱鬱不樂,有純貴妃這番孝心自然是好的,只是咱們都沒想到呢。”

永璜略坐了坐,便起身告辭了。如懿知道他是長子,許多事喪禮上離不開他,因此很得皇帝重用,便也不留他,又囑咐了道:“你是你皇阿瑪的長子,多少眼睛看着你呢,自己仔細些。”

永璜頗有幾分自傲:“兒子知道。此刻正是宮內宮外要用兒子這個長子的時候,兒子定當十分盡心。”

如懿見他言語間頗有得色,原本想多叮囑幾句,也說不出來了。倒是他走後,海蘭道:“如今看永璜和從前不一樣了,常常把長子兩個字掛在嘴邊呢。”

如懿輕嘆道:“也難怪他。謹小慎微了那麼多年,皇上一心只想着立嫡,他這個長子從來不受重視。如今能被皇上這樣倚重,自然是高興的。”

海蘭帶了一點意味深長的笑容:“古來立太子,不是立嫡就是立長,再來就是立賢。皇上所有的兒子裡,只有永璜成年,又生了兒子讓皇上做了瑪父,是佔盡天時地利了。”說罷,海蘭和如懿看了看時辰,也預備着更衣往長春宮中去守喪。

慈寧宮殿中安靜得如一潭碧波沉水,連光影也晃晃悠悠,成了水波漣漪半透明的影子。福珈放下暗銀色烏金團壽軟簾,悄然躬身走到太后身邊。太后閉目靜坐:“送走了?”

福珈道:“是。”

太后輕輕笑嘆了一聲:“從前不大見純貴妃,總覺得她笨笨的安靜不多話,也算是個賢惠人。如今來慈寧宮多了,仔細相處起來,還真有點笨笨的,和她說話是有些累。”

福珈點上了一支翡翠鑲金嘴水菸袋送到太后手裡,笑道:“宮裡都是聰明人,難得有個笨笨的也好。光和聰明人打交道,奴婢這樣的蠢人聽着費腦子。”

太后嗤地一笑,瞟着她道:“你也覺得這樣的人不錯?”

福珈道:“太后聖明,什麼都在太后預料之中。只是嫺貴妃也算是個有孝心的了,這些日子太后反而淡淡的,不太理她。”

太后吸了一口水菸袋,默默片刻道:“大行皇后便是世家大族出身,所以難以把握。嫺貴妃的性子是比大行皇后更剛烈的,又透着聰慧勁兒。她又是烏拉那拉氏出身,憑她怎麼孝心順服,一想到從前景仁宮皇后的事,哀家也不願她成爲未來的皇后。”她緩一緩,隱然苦笑,“福珈,哀家是不是終究太小心眼了?”

福珈含笑道:“誰心裡沒個過不去的坎兒呢?純貴妃出身雖低些,但是個好性子。最要緊的是純貴妃子嗣多,哪怕撇開了大阿哥沒有生母這回事,再輪下來,按年紀就是她親生的三阿哥了。有兒子的,到底不一樣些。且說了,還是大行皇后臨死前親自向皇上舉薦爲皇后的。”

太后長嘆如幽微的風:“不怪哀家偏心些。說到底,嫺貴妃也是吃了沒孩子的苦頭。看看永璉和永琮夭折後大行皇后的那個樣子,你就知道在宮中有個親生兒子是多麼要緊的事。哀家就是吃虧在這點上,所以一把年紀了,還要費心費神,未雨綢繆。”

福珈忙道:“大行皇后過世,皇上只顧着傷心。待得後位定了,太后也可以放一半的心了。”

太后點頭道:“但願如此。皇帝已經夠聰明精幹了,若皇后還是伶俐透了的人,哀家就有得受累了,還不如乖乖笨笨的就算了。且你以爲大行皇后有多真心舉薦純貴妃,不過也是爲着這樣罷了。”

如懿到了長春宮中,綠筠已經領着命婦們按着班序站好,一切井井有條。一衆嬪妃命婦圍着綠筠衆星捧月似的,綠筠也格外地儀態萬方,恰如副後一般。彼時玉妍正懷着她的第三個孩子。自在乾隆十一年七月生下永璇後,如今不過一年多,她又有五個多月的身孕,可見聖眷正隆。可饒是如此,她陪在綠筠身邊,臉上仍掛着奉承的笑意,謙恭無比:“幸好一切有純貴妃打點,才妥妥當當,沒什麼差池。若換了旁人,定是不成的。”

其中一個命婦道:“嘉妃娘娘說得是。太后不也對純貴妃娘娘讚不絕口麼?且看三阿哥穩重有禮,一看便知是純貴妃娘娘教導有方。”

玉妍本有着身孕,體態慵憨,聞言便支着腰身笑道:“可不是麼?三阿哥是貴妃姐姐親生的,自然不必說,便是大阿哥,得貴妃姐姐撫養,也是調教得極能幹的呀!”

另一常在道:“大阿哥是皇上長子,自然更要有所承擔些。也虧得純貴妃娘娘多年來悉心照顧呢。”

海蘭與如懿聽着她們嚶嚶嚦嚦地說話,不過相視一笑,便站到了自己的位子上,向着大行皇后的靈位跪下行敬酒禮。如懿與綠筠並排跪着,綠筠敬完酒,低聲向如懿道:“聽說方纔永璜又去看過妹妹了?”

“略坐坐就走了,哪裡談得上又去看過?”

綠筠似笑非笑:“到底妹妹是撫養過永璜的,難怪永璜老這麼惦記着。我就不一樣了,嘔心瀝血撫養了那麼多年,知冷着熱的,怕人閒話說不疼永璜,比對自己的阿哥還上心。鬧了半日,還是不如妹妹。”

如懿的口氣極溫婉,含了幾分謙遜之色,道:“我只撫養了永璜那麼點時候,永璜就惦記着,別說姐姐你這麼對永璜用心。永璜是個有孝心的,姐姐放心就是。”

綠筠穿着一襲淺銀色夾玫瑰金線雲錦宮裝,裙襬有深一色的銀線夾着玄色絲線密密繡着團壽紋樣,滿頭白紛紛珍珠珠流蘇如寒光輕漾,在殿中光線掩映之下,更顯冷清,恰與她此時疏遠與不信任的語調一般:“永璜有沒有孝心,果然是嫺貴妃知道的更多。我這個做養母的,到底是白心疼了。”她長長地噓一口氣,“只是沒有自己的兒子,大行皇后走下來的地方,就別癡心指望着了。不孝有三,無後爲大啊。大行皇后不也是因爲這個羞愧而死的麼?”

如懿回過首,見永璜與永璋並肩而立,領着諸位阿哥在靈前盡孝,端然是長兄風範,十分引人注目。連永璜的福晉伊拉里氏亦十分得體,領着諸位同輩的福晉,進退得宜。

玉妍跪在綠筠身後,聽見二人這般低聲言語,眼瞅着妃位以下的嬪御們都退得遠了,不覺撫着高高隆起的肚子慵慵笑道:“嫺貴妃不是好歹還撫養着永琪麼?怎麼看着旁人的孩子那麼眼饞,連純貴妃的養子您瞧着也是好的。其實您也不怕,不過才過了三十一歲的生辰,便要拼着力氣生養一個,也是不難。到底,孩子還是親生的好啊!”

如懿聽玉妍尖酸,便淡淡道:“是啊。不經嘉妃提醒,我總都忘了自己已經年過三十。其實細算起來,咱們姐妹都是差不多的。嘉妃不也三十六歲了麼,這樣懷着身孕,還要按着規矩行祭禮,真是辛苦了。”

玉妍與綠筠都是康熙五十二年生的人,足足比如懿大了五歲。若要拿年紀來細論,她們自然是論不過如懿的。海蘭跟在如懿身後,笑得輕巧和婉:“其實細論起來,咱們的年紀都大過了嫺姐姐,只不過嫺姐姐的位分比我與嘉妃高,所以咱們都得稱呼一聲姐姐。宮裡嘛,總是先論位分,再論年紀的。”

海蘭本就是和聲細語的人,說得又在情理之中,玉妍雖然不忿,但也不能駁嘴。正巧意歡敬香上前,聽得幾人言語,細巧的眉眼斜斜一飛:“其實嫺貴妃客氣了。論起在潛邸的位分,純貴妃是格格,嫺貴妃是側福晉,如今雖然都是貴妃了,但到底還是根基有別的。嫺貴妃由着純貴妃稱呼一聲妹妹,固然是年紀輕些的緣故,但到底位分擱在那兒呢。”

綠筠齒本不及意歡伶俐,如今聽她掀起舊事來,只得訕訕不語。還是一同出身潛邸的婉茵打圓場道:“純貴妃和嫺貴妃哪裡會計較這個。嬪妾記得剛進紫禁城那會兒,純貴妃的三阿哥突然要被抱去阿哥所養育,純貴妃傷心起來,連夜找的第一個人就是嫺貴妃呢。兩位貴妃這樣親近,一句半句的姐妹稱呼,算的了什麼呢?”

如懿有一瞬間的恍惚。那樣的親近,是許多年前的事了吧?她和綠筠算不上什麼至交密友,但論起來潛邸諸人中,除了海蘭,便是與她親近了。當年困窘尚可彼此相依,如今大家同爲貴妃,反而彼此不能相容了麼?她看着孝賢皇后烏木漆金的棺樽,這麼多年,她害得自己一直沒有子息,身體流轉的血液裡都帶着她精心佈置的零陵香氣息,害得自己做不得一個母親,一個完整的女人。琅嬅一次次意圖逼自己入死地,真的,恨了那麼多年,連如懿自己都覺得,這樣的恨已經成爲了一種深深的習慣,深入骨血。

可此刻,琅嬅穿戴着整齊而華麗的皇后冠服,靜靜的躺在棺樽之中,接受着天下臣民的哀哭與追憶。

是,高晞月已死,琅嬅已死。那些讓她警惕的女人,都成了一抔黃土,紅顏枯骨。可她卻不能鬆一口氣,新人在不斷地出現,舊人們也絲毫不肯放鬆。皇后死前的暗潮洶涌一派和睦終於隨着她的死分崩離析,連膽小如蘇綠筠,都可以與她冷嘲熱諷,赤眉白眼,來日皇后之位虛位以待,尚不知要生出何種事端?

而她烏拉那拉如懿,她算什麼呢?不過是無子、無家世,只能依靠着一息微薄的寵愛而生存的女人。而這寵愛,是多麼渺茫,彷彿琅嬅靈前跳動的耀目燭火,一陣輕輕的風,都可以肆意撲滅。

她是太知道“恩寵”了。從阿箬的死,晞月的死,到今時今日死去的琅嬅,無一不是受過皇帝的寵愛,並且彷彿身後還享受着這樣的寵愛。

她實在是太懂得了。因爲懂得,所以徹骨寒涼。

第四章 遙遙010 冊封第十二章 傷花第六章 風波定(上)023 玫答應第五章 黃鵠歌044 純嬪來訪第十章 故劍020 溫文軟語第二十六章 君臣第二十章 竊心第二十八章 新秀第二十七章 姐妹第三章 傾雨035 鋒芒初露031 激怒慧貴妃048 大血藤第八章 鳳位第二章 喜憂第二十九章 幽夢第二十八章 新秀第四章 玉痕(下)006 景仁宮第三十章 昆豔第二十五章 斷腕030 御花園賞雪第二十五章 絕念第二十章 離隙第二十五章 女哀第二十二章 佛音驚纏心第二十四章 巫蠱(下)第四章 玉痕(下)第二十三章 巫蠱(上)046 玉顏破第七章 風波定(下)第四章 遙遙022 如懿祈福第十七章 遠嫁037 凌辱第一章 琉璃脆028 玫答應得寵第十三章 螽斯045 傳召045 傳召第九章 蕭牆恨(下)030 御花園賞雪030 御花園賞雪第四章 紅顏哀(上)第十三章 擇路第二章 皇子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第二十五章 女哀039 搜查018 打賞慧貴妃第十三章 螽斯034 永和宮036 一念之間,盛衰榮辱 (未完待續)031 激怒慧貴妃第十七章 遠嫁第八章 蕭牆恨(上)第九章 蕭牆恨(下)018 打賞慧貴妃第五章 笑語閒第十四章 傷金第十七章 繞頸005 而今識盡愁滋味第六章 風波定(上)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第十六章 淑嘉第二十六章 君臣014 慎贊徽音039 搜查第七章 環敵047 白花丹025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二十五章 斷腕017 慧貴妃請安第十章 慧賢第二十八章 無處話淒涼(下)第十六章 淑嘉第十八章 玫凋(下)第三章 茶心第十四章 茉心第二十一章 海蘭第一章 香事第三十章 香見歡第十九章 暗香第二十九章 幽夢002 先帝駕崩(二)第二十五章 絕念030 御花園賞雪第十三章 出嗣第八章 鳳位030 御花園賞雪第二十六章 醉夢第十一章 相隨第十三章 擇路第十章 故劍第二十九章 進退第九章 鴛盟
第四章 遙遙010 冊封第十二章 傷花第六章 風波定(上)023 玫答應第五章 黃鵠歌044 純嬪來訪第十章 故劍020 溫文軟語第二十六章 君臣第二十章 竊心第二十八章 新秀第二十七章 姐妹第三章 傾雨035 鋒芒初露031 激怒慧貴妃048 大血藤第八章 鳳位第二章 喜憂第二十九章 幽夢第二十八章 新秀第四章 玉痕(下)006 景仁宮第三十章 昆豔第二十五章 斷腕030 御花園賞雪第二十五章 絕念第二十章 離隙第二十五章 女哀第二十二章 佛音驚纏心第二十四章 巫蠱(下)第四章 玉痕(下)第二十三章 巫蠱(上)046 玉顏破第七章 風波定(下)第四章 遙遙022 如懿祈福第十七章 遠嫁037 凌辱第一章 琉璃脆028 玫答應得寵第十三章 螽斯045 傳召045 傳召第九章 蕭牆恨(下)030 御花園賞雪030 御花園賞雪第四章 紅顏哀(上)第十三章 擇路第二章 皇子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第二十五章 女哀039 搜查018 打賞慧貴妃第十三章 螽斯034 永和宮036 一念之間,盛衰榮辱 (未完待續)031 激怒慧貴妃第十七章 遠嫁第八章 蕭牆恨(上)第九章 蕭牆恨(下)018 打賞慧貴妃第五章 笑語閒第十四章 傷金第十七章 繞頸005 而今識盡愁滋味第六章 風波定(上)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第十六章 淑嘉第二十六章 君臣014 慎贊徽音039 搜查第七章 環敵047 白花丹025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二十五章 斷腕017 慧貴妃請安第十章 慧賢第二十八章 無處話淒涼(下)第十六章 淑嘉第十八章 玫凋(下)第三章 茶心第十四章 茉心第二十一章 海蘭第一章 香事第三十章 香見歡第十九章 暗香第二十九章 幽夢002 先帝駕崩(二)第二十五章 絕念030 御花園賞雪第十三章 出嗣第八章 鳳位030 御花園賞雪第二十六章 醉夢第十一章 相隨第十三章 擇路第十章 故劍第二十九章 進退第九章 鴛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