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皇子

日子安靜了幾天,這一日秋風習習,寒意如一層冰冷的羽衣披覆於身。可是外頭的陽光卻明燦如金,是一個極好的秋日晴好午後,如懿在窗下榻上和衣養神,聽着鏤花長窗外乳母哄着永璂玩耍,孩子清脆的笑聲,總是讓人心神放鬆,生出幾分慵怠之意。

這幾日皇帝在前朝忙於準噶爾之事。聽聞皇帝命令東歸而來的杜爾伯特臺吉車移居烏里雅蘇臺,此事引起了新封的準噶爾親王,端淑長公主額駙達瓦齊的不滿,一怒之下便不肯遣使來京參見,揚言必要車移出烏里雅蘇臺才肯罷休。

準噶爾部與杜爾伯特部的紛爭由來已久。尤其乾隆十八年,達瓦齊爲奪多爾札權位,舉兵征戰,洗劫了杜爾伯特部,奪走了大批牲畜、糧草、財物,還大肆掠走兒童婦女,使杜爾伯特部浩劫空前。車凌身爲部落之首,忍無可忍,只得率領一萬多部衆離開了世居的額爾齊斯河牧塢,動遷歸附大清到達烏里雅蘇臺。皇帝對車凌率萬餘衆傾心來歸的行爲極爲滿意,不僅親自接見了車凌,還特封爲親王。以表嘉獎。爲顯鄭重,皇帝特命四阿哥永珹和五阿哥永琪籌備接風的禮儀,以表對車凌來歸的喜悅之心。

這一來,永珹自然在前朝備受矚目,連着金玉妍亦在後宮十分得臉。嬪妃們雖不敢公然當着如懿的面趨奉玉妍,然後私下迎來送往,啓祥宮的門檻也險險被踏爛了。甚至連多年不曾侍寢承寵的海蘭,因着永琪的面子,也常常有位分低微的嬪妃們陪着奉承說話。

如懿只作不知,亦不需翊坤宮中宮人閒話,只自取了清淨度日。

陽光曛暖,連御園芳渚上的閒鶴也伴着沙暖成雙成對交頸而眠,寢殿前的拾花垂珠簾帳安靜低垂,散出淡白色的熠熠柔光,一晃,又一晃,讓人直欲睡去。正睡意朦朧間,卻聽三寶進來悄悄站在了身邊。如懿聽得動靜,亦懶怠睜眼,只慵倦道:“什麼事?”

三寶的身影映在海棠春睡銷金帳上,隨着風動隱隱搖曳不定,彷彿同他的語氣一般,有一絲難掩的焦灼:“愉妃小主急着求見娘娘,聽說是五阿哥受了皇上的叱責,不大好呢。”

如懿豁然睜開眼眸,睡意全消,心中卻本能地不信:“永琪素來行事妥當,怎會突然受皇上叱責?”

三寶喏喏道:“這個奴才也不知了。”

如懿即刻坐起,沉聲喚道:“容珮,伺候本宮梳洗更衣。三寶,請愉妃進來,暖閣稍候。”

如懿見到海蘭時不禁嚇了一跳,海蘭向來是安靜如鳶尾的女子,是深海藍色般的靜致,花開自芬芳,花落亦不悲傷。如懿與她相識相伴多年,何曾見過她這般驚慌失措的樣子,洶涌的眼淚沖刷了脂粉的痕跡,更顯悲苦之色,而素淨的裝扮,讓她更像是一位無助的母親,而非一個久居深宮的得體婦人。海蘭一見如懿便雙膝一軟跪了下去,悽然道;“皇后娘娘,求您救救永琪!”

如懿見她如此,不免有些不安,忙攜了海蘭的手起來,問道:“究竟出了什麼事?”

不問則已,一問之下海蘭的淚水更是如秋洪奔瀉:“皇后娘娘,永琪受了皇上的叱責……”一話未完,她哭得更厲害了。

如懿見不得她這般哭泣,蹙眉道:“哪有兒子不受父親叱責的,當時寵壞了的孩子麼?”她摘下紐子上的水色絹子,替她擦拭淚水,“好好說便是。”

海蘭極力忍了淚道:“皇上命永珹和永琪對杜爾伯特部親王車凌鄭重相待,兩個孩子固然是極盡禮數,不肯懈怠,但永琪那孩子就是年輕,說話不知輕重,不好好跟着永珹學事便也罷了,居然私下說了句‘皇阿瑪這般厚待車凌,是要將端淑姑姑的夫君放在何地呢?達瓦齊尚不足惜,但也要顧及端淑姑母的顏面啊!’”

如懿心中一沉,倒吸了一口涼氣:“永琪說者無心,可是居然被有心人聽了去,告訴了皇上是麼?而且這個有心人還是他的好兄長永珹對不對?”

海蘭哭得哽咽,只是一味點頭,半響才道:“永珹也是當玩笑話說給皇上聽,小孩子能懂什麼?可是皇上……”她忍不住又要哭,但見如懿盯着她,只好攥着絹子抹去淚水,“皇上聽了大爲生氣,說永琪心中只有家事,而無國事;只有親眷,沒有君臣!永琪哪裡聽過這樣重的訓斥,當下就向皇上請罪,皇上罰他在御書房跪了一個時辰,才叫趕了出來,再不許他理杜爾伯特部親王之事!”好好調教些時日,教會他如何管好自己的舌頭,

如懿的面色越來越陰沉,與她溫和的聲線並不相符:“不許理便不許理吧。把永琪帶回來,好好調教些時日,教會他如何管好自己的舌頭,不要在人前人後落下把柄。否則,這次受的是訓斥,下次便不知道是什麼了。”

海蘭悲泣不已,如被雨水種種拍打的花朵,低下了細弱的莖葉:“娘娘與臣妾這麼多年悉心調教,竟也讓永琪落了個不許理事、備受訓斥的地步。臣妾想想真是傷心,這些年來,受過皇上訓斥的皇子,哪一個是有好下場的?大阿哥抱憾而死,三阿哥鬱鬱寡歡,如今竟也輪到臣妾的永琪了。”

檐下的秋風貼着地面打着旋兒冰冷地拂上裙角,如懿盯着海蘭,以沉靜的目光安撫她慌亂失措的神情。她的聲線並不高,卻有着讓人安定的力量,道:“海蘭,你覺得咱們悉心教出來的孩子,會不會說這樣昏聵悖亂的話?”

海蘭愣了愣,含淚搖頭:“不會。永琪是個好孩子,臣妾不信他會忤逆君父,他只是無心而已。”

“是啊,勇氣是咱們費了心血教出來的好孩子。可是……”如懿的目光漸次涼下去,失了原有溫和、慈愛的溫度,“他若的確說出了這樣的話,咱們也沒有法子。”

如懿看了一眼跪在地上哭得妝容凌亂的海蘭,轉過身,語氣淡漠如霜雪:“容珮,扶愉妃回宮。她的兒子失了分寸,她可別再失了分寸叫皇上厭棄了。”

海蘭望着如懿的背影被一重重掀起又放下的珠簾淹沒,無聲地張了張嘴,傷心地伏倒在地。

此後,永琪便沉寂了下去,連着海蘭的延禧宮也再無人踏足。落在任何人眼中,失去皇帝歡心的永琪都如一枚棄子,無人問津。哪怕宮人們暗地裡議論起來,也覺得永琪的未來並不會比蘇綠筠鬱郁不得志的三阿哥永璋更好。更甚的是,海蘭的身份遠不及身爲貴妃的綠筠高貴,更不及她膝下多子,所以永琪最好的出路,也不過是如早死的大阿哥永璜一般了。

人情如逐漸寒冷的天氣,逼迫着海蘭母子。永琪不願見人,海蘭便也緊閉了宮門。在人前也愈加不肯多言一句,兩人只關起門來安靜度日。

偶爾皇帝問起一句:“皇后,永琪到底也是養在你名下的孩子。朕雖然生氣,你也不爲他求情?”

如懿安安靜靜地服侍皇帝穿好上朝穿的袍服,以平靜如秋水的眉目相對:“皇上叱責永琪,必然有要叱責他的道理。臣妾身爲嫡母,不能管教好永琪已然是失責,如何還敢覥着顏面爲他求情?”

皇帝滿意地頷首:“皇后能如此公正,不偏不倚就好。”他挽過如懿的手,“上朝還早,朕很想再看看永璂。如懿,你陪朕去。”

二人言笑晏晏,再不提及永琪。而與永琪的落寞相比,永珹更顯得一枝獨秀,佔盡了風光。

因着準噶爾親王達瓦齊未遣使來京,皇帝並不曾顧及這個妹夫的顏面,反而待車凌愈加隆重。永珹更是進言,不必對達瓦齊假以顏色。因而到了十一月,皇帝便下諭暫停與準噶爾的貿易。

而更令永珹蒸蒸日上被皇帝援以爲臂膀的,是轟動一時的江西生員劉震宇案。彼時江西生員劉震宇以所著《治平新策》中有“更易衣服制度”等語被人告發,引來皇帝勃然震怒。

那一日,如懿正抱着璟兕陪伴在皇帝身側,見皇帝勃然大怒,將《治平新策》拋擲於地,便道:“皇上何必這樣生氣,區區小事,交給孩子們處置便是了,生氣只會傷了龍體啊。”

皇帝凝眸道:“你的意思是……”

如懿拍着璟兕,笑容輕柔恬靜:“永璋和永珹都長大了,足以爲皇上分憂。這個時候,不是兩位阿哥正候在殿外要向皇上請安麼,皇上大可聽聽兩個孩子是什麼主張,合不合皇上的心意,再做決斷也不遲啊。”

皇帝沉吟片刻,便囑咐李玉喚了兩位阿哥入殿,如懿只道“婦人不得干政”,抱了璟兕便轉入內殿。

京城進入了漫長的秋冬季節,連風沙也漸漸強烈。空氣裡永遠浸淫着乾燥的風塵氣息,失去了潮溼而繾綣的溫度,唯有大朵大朵的菊花抱香枝頭,極盡怒放,開得欲生欲死。

如懿閒來無事,抱着璟兕輕輕哼唱不已。

那是張養浩的一段雙調《慶東原》,南府戲班的歌伎娓娓唱來,甚合她的心意,那詞曲記得分明。

“人羨麒麟畫,知他誰是誰?想這虛名聲到底原無益。用了無窮的氣力,使了無窮的見識,費了無限的心機。幾個得全身,都不如醉了重還醉。”

如懿輕輕哼唱,引得璟兕咯咯笑個不已。外頭風聲簌簌,引來書房裡的言語一字一字清晰入耳。

是三阿哥永璋唯唯諾諾的聲音:“兒臣不知,但憑皇阿瑪做主。”

皇帝的聲音便有些不悅:“朕問你,難道你自己連主張也沒有麼?”

如懿想也想得到永璋謹慎的模樣,必定被逼出了一頭冷汗。那邊廂永璋正字斟句酌道:“兒臣以爲,劉震宇通篇也只有這幾句不敬之語,且江南文人的詩書,自聖祖康熙、世宗雍正以來,都頗受嚴苛,若皇阿瑪能從輕發落,江南士子必定感念皇阿瑪厚恩。”

有良久的沉默,卻是四阿哥永珹的聲音打破了這略顯詭異的安靜。他的聲音朗朗的,比之永璋,中氣頗足:“皇阿瑪,兒臣以爲三哥的主意過於寬縱了。自我大清入關以來,江南士子最不馴服,屢屢以詩書文字冒犯天威,屢教不改。從聖祖到世宗都對此嚴加懲處,絕不輕縱。皇阿瑪與兒子都是列祖列宗的賢孝子孫,必定仰承祖訓,絕不寬宥!”

皇帝的聲音聽不出半分喜怒,甚是寧和:“那麼永珹,你作何打算?”

永珹的回答斬釘截鐵,沒有半分柔和的意度:“劉震宇竟敢言‘更易衣服制度’,實乃悖逆妄言,非死不能謝罪於大清。”

永璋似乎有憐憫之意,求道:“皇阿瑪,今年浙江上虞人丁文彬因衍聖公孔昭煥揭發其製造逆書,刑部審實,皇阿瑪已下令行磔刑,將其車裂,還株連甚廣,鬧得文人們人心惶惶,終日難安,不敢寫詩作文。此次的事,皇阿瑪何不恩威並濟,稍稍寬恕,也好讓士子文人們感念皇阿瑪的恩德。”

永珹哼了一聲道:“三哥這話便錯了,越是寬縱,他們越是不知天高地厚,何曾感激皇恩浩蕩,反倒越發放肆了!否則這樣的事怎麼會屢禁不止?昔年我大清入關,第一條便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連陳名夏這樣爲順治爺所器重的漢臣,因說了一句‘若要天下安,復發留衣冠’的大逆之言,就被順治爺處以絞刑。皇阿瑪聖明,自然不會放過了那些大逆不道的賊子!”

皇帝的沉默只有須臾,變化爲一字一字的冷冽:“劉震宇自其祖父以來受我大清恩澤已百餘年,且身受禮教,不是無知愚民,竟敢如此狂誕,居心實在悖逆。查劉震宇妄議國家定製,即日處斬。告知府縣,書版銷燬。這件事,永珹,便交予你去辦了。”

皇帝的言語沒有絲毫容情之處,如懿聽在耳中,頗爲驚心。然而永珹得意的笑聲更是聲聲入耳。“兒臣一定會極力督辦,請皇阿瑪放心。”

情歌悠揚,如懿自知嗓音不如嬿婉的悠揚甜美,聲聲動人,可是此時金波瀲灩浮銀甕,翠袖殷勤捧玉鍾。對一縷綠楊煙,看一彎梨花月,臥一枕海棠風。手指輕叩,悠揚之曲娓娓溢出,深吸一口清冽的空氣,淡淡菊香散盡,幽懷嫋嫋。

“晁錯原無罪,和衣東市中,利和名愛把人般弄。付能元刂刻成些事功,卻又早遭逢著禍兇。”

如懿心念微動,含了一抹沉穩笑意,抱緊懷中的孩子。

離去時已是夜深時分,唯有李玉帶着十數小太監迎候在外。趁着李玉扶上輦轎的時候,如懿低聲道;“多謝你,纔有今日的永珹。”

李玉笑得恭敬:“奴才只是討好主子罷了,四阿哥爲皇上所喜,奴才自然會提醒四阿哥怎樣討皇上喜歡。奴才也只是提醒而已,什麼舌頭說什麼話,全在四阿哥自己。來日成也好,敗也罷,可不幹奴才的事。”

如懿笑道;“他的事,自然與咱們是無礙的。”

二人相視一笑,彼此俱是瞭然。如懿擡首望月,只見玉蟾空明澹澹,心下更是澄明一片。

京城的四季涇渭分明,春暖秋涼,夏暑冬寒,就好比紫禁城中的跟紅頂白,唯有城中人才能冷暖自知。半餘年來,如懿固然因爲一雙子女頗得皇帝恩幸,地位穩固如舊。而金玉妍也甚得宮人奉承,只因四阿哥永珹得到皇帝的重視。而曾經與永珹一般得皇帝青眼的五阿哥永琪,卻如曇花一現,歸於沉寂。

待到乾隆十九年的夏天緩緩到來時,已然有一種說法甚囂塵上,那便是嘉貴妃金玉妍的四阿哥永珹有繼承宗兆之像,即將登臨太子之位。

這樣的話自然不會是空穴來風,而皇帝對永珹的種種殊寵,更像是印證了這一虛無縹緲的傳言。

四月,和敬公主之夫,額駙色布騰巴勒珠爾騰入覲,皇帝欣喜不已,命大學士傅恆與永珹至張家口迎接,封額駙爲貝勒。

五月,準噶爾內亂,皇帝命兩路進兵取伊犁,又讓三阿哥永璋與四阿哥永珹同在兵部演習軍務。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皇帝只問永珹軍事之道,並請尚書房師傅教導兵書,而對永璋,不過爾爾。

到了八月,皇帝駐蹕吉林,詣溫德亨山望祭長白山、松花江。賑齊齊哈爾三城水災,閱輝發城。除了帶着如懿與嫡子永璂,便是永珹作陪。九月間,又是永珹隨皇帝謁永陵、昭陵、福陵。

榮寵之盛,連朝中諸臣也對這位少年皇子十分趨奉,處處禮敬有加,恰如半個太子般看待。

而內宮之中,皇帝雖然寵幸如懿與嬿婉、穎嬪、忻嬪等人居多,對年長的玉妍的召幸日益稀少,卻也常去坐坐,或命陪侍用膳,或是賞賜衆多。比之綠筠的位高而恩稀,玉妍也算是寵遇不衰了。

綠筠人前雖不言語,到了如懿面前卻忍不住愁眉坐嘆:“臣妾如今年長,有時候想起當年撫養過永璜,母子一場,眼前總是浮起他英年早逝的樣子。如今臣妾也不敢求別的了,只求永璋能安安穩穩地度日,別如他大哥一般便是萬幸了。”

如懿捧着一盞江南新貢的龍井細細品味,聞言不由得驚詫:“永璋雖然受皇上的訓斥,那也是孝賢皇后過世那年的事了。怎麼如今好好的,你又說起那般喪氣話來?”

綠筠忍不住嘆息道:“臣妾自知年老色衰,自從永璜和永璋被皇上叱責冷待之後,臣妾便落了個教子不善的罪名,不得皇上愛幸。臣妾只求母子平安度日。可是皇后娘娘不知,嘉貴妃每每見了臣妾冷嘲熱諷之外,永璋和永珹一起當差,竟也要看永珹臉色,受他言語奚落。我們母子,居然可憐到這個地步了。也怪臣妾當年糊塗,想讓永璋爭一爭太子之位,才落得今日。”她越說越傷心,跪下哭求道,“臣妾知錯了,臣妾只希望從此能過得安生些,還求皇后娘娘保全。”

綠筠處境尷尬,如懿不是不知。三阿哥永璋一直不得皇帝青眼,以致庸碌。綠筠所生的四公主璟妍雖然得皇帝喜愛,但到底是庶出之女。而六阿哥永瑢才十一歲,皇帝幼子衆多,也不甚放在心上。綠筠雖然與玉妍年歲相差不多,卻不及玉妍善於保養,爭奇鬥妍,又懂得邀寵,自然是過得不盡如人意了。

如懿見綠筠如此,念及當年在潛邸中的情分,且永璜和永璋被牽累的事多少有自己的緣故在,也不免觸動心腸,挽起她道:“這話便是言重了,皇上不是不顧念舊情的人,嘉貴妃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有什麼額娘就有什麼兒子,一時得意過頭也是有的。永璋如今是皇上的長子,以後封爵開府,有你們的安穩榮華呢。”

綠筠聞言稍稍安慰,抹淚道:“有皇后娘娘這句話臣妾便安心了。說來臣妾哪裡就到了哭哭啼啼的時候呢,愉妃妹妹和永琪豈不更可憐?”

話音未落,卻見李玉進來,見了綠筠便是一個大禮,滿臉堆笑:“原來純貴妃娘娘在這兒,叫奴才好找!”

綠筠頗爲詫異,也不知出了何事,便有些慌張:“怎麼了?是不是永璋哪裡不好,又叫皇上訓責了?”

李玉喜滋滋道:“這是哪兒的話呀!恭喜純貴妃娘娘,今日皇上翻了您的牌子,且會到鍾粹宮與您一同進膳,您趕緊準備着伺候吧。”

綠筠吃了一驚,像是久久不能相信。她的笑容僵在了臉上,摸了臉又去摸衣裳,喜得實在不知該怎麼辦纔好,念念道:“本宮多少年沒侍寢了,皇上今兒怎麼想起本宮來了?”

李玉笑道:“貴妃娘娘忘了,進而使您當年入潛邸的日子呀!皇上可惦記着呢。”

綠筠這一喜可非同小可,呆坐着落下淚來,喃喃自語:“皇上可記得,本宮自己都忘了,皇上居然還記得!”

如懿笑着推了她一把:“這是大喜的事,可見皇上念着您的舊情,怎麼還要哭呢?”她心念電轉,忽地想起一事,喚過容珮道:“去把嘉貴妃昨日進獻給本宮的項圈拿來。”

那原是一方極華美的赤金盤五鳳朝陽牡丹項圈,以黃金屈曲成鳳凰昂首之行,其上綴以明珠美玉,花式繁麗,並以紅寶翡翠伏成牡丹花枝,晶瑩輝耀。

如懿親自將項圈交至綠筠手中,推心置腹道:“這個項圈足夠耀眼,衣衫首飾不必再過於華麗,以免喧賓奪主,失了你本真之美。”她特特提了一句,“這樣好的東西本宮也沒有,還是嘉貴妃孝敬的。也罷,借花獻佛,添一添你今夜的喜氣吧。”

第二十九章 幽夢第一章 秋扇第八章 前事第四章 木蘭第二十三章 花事豔第二十四章 巫蠱(下)042 足傷第三十章 昆豔029 拜見皇后010 冊封第十八章 離析048 大血藤第六章 驚蟄第一章 秋扇第二章 好逑第十九章 琅燁第二十九章 進退第二章 魂歸第十五章 甜白016 母憑子貴第七章 伏變027 玫答應進宮緣由第十三章 螽斯第十六章 淑嘉第十三章 紅粉意第五章 笑語閒第四章 春情015 入冬第九章 梅邊影邊第十九章 琅燁第二十章 薨懌第二十八章 自保第二章 好逑第十六章 淑嘉005 而今識盡愁滋味001 先帝駕崩(一)第六章 傷情薄039 搜查028 玫答應得寵019 養心殿賞曲兒第六章 驚蟄第十章 故劍第七章 環敵第二十六章 鎖重門010 冊封第二章 皇子第二章 喜憂028 玫答應得寵第一章 琉璃脆第二十七章 姐妹第九章 梅邊影邊第十六章 琮碎第二十八章 自保039 搜查020 溫文軟語044 純嬪來訪第二十章 離隙第四章 玉痕(下)第十二章 傷花037 凌辱第十六章 琮碎第五章 三雕042 足傷048 大血藤029 拜見皇后第三章 流言第二十二章 暗涌(中)033 掌嘴(二)012 明爭暗鬥第十九章 初老042 足傷015 入冬第二十章 異變第十三章 螽斯第四章 春情045 傳召第八章 鳳位第二十九章 幽夢第二十六章 鎖重門第十九章 暗香第六章 風波定(上)第十四章 舞015 入冬第二章 彩雲散044 純嬪來訪第十四章 舞第三章 玉痕(上)004 步步爲艱第八章 死言(上)第十六章 旋波第八章 蕭牆恨(上)第十一章 復恩第七章 環敵014 慎贊徽音第二十五章 絕念第二十八章 自保第三章 傾雨第十七章 繞頸017 慧貴妃請安第二十五章 女哀
第二十九章 幽夢第一章 秋扇第八章 前事第四章 木蘭第二十三章 花事豔第二十四章 巫蠱(下)042 足傷第三十章 昆豔029 拜見皇后010 冊封第十八章 離析048 大血藤第六章 驚蟄第一章 秋扇第二章 好逑第十九章 琅燁第二十九章 進退第二章 魂歸第十五章 甜白016 母憑子貴第七章 伏變027 玫答應進宮緣由第十三章 螽斯第十六章 淑嘉第十三章 紅粉意第五章 笑語閒第四章 春情015 入冬第九章 梅邊影邊第十九章 琅燁第二十章 薨懌第二十八章 自保第二章 好逑第十六章 淑嘉005 而今識盡愁滋味001 先帝駕崩(一)第六章 傷情薄039 搜查028 玫答應得寵019 養心殿賞曲兒第六章 驚蟄第十章 故劍第七章 環敵第二十六章 鎖重門010 冊封第二章 皇子第二章 喜憂028 玫答應得寵第一章 琉璃脆第二十七章 姐妹第九章 梅邊影邊第十六章 琮碎第二十八章 自保039 搜查020 溫文軟語044 純嬪來訪第二十章 離隙第四章 玉痕(下)第十二章 傷花037 凌辱第十六章 琮碎第五章 三雕042 足傷048 大血藤029 拜見皇后第三章 流言第二十二章 暗涌(中)033 掌嘴(二)012 明爭暗鬥第十九章 初老042 足傷015 入冬第二十章 異變第十三章 螽斯第四章 春情045 傳召第八章 鳳位第二十九章 幽夢第二十六章 鎖重門第十九章 暗香第六章 風波定(上)第十四章 舞015 入冬第二章 彩雲散044 純嬪來訪第十四章 舞第三章 玉痕(上)004 步步爲艱第八章 死言(上)第十六章 旋波第八章 蕭牆恨(上)第十一章 復恩第七章 環敵014 慎贊徽音第二十五章 絕念第二十八章 自保第三章 傾雨第十七章 繞頸017 慧貴妃請安第二十五章 女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