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鳳位

立後的典禮一切皆有成例,由禮部和內務府全權主持。繁文縟節自然無須如懿過問,她忽然鬆了一口氣,彷彿回到了出嫁的時候,由旁人一一安排,她便只需安安心心等着披上嫁衣便是。如今也是,只像一個木偶似的,等着一件件衣裳上身量定,看着鳳冠製成送到眼前來。皇帝自然是用心的,一切雖然有孝賢皇后的冊封禮可援作舊例,皇帝還是吩咐了一樣一樣精心製作。綾羅綢緞細細裁剪,鳳冠霞帔密密鑄成,看得多了,一切也都成了璀璨星河中隨手一拘,不值一提。

惢心自然是喜不自勝的,拖着一條受傷的腿在宮中幫忙。這個時候,如懿便察覺了新來的宮女的好處。那個宮女,便是容珮。

容珮生着容長臉兒,細細的眉眼掃過去,冷冷淡淡的沒有表情,一身素色斜襟宮女裝裹着她瘦削筆直的腰身,緊繃繃地利索。容珮出身下五旗,因在底下時受盡了白眼,如今被人捧着也不爲所動,誰也不親近。她的性子極爲利落果敢,做起事來亦十分精明,有着潑辣大膽的一面,亦懂得適時沉默。對着內務府一幫做事油慣了的太監,她心細如髮,不卑不亢,將封后的種種細碎事宜料理得妥妥當當。但凡有渾水摸魚不當心的,她提醒一次便罷,若有第二次,巴掌便招呼上去,半點也不容情。

海蘭見了幾回,不覺笑道:“這丫頭性子厲害,一點兒也不把自己當新來的。”

如懿亦笑:“容珮是個能主事的厲害角色,她放得開手。我也能省心些。”

然而海蘭亦擔心:“容珮突然進來翊坤宮,底細可清楚麼?”

如懿頷首:“三寶都細細查摸過她的底細了,孤苦孩子,無根無依,倒也清淨。”

這樣伺候了些日子,連惢心亦贊:“有容珮伺候娘娘,奴婢也能安心出去了。”

自此,如懿便把容珮視作了心腹臂膀,格外看重。而容珮因着如懿那日相救,也格外地忠心耿耿,除了如懿,旁的人一個不聽,也一個不認。

然而,對於這次的立後,也不是人人都心服的。

自從永璜死後,綠筠更是對親子永璋的前程心有慼慼,不僅日日奉佛唸經,漸漸也吃起齋來。若無大事,也不大出門了。可哪怕溫厚避世如綠筠,私下無人偶然相見時,亦黯然神傷道:“皇貴妃,你顯然出身貴族,但細論起來,你家世破落,又不爲太后中意,並不比漢軍旗出身的我好多少。若論美貌,你也不是宮中最美最好的,皇上對你也不算椒房專寵,更何況你連一個公主都沒有生過,可是到了最後,竟是你成了皇后,是爲了什麼呢?”

綠筠的迷惑,或許也是許多人不能言說的不解吧。

彼時的如懿,正是盛世芳華,着華麗純粹的鬱金香紅錦袍,那樣純色的紅,只在雙袖和領口微微綴繡金線夾着玉白色的並蒂曇花花紋,袍角長長地拂在霞色雲羅綴明珠的鞋面上,泛着淺淺的金銀色澤,華麗如豔陽。也只有這樣的時候,她才當之無愧地承擔着這樣熱烈而純粹的顏色,並以淡然之勢,逼得那明豔的紅亦生生黯淡了幾分。

“是爲了什麼呢?”如懿自嘲地笑笑,“我本是成也家世,敗也家世。我沒有最耀眼的美貌,沒有深重的寵愛,賢名也不如孝賢皇后。至於孩子,我確實比不上你兒女雙全,多子多福。我只有這一條命,一口氣,什麼都是我自己的。可就是因爲我什麼都沒有,我纔可以做一個無所畏懼的皇后。”如懿深深凝睇綠筠漸漸被歲月侵蝕後細紋頓生而微微鬆弛的臉龐,還有經過孝賢皇后靈前痛責之事後那種深入骨髓的會信與頹然,像一層濛濛的灰網如影隨形緊緊覆蓋,她不覺生出幾分脣亡齒寒的傷感,“還有,換作我,絕不會如你一般問出,憑什麼是誰當皇后這樣的話。”

綠筠注視如懿良久,遺下一束灰暗的目光,垂下哀傷的面孔:“這些年我不求別的,只求我的孩子能平安有福地長大。爲了這個,多少委屈我也受得。終於,等啊等,居然那些人都死在了我這個不中用的人前頭。我便生了癡心妄想,也聽信了金玉妍的奉承,以爲自己也有資本爭一爭皇后之位,至少能爲我的孩子們爭得一個嫡出的身份,爭得一個不再被人欺侮的前程。可是,我終究不如你命好。所以,你要怪罪我當初和你爭奪後位的心思,我也只能自作自受而已。”

綠筠的痛苦如懿何嘗不懂得,也因這懂得而生出一分悲憫。如懿面色寧和,柔和地望着她:“你一切所爲,不過是爲了你孩子的前程,並非有意害我。因爲我膝下無子,所以不會偏袒任何一位皇子,更不會與你計較舊事。”

綠筠眼中一亮,心被溫柔地牽動,感泣道:“真的?”

如懿坦然目視她,平靜道:“自然。不爲別的,只爲永璜是我們都撫養過的孩子,更爲了曾經在潛邸之時,除了海蘭,便是你與我最爲親密。”

綠筠迎着風,落下感動的淚。永璜和永璋的連番打擊,早已讓綠筠的恩寵不復舊日,連宮人們也避之不及。世態炎涼如此,不過倚仗着往年的資歷熬油似的度日罷了。而她,除了尊貴的身份,早已挽留不住什麼,甚至,連漸漸逝去的年華都不曾眷顧她。比之同歲的金玉妍,綠筠的衰老過於明顯,而玉妍,至少在豔妝之下,還保留着昔年的風華與韶豔。

綠筠離開後,海蘭卻是在長春宮尋到了如懿的蹤跡。

長春宮中一切佈置如孝賢皇后所在之時,只是伊人已去,上泉碧落,早已渺渺。

如懿靜靜立於暖閣之中,宛然如昨日重來。

海蘭款步走近:“不承想姐姐在這裡。”

如懿淡淡而笑:“皇上常來長春宮坐坐,感懷孝賢皇后。今日,我也來看看故人故地。”

海蘭輕嗤:“皇上情深,姐姐大可不必如此。”

如懿螓首微搖:“不!時至今日,我才發覺,當年與孝賢皇后彼此糾葛是多麼無知!我們用了彼此一生最好的年華,互相憎恨,互相殘害,一刻也不肯放過。到頭來,卻成全了誰呢?”

海蘭垂眸:“左右她是對不起姐姐的。”

“我也對不起她!”如懿瞬然睜眸,“是我,害死了她心愛的孩子!只要我一閉上眼,我就會害怕,會後悔!”

海蘭沉吟片刻,方問:“所以今日姐姐由此及彼,肯不顧昔日爭奪後位的種種,就這樣輕易放過了純貴妃麼?”

如懿凝神片刻,緩緩道:“昔日爭奪後位,純貴妃既是因爲愛子心切,也是因爲受了孝賢皇后臨死舉薦的牽累,更有金玉妍的挑唆。”

海蘭微微蹙眉:“可她到底是有那份心的。”

如懿銜了一抹澹然笑意,道:“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是,我即將正位中宮,許多事,狠辣自然需要,但也須多一些寬和手段,否則逼得太緊了,也是無益,純貴妃在嬪妃中位分僅次於我,平伏了她,也是平伏了底下一些人,不爲別的,只爲到底是我牽累了永璜。我一直未曾忘卻永璜死在我懷中的模樣。”

海蘭抿脣而笑,陪伴在如懿身側:“姐姐說什麼,便是什麼吧,我只是覺得,姐姐越來越像一個皇后了。”

如懿顰起了纖細的柳葉眉,長長的睫毛如寒鴉欲振的飛翅,在眼下覆就了淺青色的輕煙,戴着金鑲珠琥珀雙鴦鐲的一痕雪腕撫上金絲白玉曇花的袖,輕聲道:“越來越像皇后?海蘭,你知道這些日子,我最常想到誰?”

海蘭立於她身後,穿了一件新制的月白色縷金線暗花長衣,外翠碧玉色銀線素綃軟煙羅比甲,手中素白繡玉蘭執扇有一下沒一下地搖着,一雙眼睛似睜非睜:“姐姐是想起從前的烏拉那拉皇后了麼?”

如懿環視長春宮,靜靜道:“有這一日,我也算略略對得住死不瞑目的阿瑪和苦心的姑母。只是我最常想到的,卻是孝賢皇后。”她見海蘭渾不在意,繼續道,“這些日子我一直在想,身爲中宮,孝賢皇后明面上也算無可挑剔,爲何皇上卻總對她若即若離,似乎總有些戒心,細想起來,自成爲正妻,便無一日真正快活過。對着自己的夫君,自己的枕邊人,如履薄冰。”

海蘭道:“各人有各人的命,姐姐替旁人操心做什麼?”

如懿咬一咬脣,還是抵不住舌尖衝口欲出的話語:“海蘭,我一直在想,若孝賢皇后只是妾而非正妻,不曾有與皇上並肩而立同治家國的權利,會不會皇上待她,會像待其他女人一般,更多些溫存蜜愛?會不會——”

海蘭接口道:“會不會姐姐的姑母也會得些更好的結果。”她柔聲道,“姐姐的話,便是教我這樣冷心冷意的人聽了,也心裡發慌,總不會姐姐是覺得,即將正位中宮,反而惹了皇上疑忌吧?姐姐,你是歡喜過頭了,纔會這麼胡思亂想。皇上固然一向自負,不願權檳下移,更不許任何人違逆,但……總不至於此吧。”

如懿勉強一笑:“或許我真是多心了。”明燦的日色順着熠熠生輝的琉璃碧瓦紛灑而下,在她半張面上鋪出一層淺灰的暗影,柔情與心顫、光明與陰暗的分割好似天與地的相隔,卻又在無盡處重合,分明而模糊。她只是覺得心底有一種無可言喻的陰冷慢慢地滋生,即使被夏日溫暖的陽光包圍着,那種悽微的寒意仍然從身體的深處開始蔓延,隨着血脈的流動一點一點滲透開去。

乾隆十五年八月初二,皇帝正式下詔,命大學士傅恆爲正使,大學士史貽直爲副使,持節齎冊寶,冊立皇貴妃烏拉那拉氏如懿爲皇后。

冊文隆重而華辭並茂:

朕惟乾始必賴乎坤成健順之功必備,外治恆資於內職,家邦之化斯隆。惟中閫之久虛,宜鴻儀之肇舉。皇貴妃那拉氏,秀毓名門,鍾祥世德。早從潛邸,含章而懋著芳型。晉錫榮封,受祉而克嫺內則。今茲閱三載而屆期,成禮式遵慈諭。恭奉皇太后命,以金冊金寶立爾爲皇后。逮螽斯穋木之仁恩,永綏後福。覃繭館鞠衣之德教,敬紹前徽。星命有光。鴻庥滋至欽哉。

立後這日清晨,天氣並不如何煩熱,皇帝執手含笑:“朕選在八月初二,那是你當年嫁入潛邸的日子。八月,也和朕的萬壽節,又和中秋團圓同一個月。朕希望與你朝朝暮暮相見,年年歲歲團圓。”

如懿着皇后朝服,正衣冠,趁着立後大典之前前往慈寧宮拜見太后。彼時太后已經換好朝服,佩戴金冠,見她來,只是默然受禮。

如懿伏首三拜,誠懇道:“無論皇額娘是否願意兒臣成爲皇后,但兒臣能有今日,終究得多謝皇額娘指點提拔。”

太后撫着衣襟上金龍妝花,目色平淡寧和:“你雖然不是哀家最中意的皇后人選,但也終究是你,能走到這個位置。”

如懿恭順低首:“多謝皇額娘誇獎。”

太后平和地搖頭:“不是誇獎,是你身上流着烏拉那拉氏的血液,那種骨子裡的血性,是誰也及不上的。”太后輕噓一口氣,“便是哀家,當年也未曾真正鬥贏你姑母。”

如懿微微驚訝,在她的印象中,太后一向是城府極深、妙算心至的。而姑母,成王敗寇,早已成了一抹雲煙,爲世人淡忘。

如懿沉默須臾,道:“皇額娘,兒臣有意識一直不明,還請明示。”

太后看她一眼,淡淡道:“你說吧。”

如懿直視太后,目光中有太多不解與疑惑:“當年兒臣的姑母貴爲中宮,又是孝敬憲皇后的親妹,聖祖孝恭仁皇后的親眷,爲何會在太后您手下一敗塗地,最後慘死冷宮?”

太后微微一笑,眼底是深不可測的寒意:“今日是你的喜日,偏要問這麼晦氣的話麼?”

如懿的笑意靜靜的,像瑰麗日光下凝然不動的鴛鴦瓦,瑰麗中卻讓人沉得下心氣:“問了晦氣的話,是指望自己的來日不會晦氣,但請皇額娘成全。”

太后望着殿外浮金萬丈,微微眯了雙眼,似是沉溺在久遠的往事之中,幽幽道:“自作孽,不可活。”

如懿微一沉吟,雪白的齒輕輕咬住:“宮中何人不作孽,爲何獨獨姑母不可活?”

太后望向如懿,細細打量了片刻:“你說這話的時候,很有你姑母不輸天下的氣度。只可惜……”太后搖搖頭,徐徐道,“你姑母就是太在意了。太在意子嗣,太在意後位,更在意君心。其實,皇后就是一個供奉着的神位,什麼都是過眼雲煙,只要能不出錯,不爲人所害,終究等得到一生榮華平安。”

如懿遲疑片刻:“那麼子嗣、後位、君心,在乎就不對了麼?或者,皇額娘不在乎?”

太后從容笑道:“總有人不在乎一些,總有人更在乎一些。更在乎的那些人,露了自己在乎什麼,就等於告訴別人自己的致命傷在何處,總讓人有機可乘,害了自身。而且,哀家可以再說一次,哀家從未鬥贏你的姑母,能鬥贏你姑母這位當年的皇后的,只有一個人,那便是先帝,當時的萬乘之尊。”

如懿聽聞過舊事,擡起明亮的眼眸注目於太后:“是。可是昔年,後宮繚亂,姑母的後位也並不穩當。”

太后的聲音是蒼老中的冷靜,便如秋日冷雨後夫人檐下,鬱積着的水珠一滴滴重重墜在光滑的石階上,激起沉悶的迴響:“你錯了。歷朝歷代,即便有寵妃專權,使皇后之位不穩當的,那也只是不穩當而已。從來能動搖後位的,只有皇帝一個。成亦皇帝,敗亦皇帝。”

如懿瞭然於心,揚眸微笑:“所以兒臣一身所繫,只在皇上,無關他人。兒臣只要做好皇上的妻子便是了。”

太后亦是笑亦是嘆:“能說這話,所以你能坐上後位。但你要明白,你不僅是皇帝的妻子、盟友,也是他的臣子、奴才。即使你是皇后,也是一樣。”太后注目片刻,忽而笑得明澈,“從此,你就是萬千人之上的皇后,但是,大清的烏拉那拉氏皇后,少有善終啊。”

太后的話,似是詛咒,亦是事實。太祖努爾哈赤的大妃烏拉那拉氏阿巴亥,被太宗皇太極殉葬後,又因順治爺厭棄其子多爾袞,阿巴亥死後被逐出努爾哈赤的太廟,並追奪一切尊號,下場極爲淒涼。而自己的兩位姑母,又何嘗不淒涼,一個個無子而死,到了自己,自己的來日,又會如何?

她來不及細想,亦沒有時間容她細想。喜悅的禮樂聲已經響起,迎候她成爲這個王朝的女主人,與主宰天下的男子共同成爲遼闊天日下並肩而立的身影。

如懿叩首,緩步離開。走出慈寧宮的一刻,她轉頭回望,日色如金下,慈寧宮的匾額恍如燦燦的金粉揮揚。或許有一日,與太后一樣成爲慈寧宮的主人,鞠養深宮終老一生,將會是她作爲一個皇后最好的歸宿吧。

冊立之時,欽天監報告吉時已到,午門鳴起鐘鼓。皇帝至太和殿後降輿。鑾儀衛官贊“鳴鞭”,丹陛大樂隊也奏起“慶平之章”的樂聲。皮鞭落在宮中的漢白玉石臺上格外清脆有力,彷彿整個紫禁城都充滿這震撼人心又讓人心神眩暈的巨大回聲。

如懿站在翊坤宮的儀門外,天氣正暑熱,微微一動,便易汗流浹背,溼了衣衫。容珮和惢心一直伺候在側,小心替她正好衣衫,出去汗跡,保持着端正的儀容。其實,比之皇貴妃的服制,皇后的服制又厚重了不少,穿在身上,如同重重金絲枷鎖,困住了一身。然而,這身衣衫又是後宮多少女子的嚮往,一經穿上,便是凌雲直上,萬人之巔。明亮得發白的日光曬得她微微暈眩,無數金燦燦的光圈逼迫到她眼前,將她絢爛莊重的服色照得如在雲端,讓人不敢逼視,連身上精工刺繡的飛鳳也躍躍欲試,騰雲欲飛。

終於走到與自己的男人並肩的一刻,如懿忽然想到了從前的人,同樣是繼後,她的姑母,在那一刻,是怎樣的心情?是否如自己一樣,激動中帶着絲絲的平靜與終於達成心願的喜悅,感慨萬千。

而翊坤宮之側便是從前孝賢皇后所居的長春宮,比對着翊坤宮的熱鬧非凡,萬衆矚目,用來被皇帝寄託哀思的長春宮顯得格外冷清而荒落。或許,連孝賢皇后也未曾想到,最後入主中宮的人,居然會是她,烏拉那拉如懿。

陽光太過明麗眩烈,讓如懿在微眯的視線中看見正副冊使承命而來,內監依次手捧節、冊、寶由中門入宮,將節陳放於中案,冊文和寶文陳放於東案,再由引禮女官引如懿在拜位北面立,以冊文奉送,如懿行六肅三跪三拜禮。至此,冊立皇后禮成。

次日,皇帝在王公和文武大臣的陪同之下,到皇太后宮行禮。禮畢,御太和殿。請王、文武百官各上表行慶賀禮。而如懿也要到皇太后宮行禮,禮畢再至皇帝前行禮。之後,貴妃攜妃嬪衆人及公主、福晉與內外命婦至翊坤宮內行禮。

而那一日,如懿見到了歸寧觀禮的和敬公主,一別數年,公主出落成一個明豔照人的婦人,蒙古的水草豐美讓她顯得丰韻而嬌豔,風沙的吹拂讓她更添了一絲堅毅凜冽。她揚起美眸望着如懿,那目光無所顧忌地掃視在身上,終於沉沉道:“我沒有想到,居然是你成了皇后。知道皇阿瑪下旨命我回來觀禮之時,我都不能相信,總覺得是純貴妃也好,嘉妃也好,總輪不到你的。”她的笑意有些古怪,有些鄙夷,“憑什麼呢?你配麼?”

如懿對着她的視線靜靜回望:“世間事唯有做不到,少有想不到,何況配與不配,今日本宮與公主,終究也成了名分上的母女。”

和敬驕傲地仰起頭:“我皇額娘是嫡後,我是嫡長公主,你不過是繼後而已。民間繼室入門,見嫡妻牌位要執妾禮,所以,無論如何,你是不能與我皇額娘比肩的。”

如懿笑意藹藹,不動聲色地將氣得臉色發青的容珮掩到身後:“孝賢皇后以‘賢’字爲諡,本宮自認,無論如何也得不到一個‘賢’字爲諡了。德行既不能與孝賢皇后比肩,家世亦難望其項背,本宮只有將這後位坐的長久些,恪盡皇后之責,才能稍稍彌補了。”

和敬乍然變色,但聞的周遭賀喜聲連綿不絕,她亦不敢多生了是非:“只可惜……我皇額娘早逝,幼弟也無福留在人世,才落魄如此,由得你這般落魄戶忝居後位。”她重重地咬着脣,銜了冷毒的目光,忽而冷笑聲聲,“享得住這潑天的富貴,也要受得住來日彌天的大禍。我且看看,看你得意多久?”

如懿望着她年輕的面龐,仔細看着,真實肖似當年的孝賢皇后。她不覺嘆了口氣,和緩了語調道:“公主,當年孝賢皇后執意將你嫁去蒙古,爲的是保有尊榮之餘亦可以避開宮中禍端。既然如此,你何不平心靜氣,好好兒守住自己這一段姻緣。要知道,如今你是蒙古王妃,你的一言一行,繫着蒙古安寧與富察氏的榮耀,切記,切記!”

如懿才說罷,便有執禮女官催促她往皇帝身邊去,只餘下和敬呆立當地,怔怔不言。

日光是一條一條極細淡的金色,如懿彷彿走了很遠,終於走到了皇帝身邊。皇帝望着她,含着笑意,向她伸出手來,引她至自己身邊。

如懿立在皇帝身側,只覺得自己俯視在萬人之上,看着歡呼如山,敬賀之聲排山倒海。她有渺茫的錯覺,彷彿在浩瀚雲端漂浮,相伴終身的人雖在身邊,卻如一朵若即若離的雲,那樣不真實。

可是,終也是他,帶自己來到這裡,不必簇擁在萬人中央,舉目仰望。如懿的眼角閃過一滴淚,皇帝及時地發現了,輕輕握住她的手,低聲道:“別怕,朕在這裡。”

如懿溫柔頷首,微微擡起臉,感受着日光拂面的輕柔,淺淺地微笑出來。

|朱暁七手打,轉載請註明|

第十一章 硃色烈(上)012 明爭暗鬥031 激怒慧貴妃第五章 黃鵠歌第十八章 離析第八章 死言(上)043 海蘭驚夜第九章 蕭牆恨(下)046 玉顏破第二十四章 端淑第三章 流言028 玫答應得寵第二十七章 姐妹第十一章 硃色烈(上)第九章 蕭牆恨(下)010 冊封012 明爭暗鬥035 鋒芒初露第八章 前事030 御花園賞雪第八章 死言(上)第十七章 玫凋(上)第三章 迷離013 夜微涼第八章 空月幽第十二章 永琮045 傳召第十七章 繞頸第八章 空月幽025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二章 喜憂第三章 流言第十九章 琅燁第十七章 玫凋(上)030 御花園賞雪037 凌辱第十八章 離析第三章 茶心024 衆人閒議第二十四章 端淑第二十章 離隙017 慧貴妃請安第二十三章 得意024 衆人閒議第五章 黃鵠歌第十三章 擇路第二章 好逑018 打賞慧貴妃第十一章 硃色烈(上)046 玉顏破第二十五章 春弭第十三章 擇路023 玫答應第十五章 甜白第八章 鳳位009 不動聲色第九章 無路023 玫答應第十八章 分飛第七章 伏變第二十八章 無處話淒涼(下)第十二章 驚孕第六章 傷情薄第十四章 茉心第一章 延禍第六章 風波定(上)035 鋒芒初露第四章 木蘭第六章 傷情薄第十八章 分飛第二十一章 雲去雲無蹤第二十九章 進退039 搜查第十一章 幽居第二十九章 私情(上)第二十三章 得意第十八章 離析第十七章 遠嫁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第十六章 琮碎第二十九章 幽夢第十九章 初老第二十八章 自保第一章 秋扇第三章 傾雨第二章 好逑041 人證017 慧貴妃請安第十六章 旋波第八章 前事第三十章 昆豔第十二章 驚孕第九章 蕭牆恨(下)第二十五章 斷腕第二十八章 無處話淒涼(下)第十一章 硃色烈(上)第二十章 異變第二十七章 烈火第二十章 異變
第十一章 硃色烈(上)012 明爭暗鬥031 激怒慧貴妃第五章 黃鵠歌第十八章 離析第八章 死言(上)043 海蘭驚夜第九章 蕭牆恨(下)046 玉顏破第二十四章 端淑第三章 流言028 玫答應得寵第二十七章 姐妹第十一章 硃色烈(上)第九章 蕭牆恨(下)010 冊封012 明爭暗鬥035 鋒芒初露第八章 前事030 御花園賞雪第八章 死言(上)第十七章 玫凋(上)第三章 迷離013 夜微涼第八章 空月幽第十二章 永琮045 傳召第十七章 繞頸第八章 空月幽025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二章 喜憂第三章 流言第十九章 琅燁第十七章 玫凋(上)030 御花園賞雪037 凌辱第十八章 離析第三章 茶心024 衆人閒議第二十四章 端淑第二十章 離隙017 慧貴妃請安第二十三章 得意024 衆人閒議第五章 黃鵠歌第十三章 擇路第二章 好逑018 打賞慧貴妃第十一章 硃色烈(上)046 玉顏破第二十五章 春弭第十三章 擇路023 玫答應第十五章 甜白第八章 鳳位009 不動聲色第九章 無路023 玫答應第十八章 分飛第七章 伏變第二十八章 無處話淒涼(下)第十二章 驚孕第六章 傷情薄第十四章 茉心第一章 延禍第六章 風波定(上)035 鋒芒初露第四章 木蘭第六章 傷情薄第十八章 分飛第二十一章 雲去雲無蹤第二十九章 進退039 搜查第十一章 幽居第二十九章 私情(上)第二十三章 得意第十八章 離析第十七章 遠嫁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第十六章 琮碎第二十九章 幽夢第十九章 初老第二十八章 自保第一章 秋扇第三章 傾雨第二章 好逑041 人證017 慧貴妃請安第十六章 旋波第八章 前事第三十章 昆豔第十二章 驚孕第九章 蕭牆恨(下)第二十五章 斷腕第二十八章 無處話淒涼(下)第十一章 硃色烈(上)第二十章 異變第二十七章 烈火第二十章 異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