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於錢

藥店的櫃子上面,用繁體書寫着複雜名稱,研究宋朝,對於宋朝的文字相當的熟悉,可是沒有專門的研究過中醫,他不知道無機物古文跟後世的名稱之間的區別,除了一二十種常見中藥,知道是什麼,其他的一律都不知道,他甚至不知道,有沒有找到合適的無機物,因爲沒時間去仔細的歸納,但是有一點,密這裡是一個比較全面完善的中藥店,以宋朝中醫發展的高度,各種無機物應該是有,只要他認真的搜索,不漏過任何一個,點亮相關的卡牌是沒問題的,這也是趙信攔住小廝,在這個中藥店停留更多時間根本。

進入到中藥店之內,更大的驚喜還讓趙信喜出望外,這個藥店,似乎很不簡單,除了普通的藥材和原料,居然還有成藥,趙信作爲博士的時候,看過有關的歷史研究之中,中藥方面不是趙信研究的方面,卻也臨時涉獵過,看過有關的論文,有很多的歷史學者認爲,中醫的成藥,只是一家一戶的秘方,沒有大規模的生產和銷售,這也是得到了不少專家的認可,中醫的地位不低,可要看跟什麼比,在史學家的眼裡,除了少數的大家,比如孫思邈、張仲景、李時珍這樣,能夠著作影響巨大的中醫專注的,纔會在歷史上面,留下一筆,其他在某一個朝代,或者某一時期,有巨大影響力的中醫,根本沒有記載,更別說中醫成藥了。

歷史會把他們消融在黃土之下,可是在眼前,這個中藥店,卻用鐵一般的事實證明了,在宋朝時期,中醫成藥已經相當的發達了,這個藥店裡面的幾百種成藥,不可能是一家的秘方,顯然,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體系。

水丸和蜜丸,這是成藥的兩種,可以有效的鎖住有效成分,方便服用,不用大量時間熬製,特別是針對一些小病和常見病來說,跟後世的常備藥一樣,成爲了普通的商品之一,這個中藥店也是如此,從一些大的中醫藥房,購進這樣的成藥,進行分銷和批發,已經有了後世的商業模式。

連手工藝品都是一個單獨的卡牌,這些古代驗方的成藥,當然也是,中醫的微妙之處,細微之處做出調整,就是完全不同的一種藥品,應用的途徑也完全不一樣,把各種藥材經過熬製,把其中的有效成分,經過了特殊的熬製,最終形成了藥丸,藥膏,結構和形態上面,已經發生了改變,變成了另外一種東西,卡牌也同樣可以點亮。

多達數百種的中醫成藥,不但提供了大量的點亮數,在1萬這個升級的基本數字面前,三四百已經是不小的提升了,相當於百分之三四,相當於一個月每天基本數字的點亮,最關鍵的是,藥品本身,也有着巨大的作用的,比如,止血散,行軍丹之類,專門用於軍用的藥品。

相對於武器這種,只能夠限制在戰爭之中使用的,朝廷的控制相當的嚴格,可是其他的,就沒有那麼嚴格了,藥品也是其中,否則的話,對軍隊有不小作用的行軍丹,止血散,也可以堂而皇之的在店鋪之中銷售,或許,這個時代,還沒有認識到藥品的重要作用。

藥品在後世,是重要的戰略物資之一,在戰爭之中不可或缺的,沒有足夠的藥品,就無法挽救更多的生命,傷病的死亡率提升,會讓士氣大大的降低,也會影響一支軍隊的戰鬥力,百戰餘生的精英,即便什麼也不會,也比力量更強的新兵蛋子,在戰場上的作用大,這裡面的特別成方,有各種各樣的作用,其中可以用到軍事用途的,也不少見。

對於中藥店,趙信非常的滿意,中藥加上成藥,完成了600次的點亮,還給趙信貢獻了上百種的成藥和幾十種的無機物,趙信在店裡轉了兩遍,爭取不留掉任何一個種類,這些重要的東西,少了任何一樣,或許就少了一種化工產出,就少了一種針對某一類型病症的藥物,中藥店在某種程度上面,已經上升到了一種高度,一種迥異於其他卡牌的高度。

在中藥店花費了一刻鐘的時間,用這個功夫,足以轉三十家的以上店鋪了,收穫也是驚人的,中藥成藥,加上一些雜物,算盤,藥秤之類,還有少部分的成藥,一下子獲得了900種點亮,這讓趙信笑的幾乎合不攏嘴的,,大收穫啊,一箇中藥鋪,頂上別的幾十家了的,這還沒有過半,已經過了5000了,看樣子,升級大有可能,最少說,大大的減少了升級的難度。

在因爲在藥店之中,沒有多少危險,趙信甚至讓小廝把他放下來,因爲他看到了位於櫃子的旁邊和一大堆藥品堆積的下面,似乎放着一些石頭一樣的東西,看起來像是礦物原石,還有一些白色的粉末,有些像是無機鹽,因爲較遠,小廝並沒有帶着他過去,現在既然看到了,肯定要點亮。

果然又是十幾種,跟他料想的一樣,這是礦石類的藥品,而且是那種不怎麼會變質的那種,隨便的找了些袋子,堆在一邊,這裡距離任何一個過道都超過一米的距離,趙信也是越過了幾個藥品,這才走近的,看到一連串的點亮,真的是幫了大忙了,如果稍稍粗心一點就會漏掉,因爲在一連串的點亮之中,他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芒硝。

如果說,在無機物中藥中,有一個他熟悉的,就是芒硝,從博士開始,他更多的遊走於全國各地,一次古墓葬的發掘,可能要幾天,甚至十幾天的時間,水土不服加上飲食不規律,消化不良是常有的事情,本身他是吃藥的,後來有一個老教授,讓他可以用點芒硝,配合其他幾味中藥,碾磨服用,效果不錯,他也記下了芒硝的名字,並且還查了他到底是什麼。

芒硝是天然礦物,很早就利用到了重要之中,化學上有一個學名叫十水合硫酸鈉,會在空氣中,慢慢的脫水,變成硫酸鈉,這也是一個比較著名的硫酸根無機鹽,在化工上面,有很多的使用用途,比如製作純鹼,最早期制鹼法,就是用食鹽跟硫酸反應,生成的硫酸鈉來製作純鹼,因爲硫酸的腐蝕性,產量並不高,可是如果有了足夠數量的芒硝的話,減去了硫酸反應的那一條,對於加工和生產的難度,就會大大的降低,哪怕生產出來的純鹼純度不高,耗費較大,卻也是目前能夠想到的製造兩鹼一個最基礎的方法。

無論是純鹼,還是燒鹼,對穿越者來說,都有巨大的作用,可是說,是比點石成金跟出色的點金術,因爲肥皂,就是燒鹼跟油脂的皂化反應,至於玻璃,只是純鹼跟二氧化硅,石灰石等的熔鑄反應,這些最簡單的化學制造,趙信很清楚,也是來錢的門道,只不過制約他的關鍵就在於,能不能找到天然純鹼,或者原料一級無機鹽,現在有了芒硝,一切都不成問題了,最少說,一個巨大的來錢門路出現了,這恐怕纔是卡牌掙錢的正確使用方法。

十幾種無機鹽類中藥被點亮了之後,中藥店裡面,就沒有別的收穫了,這裡也是最後點亮的部分,趙信再三確認了之後,這纔出來,一個芒硝,就已經讓他解決了最關鍵的錢的問題,或許需要一陣的摸索,卻問題不大的,基礎的化學知識就可以了,其他的無機物,可能會有更大的收穫。

中藥店耽誤了一點點的時間,差不多有一刻鐘,收穫卻巨打,一個店鋪,居然獲得了之前十個,甚至是十幾個店鋪點亮的總額,大大的向前邁進了一步,哪怕因此浪費了不少時間,也是值得,更別說還有芒硝這樣的大收穫。

趙信心情很好,邁步走出中藥店,也是腳步輕快的,在被小廝抱起來的時候,迅速切入到卡牌系統之,很滿意,點亮的總數已經超過過5000了,任務過半,還有衆多的店鋪和整個城內其他的地方,如果運氣好的話,一舉升級也不是問題。

第八百三十九章 再次登陸第二百六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八章 賺錢大計第五百二十七章 崛起的根基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燈和辦公第二百六十五章第八百零一章 皇元元年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五百七十八章 軍事思想第八百零六章 離別進行時第四百四十七章 資金來源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問題第五百五十三章 培養手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二百九十四章 賴皮韓相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黃米第三百二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六百二十二章 爭奪升級第三百三十九章 要的起麼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三百一十三章 雜號將軍第二百八十八章 當百鋼幣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四百一十九章 移民政策第四百四十四章 練兵之法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六百八十六章 統計報告第四百五十六章 輕工業第三百一十九章 險惡局勢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車衝卡第六百一十四章 合理要求第二百四十二章 標準的力量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五百一十二章 禁軍換裝第五百一十八章 走向海洋第二百八十章 三位大佬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八百零五章 韓琦回國第四百四十七章 資金來源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強攻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七百九十九章 感動和慶功第三百零五章 前瞻眼光第二百三十七章 韓琦和歐陽修第一百二十九章 發泡劑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七百四十一章 損失更大第八百零八章 直達鐵路第四百三十五章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八百七十四章 互助會第四百五十一章 造船廠第七百九十六章 說動第五百七十五章 奇葩的原因第四百八十四章 激進和保守第三百五十六章 元昊和肅州第六百四十七章 拿什麼證明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八百零一章 外交之密第七百四十章 宰撫的應對第四百六十九章 煽動的翅膀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平鐵路第二百零八章 棱堡具現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三百三十六章 改變方向第六百二十章 各種船型第三百二十三章 思維誤區第二百一十五章 利潤驚人第一百零二章 軍隊的野望第二百四十六章 踊躍獲獎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車衝卡第二百一十七章 價格和利潤第三百八十二章 開幕前夕第五百一十一章 難得的機會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利品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銷售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家官司第八百一十四章 歐亞基本盤第七百九十五章 水上樂園第二百五十一章 奏報中樞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路熱潮第三百一十二章 離開之前第四百九十三章 韓琦來訪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三百二十章 浮動的人心第五百一十七章 驗證項目第四百六十五章 再次出行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業的威力第四百九十七章 預製板和吊車
第八百三十九章 再次登陸第二百六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八章 賺錢大計第五百二十七章 崛起的根基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燈和辦公第二百六十五章第八百零一章 皇元元年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五百七十八章 軍事思想第八百零六章 離別進行時第四百四十七章 資金來源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問題第五百五十三章 培養手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二百九十四章 賴皮韓相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黃米第三百二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六百二十二章 爭奪升級第三百三十九章 要的起麼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三百一十三章 雜號將軍第二百八十八章 當百鋼幣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四百一十九章 移民政策第四百四十四章 練兵之法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六百八十六章 統計報告第四百五十六章 輕工業第三百一十九章 險惡局勢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車衝卡第六百一十四章 合理要求第二百四十二章 標準的力量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五百一十二章 禁軍換裝第五百一十八章 走向海洋第二百八十章 三位大佬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八百零五章 韓琦回國第四百四十七章 資金來源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強攻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七百九十九章 感動和慶功第三百零五章 前瞻眼光第二百三十七章 韓琦和歐陽修第一百二十九章 發泡劑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七百四十一章 損失更大第八百零八章 直達鐵路第四百三十五章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八百七十四章 互助會第四百五十一章 造船廠第七百九十六章 說動第五百七十五章 奇葩的原因第四百八十四章 激進和保守第三百五十六章 元昊和肅州第六百四十七章 拿什麼證明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八百零一章 外交之密第七百四十章 宰撫的應對第四百六十九章 煽動的翅膀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平鐵路第二百零八章 棱堡具現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三百三十六章 改變方向第六百二十章 各種船型第三百二十三章 思維誤區第二百一十五章 利潤驚人第一百零二章 軍隊的野望第二百四十六章 踊躍獲獎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車衝卡第二百一十七章 價格和利潤第三百八十二章 開幕前夕第五百一十一章 難得的機會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利品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銷售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家官司第八百一十四章 歐亞基本盤第七百九十五章 水上樂園第二百五十一章 奏報中樞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路熱潮第三百一十二章 離開之前第四百九十三章 韓琦來訪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三百二十章 浮動的人心第五百一十七章 驗證項目第四百六十五章 再次出行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業的威力第四百九十七章 預製板和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