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元昊和肅州

遠洋的問題,或許需要未來在考慮,趙信現在需要考慮的是,提前讓北宋開啓的鐵路的時代,讓更加方便快捷道路,貫通北宋,然後纔是考慮到定海軍未來的發展的問題的。

就在趙信準備,從宿遷,前往汴梁的時候,在整個東亞大地的另外一端,一個喪家之犬,正在籌劃着一個巨大的計劃,一個血腥,在草原上掀起屠殺的風暴計劃。

喪家之犬,說的一點都沒有錯,元昊,這個西夏的締造者,一個天才而又瘋狂的軍事家。

他到現在都沒有想明白,爲什麼漏算無疑的舉措,會出現變故。

原來,在他的精心準備之下,本應該給遼國迎頭痛擊,在賀蘭山就打敗遼國,卻最終,打到了興慶府之下,他哪怕有一點點的拼殺的想法,或許無法打敗遼國,卻不會落到如此的地步。

甚至,在興慶府之下,他依然沒有想過會失敗,遼國的十萬大軍很強大,那是在野戰的前提下,一旦轉換到攻城的前提下,十萬根本就是一個擺設的,他甚至有信心,在遼軍攻城不果的前提下,最終反敗爲勝。

可是宋軍的出現,讓他目瞪口呆,一直以來,都如同鵪鶉一樣,只會被動挨打,而不會進攻的北宋,出人意料的出現,拿下了靈州。

這已經夠讓他心痛的,可是接下來,事情的變化更快了,不知道怎麼搞的,興慶府堅固的防禦,一下子被北宋給弄壞了,一整座城牆,居然徹底的坍塌。

城市的防護,來源於城牆,當一個城牆都坍塌的前提下,又怎麼防守,更別說遼軍的戰鬥力,在西夏之上。

哪怕人數多一點,可是士氣全無的前提下,又怎麼辦。

元昊是一個很聰明,大局觀極強,在興慶府城牆被攻陷之前,毫不猶豫的離開,之時攜帶了1000親衛。

在找到了預備的馬場,快馬加鞭之下,沒有在任何一個州停留,直接的去往最西邊的一個州肅州。

他很清楚,他是遼國追蹤的重點,如果不是跑到千里之外的肅州,遼國很有可能會追上來。

不過更加讓他沒想到的是,抵達肅州的時候,還遭遇了一定的抵抗。

西夏是遊牧民族的框子,他的很多東西,無法脫離遊牧民族,當元昊是王者,是西夏最高的皇帝的時候,遊牧民族依附於他,可是當他成爲了喪家之犬的時候,又有幾個人對他展現忠誠。

不過,元昊畢竟是一代大帝,他很清楚這一點,從來都沒有想過,依靠着身份,拿到一切,趁着遼國佔據興慶府的消息沒有傳過來的時候,強行的擄掠了數十個中小部落。

本身,1000親衛,就是在西夏軍中挑選出來的佼佼者,他們對付的,是一批,總人數都未必超過3000的中小部落,他們的壯年士兵,最多也就是五六百,

人數,裝備,甚至是其他東西,都全面落後的前提下,結果肯定只有一個。

死,爲了樹立威信,爲了獲得資源,更加爲了在短時間之中,拉起一大堆的力量,元昊選擇了最爲簡單快捷的方法,殺戮。

一路的殺過去,所有願意臣服的,必須拿出來臣服的利益,不願意的,只有一個字,殺,全部殺光,無論男女。

殺戮永遠是最能夠震懾的,特別是針對遊牧部落,有了元昊的名聲,再加上血腥的手段,元昊在肅州算是打開局面了。

在循序漸進的掌控了十多個部族之後,元昊迅速的控制了局面,開始滾雪球一樣的擴大了。

可是在心中,元昊一點點都沒有任何高興的程度,在跟遼國決戰的時候,整個興慶府的城下,最少也有40萬的軍隊,那是整個西夏的精銳,也是元昊用了多年,才累積起來的實力,可是現在,一切都全完了。

哪怕現在,涸澤而漁,從肅州拉起一個隊伍,哪怕是把這個隊伍發展極致,也不過是1萬多人,這些人能夠幹什麼。

元昊恨宋人,是宋人幫助遼人攻克了興慶府,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他說不定,就能夠翻盤,可是宋國實在太遙遠了,中間還隔着一個遼國的興慶府的,再說了,哪怕是把宋朝當成是掠奪的對象,元昊都不曾小看宋國的,哪怕是兵鋒最可怕的時候,他都沒有進入到北宋腹地,別說腹地了,距離隴西還有好幾百裡,更別說,西北的咽喉西安,控弦數十萬的時候,都沒有做到的事情,僅僅憑藉着一萬多人,能夠乾的了什麼。

很自然,元昊吧目標放在了遼國身上,相對於宋國,遼國可能會更強,但是內部的組織結構絕對不如北宋的,這種情況下,成爲了報復的對象。

已經失去了一切的元昊,當然不曾擁有,敏銳的大局觀,他很清楚,如果不在這個時間,展現出力量的話,就連身邊追隨的這些,也會迅速的離開,他的西夏王朝,將會徹底的分崩離析。

涸澤而漁,只要超過15歲,小於50歲人,一律被他拉上了馬背,不管有沒有武器,先把人給拉出來就好了。

這樣的隊伍,只能夠是烏合之衆,在農耕民族,那就是炮灰,隨便一個兵馬一衝就散了。

可是遊牧民族不一樣,他就有這點好處,就是馬背上的民族,他們的軍馬,甚至不用專門的訓練,嫺熟的控馬技巧,隨便一個差不多的馬,就可以了,到時候一起衝鋒就好了。

快馬奔騰,撞也能夠撞死人,更別說拿起一些簡單的武器,在面對大自然,在草原上放牧的時候,遇到狼,是很正常的,大部分都有的弓箭,雖然只是最簡單的,單片弓,可是他們數量多起來,也有殺傷力的。

什麼都缺,戰鬥力也不高,可是元昊終於有了一股可以掌控的力量,或許,無法憑藉着這股力量,跟遼國野戰,可是有了這股力量,元昊就可以靈活的機動了。

在經過了簡單的調整之後,元昊率領着軍隊,來到了賀蘭山的附近,這裡是遼夏之間第一戰的地方,也是噩夢的開啓,元昊是一個報復心極強的人,他必須要在這裡,給打回去。

第二百三十二章 轉運倉庫第一百一十三章 提前準備第二百九十章 韓琦親至第六百五十一章 海上登陸第一百八十六章 魔改防禦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昊詐降第一百零四章 薛玉迴歸第七十九章 折服、蟄伏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八十二章 英格蘭長弓第二百七十四章 保州城落第七百一十章 掠奪人口第一百八十一章 神奇粉末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二百二十九章 冶鐵改進第三十一章 巨大威脅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後通牒第六百六十四章 箭雨掩護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七十九章 折服、蟄伏第四百五十二章 造船技術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測和支持第二百六十章 繁忙港口第二百七十三章 拍賣會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北跟國本第五百一十二章 禁軍換裝第一百八十章 棱堡的可怕第六百九十三章 南攻北進第七百二十六章 滅遼之戰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二百六十七章 數據的力量第三百六十六章 靈州和議擴大第二百九十章 錢幣圈子第五百零七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六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七百七十一章 視察寢宮第二百二十八章 追隨的人第二百四十章 初陣第七百一十一章 牛刀小試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前等待第八百七十九章 兩縱兩橫第四百六十九章 煽動的翅膀第二百四十七章 驅使民衆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臨中京第六百一十三章 申請港口第四百五十二章 造船技術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陸海參崴第八百三十八章 築路機械第二百九十四章 離開和根基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戰第八百八十二章 結束和妥協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瀋陽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五百三十一章 誤差和燈塔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黃米第三百八十章 保證金第一百二十一章 磚和水泥第三百九十八章 水利和防災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臨中京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八十三章 簡單與複雜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八百四十七章 有線電報第六百七十七章 大戰之前第六百四十八章 收復燕雲的計劃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燃機第二百三十二章 轉運倉庫第十五章 金槍班值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驚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啓第八十一章 木工坊第三百零二章 擇優選擇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六百二十章 各種船型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掃盲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西湖第二百三十七章 死間第四百九十章 銷售狂潮第七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八百四十五章 禮物和提親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二百三十一章 覆蓋攻擊第六百二十章 各種船型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一百九十六章 護城河第八百零六章 離別進行時第三百一十七章 防禦和奏摺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五百四十章 不能冒險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火藥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戰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三百三十一章 秘密武器第五百六十七章 航船和琉球
第二百三十二章 轉運倉庫第一百一十三章 提前準備第二百九十章 韓琦親至第六百五十一章 海上登陸第一百八十六章 魔改防禦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昊詐降第一百零四章 薛玉迴歸第七十九章 折服、蟄伏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八十二章 英格蘭長弓第二百七十四章 保州城落第七百一十章 掠奪人口第一百八十一章 神奇粉末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二百二十九章 冶鐵改進第三十一章 巨大威脅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後通牒第六百六十四章 箭雨掩護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七十九章 折服、蟄伏第四百五十二章 造船技術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測和支持第二百六十章 繁忙港口第二百七十三章 拍賣會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北跟國本第五百一十二章 禁軍換裝第一百八十章 棱堡的可怕第六百九十三章 南攻北進第七百二十六章 滅遼之戰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二百六十七章 數據的力量第三百六十六章 靈州和議擴大第二百九十章 錢幣圈子第五百零七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六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七百七十一章 視察寢宮第二百二十八章 追隨的人第二百四十章 初陣第七百一十一章 牛刀小試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前等待第八百七十九章 兩縱兩橫第四百六十九章 煽動的翅膀第二百四十七章 驅使民衆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臨中京第六百一十三章 申請港口第四百五十二章 造船技術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陸海參崴第八百三十八章 築路機械第二百九十四章 離開和根基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戰第八百八十二章 結束和妥協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瀋陽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五百三十一章 誤差和燈塔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黃米第三百八十章 保證金第一百二十一章 磚和水泥第三百九十八章 水利和防災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臨中京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八十三章 簡單與複雜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八百四十七章 有線電報第六百七十七章 大戰之前第六百四十八章 收復燕雲的計劃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燃機第二百三十二章 轉運倉庫第十五章 金槍班值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驚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啓第八十一章 木工坊第三百零二章 擇優選擇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六百二十章 各種船型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掃盲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西湖第二百三十七章 死間第四百九十章 銷售狂潮第七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八百四十五章 禮物和提親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二百三十一章 覆蓋攻擊第六百二十章 各種船型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一百九十六章 護城河第八百零六章 離別進行時第三百一十七章 防禦和奏摺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五百四十章 不能冒險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火藥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戰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三百三十一章 秘密武器第五百六十七章 航船和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