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通風報信

遼闊的草原上面,風吹草低現牛羊,3000多騎,在瘋狂的向前,其中,只有1000上面有騎兵,這是屬於周文秀的部隊的,他不但已經養好了疲憊,還又劫掠到了更多的馬。。

在讓開了鐵鷂子的追兵和元昊的主力之後,周文秀實際上,已經逃出去之後,沒有選擇迴歸遼軍,開始向西夏的縱深而去,不是周文秀自大到,可以用不足一千的實力,攻擊整個西夏,而是繼續的拖住西夏,讓西夏的人心惶惶。

周文秀這樣做的根本,在於,蕭惠和遼興宗的十萬大軍的,他們雖然經過了損失,可是還是一股可怕的力量,只要他在西夏的境內作戰,必然會減輕他們的壓力,在這個情況下,把一些中小部落給幹掉,等於在的一定程度上面,大幅度的削弱了西夏的實力。

西夏和遼國類似,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面,還不如遼國,他們建立了國家制度,也向着北宋學習,成立了一系列的郡縣制度,可是畫虎不成反類犬,他們對於地方的控制能力,遠不北宋那麼的嚴密。

遼國的幽雲十六州,西夏的靈州,因爲跟北宋接壤,同時之前就是屬於漢族的土地,他們有一定的基礎,並且以農耕爲主,這樣學的比較像一點,其他地方就不行了,遼國的西部,北部,西夏的西部北部,基本上,還是保持着原來的樣子,以遊牧爲主。

遊牧,追逐水草,不停的遷徙,以蒙古包和大量的流動性的牲畜,這樣的方式,怎麼可能形成固定的,嚴密體系的地方制度。

只要是有一個機動部隊,進入到腹地,只要不迷失方向,就很容易如同手術刀一樣的,切入到腹地之中。

再加上,元昊爲了抵禦遼國的攻擊,大幅度的調動,把大量的人員都收回到了興慶府,這就更加加重了這個局面,他對於周文秀的追捕,在幾天只有,已經降低到了谷底,大部分部落,還有城市,都已經收縮了,這個時候沒有發現,就永遠不會發現了。

或許,這個狡猾的騎兵,已經通過繞路回去了,或許,在廣闊的,充滿了莫名其妙的危險的大地上,餓死了,或者渴死,但是具體怎麼的,那就是一個不解之謎,暫時,是沒有辦法揭開的。

元昊的不知道到是,周文秀已經繞開了他們,甚至離開了北部的幾個州,逐步的向南,廣闊的草原,將會成爲周文秀馳騁的天地。

廣闊的草原的有不少薄弱的地方,也有一些的小型的部落,被周文秀呼嘯而過,一些小型的部落,也被連根拔起的,戰爭的陰影,落到了整個西夏的領土,爲遼軍的進軍,掃平了很多的障礙,

因爲快準狠,再加上體系和聯絡上面的不均,這些舉措,都沒有彙報上去,周文秀通過搶掠,獲得了不少補給,最關鍵的是,有了馬匹。

這些馬,不是戰馬,可是哪有什麼關係,只要給麾下的戰馬,有休息和減輕負擔的機會,他們就可以在戰鬥之中發揮作用。

在這些部落之中,可不是隻有這麼多的馬的,還有衆多的牲口,比如說,牛羊,甚至超過了掠奪的馬的兩倍。

周文秀在北宋呆過,很清楚,北宋對於大型牲口到底有多麼的缺乏。

可惜在最初的時候,根本沒辦法帶,本身他們依靠的就是的高速的機動,就算是西夏知道他們在哪裡,也不可能抓到他們,除非是把十幾萬大軍派上來。

這是不可能的,遼國的軍隊給了他底氣,元昊要對付,首先要對付遼國的主力,否則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他的身上,那麼幾萬大軍長驅直入的話,最終,說不定,連興慶府都可以攻下來。

可是如果周文秀太過貪婪,把這些大型牲口都帶上的話,那就出大問題了,他最大保護速度就不復存在了。

向南向南再向南,穿越了300多裡,甚至穿過了興慶府這個中軸線,在穿越的時候,又開始向東,周文秀的目的很簡單,他必須要跟北宋接觸。

周文秀知道,北宋和韓琦,必然會派遣密探,監視賀蘭山的這一戰,最少說,能夠知道這一戰的打至戰果。

可是遠距離的監控,根本無法進入到戰區,最多是掌握,這一戰的大體局面,誰勝誰敗或許可以看到,具體的數據肯定沒有。

戰場之上,失之毫厘謬以千里,連周文秀,在這一戰之前,就沒有意識到的,這一戰會打的這麼的順暢,一戰之下,消滅了西夏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力量,在這樣的前提下,元昊直接喪失了繼續野戰下去的勇氣,選擇防守。

周文秀不知道他離開之後,打成什麼樣子了,可從元昊的收縮可以看到,元昊已經喪失了野戰的勇氣,這就是北宋最好的機會,只要北宋可以出兵,越過了宋夏的邊界,拿下西平府,那麼靈州就唾手可得,這個西夏攻擊北宋的根基,將會成爲北宋的重要跳板。

這個措施,不是不正確,如果單純只有遼國和西夏,那麼是最正確的選擇,周文秀也是知道,興慶府屬於是西夏防禦最強大的地方,加上西夏跟北宋的戰鬥,西夏已經掌握了部分攻城和守城的技巧,這樣對沒有多少攻城經驗的遼國來說,可能興慶府,就會成爲他們折戟的所在。

可是如果北宋介入,那就不一樣了,只要能夠跟遼國達成意向,北宋負責攻城的話,應該可以拿下。

本身,周文秀的最高目的,只是爲了削弱西夏,把西夏按在地下打,可是現在,有可能滅掉西夏,最少說攻佔西夏的首都,西夏也就滅掉了一半了。

靠近靈州這邊,周文秀已經相當的安全了,他也就放心了下來,在攻擊小型部落,或者城市的時候,開始收集大型牲口,雖然說,不是徹底拿下來,而是把他們集中在某些水草豐美的地方,只要保證在短時間之內不死,就解決問題了,他會在傳遞消息的時候,把這些牲口的位置,發給韓琦。

在距離靈州最近的北宋城市,韓琦已經到這裡超過1月的時間了。

在之前,遼國出兵之後,韓琦就秘密的趕到了這裡,一直在這裡佈置着對於周圍的偵察,特別是在邊境那裡,當遼國和西夏開打的時候,已經命令隊伍上來了。

爲了這一戰,提前半年佈局,耗費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爲的可不是來看笑話了。

韓琦一直都在關注着這一戰,有皇城司的提前佈局,再加上週文秀的配合,周文秀會每隔一段時間,進行簡單的聯絡,這個聯絡不一定用文字,或者其他的,可是通過一定的渠道,還是讓他們知道了戰爭的情況。

在周文秀脫離了之後,專門騎兵趕路了2天,到400裡外,迂迴了西夏的一個城市,這個小城市都算不上的城市,根本無法抵擋1000重騎兵的攻擊,被殲滅了的200多士兵,被搶走了一千多石的糧草。

要做到這樣一點,類似的城市,不知道有多少,爲什麼捨近求遠。

原因就在於,這是跟周文秀約定的最遠的一個城市,這裡距離的宋朝和西夏的邊境,只有不足150裡。

以周文秀的戰略眼光,如果單純是爲了遼軍在前面開路的話,他不可能偏遠到了這裡,這裡跟興慶府,邊境戰區,這三個地方,是一個三角形,他要趕往興慶府,最少需要200裡以上,到這裡完全是得不償失。

周文秀之所以敢這麼做,就是因爲,一方面,麾下大部分都是精壯,另外一方面,遼國士兵,文化程度不高,哪怕是重騎兵也是一樣,他們都是很聽話的士兵,會根據戰場命令,做的非常的好,他們看不出來,主將這麼做的原因,他們轉戰四方,戰果巨大,或許,這有特別的意味吧。

150裡,快馬加鞭的話,一天的時間也足夠了,哪怕在敵國境內,不可能全力以赴的快馬加鞭的,簡單的走是沒有問題的,最多2天,就可以傳到。

韓琦一直都在這個城市之中,佈置了一些密探,周文秀也用夜晚的功夫,傳遞了消息,然後留下了帶不走馬,還有其他的一些浮財,然後帶領着最好的馬和精銳部隊,轉而衝向了興慶府。

目的已經達到了,也隱藏了這個目的,此時,連續繞行,士兵們也不知道周文秀的真正目的,在接下來3天之中,又連續的攻破了最少五六個城市,然後,以巨大繳獲的,帶着人員,迴歸了遼軍大營。

此時此刻,經過了之前的調整,特別是在賀蘭山附近,接收了一批後勤補給,並且用大量騎兵,搜刮了周圍部落的。

哪怕元昊讓絕大部分的部落都集中到了興慶府,剩下的部落,還搜刮了不少的牲口,這些牲口足以支持遼軍一兩個月消耗,他們果斷的向前進軍。

周文秀之前奠定的基礎,除了自己的搜刮,加上被他們嚇到的部落,也都收縮了,幾乎是勢如破竹,一百多裡,只是三四天的時間,就已經進入到了興慶府的城下。

這時候,元昊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接近20萬的軍隊,還有從各個步卒和興慶府抽調的20萬青壯,他們已經把能夠做的都給做了,嚴陣以待的,等待着遼軍的到來,一場慘烈的攻城戰,即將爆發。

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關之戰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的謀算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請地方第八百七十二章 春運開啓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府四區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麼?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發展第五百一十七章 驗證項目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奈的刺客第一百五十三章 集商和豬下水第三百一十六章 雲臺山島第四百一十八章 韓琦野心第五十一章 防禦軍械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莊蒸饅頭第二百一十一章 製作過程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弓的古怪第三百二十四章 韓琦出兵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三百八十三章 錢能通神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掃盲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六十四章 斬首絕殺第七百九十章 抵達和午高峰第二百七十七章 寵妃的冷宮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七百六十八章 街道工廠第五百五十三章 培養手下第四百零四章 以物易物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北跟國本第四百四十三章 將軍野望第七百三十八章 仁宗心態第二百六十二章 可怕的持久度第五百七十一章 添油戰術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禦要求第四百六十九章 煽動的翅膀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一百六十三章 鹹鬆的鹹第三百八十五章 接待困擾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七百一十三章 鋼鐵和水泥第一百零七章 再造奇蹟第六百九十七章 北宋新皇宮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膽估計第三百零九章 神兵利器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七十八章 戲文的故事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一百九十七章 戶籍審查第四百四十章 殺人的藝術第四百五十一章 造船廠第七百四十章 宰撫的應對第二百八十一章 鋼鐵成本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六章 夜究卡牌第四百九十章 銷售狂潮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發轟動第五百五十四章 辦公大樓第五百一十四章 鋼龍骨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應爐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四百一十九章 移民政策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三百五十二章 體術 宿遷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驚第十九章 禁軍裝備第八百零六章 離別進行時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雙全第五十七章 設計丹木第七百六十一章 飛剪船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的謀算第六百六十二章 進展順利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八百四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六百零三章 變種的武器第七百八十三章 精神壓力第八百零九章 新宋中國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科技樹缺憾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糧食第二百三十章 再見韓琦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強攻第六百六十一章 北伐之前第七百一十章 掠奪人口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七百一十一章 牛刀小試第一百九十四章 普通抽獎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第六十章 歷史長河第八百一十六章 錢壯人膽第二百六十二章 實驗部隊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三百六十二章 800里加急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戰略
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關之戰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的謀算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請地方第八百七十二章 春運開啓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府四區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麼?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發展第五百一十七章 驗證項目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奈的刺客第一百五十三章 集商和豬下水第三百一十六章 雲臺山島第四百一十八章 韓琦野心第五十一章 防禦軍械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莊蒸饅頭第二百一十一章 製作過程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弓的古怪第三百二十四章 韓琦出兵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三百八十三章 錢能通神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掃盲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六十四章 斬首絕殺第七百九十章 抵達和午高峰第二百七十七章 寵妃的冷宮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七百六十八章 街道工廠第五百五十三章 培養手下第四百零四章 以物易物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北跟國本第四百四十三章 將軍野望第七百三十八章 仁宗心態第二百六十二章 可怕的持久度第五百七十一章 添油戰術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禦要求第四百六十九章 煽動的翅膀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一百六十三章 鹹鬆的鹹第三百八十五章 接待困擾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七百一十三章 鋼鐵和水泥第一百零七章 再造奇蹟第六百九十七章 北宋新皇宮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膽估計第三百零九章 神兵利器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七十八章 戲文的故事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一百九十七章 戶籍審查第四百四十章 殺人的藝術第四百五十一章 造船廠第七百四十章 宰撫的應對第二百八十一章 鋼鐵成本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六章 夜究卡牌第四百九十章 銷售狂潮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發轟動第五百五十四章 辦公大樓第五百一十四章 鋼龍骨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應爐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四百一十九章 移民政策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三百五十二章 體術 宿遷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驚第十九章 禁軍裝備第八百零六章 離別進行時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雙全第五十七章 設計丹木第七百六十一章 飛剪船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的謀算第六百六十二章 進展順利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八百四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六百零三章 變種的武器第七百八十三章 精神壓力第八百零九章 新宋中國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科技樹缺憾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糧食第二百三十章 再見韓琦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強攻第六百六十一章 北伐之前第七百一十章 掠奪人口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七百一十一章 牛刀小試第一百九十四章 普通抽獎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第六十章 歷史長河第八百一十六章 錢壯人膽第二百六十二章 實驗部隊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三百六十二章 800里加急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