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鐵路

定海軍港口,在幾個月的時間之中,已經基本完成了,首先開發的,是最簡單,也最容易開發的那個港口。

不同於這個時代的港口布置,這時代的港口,說起來是港口,不如說,只是一個簡單的錨泊地,在一些海邊的合適的地方,設立一些可以停靠船舶的地方,可以供給船隻停靠,並且有一塊地方儲存貨物並且裝卸貨物。

最大的類似杭州,泉州這樣的地方,也不過是這些停靠點多一點。

可是定海軍的港口,是完全不一樣的,這是一個初步具有了現代化特性的一個港口,寬廣的海岸,選擇的是颱風和海浪無法影響的地方,一個巨大的防波提還有衆多的佈置,擋住了外海的驚濤駭浪。

並且內部,一條條特別錨地,可以在短時間之中,停靠大量的海船。

目前開發度只有2%左右,現在只有最小的一處停靠區域,在特別的佈置之下,可以同時停靠200艘以上海船。

在其他的地方,還預留了大量的區域,甚至可以停靠200米,甚至是500米以上超級船隻,趙信可以說,把未來的發展,放在首位。

還沒有電力和蒸汽,這些能源的前提下,可是單純人力,在足夠起重裝置的前提下,就可以減少很多事情,提升效率。

天車和各種的塔吊,遍佈在了港口的各個位置,經過傳導,可以靈活的把貨物運送到任何的地方。

效率上面,比之前的港口,最少提升百倍,一艘4000料左右船隻,最多就是2個時辰的時間,就可以完成卸貨。

在寬大的港口的後方,是一片巨大無比的開闊地,這些全部都做出了水泥的硬化,整齊而又平坦,定海軍對這麼龐大開闊地的,頗有微詞,因爲這是浪費,沒有意義的。

趙信建設這裡,是預留的集裝箱碼頭,集裝箱相對於普通的船運來說,有着巨大的優勢,一個週轉快這一點,就足以改變一切了。

現在,別說是集裝箱滾裝船,就算是先進一點的新式帆船,都很難的弄出來,這一片巨大的空場,更多的是浪費的。

港口,是定海軍的基礎,不但的鐵路貫通到了港口,公路也是,在港口的東側,最少有4條巨大的主幹道,貫通到港口。

通過這些主幹道,可以進入到定海軍的每一個角落。

目前的定海軍,建設遠沒有結束,只不過縱橫的主幹道,已經建成了,這些道路不是後世常見的柏油路,而是水泥路。

泊油路的主要材料是瀝青,後世修建泊油路,一方面是因爲材料多,另外一方面是因爲方便,一條瀝青路,從剷掉到最終的修建完成,可能快的只用小半月的時間,甚至完成了基礎的挖掘之後,鋪設可能只需要一兩天的時間。

不必等待水泥路長時間的凝結,在鋪設完畢,一兩天的時間,就可開通了,效率相當的高,是城市建設最好的選擇。

可是現在,在沒有大規模的鋪路設備,還有原料瀝青,這些都是根本性的問題。

定海軍目前修建的主體就是水泥路,也只能夠是水泥路。

水泥路,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只要搞定鋼筋混凝土的配方,哪怕沒有足夠築路機械,也可以通過手推車和鐵板進行修建,耗費的只是一個功夫就是了。

在中國發展初期的時候,沒有足夠的機器設備,僅僅依靠人力,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北宋尋找勞動力最多的城市,那麼定海軍雖然在人口上面,無法跟汴梁相比,少了幾十萬的樣子,可是青壯年的勞動力,卻是完爆的。

定海軍是一個新興城市,不能說完全沒有老人,可是老人是很少的,不是定海軍不要老人,是因爲一個新的城市的一般性規律,造成了老人和孩子很少。

定海軍人口的來源,最初的時候,是來自淮南東路的受災人口。

大自然是以爲偉岸的力量,大自然的選擇是一個可怕的選擇,是殘酷的幾乎冷血的,在自然面前,任何的仁義道德甚至是親情什麼的都不復存在,只有冷酷的選擇。

通過和不通過兩種選擇,通過代表着活下來,不通過代表着死亡。

早在去年就遭災了,哪怕是經過了政府的救濟,勉強活下來的,都是壯年和孩子的,老人和體弱的,幾乎是提前淘汰掉了,餓死這個最爲可怕結果。

災民是這樣,廂軍和工匠,他們有父母老人,但是一定程度上面,先過來的,都是壯年人,最起碼也是能夠工作。

100萬人的城市,可以重體力勞動的年輕壯年,居然有50萬男性,這些是定海軍勞動力的主力,還有20萬健婦,剩下少年還有半大的小子,也有不少。

之前的幾個月,沒有快速的發展,就是因爲,孫吉等人,還是以北宋經驗來發展定海軍的,沒有什麼疏漏,卻效率不高,每一個人只要幹好上面佈置下來的一點點的工作,就可以了,沒必要在做其他的。

這種的效率,在數十萬人的龐大人力面前,每人幹一點點,聚沙成塔下來,結果也非常可觀,當趙信抵達的時候,整個定海軍已經有了一個城市的樣子了。

本以爲,這樣的結果,會讓趙信非常的滿意,可是的趙信到來的時候非常不滿意。

效率低下是關鍵,另外一方面,一些無用功,會重複勞動,在這樣的前提下,最初的時候,趙信更多的工作,都是放在協調上面,協調整個人力配置,協調鋼鐵廠的生產,協調整個定海軍的佈局。

工業化跟封建社會的明顯不同就是,效率,用更少的人力,更加方便快捷的完成工作。

封建社會講究的是陶淵明,採菊東南下,悠然現南山,就算是最爲辛苦的農人,除了農忙時節會忙碌一點,在平常時間,都相當的空閒,甚至還有老婆娃子熱炕頭的生活,只要是有足夠的糧食,也就是農民們最大的期盼。

可是工業化的社會是什麼樣子,效率,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可是當這個人的勞動,嵌入到無數的人的勞動上面,最終哪怕一個人有一點點的提高,最終的提高卻是幾何數字。

工業,合作和生產,這些產生的化學效果,足以提升定海軍的效率。

在孫吉等人目瞪口呆之中,定海軍的發展,開始迅猛加速。

毫不客氣的說,定海軍目前生產效率,最少是北宋的上百倍以上,或許還比不上大名鐵匠作坊的效率,卻也相差的不多。

大名鐵匠作坊,能夠用幾萬人的人力,生產處整個北宋,幾十萬鐵匠,甚至是上百萬的人手,都無法生產出來的鐵料,效率提升是關鍵。

在百萬人辛勤的雙手面前,定海軍獲得了潛移默化的變化,一天一個樣子,公路是終點,一條條主幹線聯絡,讓這個城市擁有了血脈,現在通行在這個血脈上面東西不多,卻讓定海軍變的更好。

在用腳走和用輪子來走的情況下,當然是輪子的效率,比雙腿來丈量來效率更高。

輪子改變了世界,可以毫不客氣的說,簡單的發明之中,輪子是最爲有效率的一個,增加了效率,提升了速度,讓人類改變自然的速度開始加速,最終形成了璀璨未來文明。

現在,定海軍同樣以這個爲起點,輪子在土路上,就是緩慢行進的牛車,輪子在平整的土地上,就是的更快進發的馬車,當輪子作用在鐵路上面,這就是改變時代的發明的。

鐵路,在定海軍的發展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彰顯效率的一個項目,從一開始沒有人看好,變成了一條重要血脈通道的,他的任何影響,都會讓整個定海軍癱瘓的程度。

如果換成的現代的鐵路,哪怕是十八九世紀,雛形狀態的鐵路,修建的難度也很大,每一條鐵路,無不是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最終才興建起來的。

換做公元十一世紀,也同樣是如此,這個鐵路卻是雛形狀態的,首先定海軍生產的鋼鐵,已經達到了一戰初期的程度,這個鋼鐵的質量,遠比鐵路誕生時代更高。

鐵路最關鍵的,就是鋼鐵的質量,鋼鐵質量上去之後,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不計。

特別是現在,是馬拉火車,火車的重量,對於陸基的要求,甚至是其他的部分,都比較的低,甚至不需要蒸汽車頭,這種情況之下,修建的速度就開始加強。

在最初的時候,用來測試的3公里長的鐵路,只花費了半個月的時間,30多公里,根本就用不了4個月,其中一系列的嘗試過程,着實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不過,對於一些不超過300米長的河流,橋樑的修建,還有一些低矮的小型山區和丘陵,是有一定嘗試的,這樣的前提下,這個鐵路本身,已經相當的成熟了。

現在,用了三個多月完成鐵路,成爲了定海軍最重要的一個風景線,他長時間運行在鋼鐵廠跟港口之間,承擔了巨大的任務,他把鋼鐵廠跟港口聯絡成了一個整體,從鋼鐵廠生產出來的鋼鐵,最多一天不到的時間,就可以送到港口,然後通過海船,運到各地去。

第二百零一章 死了,都死了第二百八十章 三位大佬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運輸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時代第二百九十四章 賴皮韓相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四百三十七章 長弓的源頭第六百九十一章 軍制改革第五百九十一章 禮送出境第八百一十四章 歐亞基本盤第一百一十五章 偵查重點第六百八十四章 首次捕鯨第五百三十二章 走向深藍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昊詐降第五百一十一章 難得的機會第二百四十九章 留守曹劌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四百四十章 殺人的藝術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啓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二百五十一章 主動後退第八百五十九章 膳食結構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包大攬和沒錢第二百零三章 和盤托出第七百七十三章 應用疑惑第二百三十七章 韓琦和歐陽修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十六章 北宋縣城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六百一十章 海戰爲先第三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三百三十九章 要的起麼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一百零四章 薛玉迴歸第八百四十六章 舉家搬遷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前等待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才和效率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額花費第三百五十八章 無人區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二百二十一章 計相葉清臣第二百八十六章 航海的野望第三百三十三章 打臉襲來第八百三十四章 捏鼻子認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六百章 人員培養第二百零八章 棱堡具現第二百八十六章 航海的野望第六百一十八章 技術和效率第三百二十章 浮動的人心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度第八百一十一章 流放美洲第三百六十二章 800里加急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四百三十五章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後通牒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戰略第五百九十一章 禮送出境第二百二十七章 跑了還是沒跑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爭爆發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鐵器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島工廠第六百七十二章 攻佔折津府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妝品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見和西北佈局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亂的朝堂第五百七十五章 奇葩的原因第二百四十二章 爭上城頭第一百八十五章 推倒重建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二百三十章 失望的火藥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六十六章 有錢的水匪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零六章 苦等的時機第一百六十三章 鹹鬆的鹹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二百八十七章 港口選擇第三百零九章 騎兵對決第十八章 驚喜連連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黃米第五百四十五章 刀的比拼第四百一十四章 開墾水田第七百七十六章 韓琦出發第四百八十七章 特別的邀請第五百五十九章 定居點發展第二百七十九章 確定經銷商第二百六十四章 滿朝皆敵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第五百七十五章 奇葩的原因第七百四十三章 韓琦抵達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槍和火炮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
第二百零一章 死了,都死了第二百八十章 三位大佬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運輸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時代第二百九十四章 賴皮韓相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四百三十七章 長弓的源頭第六百九十一章 軍制改革第五百九十一章 禮送出境第八百一十四章 歐亞基本盤第一百一十五章 偵查重點第六百八十四章 首次捕鯨第五百三十二章 走向深藍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昊詐降第五百一十一章 難得的機會第二百四十九章 留守曹劌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四百四十章 殺人的藝術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啓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二百五十一章 主動後退第八百五十九章 膳食結構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包大攬和沒錢第二百零三章 和盤托出第七百七十三章 應用疑惑第二百三十七章 韓琦和歐陽修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十六章 北宋縣城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六百一十章 海戰爲先第三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三百三十九章 要的起麼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一百零四章 薛玉迴歸第八百四十六章 舉家搬遷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前等待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才和效率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額花費第三百五十八章 無人區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二百二十一章 計相葉清臣第二百八十六章 航海的野望第三百三十三章 打臉襲來第八百三十四章 捏鼻子認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六百章 人員培養第二百零八章 棱堡具現第二百八十六章 航海的野望第六百一十八章 技術和效率第三百二十章 浮動的人心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度第八百一十一章 流放美洲第三百六十二章 800里加急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四百三十五章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後通牒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戰略第五百九十一章 禮送出境第二百二十七章 跑了還是沒跑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爭爆發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鐵器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島工廠第六百七十二章 攻佔折津府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妝品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見和西北佈局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亂的朝堂第五百七十五章 奇葩的原因第二百四十二章 爭上城頭第一百八十五章 推倒重建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二百三十章 失望的火藥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六十六章 有錢的水匪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零六章 苦等的時機第一百六十三章 鹹鬆的鹹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二百八十七章 港口選擇第三百零九章 騎兵對決第十八章 驚喜連連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黃米第五百四十五章 刀的比拼第四百一十四章 開墾水田第七百七十六章 韓琦出發第四百八十七章 特別的邀請第五百五十九章 定居點發展第二百七十九章 確定經銷商第二百六十四章 滿朝皆敵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第五百七十五章 奇葩的原因第七百四十三章 韓琦抵達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槍和火炮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