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主動後退

一個小小的苗家莊,居然給精銳的部隊造成了這麼大的損失,雲翼軍也倒罷了,這不過是二流禁軍而已,這些家丁,是從數十個家庭之中,集中過來,基本上都是將門,或者豪門大戶。

北宋將門,圈養士兵,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只要不大肆的囤積軍備,比如說,強弓勁弩這樣的,遠程殺傷的武器,再或者是步人甲這樣重步兵武器,其實多一些家丁,沒什麼。

高門大戶,不說家庭,各支旁系,就有幾千人,將門的傳統,又以培養爲主,能夠走出來的,都是強者。

這樣的6000人的部隊,加上他調過去的8000禁軍裝備,可以說,整個北宋,沒有任何一個力量,在同樣人數的前提下,或者是稍稍多一點,根本就無法擊敗他們,甚至一定程度下,編練一部分的禁軍或者廂軍,就能夠迅速擴大。

這一隻,本身是爲了增加韋貴勢力,爲的是防止孫吉帶着趙昕逃跑的力量,在苗家莊面前折戟長沙,累積損失6000人,這是不能接受的,甚至精銳的家丁隊伍,也損失了差不多3000。

這等於是一半,對於王德用來說,他也有些難以交代的,這些可是精銳,損失十分之一,已經是傷筋動骨了,更別說是一半。

爲什麼會這樣,憑空多出來的堡壘,居然有這麼強悍防禦,還有那些特別的弓手,他們到底是從哪裡來的,這些都是疑問。

可是此時此刻,他已經沒有別的辦法可想了,既然連王鹹鬆都主動的上書詢問,他不知道兵貴神速麼,王鹹鬆也是王家派往保州的人員之中,唯一知道這一戰的目的的,他的目的就是一個不足4歲的孩子。

其他都可以捨棄,唯獨這一點,必須要拿下。

王德用明確指示過王鹹鬆,他們最多隻有1個月的時間,現在寧願耽誤時間來尋求指導,潛在的意思就是,他們憑藉着自己的能力,已經無法取得勝利了。

1.3萬人的攻城,損失慘重,在弄不清楚這個堡壘的可怕之處的前提下,剩下的七八千人,又怎麼打,特別是攻城的主力,大量的損失,基本上已經不具備強攻的能力了。

王德用明白這一切,此時,是把抉擇的權利交給他了,說實話,身處高位多年,他很清楚,此時此刻,退兵是唯一的選擇,甚至大量家丁必須離開,並且清理痕跡,這些都需要時間。

韓琦的動作,比他預料的稍稍快一點,可能一週之內,就可以抵達保州,周圍兵力也部署到位了,就算他強行命令進攻,也只有不足三四天的功夫,用三四天攻下這麼一個難以想象的堡壘,這是不可能。

這不是王德用第一次做放棄的決定,卻讓他異常難受,一個小小的三歲小兒,一個並不放在他眼裡的帶御器械。

孫吉的身份,在普通的士兵,甚至是大宋底層軍官之中是比較高的,可是大頭兵就是大頭兵,他的身份,遠不如同級別的帶兵將領,現在的級別也升到頂了,除非他願意下放,從基層重新帶兵,然後通過軍功升上來。

作爲也一個在北宋軍中,做到了頂峰,幾乎是軍方排名前幾位的大佬,並不怎麼把孫吉放在眼裡。

可是正是這個小小的大頭兵,居然讓他吃下了這麼大虧,造反需要付出代價,損失的數千家丁也是同樣,甚至還有一些屁股要擦。

果斷王德用迅速的做出決定,命令所有王家體系,還有非雲翼軍體系的,立刻撤出,而且韋貴需要繼續的燃燒戰火,苗家莊既然打不下來,那就不打了,可是周圍,必須讓他把聲威打下去。

韓琦的平叛軍隊還在陸上的,王德用的命令也還在路上,相對而言,王德用的速度要快很多,因爲是飛鴿傳書。

在棱堡之中,卻平靜了許多,下面的叛軍不再攻擊,這本就在趙信和孫吉的預料之中,放孫吉面對這樣的情況,也沒辦法攻擊,一下子主力損失了接近一半,還沒有探出這裡的底子的,怎麼打。

對於棱堡的可怕,有了更深的認識,如果,把棱堡小型化,縮小到現在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駐紮三百五百的士兵,就算來上幾萬人,幾十萬人,又怎麼能夠攻佔這一個棱堡。

就算拿下外側城牆和棱堡上面,都非常的困難,內部就更別說了,在這一戰之中,內部知識淺嘗即止,可是獨特的佈置,陷阱,還有靈活多變的調動方法,只要進來士兵,分分割在不同的房間之中,他們可以利用衆多的方法,進行殲滅,500人可以當5000人來用,這樣的城防,根本就不是短時間能夠攻佔的,在斷絕了後援的前提下,被隔絕在棱堡之中的士兵,就變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再加上樹炮這樣的大殺傷武器,簡直是噩夢的。,

說實話,如果之前有人告訴他,藉助着一個城市,一千人可以抵擋住上萬人的攻擊,他肯定以爲是天方夜譚,或者乾脆就是農民軍,毫無戰法,毫無攻城設備。

可苗家莊做到了,他已經儘量高估了棱堡的防禦強度,可是實際上,面對着棱堡的強大,他還是低估了,這個棱堡,不但不會是類似於寨子那樣的小點,反而會成爲區域最強的防禦重點,就算只有三五百人,就算是被敵人大軍圍困,也會成爲區域防禦的最強支點。

說句不客氣的話,棱堡可能會被攻佔,可是攻佔他的代價,恐怕是10倍,甚至20倍的傷亡,這樣的傷亡,別說是一個小小的西夏,就算是遼國,也承受不了。

實際上,孫吉還是有些小看了棱堡,這個在歐洲,幾百年的時間之中,被攻佔下來機會,少之又少的防禦,還經過了趙信的改造,把一些巷戰和地道戰的理論,應用於棱堡之中。

守衛者可以隨機應變的,變幻內部的一些通道,分割和阻擊敵人,這可就豐富了防線,甚至一些獨特的佈置,可以大規模的殺傷敵人,面對着強悍的,無孔不入防線,這個時代的軍隊,根本就沒有抵抗的能力,更別說攻佔了。

棱堡也從這一戰之中開始崛起,用真實的,血粼粼的戰例,證明了他的可怕,而經過了論證和研究之後,也成爲北宋最強悍的防禦性武器。

之前,北宋的防禦強大,卻不是讓人絕望的,可是有了棱堡之後,真的是絕望的,一個儲備了足夠的糧草後勤物資的棱堡,哪怕只有800人,卻抵擋住20萬大軍的攻擊,最終,一年之後,20萬大軍損失4萬,棱堡絲毫無損,依然掌控在北宋的手中,爲北宋的軍隊爭取到了足夠的時間,這樣的戰例,如同天方夜譚一般。

飛鴿傳書,比起行軍來說,還是快了很多,在韓琦帶領大軍,剛剛出了的大名府一天的時候,信件就傳送到了王鹹鬆的手中,哪怕早有準備,可是真正看到了蓋了專門的秘印,屬於是王德用命令信件,他還是嘆息一聲。

結束了,用了幾個月的功夫,調用了大量的物資,人力物力,甚至蒙受了巨大損失的這一戰,最終是以失敗而告終。

同之前的負責人一樣,王鹹鬆接下來的命運也結束了,這麼大的責任,總要有人來承擔,而王鹹鬆就是其中之一。

不過,王鹹鬆還有最後一班崗,王德用說的非常清楚,韓琦已經帶領着大軍出發了,哪怕有韋貴頂在前面,他們也必須把王家參與其中線索,全部斬斷。

這並不困難,這是叛亂啊,處理掉一些人,再經過一定的混淆,比如抓壯丁的方法,家丁們雖然實力出衆,卻都相當的低調,除了一些必須要接觸的人,其他人根本就沒有注意到他們。

唯一必須要考慮的,就是可能被苗家莊俘虜的那些,不過,口說無憑的前提下,想要指望這個來威脅到的王家,那是不可能,挑選的時候,要麼是忠心耿耿的,要麼是沒有什麼線索的,就算他們自己也說不清楚。

王鹹鬆訴說了他們的要求,韋貴也明白,一直以來等待最差結局終於到了,對方明顯是撇清關係,而他將會承擔最後的後果,這雖然是之前說好的,卻多多少少有些不甘心。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軍營開始縮水,一部分被俘虜的青壯,被命令穿上鎧甲,成爲叛軍的一員,當家丁們都撤退完畢之後,一天夜間,叛軍撤退了。

看着本身熱鬧的苗家莊,變成了一片空城,孫吉甚至去檢查了一遍,毫無人跡,很顯然,對方已經放棄了。

苗家莊就這麼的保住了,可是保州兵變,還沒有徹底結束,無論是孫吉,還是趙信,都判斷,保州兵變,在之後會上升一個級別,原來只是在保州城和苗家莊附近,現在會向外擴張,韋貴會展現出最瘋狂的一面,同時遮掩住王家參與其中的線索。

那麼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就放在了他們的面前,那就是,這些俘虜怎麼辦,不得不說,這些俘虜會是攻擊王家的一個手段,可是王德用是那麼容易對付的麼,他們不會想辦法,而且要弄清楚他們這些人,從他們的口中審訊出什麼,那就很難了,既然解決不了,那就不去解決,趙信索性放棄,等待着平叛大軍的進入。

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二百七十四章 保州城落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險第三百三十六章 韓琦冒險第五百四十二章 船材選擇第八百六十一章 探索開啓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島工廠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八百五十六章 飼料廠第八百五十八章 飛剪定型第八百五十八章 飛剪定型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一百五十八章 森嚴的等級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弓的古怪第八百二十五章 無息貸款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險第五百九十四章 溫度和三態第二百八十章 三位大佬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五百零二 章 最完美的基地第八百零三章 真相求知慾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減料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五百七十七章 琉球發展第三百六十三章 絲綢事件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後通牒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二百七十五章 鉅商雲集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六百五十四章 縱橫遼東第六百五十八章 一份大禮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二百七十三章 拍賣會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減料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標第五百二十三章 帆布廠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一百五十章 農戶養殖第九十三章 紫衫木和海貿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爐鍊鋼第六百八十二章 捕鯨船第二十九章 黑手 初現第四百九十三章 韓琦來訪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戰長弓技能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六百三十八章 車站和地皮第五百七十四章 火藥肆虐第二百零六章 高層的麻煩第九十二章 中國式前綴第二百九十四章 賴皮韓相第八百六十六章 新式織物第三百一十四章 攻城開始第一百七十章 特殊抽獎第二百二十二章 稅金和甩包第八百三十七章 抽丁進行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說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莊蒸饅頭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時倉庫第八百零八章 直達鐵路第六百五十三章 種家少將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七百九十七章 慶曆20年第五百四十二章 船材選擇第七百三十六章 定海現狀第六百六十三章 全殲遼軍第八百六十四章 付出的代價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四百六十七章 啓程汴梁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口徑火炮第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船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八百零四章 裝甲巡洋艦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圖炮第五百零六章 苦等的時機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鏽鋼6.1第三百一十九章 寸土必爭第八百零四章 裝甲巡洋艦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八百三十二章 運河疏浚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爭爆發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八百零六章 仁宗的決定第八百零一章 外交之密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八百五十一章 不同視角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製失敗第三百一十七章 防禦和奏摺第二百二十四章 互相偵查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啓第七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
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二百七十四章 保州城落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險第三百三十六章 韓琦冒險第五百四十二章 船材選擇第八百六十一章 探索開啓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島工廠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八百五十六章 飼料廠第八百五十八章 飛剪定型第八百五十八章 飛剪定型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一百五十八章 森嚴的等級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弓的古怪第八百二十五章 無息貸款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險第五百九十四章 溫度和三態第二百八十章 三位大佬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五百零二 章 最完美的基地第八百零三章 真相求知慾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減料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五百七十七章 琉球發展第三百六十三章 絲綢事件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後通牒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二百七十五章 鉅商雲集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六百五十四章 縱橫遼東第六百五十八章 一份大禮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二百七十三章 拍賣會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減料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標第五百二十三章 帆布廠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一百五十章 農戶養殖第九十三章 紫衫木和海貿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爐鍊鋼第六百八十二章 捕鯨船第二十九章 黑手 初現第四百九十三章 韓琦來訪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戰長弓技能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六百三十八章 車站和地皮第五百七十四章 火藥肆虐第二百零六章 高層的麻煩第九十二章 中國式前綴第二百九十四章 賴皮韓相第八百六十六章 新式織物第三百一十四章 攻城開始第一百七十章 特殊抽獎第二百二十二章 稅金和甩包第八百三十七章 抽丁進行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說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莊蒸饅頭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時倉庫第八百零八章 直達鐵路第六百五十三章 種家少將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七百九十七章 慶曆20年第五百四十二章 船材選擇第七百三十六章 定海現狀第六百六十三章 全殲遼軍第八百六十四章 付出的代價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四百六十七章 啓程汴梁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口徑火炮第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船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八百零四章 裝甲巡洋艦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圖炮第五百零六章 苦等的時機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鏽鋼6.1第三百一十九章 寸土必爭第八百零四章 裝甲巡洋艦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八百三十二章 運河疏浚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爭爆發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八百零六章 仁宗的決定第八百零一章 外交之密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八百五十一章 不同視角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製失敗第三百一十七章 防禦和奏摺第二百二十四章 互相偵查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啓第七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