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

在沒有火車,沒有告訴公路等快速的交通工具之前,水運是最爲方便快捷的一種方式,京杭大運河也是同樣,他聯絡了整個中國,最爲重要的五條河流,把整個北宋的精華地區,都納入其中的,促進了相互之間的聯絡。

北宋的商業發達,跟運河的水運,不無關係,任何一個商業發達的社會,交通都必須是便利的,否則,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交通成本就是貨值的數倍,販賣也就沒有什麼利潤了。

700裡左右的路程,用船的話,可能需要20多天的時間,好在,趙信給的錢很足,日夜兼程的,可能最多10天就可以抵達,效率比陸地上高很多。

在啓程之前,趙信還專門的用快馬,哪怕每天200裡的距離,也只用了兩三天就抵達大名府,他們會比整個船隊早上七八天的時間抵達,由現在在大名的王鬆,負責提前的安頓。

大名府很繁華,可是要安頓下來一千多名鐵匠和勞力,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從上一次經過大名的時候,趙信就讓王鬆準備,現在已經差不多了,按照之前的通訊,位置已經找到了,正在緊張的施工,爭取等到他們抵達的時候,可以直接的入住。

王鬆這段時間,在大名府混的是風生水起的,不但是地位提升,迎來送往的也很多。

錢不能使絕對的,可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北宋特殊的環境,讓商人的地位比起之前有很大提升,可是最尊貴的還是官,王鬆作爲下人,最少說明面上的下人,他的身份,會隨着苗定的身份,水漲船高。

在之前,去海州之前,苗定的身份只是開國侯,保州候的招牌,用來震懾宵小,這沒問題,一般的普通家族,根本惹不起這樣的權貴,可是稍稍高一點的,或者是跟一些大一點的家族有點關係的,都不會太在意。

他們是權貴之中的中堅,也是人數最多的,他們不可能知道苗定真實身份,保州候只是一個跟他們平起平坐基礎,要想看重,那是不可能的,一些退出一線將門,祖上甚至是開國公,一個後封的開國侯,算的料什麼。

在這麼短的時間之中,趙信的地位變化,從保州候到定海侯,級別上沒有什麼變化,同樣還是開國侯,可是前面那個職務發生了變化,定海軍節度使。

唐朝的節度使,可以說是的權傾一方,因此引發的一系列後果,讓北宋對於節度使相當的警惕,一般的節度使的封地都不會很大,還在各大道之間,隱隱起到監視和限制的作用。

正因爲這樣,有了防備,對於節度使的管理,也就放鬆很多,一個節度使,不是虛銜而是實質的那種,不但地位上很高,不管定海軍大小如何,節度使卻是轉運使一級。

在一定程度上,節度使甚至比轉運使更大,在實質的節度使上面,跟唐朝一樣,同樣是軍政一把抓,對於內部的控制力度,權位的重要,可是更上一層樓的。

現在,哪怕沒有二皇子這個身份,僅僅依靠趙信本身的地位的,也足以在大名府這個地方站穩腳跟,一些人或許沒有求到節度使的程度,也也不會得罪這麼一個位高權重的傢伙的。

這種情況下,這些權貴才真正重視起了定海侯,更別說發現了風靡整個大名府的饅頭包子和肥皂,這些的都是這邊出的,還有神兵利器。

神兵利器的影響力,比起饅頭包子更大一點,饅頭包子只是底層民衆的食物,量很大,也很掙錢,可是隱蔽性太好了,誰也不會知道,幾文錢一個的饅頭包子,聚沙成塔之後,會有那麼大的利潤。

人們忽視,恰恰是因爲,他太多了,就在生活之中的,這也就是思維的誤區,誰都認爲,珠寶玉石這些東西,最賺錢,沒錯,他們的營業額是高,只要賣出去,一個就是成千上萬,甚至是十萬百萬,可是這樣的銷量能夠有多少。

神兵利器,就是北宋珠寶玉石,甚至比珠寶玉石更加吸引眼球,4件兵器萬貫,這不是天方夜譚,這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北宋雖然崇尚文,可是武將地位只是在朝堂上面不高,跟京城的宰撫集中不同,大名府作爲北方抵禦遼國的關鍵所在,將門相當的集中,北宋除了頂級將門和後戚家族之外,絕大多數的二線將門和普通的二將軍世家,都是在大名府。

北宋的權利掌握在文官手中,對於文官榮養之後,管理較爲嚴格,士大夫的操守,也不可能貪婪,可是對於武官。

從太祖杯酒釋兵權開始,錢就成爲大部分的追求了,在做到一定程度,就有一個很高的天花板,超越了這個天花板,你應該懂事的急流勇退,到時候,大量賞賜和金錢,足以讓你做到富家翁。

一些將門也是如此,他們長期爲官,更加熟知北宋的政治環境,他們根本就沒有在軍旅更多的發展,做到一定級別就去經商,就去賺錢,以權力和頭腦,還是賺到了不少,很多將門都是非常有錢的,錦衣玉食。

3個月4把神兵利器的,這是趙信定下來的數字,實際上,有些低估大名府的消費水平,同時,剛開始第一次,這個神兵利器還沒有展現出力量,只是簡單操作和追捧。

可是之後,在被人家買了之後,它的不少功效開始出現了,人是羣居動物,買下來寶物是做什麼,炫耀,我有你沒有,纔是炫耀的精髓。

對於兵器而言,最基礎的炫耀,就是展現它的性能,削鐵如泥,這只是最基礎的,關鍵在於,大宋最頂級的步人甲,根本就擋不住這一把神兵利器,只要稍稍用力,就可以削斷步人甲。

這可不是一般的功能,之前把它作爲神兵利器,只是立足於吹毛短髮,削鐵如泥上面。

前者容易達到,一些很鋒利的武器,或者說是可遇不可求,還是可以達到這一點的,削鐵如泥有些誇張的,最多就是切金,斷玉都有些困難,更別說制式鎧甲了,幾乎很難聽說過,輕而易舉可以斬斷鎧甲的武器,即便有,也都是珍藏的。

步人甲作爲整個北宋,最強悍的防禦性武器,被譽爲永遠無法穿透的額鎧甲,這麼的一個鎧甲,居然被這個神兵利器輕易的穿透,而且完全無損,同樣的,這個武器,還不是可遇不可求的神兵利器,是一次性拿出4把的。

能夠成爲權貴,成爲大名府上層勢力的一員,哪一個不是人精,哪一個不是頭腦清晰的,很快就從4把一起上面,看出來是量產的,最少不會跟神兵利器那麼少。

一些有關係的,甚至打聽到,這樣的武器不止4把,只不過沒有放出來,未來要隔着幾個月放出來。

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有這麼一款威力無窮的武器,誰不願意擁,就算是一些家境不怎麼強的,也很喜歡,關鍵時刻可以保命。

3000貫這樣的而數字,對於一個稍微好一點的家庭來說,拿出來都沒問題,只不過不像是鉅富那樣,隨便就可以追捧,拿出來買了當收藏,他們必須要有真正的需求,纔會購買。

現在,證明了這麼一個武器是非常實用的一個武器,對於任何的將軍來說,在關鍵時刻,擁有這麼一個武器,或許就會救命。

不同於普通的士兵的,將軍們更加是如此,也因此,一些有資格就會來找王鬆,有意無意的套着近乎的,想要跟定海侯拉上關係。

這種情況之下,王鬆的地位也就水漲船高了,甚至一些以前走不通的關係,也開始逐步的走通了。

縣官不如現管,當整個大名府,所有的圈子,所有的途徑,都跟王鬆扯上關係的時候,王鬆在這裡做任何事情,都方便了不少。

在經過了衆人的請求之後,也認識到了之前的武斷,三個月四把有些少,可以增加到八左右,也就是說,他在最近放出風聲,半個月之內,會還有4把神兵利器問世,其中就包括了一把重武器。

沒錯,是重武器,冷兵器時代,單兵武器跟重武器之間,有着巨大的不同,這是一款意外得到的武器,本身是打造成單刀,在打造的時候稍稍出現了點問題,重了許多,經過了工匠的調整,變成了一個長刀的胚子,再配合精鐵製作杆,最終就合成了這麼一把重武器。

對於力量足夠的武將來說,單兵武器只能夠護身,真正的重武器,纔是攻城拔寨的殺手鐗,特別是可以破開步人甲的。

能夠破開步人甲,整個北宋,甚至是這個時代的中國,能夠擋住他的鎧甲,一個都沒有,他也吸引了很多頂級將門,比如種家,楊家和郭家,他們也都明確的表示,要加入爭奪之中。

拍賣這玩意,不就是多多益善了,有衆多的人的追捧,這件武器才能夠水漲船高,藉着這樣的機會,王鬆順利的完成了趙信的要求,在距離大名府很近的地方,找到了未來鐵匠坊的地址,不但非常的大,而且交通相當的方便。

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陸海參崴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車衝卡第四百二十七章 真正原因第一百八十二章 人形拆遷第二百六十七章 數據的力量第五百零四章 瘋狂交易第五十四章 老式步弩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六百一十五章 火炮的意義第三百九十九章 兌現獎勵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煩第四百八十章 鉅額飛票和八音盒第二百三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銷售第六百九十六章 慶曆七年底第七百四十五章 演習開始第三百二十三章 材料之秘第三百二十八章 漏夜伏擊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六百七十二章 攻佔折津府第二百五十三章 夢魔纏繞第七百零八章 自然增長率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二百四十九章 留守曹劌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終裁決第七百八十六章 大討論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五百七十八章 軍事思想第四百九十七章 預製板和吊車第七百八十五章 發現問題第二百九十八章 覓封侯第五百四十章 不能冒險第二百六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八百八十九章 定海錢莊第三百一十七章 興慶府陷落第二百七十九章 他還活着第二百六十七章 數據的力量第二百零一章 死了,都死了第七百七十三章 應用疑惑第八百三十三章 三成抽取第七百九十七章 慶曆20年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五百九十二章 私塾和有機物第七百零九章 生命和死亡第四百八十章 鉅額飛票和八音盒第五百二十三章 帆布廠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燈和辦公第二百五十六章 精鐵步人甲第二百三十三章 利用矛盾第八百一十五章 發薪水第八百三十二章 運河疏浚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業指標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挫遼軍第五百七十章 一擊而潰第三百三十四章 攻略北宋第一百二十四章 廣闊市場第五百八十四章 發電機和燈泡第一百六十三章 鹹鬆的鹹第一百九十七章 戶籍審查第二百三十七章 韓琦和歐陽修第八十三章 簡單與複雜第四百六十三章 玻璃窗第四百三十六章 棱堡浮現第七百九十八章 簽訂合約第六百五十二章 進攻遼東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弓壓制第四百零四章 以物易物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利第八百二十三章 管理費磋商第八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月二級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爭爆發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二十七章 離開南樂第二百三十一章 散彈和獨彈第五百五十三章 培養手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二百九十四章 賴皮韓相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二百三十一章 散彈和獨彈第一百五十三章 集商和豬下水第一百三十九章 自來水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節新氣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二百七十七章 價格問題第八百五十一章 東南亞之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一百零四章 薛玉迴歸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第二百九十三章 星辰大海第五百零九章 數據分析第五百八十章 材料研究第一百五十八章 森嚴的等級
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陸海參崴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車衝卡第四百二十七章 真正原因第一百八十二章 人形拆遷第二百六十七章 數據的力量第五百零四章 瘋狂交易第五十四章 老式步弩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六百一十五章 火炮的意義第三百九十九章 兌現獎勵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煩第四百八十章 鉅額飛票和八音盒第二百三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銷售第六百九十六章 慶曆七年底第七百四十五章 演習開始第三百二十三章 材料之秘第三百二十八章 漏夜伏擊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六百七十二章 攻佔折津府第二百五十三章 夢魔纏繞第七百零八章 自然增長率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二百四十九章 留守曹劌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終裁決第七百八十六章 大討論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五百七十八章 軍事思想第四百九十七章 預製板和吊車第七百八十五章 發現問題第二百九十八章 覓封侯第五百四十章 不能冒險第二百六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八百八十九章 定海錢莊第三百一十七章 興慶府陷落第二百七十九章 他還活着第二百六十七章 數據的力量第二百零一章 死了,都死了第七百七十三章 應用疑惑第八百三十三章 三成抽取第七百九十七章 慶曆20年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五百九十二章 私塾和有機物第七百零九章 生命和死亡第四百八十章 鉅額飛票和八音盒第五百二十三章 帆布廠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燈和辦公第二百五十六章 精鐵步人甲第二百三十三章 利用矛盾第八百一十五章 發薪水第八百三十二章 運河疏浚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業指標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挫遼軍第五百七十章 一擊而潰第三百三十四章 攻略北宋第一百二十四章 廣闊市場第五百八十四章 發電機和燈泡第一百六十三章 鹹鬆的鹹第一百九十七章 戶籍審查第二百三十七章 韓琦和歐陽修第八十三章 簡單與複雜第四百六十三章 玻璃窗第四百三十六章 棱堡浮現第七百九十八章 簽訂合約第六百五十二章 進攻遼東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弓壓制第四百零四章 以物易物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利第八百二十三章 管理費磋商第八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月二級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爭爆發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二十七章 離開南樂第二百三十一章 散彈和獨彈第五百五十三章 培養手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二百九十四章 賴皮韓相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二百三十一章 散彈和獨彈第一百五十三章 集商和豬下水第一百三十九章 自來水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節新氣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二百七十七章 價格問題第八百五十一章 東南亞之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一百零四章 薛玉迴歸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第二百九十三章 星辰大海第五百零九章 數據分析第五百八十章 材料研究第一百五十八章 森嚴的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