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偵查重點

如果用正當的手段來偵查的話,一些快消品和生活必需品是最佳的選擇,一方面,保州擁有比較大的市場,保州駐軍超過5000,加上廂軍和一些雜牌的話,甚至可以達到7000人,這些人和家人之類,差不多有3萬多人,都是外來者,他們本身就擁有一個最大的市場。

保州的繁華,依託着大量的駐軍,正是駐軍的高昂俸祿,讓保州各方面都比較蓬勃,從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都行,穿越者的發明創造,是適合這樣的現狀。

看來,還是要免不了走上這一條路,趙信苦笑了一下,他在點亮了卡牌系統之後,天然的就擁有攀科技線製造民生物品的優勢,有了稀硫酸和濃硫酸,特別是濃硫酸這個化工的基石,用化學的方法制造各種產品,就不再是一個可能性,而是一個必然性。

到苗家莊之後,趙信沒有第一時間開始民生製造,是因爲金錢上面沒有壓力,從運河截殺上面,收穫了大量的資金,包括水匪身上攜帶的數千貫,還有戰馬銷售的幾千貫,在他們的手上,擁有了接近萬貫的龐大資金,暫時不需要爲資金髮愁。

同時,趙信也是爲了穩定性,升米恩,鬥米仇的道理,他還是懂的,剛剛到達苗家莊,還沒有樹立起威信的時候,就主動施恩,這些村民當時會非常感激,就如同現在的大量購入耕牛一樣,可是接二連三的施恩,這些人或許會當成習慣,一旦不再施恩,就容易起到反的效果,不利於趙信下一步的發展。

此一時彼一時,在知道保州兵變,對方準備掀桌子的時候,卻不得不這麼做了,先不說情報收集,把穿越者的那些寶貝做出來,本身就是非常實用產品,用來當做刺探的正式手段,這樣隱蔽性很強,又能夠賺錢。

解決了偵查的問題,也解決了錢的問題,擴建長弓隊和建設城堡,這需要龐大的資金的,刺探情報需要人手,那個藉助超越時代的知識賺錢的方法,必須要實行了,因此產生的後遺症,暫時不用去管了。

如果雲翼軍大軍進發,連苗家莊存在都不存在,都成問題的時候,還顧前顧後的,那不是笑話,有什麼的事情,等到度過這個難關了之後再說,真的要是有問題,大不了放棄這個基業,從新開始,又不是沒有重新開始的本錢。

賺錢的方法,早在離開南樂的時候,就開始考慮了,說實話,能夠被大量製作的,無外乎一些簡單東西,使用的也是高中起點的化學,化學反應,就是化腐朽爲神奇的工具,在古代被稱之爲點金術或者煉丹術,可真正瞭解化學的,都知道,這是正常的化學反應,是物質之間的必然結果。

高中起點的化學,說白了,有劇烈反應效果,比如說聲光,或者是產生沉澱的,離子化學和高分子化學,不在高中化學之中,大部分的物質,都是可以在自然界直接找到,這也是趙信的根基之一。

趙信想到的幾個手段中,都是涉及到普通民生的基礎貨物,也通常是任何穿越者穿越之後必備的寶物,只有這些,才能夠賣的足夠多,最賺錢的不是利潤最高的,而是看起來不算高的利潤,在驚人的銷量面前得,會聚沙成塔,給趙信帶來極爲豐厚的回報。

以現在趙信的能力,還不足以弄出來一個美輪美奐的工藝品,比如說玻璃或者鏡子之類的,就算弄出來了,很暴利,也不適合趙信。

拿大型穿衣鏡來說,可以把整個人照進去,還是分毫必現,一件最終的價格可能會高達500貫,到了一些大城市,價格會更高。

這些東西,本就是無價之寶,看喜歡的人,喜歡到什麼程度,有些富豪之間的爭奪,以大宋的豪富程度,一擲千金也未必不可能。

奢侈品收益很高,一件可能只是一兩貫成本的東西,可以翻上250倍,甚至是上千倍,能夠買得起的,就是少數,這樣的東西,不可能一下子就遇到買家了,萬一遇不到,要多長時間能夠賣出去。

以500貫爲例,賣出去了50萬錢,對於趙信未來的龐大的支出來說,又怎麼會多,趙信的需要找到的是一個,面對廣闊,而且日常消費的產品,這樣才能夠細水長流。

這樣的產品,看起來不起眼,一個人身上賺1文錢,只要是每天消耗的,可能一保州,十來天的時間,就賺夠500貫了,而且不會引人注目。

不起眼是最大的優勢,奢侈品天然跟不起眼對立,一個價值連城的寶物,高達500貫,先不說人們買得起買不起,就說這個價格就會吸引無數人的目光,對於奢侈品來說,只有足夠宣傳,才能夠賣出更高的價格。

趙信不能高調,他高調跟找死沒有多少區別,只是一面玻璃鏡,對方或許無法影響他賣出玻璃鏡,知道趙信的手段,怎麼可能會不動手,只要影響一部分人,就很容易讓東西賣不出去,或者賣不了期望之中的高價。

高價的產品,能夠買得起的,在大宋只有最少的哪一部分人,要麼是大商人,要麼是大家族,後者還好說一點,未必會買幕後黑手的賬,可是前者,不用幕後黑手出面,王家修書一封,給所有有能力購買的商家修書一封,就算是跟王家不怎麼對盤的,都不會買。

誰會因爲這一件小事,去得罪威名遠揚的王家,更別說這還不是什麼必需品,說白了,是一件稀罕的玩物而已,有了可以作爲炫耀的資本,沒有也沒什麼。

底層的商品,面向整個民衆的商品,盈利度不會低到那裡去,量是一個關鍵,大宋的鹽稅,幾乎佔據了整個政府收入的四分之一,原因非常簡單,這就是另類的人頭稅,每一個人都要吃的。

趙信不會去碰鹽,可是除了鹽之外,覆蓋面積更廣的商品,也不是沒有,這些商品,同樣不起眼,如同長弓一樣,悄悄地進城,打槍的不要的,就算是盯着趙信的,他們也不可能在第一時間就發現,街頭巷尾賣普通大衆的商品,可能一件幾文錢,幾十文的普通商品,就是來自於苗家莊,來自於趙信。

再者說來,只要這個東西方便有用,價格不貴的前提下,要想禁絕,是幾乎不可能的,只要它有市場,有功效,老百姓願意買,就禁止不了,除非是官面上面動手。

這可是保州啊,是仁宗的地盤啊,要影響能夠出的起500貫的大人物,打幾個招呼都可以了,可是針對數萬民衆,從政府的層面,直接下達禁令,禁絕這個產品的銷售纔可以做到。

幕後黑手連這個都能夠做到,就不用保州兵變了,文武一勾結,想個由頭,大軍進繳,然後推到土匪身上,上下遮擋的嚴密的前提下,根本不擔心被發現的,何必用造反這樣的招式,付出的代價更大,也不容易保密。

人手,調查,這都不是問題,可是,趙信手中缺少專業人員,不是類似於孫吉這樣,在武力上,有特殊之處的人員,而是真正的情報專業人員。

選擇了第二條路,從市經之中入手,是最容易,也是最困難的,因爲市井之中,可能一兩句話就是情報,就是關鍵點,從這個海量情報之中,排列組合,找出適合的情報,這對於一個情報人員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後世,熱武器時代,就有國家情報局,專門成立情報分析,對公開的信息進行比對和排列,從中間找出必然的規律,比如熱武器時代,戰爭動員力度大,耗費更大,一些重型工業的產量和轉變,直接代表着戰爭的進程,這一點,是恰恰無法避免的。

趙信手邊沒有這些人,孫吉等人是高手,卻不是情報分析員,甚至整個北宋,也沒有類似方面的專家,如果有的話,就不必派遣皇城司,冒險進入到別國,進入到中樞級要,進行刺探,不但風險更大,也容易出問題。

利用一般性規律,調查一些動員的情況,哪怕是西夏和遼國,都屬於是遊牧民族,動員速度很快,卻也需要半個月,甚至一個月的提前動員期,也不是說打就打了,甚至更進一步,發現遼國或者西夏,因爲某些災害,或者是某些浪費,已經不足以支應整個國民的糧食,也是戰爭爆發的最重要標誌之一,這樣會更快。

總不能趙信親自出手吧,經歷諮詢時代的大爆炸,趙信掌握的信息量很高的,天然擁有這樣的敏感性,可是他的工作更多,也更加的重要,要是找到了共性就好了,不對啊,有共性啊,想到這裡,趙信一直都沒有想明白的問題,豁然開朗,他猛然的眼前一亮。

第六百五十八章 一份大禮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標第三百零四章 兩條鐵路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二百五十六章 錢的重要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臣來訪第七百九十六章 說動第二十九章 黑手 初現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五百五十九章 定居點發展第八百四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八百零五章 閱兵式第二百六十九章 研究人才第一百五十八章 森嚴的等級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十一章 始於足下第四十二章 知識的力量第三百六十章 奇怪的請求第六百一十九章 繼續爭奪第五百二十六章 經緯度線第七百章 軍事和修路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瀋陽第五十七章 設計丹木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瀋陽第五百四十九章 改良農具第六百六十一章 北伐之前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府四區第六百一十二章 移民計劃第七百七十九章 中京陷落第二百三十五章 瞭解元昊第一百三十四章 運輸問題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一百七十九章 喪心病狂的組合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第三百零四章 兩條鐵路第七百三十章 獎勵和麪對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四百六十二章 玻璃和琉璃第四百六十九章 煽動的翅膀第二百二十六章 紙甲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問題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三百零九章 騎兵對決第三百五十一章 貴妃探家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八百一十四章 青工刁小雨第七百三十五章 定海軍來人第八百五十二章 人口流失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前等待第七百七十三章 應用疑惑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銷售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海港第三百一十七章 興慶府陷落第三百五十七章 染血草原第五百三十二章 走向深藍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點收穫第五百三十章 壞血癥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八百二十五章 無息貸款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第二百四十二章 標準的力量第三百四十二章 軍制和缺錢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六百八十八章 慶曆七年第五百零四章 瘋狂交易第七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九十八章 集團射擊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六百六十五章 克涿州第四百三十八章 老兵存在第八百零九章 新宋中國第四百一十章 保守派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一百五十三章 集商和豬下水第二百零一章 死了,都死了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八百零九章 新宋中國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城器材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然溫度計第二百九十九章 趙允讓的反應第六百六十三章 全殲遼軍第七百六十一章 飛剪船第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疑點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擊棱堡第四百六十六章 攜帶禮物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八百六十一章 極限種植第二百一十章 肥皂第四百零八章 藥材熱潮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六十八章 拆卸落月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圖炮第三百三十二章
第六百五十八章 一份大禮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標第三百零四章 兩條鐵路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二百五十六章 錢的重要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臣來訪第七百九十六章 說動第二十九章 黑手 初現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五百五十九章 定居點發展第八百四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八百零五章 閱兵式第二百六十九章 研究人才第一百五十八章 森嚴的等級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十一章 始於足下第四十二章 知識的力量第三百六十章 奇怪的請求第六百一十九章 繼續爭奪第五百二十六章 經緯度線第七百章 軍事和修路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瀋陽第五十七章 設計丹木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瀋陽第五百四十九章 改良農具第六百六十一章 北伐之前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府四區第六百一十二章 移民計劃第七百七十九章 中京陷落第二百三十五章 瞭解元昊第一百三十四章 運輸問題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一百七十九章 喪心病狂的組合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第三百零四章 兩條鐵路第七百三十章 獎勵和麪對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四百六十二章 玻璃和琉璃第四百六十九章 煽動的翅膀第二百二十六章 紙甲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問題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三百零九章 騎兵對決第三百五十一章 貴妃探家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八百一十四章 青工刁小雨第七百三十五章 定海軍來人第八百五十二章 人口流失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前等待第七百七十三章 應用疑惑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銷售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海港第三百一十七章 興慶府陷落第三百五十七章 染血草原第五百三十二章 走向深藍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點收穫第五百三十章 壞血癥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八百二十五章 無息貸款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第二百四十二章 標準的力量第三百四十二章 軍制和缺錢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六百八十八章 慶曆七年第五百零四章 瘋狂交易第七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九十八章 集團射擊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六百六十五章 克涿州第四百三十八章 老兵存在第八百零九章 新宋中國第四百一十章 保守派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一百五十三章 集商和豬下水第二百零一章 死了,都死了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八百零九章 新宋中國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城器材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然溫度計第二百九十九章 趙允讓的反應第六百六十三章 全殲遼軍第七百六十一章 飛剪船第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疑點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擊棱堡第四百六十六章 攜帶禮物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八百六十一章 極限種植第二百一十章 肥皂第四百零八章 藥材熱潮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六十八章 拆卸落月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圖炮第三百三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