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鐵器

靈州繁鬧的工地上面,已經全面鋪開了,本身,在韓琦沒有抵達之前,還是按照原來的計劃,以10個施工斷面爲基礎,開啓了龐大的工程,差不多斷斷續續30天左右。

當然了,不是全力開啓的,一個龐大的,涉及到25萬人,20萬頭牲口的工程,不是說大撒把,說上就可以上的,其中牽扯到的東西衆多。

哪怕韓琦這樣的高官,再擁有一大批的屬員,都未必能在短時間,協調好。

渭州大會相對於這個工程來說,更加的重要,靈州的設想在怎麼的大,沒有足夠的資金,也只能夠小打小鬧而已,人力在沒有充足的資金支持下,就是一個噩夢。

韓琦只是留下了兩三個負責人,剩下的,全部都給調到了渭州,不過在渭州大會的第一天,收益鎖定之後,他就逐步的把人給派回來了,不過少了他的親自支持,整個工程效率並不是很高。

到了韓琦到達之後,整個工程纔算真正的進入到了快車道,在雄厚的資金的支持下,30多個斷面,最少250個大小部分,全面的開啓,整個靈州大地,充滿了揮舞鐵鍬的聲音。

在距離西平府最近的一個斷面上,這實際上是連接黃河的一條重要的主幹渠道。

在西平府西北地方,有十多個大小湖泊,沼澤構成的龐大區域,這裡本身,是一片禁區,是草原上面的禁地,就只要從這裡經過,稍稍不注意,就有可能陷入其中,別說是人了,就連動物也是如此。

這個總面積超過10平方公里的龐大區域,此時,卻成爲了整個工程的核心。

最深超過12米,大部分的地方,都有挖掘和擴大的可能,只要把十幾個湖泊灘塗,變成一個,這個計劃之中,深度超過10米的湖泊,將會容納1億立方米,也就是0.1立方公里的龐大需水量。

聽起來不多,可是實際上,這對於周圍改變巨大,龐大的水量,直接的補充地下水,同時,可以爲周圍提供足夠的水源。

按照一畝地需要補充200方的供水量來說,僅僅這一個龐大的湖泊,可以支撐50萬畝土地,從普通旱地,變成水澆地。

靈州的發展,也不可能如同麪粉一樣,面面俱到的撒到,西平府未來作爲靈州制所,必須要提到很重要的位置,以這麼一個龐大的湖泊爲基礎,可以給西平府的未來奠定基礎。

這麼一個首要的工程,連韓琦也相當的重視,在用了三天的時間,處理完了整個遺留的事物之後,就首先到了工地上視差。

作爲整個靈州,最爲龐大,也是土方量最大工程,這麼一個工程使用的人員最多,1億立方米的需水量,如果是一個平地上,直接挖掘這麼龐大的湖泊的話,加上上面堤壩要空下來,最少也是在一億以上。

不過個低窪地方,加上這些湖泊,節約了差不多5成,這裡實際上,可能在幾百年,甚至千年之前,本就是一個湖泊的,只不過因爲時間的關係,地理的變遷,這個湖泊消失了。

可是在降水量較少的草原地帶,依然可以保持着小規模的湖泊,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基礎。

靈州的做法就是,在這個湖泊的基礎上面,疏浚,讓水深進一步的增長,並且增加需水量。

湖泊需要足夠深,才能夠在枯水的季節,容納足夠多的水,要修建的相對較高,才能夠在蓄滿水的前提下,向周圍的水渠注水。

在電力和抽水機沒有大量出現之前,調動水就非常的困難,傳統的水渠,也就是依靠着自然的高低和重力來工作的,這中間,對於位置,還有走向,要求的非常高。

這是第一個重點工程,最少1萬多的西夏俘虜,正在軍隊的監控之下,幹着體力活,同時,還有最少三四千其他人員,他們密集的分佈在周圍。

人上一萬,浩浩蕩蕩,在高處看下去,一萬多人如同螞蟻一樣,這些俘虜,他們的工作相當的簡單,就是挖土。

挖土是一個技術活麼,顯然不是,說白了,這就是一個簡單的重複勞動,幾個人在畫好的部分,開挖土地,然後把土放在牛車上面,然後拉走,會運送到不同位置的鹽鹼地上,對於土地進行處理,這也算是一個土地的綜合性的運用。

哪怕是從來都沒有從事過這樣的工作,只要鞭子和伙食,還是讓他們很容易的服從,他們能夠投降,當然想要活下去。

不少壯年的西夏人,曾經是西夏軍隊的一部分,他們對於北宋來說,看法是複雜的。

西夏一共纔多少人,幾百萬人而已,可是幾次攻擊北宋,動用的都是幾十萬大軍,拋開女人,老人,還有孩子,基本上成年的西夏人,都曾經有過侵略北宋的經歷。

這也是把他們當做奴隸,沒有引起任何的問題的根本原因,這些都是敵人,不把他們弄死就好了,還要什麼待遇,就算是在迂腐的大臣也不會這麼做,更別說靈活和心狠手辣的韓琦。

當然了,韓琦也不會涸澤而漁,在趙信那裡知道了人力的重要性之後,同時也深深感受到了西北的荒涼,如果單純依靠西北的本身的人口,是不足以支撐這麼一個龐大的工程的。

這種情況下,把這些西夏人壓迫的太厲害了,甚至造成這些西夏人的死傷的話,最終還是沒辦法完工。

到時候怎麼辦,難不成把宋人也拉過來,從事這麼繁重的勞動,足夠的食物,適當的降低一下勞動強度,這將會成爲他們生存下去的關鍵,並且提升一些勞動效率。

靈州不缺糧食,之前爲了準備這一戰,當然不可能只在軍事設施上面準備,糧食這纔是關鍵。

沒有軍事設備,會讓防守的能力有些下降,卻不是不能克服,可是沒有糧食,再怎麼堅固的城防,也會被打破。

棱堡是很強,你讓他們三天不吃飯,甚至7天不吃飯,餓都餓死了。

當時是爲了30萬的軍隊,準備了差不多6個月的糧草,軍隊上面,對於糧食的消耗較大,這些提前運送過來的糧草,在這一次西北之戰之中,基本上沒用。

沒錯,就是沒用,西北本身是有固定的消耗的,這一批軍糧是額外的,現在這一批軍糧正好用於了這個大型體系工程上面,給開挖的這些溝渠提供了基礎。

這些西夏奴隸,他們更加不可思議的是,他們不但可以吃飽飯,同時可以拿着全部的鐵器的工具。

前者是在西夏都沒有享受過的,西夏條件惡劣,高緯度和寒冷,給了他們健壯的體魄,卻沒有足夠的糧食,肉類生長速度的較低,一個人全部要吃肉的話,一年最少要三四百斤肉,這種情況之下,怎麼可能,羊要10頭,還是平均到每一個人。

特別是到了冬季,大雪峰山,對於熱量的要求又相對提升,這種情況下,本就有些稀少的肉類,難不成,都給他們吃下,吃了之後,第二年開春怎麼辦,怎麼放牧,怎麼生存下來。

吃飽飯只是一個方面,另外一方面,更加重要,全部都是鐵器,而且是精鐵的工具。

要知道西夏缺鐵,鐵的價格非常高昂,爲什麼鐵鷂子是主力,就是因爲他們有一套傳承的鐵甲,可是其他人,能夠有一個鐵質的槍頭都不錯了,一些二線部隊,甚至連基本的鐵都不能保證。

這也是西夏除了鐵鷂子這樣的精銳部隊之外,其他跟北宋軍隊作戰之中,處於下風的根本原因,武器上面就不是代差了,按時一方的全副武裝,另外一方的赤手空拳。

連軍方,都沒有足夠的武器,更別說是民用,要知道,這些工具使用的鐵,一點都不少。

鐵杴是耗費鐵最少的,只是一個薄鐵皮一樣的,可是鐵鋤,鐵鎬之類的,特別是最後那個,足足有一尺半以上的大小頭,單純頭部的重量,就是七八斤的重量,這個在軍隊之中,普通的長槍槍頭,這可以製作幾十個了。

不過這些看起來浪費的東西,對於整個攻城而依然,非常重要,這些工具,哪怕是在凍土上面,也可以輕鬆的挖開一系列的土地,讓他們的效率很快,每天大概工作六七個小時,就可以完成既定的工作,享受到食物。

他們也算是明白,爲什麼強橫的西夏,沒有打贏北宋,連自己都已經被滅了,跟奴隸和農民手中,都拿着精鐵製作的工具,怎麼可能不贏。

他們還真的是想錯了,沒錯,他們手中的確實是精鐵,那是因爲大名府提供了足夠的精鐵。

當然了,這個西夏人意識上的精鐵,只是比起普通的最基本的鐵,高出一個檔次的,比如說硬度在4。5左右的,比鋼要低,卻比一般的鐵要好很多,這是大名府的招牌,在不斷的熟練,並且逐步的熟悉的前提下,大名府生產量越來越大,同時,各種,質量也越來越好。

這些鐵料,本身就是已經打造好的,或者是得過來的鐵料,經過了軍營的鐵匠,緊急加工出來的,質量不能給大名府的相比,可是實際上,通過商會的訂購,最少20萬隻各種精鐵工具,已經在運送的路上,同時還訂購了一批其他的器材。

第二百二十九章 冶鐵改進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平鐵路第二百七十七章 寵妃的冷宮第三百二十章 建設費用第八百五十五章 船舶研究所第八百八十九章 定海錢莊第七比零六章 人口問題第一百二十八章 漫長燒結第八十二章 英格蘭長弓第八十七章 訓弓第四百六十五章 再次出行第六百六十二章 進展順利第八百五十九章 膳食結構第八百零七章 韓琦的要求第五百四十三章 海商和季風第六百二十九章 漁船下水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三章 系統初現第六百二十八章 拖網製作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圖炮第六十章 歷史長河第六百零一章 審計報告第三百三十章 韓琦到來第五百四十九章 改良農具第二百五十章 震動大名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七百八十五章 發現問題第三百九十九章 兌現獎勵第八百一十六章 在位記錄第八百四十九章 深入探索第三百零一章 鋼鐵和底蘊第五百零二 章 最完美的基地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二百三十章 失望的火藥第八百一十五章 地球帝國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四百九十八章 統籌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二百四十五章 防疫和送死第二百五十三章 樞密之爭第三百九十二章 市場建設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七百八十九章 瀋陽車站第六百八十二章 捕鯨船第一百二十九章 發泡劑第四百零四章 以物易物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約而同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西湖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路計劃第五十三章 器械固守第八百零九章 新宋中國第三百零三章 實驗數據第五章 普通卡牌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見和西北佈局第一百七十二章 西班牙方陣第二百八十七章 硬幣圖案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驚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五百二十六章 經緯度線第二百九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三百六十一章 遼人短視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七百三十六章 定海現狀第二百三十三章 利用矛盾第六百六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業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二百三十五章 瞭解元昊第八百零五章 韓琦回國第七百五十六章 鋼鐵基地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應爐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盜島第二百三十五章 瞭解元昊第二百九十章 韓琦親至第五十九章 內訌第二百八十六章 航海的野望第三百九十三章 離開渭州第三十四章 快馬追擊第四百九十章 銷售狂潮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格的待遇第七百四十三章 韓琦抵達第三百三十章 完勝第二百四十三章 樹炮逞兇第五十一章 防禦軍械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廣場第五百三十章 壞血癥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二百九十七章 確認仙術第八百二十三章 管理費磋商第一百六十一章 易容術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口戰略第六百五十三章 種家少將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戰略
第二百二十九章 冶鐵改進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平鐵路第二百七十七章 寵妃的冷宮第三百二十章 建設費用第八百五十五章 船舶研究所第八百八十九章 定海錢莊第七比零六章 人口問題第一百二十八章 漫長燒結第八十二章 英格蘭長弓第八十七章 訓弓第四百六十五章 再次出行第六百六十二章 進展順利第八百五十九章 膳食結構第八百零七章 韓琦的要求第五百四十三章 海商和季風第六百二十九章 漁船下水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三章 系統初現第六百二十八章 拖網製作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圖炮第六十章 歷史長河第六百零一章 審計報告第三百三十章 韓琦到來第五百四十九章 改良農具第二百五十章 震動大名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七百八十五章 發現問題第三百九十九章 兌現獎勵第八百一十六章 在位記錄第八百四十九章 深入探索第三百零一章 鋼鐵和底蘊第五百零二 章 最完美的基地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二百三十章 失望的火藥第八百一十五章 地球帝國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四百九十八章 統籌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二百四十五章 防疫和送死第二百五十三章 樞密之爭第三百九十二章 市場建設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七百八十九章 瀋陽車站第六百八十二章 捕鯨船第一百二十九章 發泡劑第四百零四章 以物易物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約而同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西湖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路計劃第五十三章 器械固守第八百零九章 新宋中國第三百零三章 實驗數據第五章 普通卡牌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見和西北佈局第一百七十二章 西班牙方陣第二百八十七章 硬幣圖案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驚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五百二十六章 經緯度線第二百九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三百六十一章 遼人短視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七百三十六章 定海現狀第二百三十三章 利用矛盾第六百六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業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二百三十五章 瞭解元昊第八百零五章 韓琦回國第七百五十六章 鋼鐵基地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應爐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盜島第二百三十五章 瞭解元昊第二百九十章 韓琦親至第五十九章 內訌第二百八十六章 航海的野望第三百九十三章 離開渭州第三十四章 快馬追擊第四百九十章 銷售狂潮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格的待遇第七百四十三章 韓琦抵達第三百三十章 完勝第二百四十三章 樹炮逞兇第五十一章 防禦軍械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廣場第五百三十章 壞血癥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二百九十七章 確認仙術第八百二十三章 管理費磋商第一百六十一章 易容術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口戰略第六百五十三章 種家少將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