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硬幣圖案

如果換成北宋的人來設計這個新的貨幣的話,肯定毫無疑問,會設計成銅錢的樣子,用一些年號和背部簡單的圖案來設計。

一想到不鏽鋼的銅錢,就不由想到,那些後世常用在螺絲上面的墊片,或許加上了一些字,那有什麼的美感。

銅錢一個只有4克左右,很輕薄,也符合這個時代作爲零錢的標準,不過,在一定意義上面,他最多稱之爲分錢,或者是毛錢,新的貨幣,從最開始,就定位爲較大面值的,也就是說100文左右,這就形成的互補。

之所以,北宋錢荒,一方面是銅很少,另外一方面,何嘗不是銅錢比較的細碎。

如果後世,沒有100元,10元和1元的紙幣,也沒有的五毛和一毛這樣的,只有1分錢的話,會是怎麼的概念。

吃一頓飯,要帶上10萬分,想想都會崩潰的,100張一疊的話,就是1000疊,那真的是拿着成麻袋成麻袋的東西來吃飯。

如果換成硬幣,就更加可怕,這麼龐大的數量,數都數不清。

實際上,北宋也是有這樣的困難,有一貫的標準,可是一千個,總要數一數的,就跟後世,你付出1萬,一疊100元的票子,難不成,就因爲你封的好,就不數數了。

那除非是關係好的兄弟,或者是熟的不能再熟的程度了。

這一點,在封建王朝沒有意識到,或者是說意識到了,卻只能如此,銀子和金子太少,這實際上,也是一種不錯的貨幣,以銀子每一兩一貫,金子差不多10貫的價格來說,是合理的替代貨幣,可惜,能夠用的了金銀的地方太少了。

不鏽鋼的,天然的就擁有了這個中間貨幣,20克,也就是半兩不到重量,卻適中的相當於100文。

在北宋,也有這樣的小貫,一百文的銅錢,用特別的方法穿起來的,用起來也方便,大概是被稱爲串吧。

有了這個,就方便不少,而且趙信也準備仔細的雕琢它。

硬幣生產的最佳方法是衝壓,用合適的磨具,衝壓可以的迅速的成型,並且清晰和整體劃一。

可惜,在蒸汽機沒有出現之前,衝壓不太合適,雖然適合衝壓材料,用實驗室的方法,不是做不出來,可是沒有動力推動。

製作硬幣的衝壓機,起碼也應該是5噸以上,單純人力的力量,無法這麼可怕的力量。

不過,趙信有替代品,他的這個資金圈子,並不是替代銅錢,只不過作爲幣值的一種的,從最簡單的銅錢,到100文面值的不鏽鋼幣,再到1貫銀子和10貫的金子。

在一定程度上面,形成了一個比較合理的貨幣形式的,不鏽鋼幣,就如同中國早期一塊和十塊的,後期的二十塊和五十塊。

應該是整個幣值之中,佔據數量最多的,從這一點補充的話,對於北宋的錢荒,有巨大的彌補作用,這樣的話,依靠着卡牌系統的具現,還是可以實行的。

這樣下來,應該是雕琢比較精美,這樣也有利於防僞。

銅錢之所以沒有多少造假,是因爲造價的利潤不高,實際上,大部分的貴金屬貨幣,造假都不高,也就是王朝,可以承擔起來,不少貨幣還會出現虧損。

鐵幣造假衆多,原因就在於,鐵幣幣值不高,容易仿製,在這個鐵料大幅度的降低的環境下,更是如此的。

可是不鏽鋼幣,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難以的複製,純鐵雖然是銀色的,可是在這個時代,能夠製作出的不多,耗費的精力也巨大,同時鐵偏軟,在西北的鐵器,已經開始普及的前提下,估計菜刀會隨處可見。

那些經銷商們,訂購的其他日用品不少,可是菜刀應該是在其中排行前五的。

這可不是之前的那種鐵刀,而是特別的鐵包鋼的刀,或許打不到精鐵的程度,也最少是5.5以上的硬度,加上特別的方法,鋒利異常。

一般的鐵刀,在他的面前,不說跟麪糰一樣,卻可以輕易切開。

這就是一個巨大的檢測方法,就算是有人仿製出來,銀色的表面,一個菜刀就能夠辨明真假,這是上好的精鐵,只要硬度打不到5.2以上,根本無法亂真。

無法使用鐵的話,就無法降低價格,銀白色的金屬,或許在後世非常的多,在這個時代,真的是少的不能再少,哪怕是意外造出來的精鐵,也是黑色,如果用精鐵來替代,那麼他們沒有多少利益,更別說,精雕細琢。

趙信把所有可能性都考慮進來了,不會產生大規模的僞造,除非是宣傳不到位,拿着那樣完全不像,甚至是明顯造假的來替代。

這就是技術領先,後世的紙幣,之所以沒有大規模的造價,就是因爲如此,稍稍對紙幣瞭解一點的,對那些防僞的東西都知道的,就無法完全的一樣,之所以上當,就是宣傳不怎麼到位的。

這個未來當100文的貨幣,整體的形狀,還是後世硬幣的樣子,因爲那是趙信最爲常見的一種,又不是銅錢,需要穿起來,在常人拿着的時候,1枚就可以當成零花錢了的,1貫左右,已經算是不少了。

同時,可以參考袁大頭,可以用特別的方法,一封一封的來用,100個就是10貫,也就是相當於一條小黃魚。

這樣對於一些商家來說,也很方便。

圖案上面,正面,當百這兩個字,在阿拉伯數字沒有流傳開來的時候,只能夠使用普通中文,下面則是幾個盛開的牡丹,讓整體的圖案非常的精美。

反面,則是獨特的創意,是高樓大廈,這也是未來定海軍的象徵,5棟大樓,由高到低構成一個整體形象,顯得現代感十足。

最爲獨特的,是在邊角,有鋸齒,這也是貴金屬幣常見的,防止有人刮下來,造成整體重量的減少,這也是增加成本的一個方面。

當大體的設計出來,趙信非常滿意,這個承載着很多希望的貨幣,甚至可以成爲銀行的奠基貨幣,有了材料,有了設計,是時候做出來了,在衝壓沒辦法做到的前提下,他需要找到高手的雕刻師傅。

第三百七十一章 馬的作用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路計劃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戰略第二百四十三章 調整和改進第二百五十三章 樞密之爭第八百三十章 通信手段第二百五十六章 錢的重要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麼?第二百五十三章 夢魔纏繞第七百一十一章 牛刀小試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和國運第七百九十八章 簽訂合約第三百七十一章 馬的作用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六百五十四章 縱橫遼東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一百四十章 饅頭到包子第二百九十章 韓琦親至第八十章 改變的開始第一百四十一章 滿口留香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弓壓制第七百零一章 金屬定裝彈第一百五十七章 韋家的選擇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家官司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機暗藏第二百五十九章 運費和工業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五百一十一章 難得的機會第三百零九章 騎兵對決第五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一百九十七章 戶籍審查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臣來訪第八百一十五章 發薪水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三百六十九章 韓琦的壓力第八百六十九章 鐵路和公路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薪攬心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第二百二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七百七十三章 應用疑惑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機會第五百八十一章 材料和人才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航第三百一十八章 屠城第二百三十一章 散彈和獨彈第八百六十五章 深入大洋第八百三十九章 春節假期第一百三十八章 火爆銷售第九十五章 正確方向第二百四十七章 驅使民衆第五百四十九章 改良農具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四百八十章 鉅額飛票和八音盒第四百九十三章 韓琦來訪第四百八十四章 激進和保守第六百六十章 時機已到第二百三十二章 敗的莫名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起廣南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四百九十六章 可觀收益第五百三十四章 風帆戰船第六百六十六章 兵臨折津府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路波折第七百章 軍事和修路第六百三十三章 長江口漁場第六百七十六章 擊退遼軍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七百六十一章 飛剪船第二百七十九章 他還活着第八百六十二章 堪察加半島第六百五十二章 進攻遼東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二百五十四章 材料和科技第四百六十章 污染治理第一百八十九章 卡牌升級第三百六十章 奇怪的請求第四百一十八章 韓琦野心第四百五十七章 糧食跟王朝第二百四十二章 標準的力量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昊詐降第五百六十七章 航船和琉球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一百四十九章 玉米和航海第二百五十章 震動大名第二百八十三章 人的力量第二百四十三章 調整和改進第七百一十八章 海軍出動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第七百九十六章 說動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三百五十二章 體術 宿遷第三百五十一章 貴妃探家
第三百七十一章 馬的作用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路計劃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戰略第二百四十三章 調整和改進第二百五十三章 樞密之爭第八百三十章 通信手段第二百五十六章 錢的重要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麼?第二百五十三章 夢魔纏繞第七百一十一章 牛刀小試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和國運第七百九十八章 簽訂合約第三百七十一章 馬的作用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六百五十四章 縱橫遼東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一百四十章 饅頭到包子第二百九十章 韓琦親至第八十章 改變的開始第一百四十一章 滿口留香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弓壓制第七百零一章 金屬定裝彈第一百五十七章 韋家的選擇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家官司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機暗藏第二百五十九章 運費和工業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五百一十一章 難得的機會第三百零九章 騎兵對決第五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一百九十七章 戶籍審查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臣來訪第八百一十五章 發薪水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三百六十九章 韓琦的壓力第八百六十九章 鐵路和公路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薪攬心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第二百二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七百七十三章 應用疑惑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機會第五百八十一章 材料和人才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航第三百一十八章 屠城第二百三十一章 散彈和獨彈第八百六十五章 深入大洋第八百三十九章 春節假期第一百三十八章 火爆銷售第九十五章 正確方向第二百四十七章 驅使民衆第五百四十九章 改良農具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四百八十章 鉅額飛票和八音盒第四百九十三章 韓琦來訪第四百八十四章 激進和保守第六百六十章 時機已到第二百三十二章 敗的莫名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起廣南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四百九十六章 可觀收益第五百三十四章 風帆戰船第六百六十六章 兵臨折津府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路波折第七百章 軍事和修路第六百三十三章 長江口漁場第六百七十六章 擊退遼軍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七百六十一章 飛剪船第二百七十九章 他還活着第八百六十二章 堪察加半島第六百五十二章 進攻遼東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二百五十四章 材料和科技第四百六十章 污染治理第一百八十九章 卡牌升級第三百六十章 奇怪的請求第四百一十八章 韓琦野心第四百五十七章 糧食跟王朝第二百四十二章 標準的力量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昊詐降第五百六十七章 航船和琉球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一百四十九章 玉米和航海第二百五十章 震動大名第二百八十三章 人的力量第二百四十三章 調整和改進第七百一十八章 海軍出動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第七百九十六章 說動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三百五十二章 體術 宿遷第三百五十一章 貴妃探家